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逐漸開始使用工具並建立科學理論體系。在這個過程中,人類文明經歷了幾次革命,這也讓人類的科技得到了爆發式的發展。之後,人類開始大規模利用礦產資源,但因為人類人口的暴增,地球資源正在快速被消耗。
尤其是礦產類資源,這些資源形成需要千萬年的時間,對人類來說它們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但人類文明需要發展進步,且嚴重依賴礦產類資源,如果地球的礦產開採殆盡怎麼辦呢?我們知道,宇宙中有著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都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什麼人類不想辦法開採一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首先,這裡面一定有科技的限制,但這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要知道,人類在幾十年前就可以登陸月球,經歷這麼長時間的發展,人類的太空科技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其實,限制人類開採星際資源最大的制約就是性價比,因為一次星際開採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地球的礦產資源還有不少。
比如月球資源,其實如果人類想要開採就一定可以做到。但是經過探測,月球的礦產和地球非常類似,因為地球的礦產資源開發成本非常低,因此也沒有人會花費力氣浪費錢去月球開採。除非人類的科技有爆發式增長,或者星際開採的成本降下來,要不然人類是不會考慮星際礦產開發的。
人類現在的目標是建立星際基地,比如說月球和火星,它們都是人類近期想要徵服的目標。美國的SPACEX就在大力開發大推力火箭,用來運載更多物質,當火箭的載重量提升以後,就相當於一次火箭發射的成本下降了。如果人類真的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那麼在火星上開採資源就變得有可能了。
對全世界每個國家來說,星際探索將成為未來競爭手段,誰可以在太空科技上佔領高地,那麼未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當然,這些都需要我們現在一步步的努力,只有我們的科技變得更加強大,才有可能實現。因此,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就成為了一種促進手段,讓人類的科技可以更快的發展。
點擊收聽:《時間簡史》—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