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背後暗藏的危機

2020-12-01 索比光伏網

  多晶矽這種東西,相信很多人都陌生,然而,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矽卻成了股市上呼風喚雨的一個神話,像國內涉及多晶矽生產的上市公司南玻A、天威保變、川投能源、樂山電力等等,只要沾了多晶矽的邊,幾乎個個都烏鴉變鳳凰,出現過股價連翻上漲的行情。多晶矽真的是一個利潤豐厚的金礦嗎?在這個產業背後,究竟又潛伏著多少秘密?我們的記者對國內目前產能最大的多晶矽企業進行了調查。

   記者來到洛陽中矽高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負責1000噸生產項目的總工程師嚴大洲。

   多晶矽作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工業原料,各地紛紛宣稱要上馬多晶矽項目,據統計,目前大概已在建的項目就有13家左右,然而中國多晶矽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的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徹底解決高能耗和環保問題,沒有相當的技術實力就涉足這一行業,會有一定風險。

   多晶矽項目的無序上馬,實際上是嚴重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副產品回收方面需很高的工藝水平和技術風險,一旦管理不善,就會造成有毒氣體的洩露,發生爆炸,由於需要四氯化矽的企業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多晶矽企業的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那麼多的四氯化矽,企業將受到環保部門的嚴厲處罰。

   面對目前多晶矽無序上馬的狀況,中科院院士王佔國教授等在去年連雲港召開的中科院技術論壇上,已向有關部門呼籲,希望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多晶矽產業。

   洛陽中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嚴大洲:"多晶矽還原出來的尾氣,我們是採用幹法回收系統,把這個尾氣裡面的四氯化矽、三氯氫矽、氯化氫和氫氣,一個一個組份分開,然後返回我們系統使用,這個尾氣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回收的。

   在工廠的一條明溝中,記者見到了像雪一樣的泡沫,這就是工廠最後排出的廢物,難道這會是劇毒的四氯化矽?

   嚴大洲:"看著是非常雪白的,但是它是一種高純的二氧化矽,實際上是二氧化矽,二氧化矽大家都很熟悉,海濱砂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矽,那麼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石灰石的一些渣,就是沒有燒透的這個石灰石跟它混合在一起中和完了以後,作為一個中性渣,最後用來填坑,用來鋪路都可以,沒有什麼汙染的。"

   那麼中矽公司每年近萬噸的四氯化矽如何處理呢?嚴大洲告訴記者,2007年,他們20%的四氯化矽都回收處理,剩下的80%銷售給了下遊需要四氯化矽原料的化工廠,正在實施的工程要全部轉化為三氯氫矽和氣相二氧化矽,幾乎無外派廢棄物。記者在銷售部,見到了四氯化矽的銷售合同。

   雖然中矽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閉環改良西門子技術,解決了1000噸以下多晶矽生產的環保問題,但作為中國多晶矽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中科院院士王佔國教授,還是對國內大量上馬的多晶矽項目所可能產生的環境汙染感到擔憂,因為這些項目現有的技術並不能完全解決副產物的回收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佔國:"目前國際上絕大多數多晶矽生產企業都採用閉環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矽,這種技術基本上可滿足環保要求;但採用技術比較落後的非閉環的所謂改良西門子法的廠家生產多晶矽,不僅能耗高,而且必將(或多或少)造成對生態環境的汙染。"

   洛陽中矽公司和當地的環保部門告訴記者,洛陽中矽確實對多晶矽生產中產生的劇毒尾氣和副產品進行了回收;但另一方面專家又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技術還不具備根治汙染的能力。然而國內投資多晶矽正在成為一股熱潮,各方利益都希望從多晶矽上面淘出一座金山。

   龍國柱是洛陽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隨著2005年12月,他的母公司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4億美元之後,巨大的財富效應讓中國太陽能概念迅速升溫,其後兩年內阿特斯、賽維LDK、天威英利等10餘家企業也先後登陸海外資本市場,而中國的各類中小型光伏企業更是遍地開花,龍國柱越來越感受到原材料多晶矽的緊缺,已經成為制約整個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

   多晶矽,作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工業原料,預計中國未來幾年的總需求約為2萬噸,然而中國2006年的總產量才只有287噸。如此緊缺的產品遭到了下遊太陽能光伏企業的哄搶,價格從原來的20美元/公斤飆升到了300美元/公斤。

   洛陽中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望海龍告訴記者,多晶矽價格自2005年到現在就一路的飆升,到現在仍然在漲,即是這麼高的價位的話,仍然是有價無市,有市無貨。有的客商甚至都是把錢打到帳戶上排隊,但也可能要等很長的時間才能拿到貨。

   多晶矽的財富神話開始在全國各地蔓延,各地紛紛宣稱要上馬多晶矽項目,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袁桐對全國多晶矽項目做了統計:中國目前準備或者宣稱要上多晶矽項目的大概有30多家,而已經在建的項目有13家左右。

   與此同時,多晶矽產業也成為了不少地方政府十分熱衷的項目,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將多晶矽建設列為了"一號工程"。在目前節能減排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員把拉動快速拉動GDP的希望寄托在了多晶矽身上。

   河南省偃師市委書記原文濤:"從目前多晶矽的價格來看,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確實很大,因為一噸多晶矽就賣到兩百萬以上,所以說一千噸的規模那就有將近20個億的銷售數額,那當然對當地GDP的發展,對工業的發展和GDP的增長會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於是,一個個多晶矽建設的洪亮口號在中國響起:南玻集團5000噸多晶矽項目、通威集團10000噸項目、天威英利5000噸項目、愛信矽科技10000噸項目、亞洲矽業6000噸多晶矽、江蘇陽光4500噸項目……這些規劃的項目產能已經遠遠超出全球的需求,看到這些數字,洛陽中矽公司總工程師嚴大洲感到不可思議,上萬噸的企業應該到現在為止,全世界應該說不超過一家,除了漢姆洛克這一家,其他沒有幾家能超過一萬噸的,如果說一次做到一萬噸,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

   在中科院院士王佔國教授看來,這些多晶矽項目的無序上馬,實際上是嚴重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王院士告訴記者,歐美先進的改良西門子工藝已經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多晶矽生產的能耗和環保問題,然而目前這個技術對中國嚴格封鎖。就我所知,目前中國多晶矽生產除了中矽等公司在自主研發外,還有利用俄羅斯的多晶矽提純技術結合引進歐美的設備的廠家;但這些技術與國際先進的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徹底解決高能耗和環保問題。

   記者:"現在這種多晶矽技術,會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王佔國:"如果不採取這種先進的閉環生產方式和優化的工藝路線,那麼除造成環境汙染外,能耗高,成本高,難在國際競爭中取勝。"

   然而就是這樣並不成熟的多晶矽企業現在卻成了許多上市公司眼中的"唐僧肉",多家上市公司染指多晶矽項目,並憑藉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場熱捧,然而,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袁桐卻對這些企業深表憂慮:有些上市公司它為了募集資金或者融資,它把這個項目作為一個融資的項目在做的也有。

   製造太陽能電池還離不開多晶矽這種基礎原材料,換句話也就是說,抓住了多晶矽這個產業,也就能掐住整個太陽能電池產業的脖子,正因為這樣,國際上對多晶矽生產實行了技術封鎖、市場壟斷,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德國等主要多晶矽生產國,沒有一家企業宣布在中國建廠,更談不上轉讓技術,國內上馬的眾多多晶矽項目,實際上大多數都是低水平重複建設,並成為了一些上市公司融資炒作的工具,技術儲備不足,加上盲目的資本驅動,給這個產業帶來的不是福音而是禍根。

   洛陽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國柱一直盼著中國的多晶矽產量能早日上來,這樣他們公司的進貨成本就會少了很多,但他也為現在上馬的多晶矽同行捏著一把汗,因為一旦供求平衡了,價格下落了,不少企業將會死路一條。

   目前,洛陽中矽的2000噸生產線正在建設,今年底即可建成投產。而我國也有十幾家企業已經開工建設多晶矽的生產線,如果都按計劃建設完成,到2010年將有可能超過6萬噸,與此同時,國外多晶矽生產企業也在紛紛擴產、新建,預計到2010年多晶矽產能將達到10萬噸,是目前的3倍以上。在目前國內多晶矽企業同國外同行相比,沒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的情況下,勢必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

   除了市場風險外,更讓王佔國院士擔心的是,投資多晶矽的大部分企業之前並沒有該行業甚至化工產業的背景,但卻描繪了一幅極為亮麗的投資前景,但事實上這樣的估計可能過於樂觀了,上馬一條1000噸多晶矽生產線大約需要10億元,而多晶矽對系統性要求非常高,不是單套,而是幾百套上千套設備相互配合才能做出產品,因為大量易燃易爆氣體的存在,所以對生產過程的安全要求很高,副產品回收方面也需很高的工藝水平和技術風險。

   王佔國:"要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即成本低、質量高的產品,那樣門檻是很高的,因為它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對技術、設備和人才的要求都非常高,要精心設計、嚴格管理,各種人員的相互緊密配合才能做出高質量的產品;它不是一個簡單單一技術,一個一千噸多晶矽廠要投資十億多,這麼大的規模,除資金、設備外,還須要一個技術團隊,物理的、材料的、化學的和工程的人才都要有。"

   然而,由於中國此前只有洛陽單晶矽廠和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兩家多晶矽生產企業,因此人才儲備遠遠滿足不了目前那麼多多晶矽廠的需要,一旦組建不起一隻實力過硬的技術和管理團隊,再精良的設備也將成為一堆廢鐵。

   與此同時,環保風險將一直伴隨著多晶矽生產,因為一旦管理不善,就會造成有毒氣體的洩露,發生爆炸,另外,由於需要四氯化矽的企業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多晶矽企業的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那麼多的四氯化矽,企業將受到環保部門的嚴厲處罰。

   面對目前多晶矽無序上馬的狀況,中科院院士王佔國教授等在去年連雲港召開的中科院技術論壇上,已向有關部門呼籲,希望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多晶矽產業。

   記者:"作為院士,你自己來講的話,你是對大規模的無序的上馬這些太陽能產業,持反對意見?"

   王佔國:"對,我想政府應該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如像多晶矽這樣的戰略資源發展政策等,一是要擇優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獨立自主的發展我國的多晶矽產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嚴格限制技術落後的、高能耗和可能造成對環境嚴重汙染的企業盲目上馬,已經上了的項目也要限期改進工藝技術,實現閉環生產。"

   半小時觀察:新能源不應掛羊頭賣狗肉

   太陽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產業本來是一個值得人們對其充滿期待的陽光產業,但是這些產業現在卻危機四伏,令人擔心:一方面由於技術落後,許多新能源公司反而成了高汙染、高能耗的壞典型;另一方面新能源行業出現的這種只賣概念、不重實效、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的局面,會嚴重危及到新能源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要遵守市場規律,新能源產業也不例外。在這方面,政府除了要對企業投入新能源研發進行鼓勵和支持外,還要加強技術支持和產業動態引導,以避免出現各種項目大規模無序上馬的情況出現。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只是為了利用新能源的概念撈一筆就走,甚至不惜對環境進行惡劣破壞,那麼這樣的責任缺失企業在市場上也走不遠、活不長。

   (助編:xiaoyao)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除紐西蘭火山 這些景點也暗藏危機
    對於知識或經驗不足的觀光客來說,美國夏威夷、日本、冰島及尼泊爾這些擁有自然奇景的觀光勝地也暗藏危險。這些國家面臨的挑戰是,在吸引觀光客造訪之際還要維持他們的人身安全。部分科學家及懷特島火山罹難者家屬曾質疑,在地質學家已警告火山活動日益頻繁時,何以幾十名遊客還獲準踏上紐西蘭懷特島,並走到火山口邊緣?
  • 多晶矽生產流程是什麼_單晶矽與多晶矽的區別-電子發燒友網
    摘要:本文已多晶矽為中心,主要介紹了多晶矽的技術特徵、單晶矽與多晶矽的區別、多晶矽應用價值以及多晶矽行業走勢概況及預測進行分析。   多晶矽概要   多晶矽是單質矽的一種形態。從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為單晶矽、多晶矽、帶狀矽、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矽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多晶矽和多晶矽的區別是,當熔融的單質矽凝固時,矽原子以金剛石晶格排列成許多晶核,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則形成單晶矽。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形成多晶矽。多晶矽與單晶矽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物理性質方面。例如在力學性質、電學性質等方面,多晶矽均不如單晶矽。
  • 好萊塢災難片《鯊海逃生》內地定檔,海底巖洞暗藏危機
    該片是英國著名導演約翰內斯·羅伯茨繼《鯊海》之後打造的系列新作,此番他另闢蹊徑,把鯊魚、深潛、海底巖洞探秘等多重元素熔於一爐,把人物置於數重危機交織的境地。近年來隨著《鯊海》《巨齒鯊》《鯊灘》等多部歐美鯊魚題材電影在國內上映,很多觀眾對鯊魚題材變得越發熟悉。
  • 太陽能電池艱難抉擇:多晶矽還是薄膜?
    多晶矽降價成本優勢明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516.htm據了解,目前一條薄膜
  • 我國多晶矽產業近期發展概況分析
    另外,我國9月份多晶矽出口量為130噸,1~9月累計出口1667噸。  受益於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國際多晶矽價格自2005年以來,連續飆升,最高升到2008年的500美元/千克,但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多晶矽市場價格不斷下降,一直跌至2010年4月的40美元/千克。
  • 中國多晶矽生產:從受制於人到領跑世界
    呂錦標,2003年3月加入協鑫集團,2007年從集團上海總部來到籌建中的江蘇徐州多晶矽生產基地,一呆就是7年,他見證了協鑫進軍光伏行業、布局多晶矽基礎材料生產的全過程,在他的眼中,協鑫乃至中國光伏企業的多晶矽生產之路正是整個中國光伏行業從弱到強的縮影。
  • 紅樓夢最頂尖的破譯:一些關鍵性的人名,他們背後暗藏的寓意!
    它上面的人名,全部暗藏玄機。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在紅樓夢的前言,作者欲言又止,反覆嘮叨「真事隱,假語存」。而脂硯齋也反覆強調「這正是作者用畫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永忠的叔叔弘旿也曾說「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餘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究其原因,是因為紅樓夢所述事情非常敏感,它涉及文字獄!
  • 如何區分單晶矽和多晶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多晶矽目前來說,多晶矽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佔據著九成的市場,其他的太陽能電池價格昂貴,現在性價比不高,但卻是未來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方向。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基於高純度的矽基材料,在兩種不同工藝的作用下,最終分成多晶矽和單晶矽。
  • 世界上最清澈的海,肉眼可透視水下72米,卻暗藏「危機」
    據悉,世界上最清澈的大海,肉眼可透視水下72米深,但是如此純淨的海域竟然暗藏「危機」。誤入此海域的人,大多數都是有去無回。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篇海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為什麼說這片海區潛藏著「危機」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馬尾藻海這片海區的特點吧。特點之一是「洋中之海」。馬尾藻海的西邊與北美大陸隔著寬闊的海域,而其他三面都被大洋包圍著,所以說它是「洋中之海」。馬尾藻海的海域大約有2000海裡長、1000海裡寬,是由墨西哥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圍繞而成,但是洋流相對比較微弱。
  • 《鯊海逃生》發曝暗藏「鯊」機版預告海報
    暗藏「鯊」機款海報好萊塢冒險災難大片《鯊海逃生》日前發布暗藏「鯊」機版預告及海報,星二代組團闖入剛被發現的秘境,青春躁動氣息撲面而來,但奪命殺手大白鯊卻猛然現身,將寧靜海域瞬間變成嗜血絕境。姐妹郊遊變超感獵殺 生死競速險象環生引期待此次曝光的暗藏「鯊」機版預告片拉開了冒險序幕,米婭(索菲·奈利斯 飾)和莎拉(科琳·福克斯 飾)來自一個重組家庭,關係並不親密的姐妹倆打算利用周末郊遊增進感情,在好友妮可(西斯廷·史泰龍 飾)和艾麗克夏(布裡安·朱 飾)的邀請下,她們一行四人來到剛被發現的秘境
  • 多晶矽與單晶矽的擴散分析
    1998年世界範圍內多晶矽太陽電池產量79.9MW,首次超過了單晶矽太陽電池產量(75MW),而且連續三年持續增長,至2001年多晶矽太陽電池的市場份額已達52%,遠遠超過單晶矽太陽電池35%的市場份額。目前世界上單晶矽太陽電池的最高轉化效率早就達到24.7% ,高於2004年由德國人製造的20.3%的多晶矽太陽電池最高效率。生產線上單晶矽太陽電池的效率高於多晶矽太陽電池效率約1個百分點。
  • 多晶矽產業發展情況
    (一)全球多晶矽產業發展情況2019年全球多晶矽有效產能為67.5萬噸,同比增長7.5%;全球多晶矽產量50.8萬噸,同比增長13.9%。其中,太陽能級塊狀矽約為45.8萬噸在多晶矽總產量中的佔比為90.1%。
  • 電池材料知識:什麼是多晶矽?
    其中,用於電子級多晶矽佔55%左右,太陽能級多晶矽佔45%,隨著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太陽能電池對多晶矽需求量的增長速度高於半導體多晶矽的發展,預計到2008年太陽能多晶矽的需求量將超過電子級多晶矽。     1994年全世界太陽能電池的總產量只有69MW,而2004年就接近1200MW,在短短的10年裡就增長了17倍。
  • 教您如何區分單晶矽和多晶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多晶矽、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第二階段,主要是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來說,多晶矽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佔據著九成的市場,其他的太陽能電池價格昂貴,現在性價比不高,但卻是未來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方向。下面能環寶科普一下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相關知識。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基於高純度的矽基材料,在兩種不同工藝的作用下,最終分成多晶矽和單晶矽。
  • 多晶矽和單晶矽的區別
    晶態矽又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它們均具有金剛石晶格,晶體硬而脆,具有金屬光澤,能導電,但導電率不及金屬,且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導體性質。單晶矽在日常生活中是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等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電視、電腦、冰箱、電話、手錶、汽車,處處都離不開單晶矽材料,單晶矽作為科技應用普及材料之一,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 多晶矽工廠爆炸的危害(圖)
    2019年5月,該公司關閉了摩西湖(MosesLake)的流化床反應器(FBR)多晶矽工廠,其用於太陽能市場的多晶矽是...在多晶矽價格7月份開始大漲,其他同業利潤都爆增的形式下,貴公司多晶矽的利潤佔比是多少?四季度多晶矽預計多少產能,利潤會有多少貢獻?謝謝!特變電工在互動平臺表示,如四季...
  • |太陽能光伏|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多晶矽價格從2003年40美元/kg,一路上漲,到2018年中達到頂點500美元/kg。不過這時候的光伏企業還是典型的「兩頭在外」,國內企業業務只是集中在技術含量低的中遊,電池和組件環節。而上遊的多晶矽料以及設備90%都是進口,而下遊組件的90%都是面向海外市場出口,國內僅有零星政府訂單。  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兩頭在外」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 多晶矽和單晶矽哪個好
    打開APP 多晶矽和單晶矽哪個好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11 13:55:50 多晶矽光伏組件是由多晶太陽能電池片按照不同的串、並陣列排列而構成的。多晶矽光伏組件性價比較高,交大光谷的多晶矽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率通常在17%左右。   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的初始原材料都是原生多晶矽,類似於微晶狀態存在。要具備發電能力,就必須將微晶狀態的矽製成晶體矽,而晶體矽的晶向需要精確控制。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在製程上唯一無法輕易互換的就是晶體生長環節。
  • 新冠疫情暗藏複雜性危機——聖塔菲研究所兩任所長發出警告
    Krakauer等 集智俱樂部導語冠狀病毒一次小小的基因突變,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崩盤、經濟社會陷入危機。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局,只是表面。聖塔菲研究所的兩任所長近日在nautilus網站發表文章,從複雜系統的視角分析了新冠疫情背後的深層危機,並提出權衡(tradeoff)手段才是應對危機之道。
  • 自主創新讓我國多晶矽產業熠熠生輝
    但通過自主技術研發,我們在多年前已經實現了清潔生產,多晶矽綜合能耗降低超過80%,並有效解決了汙染問題。」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恩菲)副總工程師、多晶矽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嚴大洲說。   我國多晶矽產業鏈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據介紹,在我國自主研發的多晶矽生產技術誕生之前,美、日、德等國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只能從國外進口多晶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