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檸一
人們常說: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臨。這句話有它存在的意義,不少人一輩子無憂無慮,本以為能夠順遂地度過晚年,卻因一場意外花掉了半輩子的積蓄,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為了使居民過得更加有保障,我國特意設立出了社保,它存在的意義是"未雨綢繆"。除了社保外,我國還有一部分人會選擇購買保險。來保障自己的生活。
什麼是保險?
我們所提到的保險,實際是一種保障機制。投保人按照所購買的保險,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費用,與之同時,如果被保人出現保險單上所會發生的一系列事故中的任意一項,保險公司將會對其進行賠付,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報銷"。
保險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它有用而我未用"的東西,一旦出現意外,它的作用就馬上顯現出來。基於未雨綢繆的思想,購買保險的人數非常多。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保險行業的總資產在2014-2019年這5年間就達到了641萬億,並且數額在一直增加。
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們體會到了"意外"的突然,因此對保險重視程度進一步加深,購買保險的人數也大幅上升。
我國的保險規模
到了2020年的第三季度,我國購買保險的金額增加了22.4萬億,同比增長12.4%。到2019年底,我國正規的保險機構一共有240家左右,對一個行業來說,這個數量是非常少的。由此也可以推斷,我國的保險行業非常掙錢。
根據《財富》在2020年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入圍的29家保險公司,我國家佔了8家,也就是27%左右,這個佔比在世界上都可以排上名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平安保險以及中國人壽保險。
很多人都以為保險作為國家的壟斷行業是不會破產的,其實他和銀行一樣,雖背靠國家,也可以破產,只不過相比其他行業來講,不容易破產。
已破產的保險機構
我國至今為止已經有3家保險公司破產,比銀行破產的數量還要少。它們分別是國信人壽、東方人壽、以及安邦保險。
國信人壽是我國第一家破產的保險公司,它從誕生到結束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正應了網絡上經常說的那句"開始了嗎?已經結束了"。因此也被稱為最"短壽"的保險公司。
東方人壽是第二家倒閉的公司,它曾經的地位非常高,因為東方人壽是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後,獲批的四家銀行之一,但也因經營不善倒閉。
最後一家破產的保險公司就是本次講述的重點,它就是安邦保險,於2020年9月14日正式宣告破產,至今也才過去半年左右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它曾為我國三大巨頭保險公司之一,還成功擠進過世界500強。在即將破產時,"身上"還有1.5萬億的保單。
安邦集團
據悉,安邦保險的主要管理人是吳小暉,以619億人民的註冊資金,成立於2004年,它的註冊資金幾乎是平安保險的兩倍,因為排在我國第一的平安保險,註冊資金才為338億元。
由此來看,安邦保險自成立時就想著要大幹一場。前幾年的發展也證實了這一猜測。在成立第一年,安邦就開設了22家門店,第二年收入的保費就達到了近10億元,成立後的第三年,也就是2007年,安邦就成了我國排行第三的保險公司,位列中國人壽、平安保險之後。
安邦保險取得一定的成績後,在吳小暉的帶領下,走向了極速擴張的道路。收購的企業遍布國內外,甚至比利時的銀行都在他收購中。逐漸的,公司業務不斷向外擴展,涉及到了資管、財險、人壽等多個領域。
先前的發展確實為安邦帶來了發展機遇,但吳小暉在後來的經營過程中竟然使用非法操作。他的這一行為最終被發現,於2018年被捕,判處了18年的有期徒刑。
當時安邦集團的經營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無奈之下,同年,安邦就交由了銀保監代為管理,期限為一年。但一年後,安邦的經營並沒有得到緩解,於是銀保監就延長了對安邦的管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挽救,於2020年9月份宣告破產。
客戶保單怎麼辦?
從安邦集團出現問題開始,它就由銀保監代為管理,如果能扭轉局面就繼續經營,如果發現倒閉是唯一結局,那麼就會在倒閉前,把客戶的保單轉移給其他保險公司,繼續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其他保險機構也是一樣。在破產時,安邦保險手中1.5萬億的保單就已經由"大家保險集團"全部接手。
保險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保障,辦理保險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但在選擇保險機構時,也要謹慎,畢竟保費不是一筆小的數額。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