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夏天帶娃的「迷信」行為,多數都在坑孩子,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1-01-22 騰訊網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比較忙碌,找阿姨帶孩子又不放心,所以更傾向於把孩子給老人帶。老人帶孩子肯定會疼愛孩子,但是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時候老人的育兒理念跟不上,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老人和年輕人對帶孩子也總有不同的觀點,很容易出矛盾。

這些都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

小莉的女兒6個月大了。她白天上班,孩子就交給奶奶帶。有一天她下班回來,看見奶奶正在哄孩子,而孩子哭鬧不止。

小莉問孩子怎麼了,奶奶讓小莉看孩子的小屁股,上面都是紅色的疹子。小莉說,孩子這是太熱了,平時要給孩子少穿點。

沒想到奶奶直接反駁說,小孩子哪有什麼熱到的道理,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給孩子多穿點,才不會感冒。

小莉想要跟婆婆辯解,但是心裡覺得對方是長輩,而且辯了也是沒有用,只好自己請了假,第二天帶著孩子去診所看病。

最後還是聽到醫生說孩子穿得太多了,孩子奶奶才認同小莉的話是對的。

夏天炎熱時節,對家長來說很難熬,對孩子來說同樣也是很難熬的。孩子在這個時節很容易生病,如果老人一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帶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的身體可能會更糟糕。

可以理解老人都是出於好心,但好心未必能辦好事。在日常生活中,老人有不少帶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太恰當的,這裡我們就來細數一下。

老人「坑娃」的做法:

夏天給孩子剃光頭

只要到了夏天,老人就會給孩子剃個大光頭。主要原因是光頭比較涼快,而且也不用打理,比較省心。

老人還認定了一種說法是,現在給孩子剃光頭,之後孩子的頭髮會長得非常濃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給孩子剃光頭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

比如在給孩子剃光頭之後帶著孩子出門,孩子的頭皮可能會被曬傷。頭髮被剃光之後,也不再能夠起到抑制細菌的作用,可能頭皮會出現發癢、過敏的情況。

而且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差,給孩子剃光頭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感冒。

孩子不能吹空調

只要說起來空調,家裡的老人就如臨大敵,覺得吹空調對孩子沒有好處,很容易讓孩子得空調病。

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夏天天氣炎熱,孩子如果不能在舒適的環境下睡眠、玩耍的話,是會覺得很不舒服的,大量的汗漬堆積,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的情況。

孩子被熱到,最明顯的反應就是長痱子。如果孩子長了痱子之後,可能會覺得很癢難受,睡眠也會受到影響。

當然了,孩子確實是不能長期吹空調的,但是在最熱的時候吹一吹還是可以的。

天氣熱給孩子穿開襠褲

如果天氣比較熱的話,有的老人就會給孩子穿開襠褲。如果孩子已經過了穿開襠褲的階段,依舊穿開襠褲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健康隱患。

比如被蚊蟲叮咬、被細菌感染等等。孩子在家穿開襠褲還可以,如果出門的話依舊穿開襠褲,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即使天氣再熱,也不要讓孩子穿著開襠褲出門。畢竟是孩子的敏感部位,不要直接袒露在外面。

不給孩子穿尿不溼

老人對尿不溼的接受程度比較低,更願意讓孩子穿開襠褲或者墊上尿布之類的。其實現在的尿不溼乾爽透氣且容易攜帶,更適合孩子出門時使用。

不過在給孩子穿尿不溼之後,一定要記得及時更換,長時間不更換的話,也有可能讓孩子的皮膚紅腫過敏。

老人雖然都是盡心盡力地帶孩子,但是在觀念上可能還是存在一定的誤區。而且老人都節儉慣了,不太能跟得上現在的育兒思路。

所以孩子讓老人帶,有可能會出現上面說到的問題。有的問題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如果年輕父母和老人在育兒觀念上出現了矛盾,不要直接指責老人,而是要耐心和老人進行溝通。

科學育兒才是對孩子好,相信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孩子,老人也會慢慢接受這些理念。

如果老人真的沒有辦法改變育兒理念的話,還是建議年輕父母儘量多自己帶孩子。不管怎麼說隔代教育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的,孩子給自己帶才會越來越省心。

今日話題:你家老人帶娃時有哪些迷信做法呢?你認為有道理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新手爸媽帶娃路上的六大「毒雞湯」,第二、四、五條害人不淺
    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新手爸媽和寶寶的那些事兒~ 對於第一次帶娃的新手爸媽來說,確實很多事情不太清楚,需要聽取長輩們的「經驗之談」,好的經驗我們當然要學習,但其中可能也包含不少的「毒雞湯」,爸媽們可要認真甄別了。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別人千辛萬苦幫你帶,不知道感恩,還嘲笑別人,老年人放著自己退休之後的幸福生活不過,難道該幫你帶娃麼?」 「這屆年輕人太難伺候了。」 「到處都是年輕父母在吐槽老人,怎麼不見老人吐槽年輕人呢。」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什麼不同?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裡面
    一般在中國比較重視年長者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所以在中國生日可以看作是一個家庭的節日。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網上開始興起了一股網絡算命的新潮流。不管是中式算卦還是西式星座,只要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就都能來算一下現在或是未來關於愛情前程到底會如何。
  •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這些退燒誤區新手爸媽要知道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說,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真的麼?你是否聽老人說過,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一般就可以不用去醫院,使用退燒貼,或者吃點退燒的藥就可以了。去醫院,醫生也基本上都是這麼處理的。老人經歷的事情多,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會更有經驗,很多人於是就信了。對於這樣的說法,你是否認可呢?人為什麼會發燒呢?
  • 兒科醫生:天氣再熱,3件「坑娃事」別做,孩子免疫力會下降
    不知不覺小暑都過了,天氣變得更加炎熱,這可難倒了不少帶娃的家長,夏天到底應該怎麼給孩子降溫消暑呢?開空調、吹風扇、敷冰袋啥的,一不小心娃就著涼了,緊接著各種疾病就跟上來了。放著不管吧,娃中暑了怎麼辦?老出汗也會降低孩子免疫力的。
  • 夏天出生的孩子,和冬天出生的孩子有啥差別?冬天出生更好?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很多傳統說法不過是迷信行為,是人們對孩子的一種美好期待,作為家人,肯定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過,關於孩子的出生時間,不同的時間點確實會有一些實際的區別,並非迷信。
  • 夏天需要給娃穿襪子麼?腳部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寶媽要重視
    文/可馨育兒 夏天到了,相信寶媽們對於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嬌慣」的緊,因此對於孩子的穿衣搭配一定會是非常的注重,因此我們也一定會在網上查閱相關的知識,但是網上的信息如此駁雜,我們真的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麼?即使寶媽們能查找到需要的資料呢?
  • 老人幫著帶孩子,給不給錢?社會學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
    這人真可惡下面許多網友也評論說,老人家給孩子帶娃主動要「工資」,實在顯得太「現實」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夫妻倆乾脆請個保姆,不欠老人家的人情,有什麼問題也好溝通。但也有一些網友認為,老人晚年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幫孩子帶娃,辛苦工作,孩子就應該給他們「發工資」。雙方的觀點,似乎都站得住腳,有那麼一會兒,寶媽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所以,老人幫著帶孩子,孩子到底該不該給「工資」?
  • 有這3種特徵的老人,帶出的娃不僅頭腦聰明情商也高,你家是嗎?
    現在多數家庭是由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有豐富的經驗能更好的照顧娃,而且還能減輕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雖然老人帶娃子女更輕鬆,但凡事有利有弊。都說隔代親,老人容易把娃慣壞,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其實並非全部如此。由他們帶孩子好處多多,首先,能解決老人退休後無人陪伴的問題,避免讓他們孤單。其次,孩子有親人的陪伴,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內心會建立安全感,有利於自信的養成。
  • 老人堅持睡扁頭?寶寶要哭了!
    小時候,你是否被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摩挲著大扁頭,誇讚「這孩子腦袋瓜睡得好」。考古發現,其實早在新石器時期,山東人民就已經在流行給孩子「睡扁頭」了,即通過人工改變使後腦勺呈現扁平狀。為了不讓寶寶未來向你抱怨,建議早點和老人溝通「睡扁頭」這事。1.掌握育兒權寶寶1歲前甚至3歲前,最好由媽媽親自撫養。這樣也便於大家掌握育兒權,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家庭教育。
  • 別貪便宜去嘗試「新型把尿」,很可能會毀掉你孩子的一身
    前言初為父母的我們生娃容易養娃難,如果家裡有老人過來幫忙,還會存在一些帶孩子和教育孩子的異議。隨著時間的改變,育兒的觀念也在不斷加強,如果老人依然堅持用舊習俗去帶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前陣子看了一個寶媽的帖子,說懷孕期間婆婆過來照顧,到孩子出生後婆婆也幫了不少忙,但是老人家過習慣了節儉的日子,對於幾塊錢一張的紙尿布覺得很浪費,於是就偷偷的給孩子把尿。後來孩子還是不大對勁了,以前是三個小時把尿一次,現在是半個小時都不到,有時候還會直接尿到床上。去醫院檢查後被告知這樣把尿已經照成孩子的泌尿系統出問題了。把尿的危害可真的不容小視!
  • 這幾個養娃坑,你跳過幾個?還在「岸上」的才是明智媽媽
    在新手寶媽帶娃的過程中,因為缺少經驗,她們常常會被一些錯誤的帶娃方式所誤導,而在這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是來自他人的「經驗之談」。不得不說,育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父母們不斷學習知識的過程,多了解一些科學的帶娃方式,寶媽們才能夠避開帶娃的常見誤區。
  • 新手爸媽必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如今的80後一代人,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子,而關於孩子今後的興趣愛好培養,不少新手爸媽都在想一個問題: 我該讓孩子聽什麼音樂?如何培養他對於音樂的興趣? 要知道,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對於周圍環境的所有聲音都充滿了好奇,無論什麼聲音都可以引起他的興趣。而許多家長則想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音樂。不過,我們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孩子並不是你的第二人生,想要培養孩子成為音樂家,並不能強求,而是要誘導。
  • 老人說:生兒子要在午時,生女兒要在子時,娃出生在啥時候有福氣
    中國老一輩經常說:「生男孩要在午時,生女孩要在子時」,其實這句話中,含有很大的封建迷信成分,是缺乏科學觀念的。雖然說孩子出生時間不是人為決定的,但孩子若是能在這幾個時間出生,就說明他很有福氣。快來對比一下,看看你們的寶寶是否「福氣滿滿」呢?
  • 「頭胎是來報恩的,要生下來!」老人為何都力保頭胎?其實不全是迷信
    相信有過生產經驗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第一胎生的順利,那麼二胎也是水到渠成;如果第一胎要的困難,那二胎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很多老人直言:頭胎一定要生下來,因為寶寶是來報恩的。這話看似迷信,其實不是沒有道理。
  • 老人說:孩子衣服不能過夜,是迷信還是有依據,家長最好弄清楚
    老一輩留下來的習慣也被新生活代替,很多人認為老人說的話大多是封建迷信,不可相信,其實,這種說法很片面,「過來人」的一些經驗,有時候也不是全無道理,家長最好要弄清楚。小美是一個比較愛乾淨的人,平時有一個習慣,從來不留髒衣服,換下來隨時洗,不會留到第二天,有了寶寶後也依舊如此。
  • 天貓國際X全球寶藏好物,傳授90後父母帶娃秘訣!
    作為獨生子女2.0的一代,90後既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又有來自父母輩的支持,因此她們的可支配收入並不低,消費能力也要高於前一輩的85後們。另《2019年線上母嬰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90後女性新晉當媽的人數逐年增加,且憑著高消費能力已逐漸成為母嬰主場的消費主力軍了。
  • 「十鼠九苦」不如「牛氣沖天」,年底成備孕高峰,準爸媽別太較真
    事實上,不管孩子什麼時候來都是好時機,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準爸媽別太較真。兒媳婦預產期在明年2月,愁壞婆婆小美今年新婚,婚後沒多久就懷孕了,一家人都很開心,唯獨婆婆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小美有些不高興,猜測婆婆是不是想要孫子,不想要女孩兒呢?丈夫將這番話轉達給母親,老人卻連連擺手說誤會了。
  • 老人說「十鼠九苦」,生娃要避開「鼠年」,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2020年是鼠年,有的老人就說「十鼠九苦」, 生娃要避開「鼠年」,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呢?老家鄰居今年喜得小孫女,本來是全家歡樂的事情,可是鄰居在和街裡朋友聊天的時候,忍不住嘆氣說鼠年生的不好。大家都非常好奇,哪一年那一天都有孩子出生,這時間上難道還有什麼說法?於是詢問鄰居為什麼這麼說?隨後鄰居解釋道:「十鼠九苦」這孩子以後生活會比較苦,邊說還邊嘆氣。鄰居在說這些的時候,剛好兒媳婦出門也聽到了,整個人臉色就特別不好,對於老人那一套迷信的說法不屑一顧。那麼「十鼠九苦」的說法是真的嗎?
  • BJD娃娃:全套新手「養娃經」新手娃娘入坑必備!值得收藏!
    接娃一定要要接正版娃,拒絕盜版娃娃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那麼等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再去接娃,因為正版的娃娃價錢都不會便宜,所以如果接到D娃的話是娃圈最不能忍受的!如果你接娃一定要找靠譜的代理或者國社的官方店鋪,不要隨便接娃,或者你可以去閒魚蹲蹲,找到之後可以去槽吧搜搜。接娃一定要接正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