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個月的艱苦談判,默多克收購美國規模最大的衛星電視運營商DirecTV的努力如今又遭遇險情,一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很有可能讓這位媒體大亨與這筆將是他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失之交臂。
8月5日,就在DirecTV的控股公司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即將召開董事會會議、考慮默多克收購旗下休斯電子公司及其直接經營的DirecTV的最終細節之前,美國第二大衛星電視運營商、總部在科羅拉多州的EchoStar突然衝上臺前,開價300億美元與默多克對陣,收購條件更有誘惑力。通用汽車表示,它將「非常認真」地考慮EchoStar的收購提議。
分析人士認為,EchoStar的介入不但昭示了其在衛星電視領域的雄心,也使整個美國電視業的巨頭間的競爭圖景平添變數。而默多克十多年來苦心打造的「全球衛星電視帝國」前景卻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一波三折的併購
近一年來,通用汽車一直試圖賣掉休斯電子,它本以為買家會爭先恐後地排隊競標,但看起來只有新聞集團才是惟一的積極買主,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休斯電子的離奇股權結構將眾買家拒之門外——通用汽車雖只擁有休斯電子30%的股權,卻擁有它百分之百的資產。
在經歷了網際網路等領域投資失敗的教訓後,時隔8年,默多克重新將目光轉到衛星電視行業上。從今年2月份開始,市場上盛傳默多克欲以70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DirecTV。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則稱默多克與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直接運營DirecTV的休斯公司之間的談判已經接近達成協議,具體形式為新聞集團把所有的衛星電視業務注入到一家叫做Sky Global Networks的新公司中(微軟會持有一定的股份),由這家公司與通用汽車旗下的休斯公司合併,DirecTV將是這家將來能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新公司的核心。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默多克能夠得償所願,他在全球衛星電視服務市場的份額將無人可及。目前新聞集團的衛星電視業務已在歐、亞和南美有了廣泛的覆蓋,其中包括英國的天空廣播公司、亞洲的Star TV公司。DirecTV是美國最大的衛星電視運營商,擁有近1000萬用戶,如果默多克將其納入囊中,一個全球性衛星電視帝國的雛形呼之欲出,將能向全球1億戶家庭傳送新聞集團的衛星電視節目。
然而,不和諧音很快出現。3月中旬,市場上傳來默多克準備放棄併購DirecTV計劃的消息,因為交易雙方在究竟由誰來控制合併後的新企業這一問題上一直無法達成一致——休斯電子不願意放棄對新企業的控制權。而根據最初的合併方案,新聞集團雖然只擁有這家新企業35%的股權,但它卻要求獲得該企業日常運營的控制權。在併購的具體價格上,雙方也陷入僵局。
新聞集團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雖仍然希望能和DirecTV達成併購交易,但它也在研究其他的替代方案。於是,市場上開始傳言默多克已與DirecTV在美國的最主要競爭對手EchoStar進行談判。休斯電子公司的發言人則強調說,公司正在就DirecTV的最終歸屬問題和好幾家企業進行談判。
合併公司的計劃由此流產,但默多克並不是一個輕易言退的人。今年4月下旬,新聞集團捲土重來,欲斥巨資全面收購DirecTV。儘管資金的數目從未公開披露,但業內人士認為,規模應為數百億美元。慣於見風使舵的微軟表示,如果默多克收購成功,該公司將向新聞集團投資30億美元,以加大向美國交互式電視市場推銷其操作軟體的力度。
麻煩依然存在。休斯電子的董事長麥可·史密斯的舉棋不定使雙方迅速達成交易的可能性大為降低。最初,史密斯旗幟鮮明地反對默多克的收購計劃,聲言絕不放棄控制權,中間又表示這是一個讓休斯電子股東套現的好機會,不惜讓默多克得到他想要的一切,然而雙方快要達成協議時復又強硬。這導致了董事會對史密斯的不滿。今年5月份,史密斯離職,接任者哈理·皮爾斯對此事泰然處之,宣稱不排除與其他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
與此同時,默多克開始感受到來自華盛頓的壓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與小布希競選總統的約翰·麥凱恩對默多克準備在美國廣播及衛星電視市場大力擴軍的做法表示擔憂。儘管麥凱恩並沒有阻止這場併購的直接權力,但卻可以憑其影響力對聯邦政府施加壓力。
到了8月7日,通用汽車董事會終於決定要對默多克的收購細節詳加討論。誰想到在此前兩天橫空殺出來一個EchoStar。
■「最後一分鐘前」的突然襲擊
EchoStar是一家有20年歷史的衛星電視公司。由現任董事長查爾斯·厄爾金和他的妻子創辦,今年的收入預計能達到38億美元。
在業界,48歲的厄爾金一向以過分節儉聞名,同時也是一個非常自信和倔強的傢伙。此君在削減成本和關注細節方面做足了文章,在出差中經常與部下共享一個房間,並嚴格要求高級經理也要效仿自己,這種做法在億萬富翁當中非常罕見。華爾街的一個投資銀行家清楚地記得,1994年他參加EchoStar的一個組織結構調整的會議,吃驚地發現EchoStar的經理們均是自備午餐,投資銀行家們強忍著餓到下午4點,最後自己付帳點了比薩餅。
這種近乎吝嗇的作風使厄爾金成為股東心目中的英雄。EchoStar的股價過去5年內足足漲了近800%。然而,在收購DirecTV這件事上,厄爾金卻表現得非常大方,其謹慎保密程度也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就在今年年初,通用汽車已經回絕過EchoStar對DirecTV的一次收購提議。通用汽車認為,兩家的購併交易很難得到美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DirecTV擁有1000萬的用戶,EchoStar的用戶近600萬,如果這兩家合併,用戶總量將佔到美國衛星電視服務市場的90%,這固然意味著用戶可以欣賞到更多的頻道,卻也意味著他們可能支付更高的價格,合併很容易沾上壟斷的嫌疑。
7月中旬,厄爾金向投資者和分析師強烈暗示他不會在新聞集團與休斯電子之間的交易中橫插一腳。對自己的部下,厄爾金也表示他不會讓通用汽車大吃一驚。結果,公司的許多經理們是在8月5日收購消息正式公布後才得知此事,而在此之前,通用汽車方面則沒有得到任何暗示。
在給通用汽車董事會的信中,厄爾金強調通用汽車和休斯電子的股東將在新公司中擁有66%的權益,休斯電子的股東將從兩家公司的協同效應中受益匪淺。如果兩家合併,把營銷、節目傳送和衛星資產整合起來,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費用。
更重要的是,這還將為重組美國衛星電視行業、打造一個強者與穩坐江山的有線電視運營商抗爭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現在有線電視網和衛星通信都能提供高速的寬帶服務,諸如互動電視和網際網路接入,如果兩家公司合併完成,將會比單打獨鬥時更快地提供數位電視和互動購物的服務,同時能夠縮小「數字鴻溝」,在有線電視運營商不願開展業務的偏遠農村地區提供寬帶服務。總之,兩家公司不合併會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厄爾金的這套說法已經贏得了一部分投資者和反壟斷專家的認同。
新聞集團則堅持認為,保留兩家衛星電視公司才會對用戶有益,因為它要比一家更能使有線電視運營商降低價格。
對壘之中,厄爾金極力想把這場爭奪戰渲染得更具個人色彩和深遠意義,而不是僅僅爭論EchoStar和休斯電子會在美國市場佔有多少份額。據接近厄爾金的人士透露,厄爾金傾向於把對DirecTV的收購爭奪戰看作是自己這位美國本土成長的企業家與澳大利亞版的「公民凱恩」之間的一場混戰,後者的意圖一旦得逞,勢必會提高其節目收費標準,讓用戶的利益受損。為此,厄爾金還特別向分析師強調:「我們並不是一個尋求統領全球市場的公司」。
分析人士認為,對厄爾金來說,最困難的工作是說服通用汽車反壟斷的障礙並不是一個多大的麻煩事。同時厄爾金的收購計劃中並不包含現金,而通用汽車一直渴望通過出售休斯電子能帶來超過50億美元的現金收入以使自己的財務報表更為好看。
對此,厄爾金的態度勝似閒庭信步。在他看來,可能的壟斷固然是一個障礙,卻不是不可克服,因為認為用戶將從兩家公司的合併中獲益——除了有線電視,還可以選擇衛星電視。與有線電視運營商相比,兩家公司合併後,其擁有的電視受眾仍只是市場總體的一小塊份額。事實上,有線電視業也正上演重組故事。今年7月,重組後的AT&T收到了來自美國第三大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的價值440億美元的收購提議,目標是AT&T旗下的有線電視業務。如果收購計劃完成,兩大公司的有線電視用戶總數將達到2200萬,大概美國人每五家就有一家是其用戶。儘管AT&T已因收購價低回絕了Comcast的提議,但它的這部分業務仍有可能被賣掉。除了Comcast有可能再提新的收購提議,包括迪斯尼、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在內的其他媒體集團也均表示感興趣。但分析人士指出,與衛星電視領域的壟斷可能不同的是,即便在AT&T的有線電視業務被賣掉後,美國還會有6到7家大規模的有線電視運營商。
對於通用汽車一直感興趣的現金,厄爾金也表示,完全可以在收購計劃中包含進去。8月7日,一個主攻付費電視安全系統的公司Kudelski表示願意為EchoStar的收購計劃提供10億美元的資金。
「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惟一一次值得冒如此大風險的收購,為此,我寧肯放棄對EchoStar現有的90%的投票權。」厄爾金對分析師們說。
分析人士認為,厄爾金其實在掩蓋自己的真實動機。在與默多克的爭鬥中,背著「壟斷」包袱的厄爾金其實並沒有多大勝算。事實上,厄爾金只是想拖延DirecTV公司的收購進程,讓這場收購戰打得長久一些,這樣,EchoStar就有機會趁DirecTV公司人心不穩之際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事實上,DirecTV業務發展受收購消息影響一直呈下降趨勢,其市場份額已從十八個月前的70%下降到了目前的61%。如果收購交易無法在短期內達成的話,估計DirecTV公司的市場份額將會出現進一步的下滑,這對EchoStar來說絕對是個利好。
對此指責,厄爾金非常不以為然。他相信通用汽車與新聞集團的談判拖延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結果,股東們會向董事會施壓,與EchoStar重開談判。
■默多克「全球衛星電視帝國」夢難圓
對一直處心積慮打開美國衛星電視市場的默多克來說,如果收購休斯電子的計劃最終破產,如果不放棄,他只有一種可能——像過去市場一直傳言的那樣轉而收購EchoStar。
這是默多克所追求的嗎?
毫無疑問,新聞集團過去走的是一條快車道。
前身是澳大利亞新聞有限公司的新聞集團1954年被23歲的默多克接管時,主要資產還只有在南澳大利亞州府阿德雷德市出版的《新聞報》。而在隨後的十幾年中,新聞有限公司在默多克的手中迅速擴張,相繼收購了分布在澳大利亞各州府的多家報紙,並於1964年出版了澳大利亞第一份全國性日報《澳大利亞人報》。
60年代後期,新聞有限公司開始向海外市場發展,首先收購了英國的《世界新聞》,然後又購入英國的《太陽報》;接著於70年代初買進多家美國報紙,這些舉措使公司所經營的報紙數量急劇增加。
1979年新聞有限公司擴大業務範圍,首次在澳大利亞的雪梨和墨爾本兩地投資電視產業。到1980年,公司的業務已遍及歐洲、美國與澳大利亞。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協調公司日益擴大的業務,默多克成立新聞集團。
80年代,新聞集團先後收購了倫敦的《泰晤士報》、《星期天泰晤士報》,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圖書出版公司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與此同時,新聞集團進入競爭異常激烈的美國電影電視市場,收購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並組建了全美第四大電視網——福克斯電視網,由此開始了新聞集團對電視節目製作與播出的大規模投資。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在《鐵達尼號》風靡全球的同時,福克斯公司旗下的節目製作公司亦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電視節目供應商。目前全世界75%的人口都可以收看到新聞集團的電視節目。
在新聞集團的擴張史上,英國天空廣播公司是可圈可點的一段。英國天空廣播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收費電視服務商,有媒介評論家認為,它在短短的10年內,「令英國電視業煥然一新」。當默多克在1983年買入天空電視的時候,每周至少要損失200萬英鎊。在經營10年後的1993年,天空廣播每周的利潤達到了200萬英鎊,1994年8月的盈利則達到了創紀錄的9300萬英鎊。
也正是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的巨大成功,堅定了默多克打造「全球衛星電視帝國」的雄心。1993年,他斥巨資收購了基地在香港的STAR TV,以圖佔領亞洲的衛星電視市場,在德國和拉美,默多克也建立了衛星電視公司。
但遺憾的是,默多克未能在各地複製它在英國的成功模式。分析人士認為,即使用最理想的眼光來看,STAR TV也無法在剩下的兩年時間——也就是10年內,取得英國天空廣播那樣的輝煌。雖然默多克稱鳳凰衛視——這個STAR旗下的合資公司已經在1999的財政年度實現了收支平衡,但過去的8年裡,新聞集團一直不停地給STAR投資,而財政表上始終沒有盈利的跡象。STAR TV的總裁小默多克最近曾公開宣稱STAR將在18個月後開始盈利。如果他的說法能得以實現,那麼從他們買下衛星電視到盈利將歷時整整10年。
對默多克來說,控制休斯電子公司本應該成為其十多年來苦心打造全球衛星電視帝國的頂點之作。拋卻EchoStar的強硬挑戰,即便默多克最終如願以償,等待它的也是巨大的風險。因為衛星電視還不是一個能帶來豐厚利潤的行業。有預測說,英國天空廣播要在2005年前,把來自每一位用戶的收入從目前的286英鎊提高到400英鎊。
默多克能等到這一天嗎?
■文/易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