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屆世界盃,貝利的奪冠預言都仿佛是一個魔咒,只要是他預測的球隊,最終都不會捧起大力神獎盃。
今年,貝利在出席巴西一場活動的時候,預測巴西隊會拿到俄羅斯世界盃的冠軍。
貝利對我們來說,是跟馬拉度納一般的存在。
畢竟他的輝煌戰績擺在那裡,拿過三屆世界盃冠軍,在22年的職業生涯當中,踢進1283個球,上演過92次帽子戲法,別說進3個,他還在一場比賽中進過8個,差點就要打十個的節奏。
其實貝利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些過於遙遠,他的比賽錄像都是足球歷史文獻片的級別。
他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符號,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到底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並不是很清楚。
巴塞電影在這裡就介紹一部關於球王貝利的傳記片,它叫《貝利:傳奇的誕生》。
電影從他小時候開始,一直講到他在1958年瑞典世界盃一戰成名,展現他是如何從一個貧困少年成為球王貝利的——
《貝利:傳奇的誕生》
Pelé: Birth of a Legend
影片一開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候還沒有人叫他貝利,貝利也不是他的名字。
他只是一個在街邊給人擦皮鞋的貧苦小孩,那時候大家都叫他迪科。
他和小夥伴們唯一的快樂就是踢足球,有了足球,他們才能從爛泥一般的生活中喘上一口氣。
沒有鞋,就光著腳;沒有球,就偷鄰居的衣服做一個出來;沒有場地,就在社區裡面踢野球。
看著影片的開頭,有種看《上帝之城》的感覺,這群小孩面前有且只有兩條路,一條歪門邪道,一條就是足球。
雖然現在巴西是足球大國,可在影片開始的1950年,巴西在家門口被烏拉圭擊敗。
小迪科的母親不允許他踢球,他只能偷偷趴在屋頂偷聽比賽的進程,當得知巴西最終無緣冠軍的時候,趴在房頂的迪科和屋裡看球的父親一樣,都傷心地哭了。
他那時就對著父親發誓,以後一定要拿世界盃冠軍。
誰能想到,僅僅八年後,他就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世界盃冠軍呢。
為什麼說是第一個,而不是說唯一一個呢,因為貝利拿過三屆世界盃的冠軍。
願望歸願望,飯還是要吃的,迪科不得不跟著母親去有錢人家裡打掃衛生。
當聽到有一位足球名宿要在一個為青少年舉辦的業餘比賽「包魯少年杯」中,為桑託斯俱樂部物色人才的時候,他對著那群富家子弟們說他要成為「貝利」,而其實那個人的名字是叫做比萊。
也是從那時起,迪科的外號變成了貝利,足球名人堂中那個頂點上的名字。
為了掙回一口氣,他叫上小夥伴們一同參加了比賽,並憑藉著在踢野球中磨鍊的技藝,一路殺到了決賽。
他們在決賽的對手就是當初叫迪科「貝利」的那群富家子弟,由於買不起球鞋,他們還被嘲笑是「光腳小分隊」。
為了鞋他們只能去偷花生賣錢來買二手球鞋,這時他做的事,都被父親看在眼裡,他教小迪科,如果你想成為職業球員,你必須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在決賽一開始,就像一般體育題材的影片一樣,他們被富家子弟灌了個6:0。
那一刻,他想到了父親說過的話。雖然最終以6:5惜敗,但小迪科這個時候已經向著他傳奇的一生邁出了第一步。
在走到頂點之前,生活一定會給你很多的磨鍊。
由於小夥伴的意外身亡,他母親禁止他再踢足球,而他不得不去跟著父親在醫院打工。
人生的小船真是說翻就翻,一點不帶含糊的。
看著萎靡不振的兒子,小迪科的父親在休息的時候,跟小迪科說,他小時候拿芒果練球技。
青的芒果拿來射門,紅的芒果拿來顛球…就這樣,迪科一邊打工,一邊用這種方式練習技術。
一眨眼就到了1956年,迪科15歲了。
他母親偶然間發現了迪科在偷偷練足球,於是找到了那位足球名宿給的名片。
終於,迪科正式成為了一名足球運動員。
此時距離他拿到世界盃冠軍,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剛進去俱樂部的時候,迪科要先從少年隊打起。
這個時期的巴西,因為在家門口輸掉了世界盃,以前崇尚的任加「ginga」打法被徹底放棄,開始效仿歐洲的戰術打法。
踢野球踢慣了的迪科並不能適應,他變得有點迷失,即便在比賽中也是屢屢錯失得分的機會。
迪科慢慢喪失了信心,當他準備坐火車黯然回家的時候,當初那個足球名宿再次現身。
名宿告訴迪科,像他這樣的踢法在巴西有著悠久的歷史,並鼓勵迪科,要鼓起勇氣,接受自己。
當年的貝利一開始也是一個吊車尾的。
獲得重生的迪科,開始在俱樂部中大殺四方,並從少年隊轉入到了職業隊。
這時候又過了一年,1957年,迪科正式入選了巴西國家隊。
在臨行前,迪科的父親送給了迪科一件衣服,上面繡著貝利的名字。
這一刻,迪科才真正變成了貝利。
在國家隊,他碰到了當初那個老對手,那個富家子弟。
他被當眾羞辱,而且教練警告他不許再用「任加」的踢法。
在隊內選拔首發名單的練習賽上,貝利為了證明自己,不幸扭傷了膝蓋,差點無法參加世界盃。
就像任何一部三幕劇一樣,到了這個時間點,主人公一定會遇到最難跨越的困難。
貝利也是人,他只能求助於父母,而以前堅決反對他踢球的母親,給予了貝利以鼓勵。
在熬過了與蘇聯那場比賽之後,一直處於懵逼狀態的貝利,終於在與法國的比賽中迎來了爆發。
在他的出色發揮之下,巴西再一次殺進了世界盃決賽。
雖然進入了決賽,隊友的接連受傷,教練急於模仿歐洲的打法,讓整個巴西隊上下一片陰霾。
賽前,全隊都在無精打採地吃著早餐,貝利建議大家來一次「任加」遊戲,從大廳一路球不落地地踢到酒店前的燈塔。
這個片段讓人想起當初以大羅、小羅為代表的巴西國家隊為耐克拍的一個廣告。
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教練,在賽前告訴大家放下之前的條條框框,讓大家盡情踢一場屬於巴西的足球。
結局當然是巴西隊迎來一場大勝,貝利從此成為了一代球王。
雖然看起來套路滿滿,但電影濃縮的貝利從小到17歲之間的這段成名史,還是不乏誠意地向無數後來人展現了,一代球王依然是歷盡艱辛才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