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張醫療影像片子要花1美元?麻省總醫院和窮人都說 NO

2020-12-04 雷鋒網

【 雷鋒網註:醫療信息化系統在窮國和富國之間並不均衡,圖為肯亞的醫院和流動診所。圖片來源:hospitalrun.io所有者:hospitalrun 】

在醫療系統,特別是放射科,最常見的工作就是拍片子,包括X片、核磁共振成像(MRI)、CT 掃描等等。

然而,使用和查看這些片子都價格不菲。列印出膠片且不用說,即使在電腦上查看,也要使用昂貴的工作站,以及專有的軟體,據美國加州一家醫院統計,他們每年要花2000萬美元,平均到每張片子要花費 1 美元。

這些看片軟體往往是由飛利浦、三星這樣的大公司出品的,很多窮國都用不起。

另外,膠片的數字文件,一般也只在一家醫院的信息系統裡共享。如果病人要轉院,這些數字文件一般是採取光碟的方式來拷貝,效率低下,還容易拷錯。萬一用的軟體和文件格式不一樣,麻煩就更大了。

COVID-19 的全球大流行,也在推動遠程醫療協作以及醫療軟體的普惠開源。

OHIF 基金會推出開源閱讀器

開放健康影像基金會(Open Health Imaging Foundation,OHIF)近日發布了他們最新的開源項目:OHIF 醫學影像閱讀器(OHIF Medical Imaging Viewer),使得醫生可以完全基於 Web 瀏覽器查看醫學影像,並且放到 GitHub 開源,目前已獲得 940 顆星和 669 個分叉。[1]

【 雷鋒網註:圖片來源:ohif.org所有者:OHIF 】

項目目前由戈登J.哈裡斯醫生(Gordon J. Harris)主持,他是哈佛醫學院放射學教授,3D 影像服務主任,麻省總醫院放射學計算機輔助診斷實驗室主任。

【 雷鋒網註:圖片來源:advancedimaginglabs.com所有者:advancedimaginglabs 】

哈裡斯醫生發表了 100 餘篇科學論文,並開發將醫學圖像計算機分析應用於診斷,治療計劃和臨床試驗的軟體和服務。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針對精神疾病和神經疾病的結構和功能性腦成像研究,包括酒精中毒和中風,以及對腫瘤的定量跟蹤以進行臨床護理和臨床試驗。

這個開源項目有一定的資金支持,主要來自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以及癌症研究信息技術計劃(ITCR)。

目前的資金撥款能夠用到 8 月份,可以資助兩名全職開發人員,還已申請接下來為期5年的資金資助的續籤。

具體的開發工作,則由位于波士頓的一家叫 Radical Imaging 的公司來完成。在 GitHub 上,該公司的高級開發人員丹尼·布朗(Danny Brown)貢獻了主要的代碼。

閱讀器能幹啥

OHIF Viewer 這款閱讀器,可以從大多數來源和格式中檢索和加載圖像,以 2D 或 3D 渲染,允許對觀察值進行操作、注釋和序列化;支持國際化,OpenID,脫機使用,熱鍵以及更多功能。

【 雷鋒網註:圖片來源:ohif.org所有者:OHIF 】

這些數據文件的格式,都遵循 DICOM 標準,DICOM 是世界上部署最廣泛的醫療保健信息標準之一。有數以億計的 DICOM 圖像當前用於臨床治療。

簡單的說,DICOM 將信息分組成了數據集。在一張胸部X片的文件裡,還包含患者的ID等信息,相當於圖像加了標籤和描述。還可以是多維多幀的圖像,此外還自帶灰度顯示標準,確保在不同的顯示器上顯示相同的灰度圖像。

GitHub 上提供了閱讀器演示和詳細的部署文檔。可以直接查看,也可以用幾個 include 標籤,就方便的將閱讀器嵌入到任何網頁或 Web 程序,然後連接數據源。可以在任何平臺上使用,包括臺式機、筆記本、平板、行動裝置,甚至樹莓派。

開源的好處

開源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它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時促進協作的產生。

以前的圖像分析平臺是基於工作站的,需要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和更新,醫院的部署成本很高。將圖像分析功能調整為基於 Web 的開源平臺,將有助於促進更多醫院廣泛使用。

平臺也使得研究人員、圖像軟體開發人員、臨床醫生和患者,都能夠在自由可用且可公開擴展的環境中訪問臨床試驗圖像,這將促進廣泛的醫生之間的遠程圖像查看和協作圖像諮詢。

開放的標準和閱讀器,也很方便和醫院信息化系統結合,包括電子病歷(EHR)和醫院信息系統(HIS)。比如 HosipalRun,就是一個開源的醫院信息系統,它可以部署在地球上最偏遠地區的診所。[2]

【 雷鋒網註:圖片來源:hospitalrun.io所有者:hospitalrun 】

此外,大量的醫學影像數據也促進了雲端醫療API和存儲,比如谷歌就專門提供 Google Cloud Healthcare 的 API 服務。這和傳統的醫療圖像檔案系統(PACS)形成差別,方便醫學成像大數據在未來更多的結合人工智慧的力量。

網友評論

網友 shpidoodle 評論說,我太喜歡這個主意了,我是護理人員,拿出影像光碟從一所醫院轉移到另一所醫院實在令人厭倦。而醫生還得等待光碟上傳到系統。任何地方出錯,患者就需要再次進行檢查。

網友 codeVerine 則說,五年前,我用 ebrain.js 做過類似的東西,對原理有一定了解。我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3]

引用來源:

[1] https://github.com/OHIF/Viewers

[2] https://github.com/HospitalRun/

[3] https://www.reddit.com/r/reactjs/comments/fj76zf/do_something_to_lower_worlds_healthcare_cost/

相關焦點

  • 看麻省總醫院如何布局「網際網路+醫療」?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在TeleHealth包含的服務項目已經多達11個,涉及的領域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醫學影像等多個方面。在今年(2015)秋季的某個時候,麻省總醫院還將在TeleHealth中再添一項新的服務。因為麻省總醫院注意到,許多患者在面臨諸如該選擇保守治療還是手術這類醫療抉擇時,往往希望再諮詢一下其他信得過的醫生。
  • 你不知道的麻省總醫院那些往事
    麻省總醫院建立的目的和19世紀很多美國醫院建立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窮人服務。這一方面實現醫生創建醫院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幫政府解決了窮人就醫的實際問題。醫院建立初期和發展期,與政府的合作關係是廣泛和互惠的。
  • 廖新波:麻省總醫院珠海起航 美國鯰魚激活了什麼?
    現如今,麻省總醫院要在珠海建分院,這又將帶來什麼呢?追溯麻省總醫院的歷史,它始建於1811年,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教學醫院,也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三所綜合性醫院之一,是世界公認的頂級醫院。其實,麻省總醫院早與廣東有交集。1995年左右,它就已經與廣東省人民醫院結為姐妹醫院,當時還是我一手操辦的,而且當時的李蘭芳副省長和省外辦都積極支持。
  • 美麻省總醫院分院落戶珠海 專家熱議醫療旅遊
    「珠海可以成為中國的佛羅裡達,」10月7日,在得知美國哈佛大學教學附屬麻省總醫院在橫琴新區籤約後,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專業課程主任、教授黃匡忠等人發表觀點稱,珠海發展「醫療旅遊」有優勢。  黃匡忠認為,珠海環境優美、氣候溫和,是一個宜居的城市,具備發展養老、醫療產業的發展優勢。
  • 麻省總醫院等美國醫療機構擅長看哪些疾病?
    面對5000多家包含梅奧醫學中心、麻省總醫院等的美國醫院,儘管有形形色色的各種排名,但每個排名涉及的參數和變量都有偏頗,作為在國內學醫10年,後又在美國進修學習的一名協和醫生,結合2019-20美國US NEWS最新的醫院排名,以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等10家醫院為例,給大家做一下類比,便於記憶和參考。
  • 梅奧、克利夫蘭、麻省總醫院等美國前五的醫療機構,它們利用AI在做...
    在本文中,我們選擇了2017-2018年度榜單排名前五的大醫院,分別是梅奧診所、克利夫蘭診所、麻省總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UCLA醫療中心。 動脈網在2015年對麻省總醫院在數字醫療領域發展布局進行過梳理(詳見《告訴你麻省總醫院的網際網路那點事》)。
  • 美國麻省總醫院擬在珠海建院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麻省總醫院計劃在珠海橫琴設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據了解,10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麻省總醫院、珠海橫琴國聯康華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在珠海橫琴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三方只是籤訂了合作協議,具體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商洽,麻省總醫院的想法是把世界一流的醫療技術、辦醫理念和研究教育引入中國。
  • 出國看病:麻省總醫院怎麼樣麻省總院好不好?
    出國看病選擇較多的醫院,麻省總醫院可以說在美國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它建立於1811年,是美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除此之外它具有全球先應用癌症全基因檢測技術,在癌症的基因定位治療、Proton治療、放療手術等方面全球聞名,並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麻省總醫院開到珠海 但願這次不是「狼來了」
    都已經籤約了,難道還不算成果嗎?該負責人則十分低調地告訴健康界,MGH(China)是真是假,合作各方會用實際行動證明給大家看。但是,籤約再低調也沒有用,誰讓你合作的對象是那麼高大上的麻省總醫院呢?有幾個問題我們始終無法迴避:1、為什麼是珠海橫琴新區?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  麻省總醫院是美國東岸排名首位的醫院,同時也在麻薩諸塞州和波士頓大都會地區排名位居首位,是全美唯一一家在16個成人專科和5個兒童專科領域榜上有名的醫院(《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告》),2016年在5000家醫院中列居第3位
  • 國際妹 | 1個醫生同時做2臺手術 麻省總醫院惹官司
    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一個都不能少。新當選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特沃德羅斯·阿達諾姆日前表示,全球約有4億人——每17個人當中就有1個——缺乏基本醫療服務,這讓人「無法接受」。麻省總醫院表示其手術符合規定,將採取行動維護本院聲譽。
  • 麻省總醫院進中國三座大山:人才、支付、服務
    本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珠海橫琴國聯康華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在珠海橫琴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橫琴新區建立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這是麻省總醫院第一次在海外開醫院。未來醫改的方向會對民間資本更加開放,以公立服務機構和資金為基礎的體系無法承擔老齡化帶來的巨大開支和服務需求,引入私有資本成為必然。隨著政策清晰,外資品牌進入中國的節奏也可能加快。這次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的具體細節還不得而知,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管理架構和股權分割。為何麻省總醫院會選擇廣東省中醫院,而不是其他一線醫院合作,可能的原因有兩方面。
  • ADI基金會向麻省總醫院疫苗和免疫治療中心(VIC)捐助50萬美元
    (Nasdaq: ADI)與旨在創建更具可持續性未來的ADI基金會共同宣布捐助50萬美元,用於資助由醫學博士Mark Poznansky領導的麻省總醫院(MGH)疫苗和免疫治療中心(VIC)開展的研究。 該筆款項將直接用於支持VIC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和護理點病毒檢測技術的開發,這對於逐步開放經濟、提高醫護工作者及患者的安全至關重要。
  • 百年前「炒掉」麻省總醫院的醫生緣何自辦醫院?
    麻省總醫院離職風波然而,就在科德曼職業順風順水、成為醫療領域一位職業新星的時候,他卻突然從麻省總醫院辭職,並被麻省總醫院除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還要從科德曼對醫療質量的不懈追求說起。科德曼在麻省總醫院行醫期間提倡使用「最終醫療結果」方法跟蹤每個患者,並根據患者的結果評判診療是否成功,以跟蹤的記錄作為依據避免未來相同的錯誤發生。1914年,為了抗議麻省總醫院「依靠年資晉升的體系」,科德曼宣布從醫院辭職,並立即寫信給醫院董事會,建議董事會聘任他為「外科主任」,理由是他比其他醫生更能保證醫療質量。麻省總醫院董事會稱其行為「不可理喻」,並視之「不可信任」。
  • 麻省總醫院哪些特色科室備受出國看病患者青睞?
    麻省總醫院是美國東岸排名首位的醫院,同時也在麻薩諸塞州和波士頓大都會地區排名位居首位,是全美唯一一家在16個成人專科和5個兒童專科領域榜上有名的醫院麻省總醫院擁有聞名全球的五大多學科醫療中心,分別是:癌症中心、心臟中心、消化中心、移植中心以及血管中心,各中心匯集了眾多權威專家,可為患者提供最好的綜合醫療服務。
  • 麻省總醫院Martinos中心將AI用於新冠肺炎和放射學研究
    Martinos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COVID-19的放射學和預測AI模型,並將採用全新的NVIDIA DGX A100加速其研究進程。全球學術醫療中心都在開發全新AI工具,以對抗COVID-19疫情。
  • 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發的床旁MRI原型機問世
    原標題: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發的床旁MRI原型機問世   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①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頭部使用(「head only」)的低成本、可攜式磁共振,應用於大腦成像
  • 人類長壽科技公司收購DoctorsForMe,開啟與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
    人類長壽科技公司收購DoctorsForMe,開啟與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的戰略合作         2020 年 1 月 14 日,致力於建立人體健康數據的智能信息體系的Human
  • 美國麻省總醫院支持建設的嘉會國際醫院重點專科回顧
    這個平臺是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支持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醫療建設的舉措之一,旨在為中國的患者提供直接連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專家醫療資源並在上海實現國際化高標準治療。美國麻省總醫院持續助力嘉會國際腫瘤中心:學術建設、科研分享、臨床協作以腫瘤領域為例,患者通過嘉會國際多學科會診平臺,在上海就能接受與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的流程、質量標準、護理品質完全一樣的醫療服務了,還能獲得中美知名腫瘤專家的聯合診斷,了解使用國際最新的精準治療方案和臨床試驗機會,省卻了出國看病過程中的舟車勞頓、語言障礙及信息傳輸不準確或缺失
  • 麻省總醫院專家談肺癌精準治療的精準時間
    麻省總醫院專家談肺癌精準治療的精準時間 2020-08-04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