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大大小小的國家200多個,而對於各國來說,土地資源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國家沒有土地那麼它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有了土地就會有大量的資源,有了資源才有發展的前提,所以土地對於一個國家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人們才會不斷的探索新大陸,發現新世界。作為我國的鄰國日本,它的土地就很稀缺,沒有什麼資源,四周環海時不時海嘯還要光臨一下,生存環境相對於我國就顯得比較艱難。所以日本才在二戰期間到處搶奪資源。在人類發展的今天,五大洲的資源已經在人類的揮霍下相當的匱乏,所以人們把目光都投入到了海洋和極地。
這裡我們要說的是南極洲,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卻也是全球最想得到的一塊地,這裡比我國領土面積還大。首先按照南極洲公約的描述,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南極洲俗稱第七塊大陸,因為他是人類最後一個發現的大陸。南極洲地域遼闊,總面積相當於我國總面積的兩倍。目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南極洲的面積正在縮水,說不定在人們沒有登上南極洲之前它已經開始再慢慢融化,之前的面積甚至更大。
據目前探測的結果顯示南極洲的地下含有大量的資源,不僅有鐵礦,銅礦甚至還有石油。這也只是對於南極洲的初步探測,相信之後還會發現更多有價值的資源,,因為資源被發現南極洲變得熱鬧起來,而日本早已經動手。從1920年前後就有探險家登上南極大陸,探索南極的奧妙。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數十個國家相繼登上南極之後,他們開始了拙劣的表演,開始自己規定自己在南極的領土,並且這些國家相互承認對方的領土。
阿根廷的軍隊甚至在南極進行了軍事演習來震懾其它國家。你方唱罷我登場,玩不亦樂乎。終於在一九五九年的時候,由當時美國和蘇聯牽頭,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在內的十幾個國家籤訂了《南極條約》,條約規定南極洲屬於人類共有,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南極洲禁止一切帶有軍事目的的活動,條約在一九六一年正式生效。
日本當時正處於國內發展的黃金階段,各種資源短缺,他們也早早就盯上了南極洲這塊肥肉,在各國在爭執不休的時候,日本已經先人一步派出科考隊登上了南極洲,並且對南極洲進行了深度的勘探。我國畢日本進入南極洲晚了整整二十五年,但是我國短時間內也相繼建立了四個科考基站,日本也只是比我們多了一個而已,可見我們的速度有多快。另外我國的破冰船「雪龍2」號已經交付使用,相信我們的今後的速度會更快。
在人類不斷地對南極進行資源索取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擔心她的健康狀況。在最近數十年來,受到氣候變暖和人類開採的影響,南極洲已經傷痕累累。所以奉勸人們在發展經濟,探索資源的同時注意保護一下南極洲,如果有天她真的融化消失了,那麼真正遭殃的會是我們全人類,目前南極洲冰川融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已經在節能減排上率先做出了表率,為保護南極盡了自己一份力,但是那些發達國家的步調顯得不是那麼一致。保護地球環境,保護自己的家園是全人類的責任,希望人們都能清醒地認識這一點,為地球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