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K
7月2日下午1時許, 著名圍棋職業棋手範蘊若不幸從家中墜樓身亡,生前被查出患有抑鬱症。
要知道這位棋手1996年出生,年齡也僅僅只有24歲而已。不得不說抑鬱症實在太可怕。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人在這一生出現抑鬱的概率:
男性 5%~12% ,變成重度的大概有 2%~3% ;
女性 10%~25% ,變成重度的大概有 5%~9% 。
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為嚴重的疾患,患者會受極大影響。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抑鬱症患者比其他人群自殺率要高 20 倍,在自殺人群中,有 70% 的人患有抑鬱症。
小時候,我也十分喜歡圍棋,為此也報了好多圍棋興趣班,在我眼中下圍棋的人一般都意志很堅定,同時也很理性,所以沒想到圍棋選手也有因為抑鬱自殺的。
而這個棋手自殺後,媒體採訪他周圍的人,在隊友的心目中,範蘊若是一個積極、開朗、樂觀的人。曾獲得天元、名人、棋聖這三大國內冠軍的連笑,在微博中回憶:「我的印象裡,那麼單純善良樂觀大度,輸了棋也能坦然面對稱讚對手,難道還有一頓烤肉解決不了的事麼?」
那麼既然性格什麼的都沒問題,是否因為智商過高會導致抑鬱呢?今天好好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高智商和抑鬱之間的關係
最近兩年,非常流行一句話「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就是人們開始相信一些人成為天才的代價就是會患上心理或精神疾病。
最近幾年我們從新聞也開始發現,在一些最傑出的天才中,他們成年後心理疾病的發病率異常高,在心理健康方面最差的是富有想像力的作家,例如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但這並不是一個新的觀念:早期研究發現導致這些心理疾病的強度在年輕時就已表現了出來。
在一項針對高智商和抑鬱之間的關係調查中發現,高智商的人患精神障礙類疾病的風險較高。美國目前有10%的人有焦慮症,研究人員調查了3715名美國門薩俱樂部(美國國內一個以高智商為入會標準的俱樂部)的成員,發現這個比例是20%。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露絲·卡平斯基說:「高智商人士獨特的情緒和身體過度興奮的反應,使他們每天都在遭受痛苦。
好像有的時候真的是人越聰明,幸福感就越差。怪不得老人總說傻人有傻福,難道這是真的?
為何高智商的人患抑鬱症的居多?
關於為何高智商的人更容易抑鬱,我這裡從這些方面來分析:
1、反芻思考;有研究者發現高智商者他們除了我們可以看到的優勢外,還跟心理和生理的「過度亢奮」(Overexcitabilities/OEs)有緊密的關聯。
而過度亢奮心理學認為會導致包括高度的焦慮和思維反芻傾向,而生理上的過亢來自於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反芻思維是導致抑鬱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人對待事情想一想就過去了,而有反芻思維的人會抓住這個事情翻來覆去思考,這會嚴重影響人的情緒。
2、過度完美主義;聰明的人由於自己思考更多,也更希望追求完美。追求完美這件事本身無可厚非,人都有追求優秀的欲望,但過度完美主義者他們潛意識會覺得「自己必須完美,不完美的自己是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他們往往自省能力特別強。容易從自己的不足之處中找到教訓和經驗,將其打造成更好的成功階梯,這也是他們更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成功和聰明的代價就是讓自己不斷詆毀和否定自己,長期如此沒有辦法調整很容易走向極端陷入深深的抑鬱。
3、極其孤獨;我身邊非常聰明的人周圍朋友都不多,由於他們思考的問題與平常人多少都有差別,所以世界觀與價值觀人生觀這些三觀很可能與常人不同,其他人很難走入他們的世界,所以孤獨自然無可避免。
有一本叫《孤獨:人的天性和社會連結的需要》的書裡提到一個觀點:孤獨會使健康問題增多。書裡解釋,孤獨會對應激激素和免疫功能造成影響,因此孤獨不只會增加抑鬱和自殺的風險。還有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睡眠障礙、認知能力退化等疾病的風險。
孤獨是導致抑鬱的重要原因,在精神分析針對抑鬱的治療中,往往治療師首先就會幫助抑鬱症患者與其他客體(人、或者動物,甚至走入大自然)建立聯繫。
在一項涉及30萬個研究對象的實驗結果顯示,社交孤立對死亡率的影響接近於吸菸的影響,比肥胖和不運動的影響還高。
野狐圍棋網在悼念範蘊若的新聞中指出,在生命中最後的幾盤對局中,他似乎不在狀態:「四局棋均手數寥寥,其中兩盤負局更是百手脆敗。如今回看這些棋譜,如果能夠早一些體會出其中的無助與掙扎……」
抑鬱者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是消極的,而孤獨者更嚴重的是,他們還會用消極的方式去認知別人。
所以高智商並不一定值得我們羨慕,人活著更重要的還是要健康和幸福,這裡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