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解析史前光合細菌的反應中心空間結構

2020-11-27 新華網浙江站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合作,通過冷凍電鏡技術,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11月20日,該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頂級雜誌《科學》上。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之一,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則是該過程中實現光能—電能轉化的核心結構。今天的高等植物擁有兩種不同的光合作用反應中心,且各自是由不一樣的中心蛋白構成。但地球上最早的光合作用反應中心構成其實是兩個相同的蛋白,經過長期演化才逐漸形成如今的狀態。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特別之處,正在於其兼具演化前後兩種光系統的結構特點。

  「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只進化過一次,現在地球上的所有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蛋白都是從同一個祖先進化而來。因此,此次發現在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研究上具有『追本溯源』的意義,補上了其進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環。」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良渚實驗室教授張興說。

  論文評審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對於揭示30億年前地球原始光合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啟示,對於理解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進化極其重要。」

  對不同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機制研究,將有望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當前大田農作物對於太陽能的利用率低於2%,遠低於其理論值6%至8%。未來,在該項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借鑑不同生物的光合作用機理,進而改造植物光的反應系統,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從而提升農作物產量。」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博士後陳景華說。此外,該項研究還有望在仿生設計光敏器件製造以及醫學治療上發揮重要作用。

  據專家介紹,綠硫細菌已被發現數十年,但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體在有氧條件下極不穩定,樣品分離製備十分困難;同時,早期的結構解析手段主要為X射線晶體學,對樣品的純度和均一度都有很高要求。因而,此前科學家對其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詳細構造了解甚少。浙大科研團隊優化了樣品製備的各環節,獲得了足夠的蛋白樣品;運用冷凍電鏡技術,收集了近萬張樣品顆粒的電子顯微鏡成像圖片,最終成功解析了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結構,解析度高達2.7埃。在該解析度下,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廬山真面目才被首次揭開。(記者 黃慧仙 通訊員 柯溢能 吳雅蘭)

  (原標題:浙大學者解析史前光合細菌的反應中心空間結構 揭開30億年前光合作用的秘密)

責任編輯:張靈

相關焦點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成果登《科學...
    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如何工作?如何起源進化?我們人類能否利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機制來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對光合作用機理開展廣泛的研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糧食、能源和環境問題。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光反應過程複雜,反應中心蛋白的空間結構也極其複雜,因此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只進化產生過一次,現在地球上的所有光反應中心蛋白都是從同一個祖先蛋白進化而來。追本溯源,科學家希望能夠研究了解在早期地球環境下,古老的光合反應中心是什麼樣的空間結構,和現在高等植物的光合反應中心有何不同?早期的光合生物是怎麼轉化太陽能,同時又是如何一步步進化、提高能量轉化效率的。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光反應過程複雜,反應中心蛋白的空間結構也極其複雜,因此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只進化產生過一次,現在地球上的所有光反應中心蛋白都是從同一個祖先蛋白進化而來。追本溯源,科學家希望能夠研究了解在早期地球環境下,古老的光合反應中心是什麼樣的空間結構,和現在高等植物的光合反應中心有何不同?早期的光合生物是怎麼轉化太陽能,同時又是如何一步步進化、提高能量轉化效率的。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
    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如何工作?如何起源進化?我們人類能否利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機制來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對光合作用機理開展廣泛的研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糧食、能源和環境問題。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
  • 浙大學者這項研究成果登上《科學》雜誌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該研究刷新了人類對古老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機理的認知,對於理解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認祖歸宗」(即進化生物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我國科學家頂刊發文 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該研究刷新了人類對古老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機理的認知,對於理解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認祖歸宗」(即進化生物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30億歲光合細菌揭開神秘面紗 浙大這項研究在《科學》刊出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合作,通過冷凍電鏡技術,在全球率先解析了一種古老的光合細菌——綠硫細菌的光合反應中心空間結構。11月20日,該研究刊登在國際頂級雜誌《科學》。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博士後陳景華說,根據光合生物不同反應中心的結構特點,一般將其分為以鐵硫簇為末端電子受體的I型反應中心和以醌為末端電子受體的II型反應中心。產氧光合生物例如藍細菌和綠色植物同時具備兩類反應中心(即光系統I和光系統II)並相互協同作用,。此次解析的綠硫細菌反應中心結構中,葉綠素的排列具有I型和II型反應中心的特點,加深了人類對綠硫細菌光反應中心結構認知。
  • 我國學者揭秘古老光合細菌光合作用機理
    新華社杭州11月20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合作,解析了綠硫細菌古老光合反應中心的原子空間結構,揭示了獨特的色素分子空間排布及能量傳遞機制,有助於理解光合反應中心的起源和進化,為設計光敏器件、提升植物光能利用率提供借鑑。相關研究於2020年11月20日刊登在《科學》雜誌。
  • Science:浙大張興團隊等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
    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誕生在大約35億年前地球的還原性環境,其能夠以硫化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光合作用 (圖1),是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在此之前,地球上已知的光合生物類群中代表性物種的反應中心結構已經被解析,綠硫細菌 (與酸桿菌類似) 的反應中心是迄今唯一結構尚未被解析的反應中心。
  • 植物所等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誕生在大約35億年前,是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系統包括外周捕光天線綠小體(chlorosome)、內周捕光天線FMO(Fenna-Matthews-Olson)和鑲嵌於細胞膜上的反應中心(GsbRC)。綠硫細菌的光反應中心為鐵-硫型(type-I型),核心由兩個相同的蛋白亞基構成(即同質二聚體)。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誕生在大約35億年前地球的還原性環境,其能夠以硫化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光合作用(圖1),是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系統整體結構十分獨特,包括外周捕光天線綠小體(chlorosome)、內周捕光天線FMO(Fenna-Matthews-Olson)和鑲嵌於細胞膜上的反應中心(GsbRC)(圖1)。綠硫細菌的光反應中心為鐵-硫型(type-I型),其核心由兩個相同的蛋白亞基構成(即同質二聚體)。
  • 我國學者揭秘古老光合細菌光合作用機理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新華社杭州11月20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合作,解析了綠硫細菌古老光合反應中心的原子空間結構,揭示了獨特的色素分子空間排布及能量傳遞機制,有助於理解光合反應中心的起源和進化,為設計光敏器件、提升植物光能利用率提供借鑑。相關研究於2020年11月20日刊登在《科學》雜誌。
  • 科技新聞速知:水的多種液態、光合細菌、新型亞穩結構、超級塗層等
    圖片來源/環球網——cnBeta.COM我國學者揭秘古老光合細菌光合作用機理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合作,解析了綠硫細菌古老光合反應中心的原子空間結構,揭示了獨特的色素分子空間排布及能量傳遞機制,有助於理解光合反應中心的起源和進化
  • 中科院植物所/浙大在Science發表重要成果
    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誕生在大約35億年前,是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 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系統包括外周捕光天線綠小體(chlorosome)、內周捕光天線FMO(Fenna-Matthews-Olson)和鑲嵌於細胞膜上的反應中心(GsbRC)。綠硫細菌的光反應中心為鐵-硫型(type-I型),核心由兩個相同的蛋白亞基構成(即同質二聚體)。
  • Science:解析出日光桿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結構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解析出已知最為簡單的被稱作嗜中溫日光桿菌(Heliobacterium modesticaldum)的光合細菌的首個核心膜蛋白在近原子解析度下的結構。他們的發現有助人們對光合作用的早期進化以及這種至關重要的過程與植物光合作用系統存在哪些差異獲得新的理解。
  • Commun.】植物所與日本科研人員合作解析紫色光合細菌LH1-RC和電子供體HiPIP超分子複合物晶體結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重要的化學反應,光合細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之一,是研究光合作用機理的理想模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