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基層行活動首站呼倫貝爾市完美結束
根據中國科協及中央文明辦《關於組織實施科技志願服務「智惠行動」的通知》(科協發普字〔2020〕10號)要求,中國科協組織了2020年科技志願服務「智惠行動」項目。項目分為三大類,其中學會科技志願服務基層行項目面向全國學會(協會),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是全國唯一入選的護理學會。自治區護理學會在自治區科學技術學會的指導下,積極進行了籌備,準備在全區五個盟市開展科技志願服務「智惠行動」,其它盟市配合活動的進行(時間跨度2020.9--2021年2月)。為此成立了領導小組,頒發了相應文件。
自治區護理學會以「科技智慧健康·護理我們同行」為主題,走進呼倫貝爾市,在呼倫貝爾市各級科學技術協會和醫療機構及廣大護理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拉開了自治區護理學會「智慧行動」的序幕。
9月22日-27日,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理事長孫麗燕、副理事長包彩玲率領自治區護理學會、呼倫貝爾市護理學會專家組一行7人,抵達呼倫貝爾市啟動了鄂倫春旗站、莫旗站、鄂溫克旗站及海拉爾站活動。呼倫貝爾市科協、市衛健委、市護理學會高度重視,統籌協調鄂倫春旗、莫旗及鄂溫克旗科協,衛健委開展工作,各旗科協、三少民族旗人民醫院、海拉爾地區的市直屬各級醫院及海拉爾區醫院,內蒙古林業總醫院,滿洲裡市人民醫院,牙克石市直屬醫院,陳旗直屬醫院積極參與並鼎力支持。自治區護理學會孫麗燕理事長在致辭中說:「智惠行動」就是以「智」為特色,以「惠」為導向,體現護理科技工作者的智力優勢和專業優勢惠及百姓,也希望呼倫貝爾的行動為後續的其他四個盟市「智惠行動」的開展提供科技志願者服務活動成功案例及運行模式。
專家們圍繞脫貧攻堅、創新驅動發展、汙染防治等方面的醫療需求,依託當地科普志願者,以常見病、多發病、高發病、傳染病(布氏桿菌病、鼠疫、結核病等,也包括新冠肺炎的防控)等疾病的防控為重點開展為期8天的科普宣教和義診工作。
專家團隊分兩組,一組在理事長孫麗燕帶領下為基層醫院護理人員進行了培訓及業務指導:內蒙古自治區醫院護理部主任白雪梅、內蒙古醫科大學附院護理部副主任焦改梅、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理事長孫麗燕、呼倫貝爾市第四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包冬梅四位護理專家分別就《新時期護理團隊建設及人員管理》、《壓力性損傷的風險評估及評估工具的應用》、《新冠疫情帶給護理管理的思考》《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培養》、《關於開展健康教育的若干建議》為題進行了多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授課護理專家們通過大量的事例、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基層的護理工作者們了解掌握了在實際工作中易出現的薄弱環節產生的問題及護理質量管理方面的前沿知識與有效方法。專家們科普宣教內容全面、實用,針對性指導性強,各旗市區護理員們表示受益匪淺,將所學內容應用於以後的臨床工作中,必將讓更多的患者受益,為護理員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培訓之餘專家們深入病房進行了業務指導。
另一組在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包彩玲和呼倫貝爾市護理學會副理事長李豔茹帶領下,與科技志願者(醫生、護士)深入三少民族旗,在西博榮村、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達斡爾族村衛生院進行義診,為群眾監測血壓、血糖,醫療專家耐心詢問前來就診人員的日常生活習慣及身體健康狀況,為村民們測量血壓、測血糖,現場答疑解惑,囑咐牧民要按時吃藥,及時治療。給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村民講解日常注意事項、進行合理飲食、適度鍛鍊、規範用藥等健康保健知識。尤其是對老年人,不厭其煩、反覆細緻地講解,告知他們老年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藥物知識及飲食方面注意問題。用實際行動,將服務送到了村民家門口,把溫暖傳到了村民心中。
此次智慧行動共發送防控新冠肺炎、鼠疫及各類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手冊600餘冊,參加義診的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村民群眾170餘人;組織旗市及周邊醫療機構共22家的護士參加的培訓講座5場。線上線下共培訓護士2000餘人。同時,護理專家們深入醫院病房進行專科護理查房、臨床指導3次,共查看病人20餘名,行程4000餘公裡。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智慧行動」項目 科技智慧健康·護理我們同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