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很多,但他們的實力又相差很大。其中有這麼幾所大學,他們非985、211工程院校,但是他們確有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他們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專業;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學專業;中央美術學院的美術學專業,下面給大家逐一介紹一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前身是1960年南京氣象學院創建時建立的氣象學系,是國務院1978年首批碩士學位招生點掛靠院系,1988年,天氣動力學被批准為國家氣象局重點學科。1993年,天氣動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氣候學被批准為中國氣象局重點學科,1998年,大氣科學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獲準設立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氣象學二級學科於2002、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於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2017年,大氣科學學科成為「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榮獲「A+」等級。2014年學院獲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大氣科學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
大氣科學專業,是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學校有氣象學、氣候系統與氣候變化兩個碩士點,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氣象學、氣候系統與氣候變化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設有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堅持「學科引領、行業驅動、國際接軌」的理念,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高。作為"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主幹專業,學校已經培養了包括3名兩院院士在內的大批高素質的研究、業務和管理人才,學歷學分得到國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廣泛承認,近年來學院畢業生的考研錄取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就業率100%。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前身為中藥系,1972年建立,1996年更名。中藥學院下設中藥創新藥物研發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藥藥效物質」E-研究院、以及8個教研室,1個創新中藥實驗室,現有教學科研人員近百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教師近全院教職員工總人數的90%。
上海中醫藥大學是中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全國首批授予點之一。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中藥學學科列「A+」檔,彰顯學科建設基礎和實力。學院現有中藥學博士點,中藥學、方劑學、藥理學、藥劑學、生藥學和中藥學專業碩士點,設置本科專業有四年制中藥學專業、四年制中英合作辦學藥學專業。目前在讀碩士生、博士生250餘名,本科生超過800名。學校依託全國一流學科的優勢資源,陸續建設了天目山野外見習基地、益大本草園實踐基地等野外見習基地,另一方面,學院不斷推進各層次國際合作項目,與英國倫敦都市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巴黎笛卡爾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進行合作,大力支持教師出國進修、學生交流訪學項目,提高師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為培養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實行一年級中國畫基礎,二、三、四年級專業學科基礎教學的機制。設三大教研室:人物畫教研室:寫意與工筆專業;山水、花鳥教研室;書法教研室;材料與表現工作室;書法與繪畫研究比較中心。 中國畫學院恪守教學大綱,在傳統為本、兼容並蓄、教學相長、鼓勵創造和三位一體的教學原則下,以傳統繪畫基礎、書法基礎、寫生基礎、文史基礎為主導。以傳統出新、中西融合兩種教學思路與方案,堅持從傳統到現代、從生活到藝術、從基本功到創造性這三個基本環節,形成了傳統、生活、創作三位一體和臨摹、寫生、創作緊密結合的教學特色,培養了大批熱愛祖國,以學養、才識、人格、創造為一體的能適應社會多方面需要的中國畫專門人才。
以上只為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長做參考,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加我關注,我將繼續提供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也希望大家參與評論闡述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