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香港北角的春秧街,原汁原味幾十年不變,古老叮叮車遊客最愛

2021-01-09 5555幸福

北角位於中國香港東區中部,主要為住宅區,人口以福建人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稱號。

近年來,不少訪香港遊客口味轉變,除購物外更加青睞文化旅遊,尤其對香港的老區、歷史人文風景更感興趣。

如果想品味香港老街、老味道、老情懷,北角的春秧街就是最佳選擇。

北角叮叮車

春秧街不到百米長,密布著一家家小店和眾多攤販,穿梭的人流,只需花2.5港幣叮叮車就能把你轉入春秧街。

電車軌道就像一條脊梁,撐起整條春秧街,車軌兩旁儘是攤檔和店鋪,青菜、水果、海鮮、雞鴨、福建乾貨,雖說是一條街,簡直就是一個菜市場。半露天的街市每日朝七晚七,聚集著各色人。

北角春秧街

春秧街讓人眷戀之處還在於菜場中間那條叮叮車的鐵軌,往來電車老舊的容貌幾十年不曾變過,歲月仿佛在這裡沉澱了下來。這是一條適合懷舊的老街。

坐在叮叮車內緩緩通過可以看到一幅奇景:鐵軌完全淹沒在大大小小的攤子中、手推車和行人當中,人們不急不慢地行走在鐵軌上,唯有等到電車快要碰到他們了才會讓開身,電車過後人潮又繼續將軌道吞沒。

北角春秧街

這裡的東西全港最便宜,善於勤儉持家的晉江老鄉,尤其是會持家的晉江籍女性,星期天乘有軌電車到春秧街把一周的果瓜蔬菜與魚肉買足,從鰂魚湧,從荃灣等地趕來的福建人也會到這裡大買特買,一次可省下幾十元百把元。

北角春秧街雞蛋仔

街頭小吃雞蛋仔,北角利強記雞蛋仔對訪港遊客來說是必吃美食之一。曾獲米其林香港街頭小吃的推薦名單。小有名氣的香港「忠記粥品」北角分店也備受遊客喜歡,物美價廉口味正,一碗粥16港幣,其他地方要39港幣,因此每次來北角,我都要喝一大碗熱乎乎的皮蛋粥,一盤油炸鬼(油條)

北角春秧街粥記

這一帶居住著較多的中下層市民。住這裡的人都節儉,捨不得花費,有錢都要攢著以便哪一天圓了自己的買樓夢。

清晨,人們乘著古老的電車去上班,傍晚踏過春秧街的汙水買菜,他們習慣於在潮溼和熙攘的春秧街上穿梭,討價還價敘家常。

再去華豐國貨尋找家鄉特產以解鄉愁,在新光戲院裡看粵語長片。雖然每個人見面都訴說勞累,但他們夜裡都睡得很香。

北角華豐國貨街

直到今天,這裡還是那個老樣子,樸實無華,看上去沒有光採,而在那些吵吵嚷嚷的大廈裡,每個家庭的小日子都慢慢過得滋潤起來。

北角即沒有可以朗朗上口的觀賞景點,也沒有名牌購物中心或摩天大樓,這裡稱得上是香港平民街中的平民街。這一切使初到港島戰戰兢兢的新移民們少了許多自卑,多了安全感。大家都是新移民,都夠土,都囊空如洗。大家都立志瘋狂掙錢,對將來都有無限的憧憬。

北角春秧街街市

這麼多年,沒有一間高檔百貨公司在這個50年代香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開設分公司,反而,在香港其它地方爭相倒閉的國貨公司卻在北角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有40多年歷史的華豐國貨有眾多的街坊客幫襯著,30多年歷史的低擋的新都城百貨依然屹立至今。

北角春秧街一到下午,這裡會論堆賣便宜

春秧街頭尾兩端的街邊坐椅上,很多長者終日在此閱報聊天,或默默地望著眼前的人來人往還有周而復始行進的叮叮車,消磨殘年歲月。很多閩南人來到春秧街後,一輩子便留在這個角落。不願離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春秧街那股濃濃的鄉情鄉味。

北角春秧街報攤

站在春秧街,感覺仿佛回到了純樸的香港,這裡的人生活都很閒,不像幾十年後的香港走路也像跑步似的。而北角的春秧街正以它的古樸與親和擁抱著來自各方的天涯倦客。

北角碼頭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5555幸福的行旅日記」,和我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香港到底有多少福建人?大多數中國人甚至福建人都不知道的情況!
    香港有多少福建人?大多數中國人甚至泉州人都不知道的情況!香港居民中,福建籍鄉親達120萬人,佔香港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80-100萬人祖籍閩南地區,僅泉州人就有70萬。 北角福建人香港最早的居民也是福建人居多。民國時期甚至佔到香港總人口的一半。
  • 香港窮遊秘笈:背包客喜愛的香港10大景點
    天星小輪價格低廉,從天星碼頭到灣仔碼頭,兩塊多港幣便可乘坐一次,被外國遊客稱為最具有性價比的遊覽工具。乘坐天星小輪夜遊維多利亞港,是背包客最愛的旅遊線路,維多利亞港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夜景」之一。坐在天星小輪上,可以飽覽維港兩岸的繁華,更有免費的「幻彩詠香江」的大型燈光表演。帶上自己心愛的人,一起乘船遊夜景,是背包客最浪漫的事。
  • 【香港旅遊攻略】叮叮車、天星小輪和太平山頂纜車-親子遊項目一個...
    香港有什麼特色交通工具,讓小朋友耳目一新呢?種草君推薦的三種交通工具-,絕不會讓小朋友失望。天星小輪,叮叮車、太平山山頂纜車都是香港擁有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交通工具。叮叮車推薦理由: 擁有五顏六色的外表,到站時發出可愛叮叮響聲的雙層有軌電車,車費最便宜,速度慢悠悠,可以看風景。
  • 香港10大拍照打卡景點 「ㄇ」字型海山樓超壯觀
    中為大家整理了香港的10大熱門打卡景點!第一站「中環站-嘉鹹街壁畫」大約五公尺長的塗鴉牆吸引不少國內外旅客,彩繪著老香港的建築、香港的生活型態,而部落客特別提醒大家,這條馬路上往來的車子相當多,大家拍照要注意安全。
  • 跟著屏幕去香港,盤點香港九大熱門取景地
    美都餐室:老港式餐廳的情懷香港最不缺的就是茶餐廳,而美都餐室至今保留著1949年開始營業時的樣子,特別懷舊,每一寸都有濃濃的市井氣,這個地方雖小,可抬頭一望滿眼都是故事。就和大多數的港式茶餐廳一樣,所謂的餐單不是貼滿了牆,就是壓在了玻璃臺下,麵食粥飯一應俱全,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
  • 2017年最後一個月,就該去剁手,就該買買買,那你就去香港吧!
    2017年就快結束了,就該去買買買吧!拎著大包小包,從銅鑼灣一路北上到尖沙咀、旺角仍不過癮的血拼族到處都是。2017年就將過去,犒勞一下這一年努力的自己,也期待更好的自己。九龍南部的尖沙嘴,是維多利亞港的海濱。在香港尖沙嘴內集中了一些購物中心、商鋪、餐廳以及辦公大樓等,你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香港尖沙嘴車水馬龍的人群。
  • 香港最繁華的幾個景點,景色秀麗令人陶醉!
    尖沙咀是香港九龍主要的遊客區和購物區。區內亦設有多個博物館和文娛中心,飲食業和酒吧等也相當蓬勃。現代香港年輕人多稱尖沙咀為「尖咀」或「老尖」,呵呵……來香港是一定要去的地方。這裡算是九龍的交通要點。一般情況下乘地鐵到紅磡,然後換乘到尖東。
  • 香港最負盛名的廟街,為何稱之男人街,真相在天黑後的街頭
    小編希望,自媒體帳號運營者以守法為基,以誠信為本,以崇德立身,合法合規的運營好,有序健康的發展香港的廟街在很多的遊客看來是一個美食街或者說是大家有所耳聞的男人街。現在香港的旅遊市場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大多數人對廟街的認識都離不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比如說《廟街12少》《新不了情深》等等,但是朦朦朧朧的沒有清晰的輪廓。
  • 香港記憶1972年,舊住宅樓林立的巴域街
    深水埗區巴域街。☆深水埗區是香港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亦曾為工商業及交通樞杻。時至今日,本區大部分土地均用作興建住宅,如公共屋便佔地近81公頃;長沙灣區則仍有許多任務廠及貨倉。這類樓宇以在南昌分區(福榮街、福華街及北河街一帶)的數目最多。深水埗區聖公會聖多馬堂。☆深水埗區聖公會聖多馬堂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深水埗區巴域街43號。藏在大樓邊上極不顯眼的門臉,不鏽鋼於玻璃簡單的交錯又個性十足。與香港很多社區教堂一樣他們的教堂也藏在外觀極普通的大樓裡。深水埗是服裝批發總部。該區的眾多服裝批發店,自成一格,構成了自己的一種特色。
  •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
    原標題: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代表的亞洲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之一。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所拍出的價格屢屢打破中國文物價格紀錄。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
  • 港地政總署推出2018年版《香港街》
    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22日宣布,由地政總署測繪開發的香港官方地圖書《香港街》(2018年版)已推出。新版《香港街》共432頁,除了有詳盡的香港地圖,還有街道、地方及鄉村、屋苑及大廈、學校、公共服務、文娛及康樂設施的索引和公共運輸資訊的中英文名稱等資料。
  • 展覽| 在上海感受香港:2020香港微型藝術展開幕
    此次展覽共展出40件講述「香港故事」的微型藝術品,涵蓋「文化傳承」、「地標建築」、「懷舊街市」及「港式風味」四類,其中有四件作品為首次展出——中國冰室、長洲搶包山、長洲飄色和車仔檔。展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滬辦)主辦,作品由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提供。
  • 香江漫記⑦|喜帖街:一條舊街的新生
    在廣為傳唱的歌曲《喜帖街》中,利東街曾經「美滿甲天下」。利東街被規劃重建後,於2016年再次開張,廣告牌錯落、石階爬滿青苔的舊利東街已成為歷史,一條嶄新的步行街呈現在世人面前。儘管唐樓變大廈,但「喜帖街」的特色得以保留,而利東街所代表的街坊情誼,仍然被一代代香港人守望與傳承。
  • 為什麼要在霓虹消失前,再去一次香港?
    走下樓,深夜的旺角街道上沒有遊客,冒出好多奇形怪狀但原汁原味的港人——燙髮的青年,拉拖車的商販,在街角雨棚陰影下吸菸的大叔,結伴晚歸的女學生。淅淅瀝瀝下起了雨,霓虹燈閃閃爍爍,此刻,就算一個機械人開著懸浮摩託出現,問你借電子腦轉換插頭,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所以,為什麼是香港,而不是別處?它到底賽博朋克在哪裡?
  • 1812年戰爭:北角戰役
    1814年9月12日,英國進攻馬裡蘭州巴爾的摩時,爆發了北角戰役1812年戰爭。隨著1813年的結束,英國人開始將注意力從拿破崙戰爭與美國的衝突。這始於海軍力量的激增,皇家海軍擴大並加強了對美國海岸的全面商業封鎖。這削弱了美國的商業,導致通貨膨脹和商品短缺。
  • 它是香港十八區最窮的地方,有獨特的街頭美食,租金卻很高
    如果我們要說香港現在最有古老氣息的地方的話,那一定是「深水埗」。這裡真正體現了古老的香港的每一寸風景,走在街道上的每一刻,都能讓你覺得自己就像生活在一個舊時代。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至今仍大致維持在六十年代的水平。乍一看,很難理解這個古老而崎嶇的社區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然而,這個充滿歲月痕跡的地方是迷人的,到處都可以讓你一睹舊香港的影子。
  • 尋訪香港「活化」老建築裡的「文藝綠洲」
    「牛棚藝術村」的前身,是被稱為「馬頭角牛房」的屠宰中心,建成於1908年,曾兼具牛畜檢疫站、屠房兩個功能。1999年,屠房北遷至上水,具有西方20世紀初市集特色的馬頭角牛房,被改建後租給本地藝術家使用。  作為對本地藝術家的支持,「牛棚藝術村」的場地租金比市場價格低。
  • 崇正18春拍古籍 | 黃晦聞外孫李華鍾教授舊藏
    1336 / 楊綱凱院士致李華鍾信札5通5頁,帶5實寄封(圖選部分)說明:楊綱凱,理論物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原副校長。自1973年起任職香港中文大學,曾任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研究院院長及副校長。1999年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2004年被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曾任亞太物理聯會秘書長、副會長。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
  • 逛澳洲布裡斯班的CBD:最有煙火氣的街頭,藏中西方巨大文化差異
    難道是澳洲人不愛看書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例如之前看過一篇報導,一家澳洲市場調研機構說:2016年澳洲人全年購買圖書的數量是5500萬冊,總體消費額達到了11億澳元。而書店少的原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亞馬遜等網上書城的影響比較大,實體書店自然就少了,但對於知識的渴求,還是普遍存在的。就在我們閒逛的這家兩層樓的小書店裡,購書的顧客一直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