歷史上有一位父親,曾經想過給自己的女兒起名叫「光電話」!
而這位特立獨行的父親大名鼎鼎,他就是大發明家——亞歷山大·貝爾。
光電話,話說白了就是用光傳遞信號的無線電話。這是貝爾自認為最驕傲的一項發明。
用光傳遞信號就是用光來傳遞各種信號。
比如古代的烽火臺,現代的紅綠燈,都是光通信的一種。
1877年,貝爾在發明了普通電話機後並未就此停下腳步,他一心思考要如何改良電話,並試圖發明出無線的電話。
於是,為了發明出無線電話,他開始研究起光通信。
當時的貝爾密切關注著當時科學界的新動態,沒多久,就把目光鎖定到了一種名叫「硒」的化學元素上面。
硒元素
硒具有光敏性,當不同強度的光照射在硒上時,硒的電阻會發生變化。
1880年2月19日,利用硒的這種性質,貝爾成功發明了光電話。
貝爾光電話原理圖
但是,當時發明出來的光電話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一直遭到忽視。
1842年,瑞士物理學家丹尼爾·科拉頓發現了光的全反射現象。
這意味著,光通信並非只能用空氣作為介質,水、玻璃等材質都可以作為傳輸介質。
丹尼爾·科拉頓
1887年,英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弗農·波伊斯製作出了第一根玻璃纖維。從此,玻璃正式被納入為信息傳輸領域的重要材料。
1953年,英國的納林德爾·卡帕尼博士製作出帶包層的玻璃纖維,解決了光線洩露的問題,並發明了「光纖」一詞。
光纖示意圖
1966年,華裔物理學家高錕找到了一種純淨的石英,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
這根光導纖維的出現,證明了用石英基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
這個結論震驚了當時的科學界。
光纖具有帶寬高、損耗小、抗幹擾性強、成本低廉等優勢,這讓光通信成為了當今的主流通信技術。
光纖連接世界
如今,全球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
隨著光通信在人們生活中被加速普及,網絡流量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全球光纖化勢不可擋,隨之而來的更多需求也在促使作為光通信支撐的光纖不斷地發展、進步。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解碼科技史
《當光來敲門》
播出時間:10月17日 10:06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趙懷瑾 孫睿一 王昭琪 佘佳玥(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