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布會,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以「疑似病例病原核酸檢測實現『清零』」為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記者:對疑似病例病原核酸檢測實現「清零」有什麼計劃或者時間表?
海南省疾控中心科研信息處處長、新冠病毒肺炎檢驗組組長馬焱:
2月9日下午,省委書記、省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賜貴和省長、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總指揮沈曉明在疫情防控指揮部調研時提出,各市縣要完成對所有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馬上開展對所有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初篩工作,2天內實現對疑似病例的病原核酸檢測動態「清零」。
實現「清零」的意義在於加快對疑似者、密接者、篩查者檢測速度,縮短診斷時間,贏得治療和搶救時間,進一步減少重症率,切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在海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我們已經對截至2月9日22時報告的所有疑似病例的病毒核酸檢測制定了具體的方案,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明確了採樣單位、檢測單位和檢測時間,盡最大努力儘快完成相關檢測任務。
記者:目前海南省可疑病例有多少?具體都是哪些市縣?
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組組長邱麗:
截至2020年2月9日22時,我省累計報告可疑病例220例,除三沙市、白沙黎族自治縣、洋浦經濟開發區外,其餘市縣都有可疑病例報告。按報告地區,前5位的為三亞市、海口市、文昌市、陵水黎族自治縣、瓊海市。
記者:我省病原核酸檢測能力如何?是否能完全承擔對疑似病例的檢測?
海南省疾控中心科研信息處處長、新冠病毒肺炎檢驗組組長馬焱:
我省目前已經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有10家,其中5家為疾控系統實驗室,5家為三甲醫院檢驗科實驗室。每天最大檢測量大約為1200份。能夠承擔對疑似病例的檢測。
另外還有14家第二梯隊的實驗室,包括醫療機構實驗室、高校實驗室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每日最大檢測量大約為1300份,但還需要省衛生健康委進行現場評估。
記者:在檢測中,常常兩次檢測為陰性,第三次為陽性,是否每個病例都要進行3次檢測才能確診?
海南省疾控中心科研信息處處長、新冠病毒肺炎檢驗組組長馬焱:
按照國家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要求,可疑病例在間隔24小時以上採樣2次,核酸檢測都為陰性的可以排除可疑病例。
但是,實驗室檢測結果陽性支持診斷,陰性不作為排除依據。標本採集的時間、方法、運輸、保存及試劑的敏感性等都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能僅僅以實驗室檢測結果判斷病例的性質,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和臨床症狀綜合判斷。也不排除個別高度疑似的病例會在第3次採樣時檢測陽性,但並非每個病例都要檢測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