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多數家庭是由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有豐富的經驗能更好的照顧娃,而且還能減輕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雖然老人帶娃子女更輕鬆,但凡事有利有弊。
都說隔代親,老人容易把娃慣壞,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其實並非全部如此。由他們帶孩子好處多多,首先,能解決老人退休後無人陪伴的問題,避免讓他們孤單。其次,孩子有親人的陪伴,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內心會建立安全感,有利於自信的養成。
但老人的性格、自身素質以及教育理念與父母不同,雙方帶出來的孩子也有很大區別。
有這3種特徵的老人,帶大的孩子不僅聰明,情商也很高,看看你家是嗎?
文化水平較高的老人
孩子的很多觀念和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老人長期陪伴他們,相當於是第一任老師。如果老人的文化水平比較高,能從小教孩子提前學習一些知識,給他們一個好的幼年啟蒙,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許多老人帶孩子往往不能夠參與到學習中,無法輔導他們做作業。如果老人文化水平比較高,則能輔導複習,檢查作業,還能從小幫孩子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如果老人文化水平較低,無法輔導孩子的功課,要多監督孩子少玩電子產品,不能嬌縱他們。學習方面要讓孩子勞逸結合,多跟他們溝通互動,形成良好的感情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和學習情況。
經常帶孩子外出的老人
孩子在幼年時期需要多接觸外界新鮮事物,這樣刺激神經系統,有利於大腦發育。有的老人怕帶孩子出門危險,或是怕天氣太冷凍壞孩子便很少帶出門。但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生長和智力發育。
老人可以多帶孩子外出,不必走遠,天氣好時多到戶外散步,放鬆心情,最好多跟人接觸,鍛鍊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有利於樂觀開朗的性格養成。冬季寒冷,但也不是不能帶孩子出門,不要整日悶在家裡,老人可以選在午後陽光充足,室外氣溫較高的時候帶孩子去小區樓下活動,長期悶在室外不利於免疫系統的更新與升級。
公平講理的老人
很多老人思想比較傳統,對於新鮮事物不能接受,帶給孩子的觀念會比較陳舊,寶媽跟他們溝通會比較困難。但要公平講理的老人通常比較開明,不會偏袒孩子,遇到問題會客觀的思考,聽取家人的意見接受教育並積極改正。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人帶,父母不僅省心也很放心,全家的整體氛圍也很和諧。
老人和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如果遇到問題,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老人幫忙帶孩子不是應盡的義務,出現教育理念不同時要耐心溝通,減少爭吵,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經常交流,溝通時注意保持溫和的語氣,避免矛盾累積,影響家庭和睦。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