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太空人在太空如果遇到生理周期該如何解決?

2021-01-08 科學黑洞

生理周期是人類女性以及其它一些雌性哺乳動物的超能力,有了生理周期才具備了繁衍後代的能力,這對於生物來說是最重要的,不得不說這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神聖的一件事情,必須要少些偏見和歧視。就是因為這個特殊性,在上個世紀人類開始著手進行太空探索的時候,都考慮了這個問題,因此起初還是男性太空人較多,畢竟最初作為太空人是一件危險辛苦的事情。

但是隨著發展,諸多不便問題被解決,女性太空人也越來越多,那麼面對這個女性太空人的生理周期問題該如何解決哪?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深,在地球上如何做,在太空裡就如何做,只不過有些難點罷了!

人類進入太空面對的難點

人類在地面上可以腳踏實地,但是進入太空就不是那麼靈活了,因為失重,用高中的物理知識來解釋就是:重力提供向心力。另外一個影響就是太空飛行器例如空間站以及衛星等都位於大氣層邊緣位置,甚至已經超出了大氣層的範圍,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收到太陽輻射的程度就要更大。

人類進入太空的兩個難點就是失重和輻射,當然現在的航天服以及太空飛行器都能很大程度的抵禦輻射,但是失重只能自己去克服。除了這兩個必要因素外,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非常大,恐高症很多人都有,那麼進入太空可是距離地面數百公裡高度,例如國際空間站就在400公裡告度左右,當然並非正圓軌道。

太空人在太空中研究和生活就不得不面對「屎尿屁」這些基本問題,無論是液體排洩物還是固體排洩物都必須要收集起來最後帶回地球。而像阿波羅載人登月時期太空人的排洩物幾十袋子都被留在了月球表面,因為要儘可能多的減小重量。

在地球上常見的排便排尿動作,在太空中因為失重環境就變的非常困難。沒有了重力的限制,這些排洩物會四處的飄散。這些液體比較傾向於貼敷在人的皮膚上,搞不好就出現被尿淹死的奇聞,並且太空飛行器內部電子元件控制系統也較多,進水自然就不好了!

太空如廁的關鍵點

因為失重的原因,太空人在太空中姿態並不是那麼好控制,因此太空廁所必須具備固定肢體的裝置,這樣可以讓太空人專心於一件事,而不是一心多用邊如廁還得要控制自己的姿態。

其次為了避免排洩物到處亂飛,太空廁所具備強有力的抽氣系統,並且為了讓太空人更好的控制姿態對準馬桶,NASA還在馬桶裡裝置了攝像頭,這樣有助於太空人的調整,聽起來就像是行車記錄儀的倒車影像一樣。

國際空間上的太空廁所比較傳統,分為1號和2號兩種,分別用來排便和排尿。特別注意的是排尿,因為是液體所以要非常小心,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漏鬥一樣,女性太空人可以直接貼身,這樣可以大概率減小尿液飛濺的問題,要知道這個小漏鬥是抽氣的,可以迅速收集液體排洩物。

但是男性太空人應用這個太空廁所排尿就稍微有點難度了,因為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男性太空人不能把它貼身,因此要準距離,避免給自己造成傷害。

除了排洩,女性太空人還需要考慮生理周期的問題

此前考慮女性太空人生理周期問題,是擔心太空環境讓太空人周期內排血不止出現危險,但後來科學表明太空環境對於女性生理周期影響並不大,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太空人進入太空執行任務。

當然太空探索還需要分任務長短,短期任務生理周期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例如通過醫學的手段推遲生理周期,讓在太空執行任務期間處在安全的時期。

但是像國際空間站上的一些任務,太空人動輒就要待上幾個月,沒有辦法「船票」太貴了,不可能經常性的發射運載火箭,此前NASA都是在俄羅斯那裡買「船票」,動輒數千萬美元,不可能去到空間站幾天就返回,因此都要持續數月之久。那麼就無可避免要經歷生理周期,那該怎麼辦哪?

在這裡就無法應用太空廁所了,例如國際空間站中的廁所對於液體排洩物是回收再利用的,就像一位太空人曾開玩笑說到:在空間站中今天喝的咖啡可能就是昨天別人喝過的,也可能是明天要喝的。因此說生理周期並不能用太空廁所,只能用姨媽巾或者尿不溼等單獨處理。

未來的太空馬桶

「屎尿屁」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在航天領域卻至關重要不能輕視,例如2020年的10月NASA貨運供應商在向空間站發射補給任務時,就攜帶了一個最新的馬桶,讓太空人在太空展開測試,這個馬桶據說造價2300萬美元,已經超過了1個億人民幣。

新的太空馬桶比俄制體積上要更小並且更加的先進,並且男女通用同時更加安全。如果最終測試成功,新一代的太空馬桶將會被用在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以及後續的載人登火星計劃上,尤其是這些深空探測,路途遙遠任務期較長,完美的解決「屎尿屁」問題是重中之重。

總結

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面對種種問題,「屎尿屁」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女性太空人如果長時間執行太空探索任務,還需要面對生理周期的問題。目前排洩問題可以用太空廁所,未來也會越來越先進,但是生理周期問題並沒有針對性辦法,只能通過傳統的方式來處理,只不過需要增加產生後續垃圾的處理裝置。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太空旅行長達數月,女性太空人怎麼解決生理期?
    女性太空人有一個獨特的問題,這個問題讓女性在數十年時間裡,很難進入太空——如果在太空中進入生理期怎麼辦?1983年,美國第一個女性太空人執行太空任務前,後勤團隊需要詢問一個尷尬的問題:在太空中度過生理期,需要多少衛生巾或衛生棉?
  • 太空艙內集成廁所浴室,如果有女太空人,她們是如何保護隱私的?
    然而我們在感嘆這些有勇氣有魄力的太空人的同時,還為一件事情感到好奇,那就是如果機艙內有女太空人,她們是如何保護隱私的呢?首先是洗澡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外太空的環境不同於地球,外太空是沒有引力的,所以太空人用水洗澡的時候水會處於失重狀態漂浮在太空人的頭部,一不小心可能還會有溺水的風險。
  • 如果女太空人在太空來例假要怎麼辦?
    然而最終科學家們卻選擇了男性太空人,他們擔心女太空人在太空中來例假怎麼辦。我們知道,太空屬於失重環境,按照理論血液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向下滴落,而是會四處飄動,如果女性的經血倒流到腹腔,或者難以排出體外,導致太空人面臨生命威脅時該怎麼辦?
  • 女太空人劉洋在太空中,該怎麼保護女性「隱私」?看完你別不信
    對太空探索感興趣的都知道,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活動已經進行了大半個世紀。期間,人類曾將各種各樣的動物送上了太空。但最終的目的,是將人類送入太空,並且進行各種各樣,諸如登陸行星,進行太空行走等一系列活動。由於歷史原因,中國開展太空探索較晚。但目前。
  • 太空人在太空可以洗澡嗎?如果可以,女性的隱私該怎麼保護?
    我們都知道,太空中的環境十分惡劣,不僅沒有空氣與生活物質的存在,而且強烈的宇宙輻射使人類根本無法直接在太空中生存。科學的力量隔絕宇宙輻射,可以提供生活物質,可以攜帶食物,但是唯一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引力。
  • 女太空人劉洋在太空中,該怎麼保護女性「隱私」?說出來你別不信
    對太空探索感興趣的都知道,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活動已經進行了大半個世紀。期間,人類曾將各種各樣的動物送上了太空。但最終的目的,是將人類送入太空,並且進行各種各樣,諸如登陸行星,進行太空行走等一系列活動。由於歷史原因,中國開展太空探索較晚。但目前。我們也取得了眾多成果,包括太空對接,向太空送入中國首位女性航天員等。
  • 女性太空人在太空生活,如何保證自己的隱私呢?其實很人性化
    太空人是指那些乘坐太空飛行器飛入太空中的人員,航天員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職業性,一類是非職業性,這些太空人一般都是駕駛員、任務專家或者飛行工程師,由於作為一名航天員,難度非常大,所以在選拔航天員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那些有著獻身精神、專業的學識水平、優秀的工作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死亡,屍體會被如何處理?
    但隨著人類進入太空人數增多,慢慢的生存時間不斷變長,那如果真的有人意外的死亡在了太空,那麼他會被如何處理呢?美國實際上已經給出了答案。技術發展,航天成本降低的今天會帶回來死去太空人的身體嗎?說實話,這個要取決於死亡的地點,如果是在國際空間站上,那這個應該問題不大,畢竟本來幾個月就會有一次物資配送和送回,所以只需要太空人們和逝世的那位一起待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把他送回地球但如果是更遙遠的地方呢?
  • 屍體在太空中如何處理?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
    但是把人送上太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太空中安全的活下來顯得更是困難重重。 像蘇聯的「聯盟11號」飛船就因為閥門漏氣導致了三名太空人在太空遇難。那麼如果太空人在太空遭遇了不測,他們的屍體應該怎麼處理呢?其實,太空人在太空遇難了,屍體絕對不能運回地球。這句話並不準確。迄今為止,遇難的太空人有21位。
  • 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太空中,如何保護女性「隱私」?看完你別不信!
    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太空中,如何保護女性「隱私」?看完你別不信!文丨話說事從古至今,人類都有一個關於飛天的夢想。從一些神話當中,我們就可以人類對於這個幻想的渴望。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也衍生出了另一種職業,那就是太空人。對航天員有著極高的技術要求,所以他們都要經過專業的培訓以及嚴格的選拔才能夠挑選出來。說起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我們首先就會想到楊利偉,可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呢,那就是十分優秀的劉洋。由於劉洋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意義。劉洋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女性,展現出來的身體素質也不亞於一般的男性。
  • 太空人長住隔離空間,怎麼解決生理需求?飄起來能造人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飛上太空的那些太空人,他們長期住在一個封閉的隔離空間,一般都要生存好幾個月,那他們作為人類的欲望難道也會徹底忘掉嗎?如果有生理方面的需求,那他們又是如何來解決呢?儘管他們遠離了地球,他們有自己的職責和原則,但畢竟太空人也是有需求的人。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這個問題相信會得到解決。
  • 女太空人在太空,如何保護「隱私」?原來劉洋是這麼做的!
    探索太空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而作為探索太空的實踐者,太空人在太空艙如何生活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2012年以前,所有的太空人幾乎都是男性,直到劉洋的出現,實現了女性也能上太空的目標。不過,相比男太空人,女性太空人還是有一些「隱私」的,面對這些問題,劉洋又是怎麼做的呢?
  • 太空人在太空是如何上廁所的?得知真相的你,估計不想上天了
    所以,太空人需要有很強的抗眩暈能力。太空人要在太空完成任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們要在空間站住上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那麼,當他們在太空中時,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在沒有重力、物資有限的環境下,太空人如何完成吃飯、洗澡、上廁所這類基本的活動呢。
  • 太空性愛不是件容易事 前蘇聯太空人:用手解決
    美國宇航局臨床諮詢顧問、科學家基拉·巴卡爾(Kira Bacal)表示「如果你想在某種推力或拉力環境中做某些事情,保持擁抱的姿勢可能就要花很多力氣。」就像發明家、作家梵娜·邦塔(Vanna Bonta)發現的那樣,即使是簡單的親吻也可能是一種挑戰。邦塔曾與丈夫參加「拋物線飛行」,並努力進行接吻試驗。她的解決方是穿上2suit,這是連在一起的太空服,這樣情侶們就可以在太空親熱了。
  • 太空艙內集成浴室廁所,如果有女太空人,她們是怎樣保護隱私的?
    太空艙內集成浴室廁所,如果有女太空人,她們是怎樣保護隱私的?為了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太空人必須在小型太空艙內停留大概超過2天,在此期間,無論是上廁所還是洗澡或進食,都必須在小型太空艙內完成,毫無疑問,這些太空人非常偉大,然而當我們感嘆這些勇敢的太空人時,我們也對一件事感到好奇,如果機艙內有女性太空人,他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 《地心引力》主角為何是女太空人?太空中保護隱私原來是這樣
    現實中女太空人在太空如何工作和保護隱私呢?今天就帶大家一同了解女太空人所不為人知的一面。影片情節新穎,節奏緊張,攝影出眾,為觀眾呈現了逼真的太空和驚心動魄的故事。為何事故的倖存者是女性呢?是因為近年來女權主義崛起,影片製作方有意討好美國女性觀眾嗎?
  • 女性太空人在太空中,是怎樣保護自身隱私的?
    導語:女性太空人在太空中,都是怎樣保護自身隱私的?在二十世紀,蘇聯的登月科技比其他國家領先不少,太空人的培訓也比其他國家要嚴格許多。正因為如此,蘇聯才成為第一個女性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的國家。跟隨著蘇聯的腳步,在其後的日子裡,其他國家也相繼派出不少優秀的女性太空人登上月球,目前為止已經有65位女性太空人登上月球,其中我們中國佔據了兩位。在登月途中,太空艙空間有限,太空人的行動十分受限,但該給女性太空人的私人空間仍然是不能少的。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死亡,屍體如何處理?
    自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第一次登陸太空,截止到2018年,全球已有38個國家的561名太空人進入過太空。其中太空人在太空中死亡的案例僅有一次,並且是同時死亡3名太空人,這次事故就是蘇聯的聯盟11號。1971年6月30號,蘇聯的3名太空人在禮炮一號空間站內停留了23天,完成了各種實驗任務,準備進入返回艙返回地球時,發生了嚴重的意外。
  • 如果在空間站遇到外星人該怎麼做?俄羅斯太空人這樣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4日消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將於今年10月前往國際空間站。他表示,如果遇到外星人,他將表現出仁慈和友善。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在「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舉行的視頻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在遇到外星人時,我們將表現出仁慈和友善的態度,就像我們每天遇到地球理智生命體以及不理智生命體時一樣。不過認真地說,我們其實沒有任何指南,因為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在太空中遇到過智慧文明的關注。」
  • 華為新增一項預測女性生理周期的專利
    華為新增一項預測女性生理周期的專利2020-09-16 15:50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企查查APP顯示,9月15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一項名為「一種預測女性生理周期的方法和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日為2019年3月7日,申請號為CN201910173400.5,公開號為CN1116580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