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植物學,農學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逐年上升的一區國產期刊

2021-01-20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今天我們就來按照我們最新升級的推文形式來給大家介紹一本植物學,農學領域的期刊。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每本期刊的寫作內容:

1. 期刊介紹

2. 「專家」評論

3. 發文量,發文國家單位以及國人佔比

4. 自引率

5. 往年以及實時的影響因子和分區

6. 審稿發表周期

7. 版面費

8. 相關期刊推薦

9. 投稿心得

1 期刊介紹

Crop Journal 是一本雙月刊的國際同行研究期刊,涵蓋了作物科學的各個方面。文章類型包括原始研究,評論和短文交流。

學科領域

作物遺傳學

育種

農學

作物生理學

種質資源

穀物化學

穀物存儲和加工

作物管理實踐

作物生物技

生物數學

官方網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2專家評論

Crop Journal 是中國作物學會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旗下的學術期刊之一,其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協。該刊是2019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類項目,資助額度為100百萬元。

2018年Crop Journal 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2017IF)就「高」達 2.658。要知道農學領域的傳統期刊之一Molecular breeding常年也就是穩定在2分左右,而由美國作物學會主辦的Crop Science 常年也就是穩定在1.6分左右。所以Crop Journal 從一面世就宣示著其在農學領域期刊的定位!

該刊2018IF更是突破3分大關來到3.179,去年2019年IF又繼續增長到3.395,大有逐漸逼近農學傳統強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TAG) 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Crop Journal 其實是中國科研在世界舞臺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的一個縮影,正如其出版商KeAi在主頁所宣示的:We believe in the global impact of research from China.

3 刊文量

Crop Journal 的年發文量穩定上升,從2017年的57篇到2019年的78篇,今年截止目前已經發表了79篇,穩步上升!

國人發文情況:分析了2017-2019年文獻的地區分布和機構分布。中國發文量位列第一,佔比51%。

4 影響因子和分區

Crop Journal影響因子穩紮穩打,逐年升高,2019年的IF已經達到3.395,而目前實時影響因子為475/145 = 3.276,考慮到今年還有兩個月結束,2020年的IF大概率還是能比去年稍有提升的。

分區情況:Crop Journal在醫學領域位於JCR1區。中科院分區:在農林科學中位於1區,成績還是很喜人的。

5 自引率

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數據顯示,Crop Journal 去年的自引率為3%,非常優秀了。

6 審稿周期

由於該刊發文量不大,我們隨機抓取過去一段時間的幾篇文章來估計一下一審時長,接受時長,以及最後文章在線時長。

總體來說,該刊在Open Access 雜誌當中算是審稿時長比較長的,平均一審時長為89天,從一審到接收39天,接收後到在線還需要24天。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些處理時長跟傳統期刊來比還是很類似的:以往傳統期刊的經驗都是3個月審稿,4-5個月接收,6個月發表。而且每篇文章的審稿時長會有較大的差異,主要跟文章的學科領域,是否能快速找到審稿人,以及文章的水平有關。

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去幾個月的幾篇文獻吧。

(1)從投稿到接受共8個月左右,一審時長將近5個月,算是蠻長的了。

(2)從投稿到接受將近6個月,一審時長兩個月多一點,這兩個時長都算是正常範圍了。

(3)從投稿到接受共3個半月,一審不到兩個月,算是比較快的一次了。

7 版面費

Crop Journal 的每篇經同行評審的研究文章都將公開發表。

為了提供開放獲取,該期刊需要收取開放獲取費(也稱為文章出版費APC),需要由作者或代表他們的研究資助人或機構支付。該期刊的文章處理費(APC)為990美元,不含稅。

8 相關期刊

與Crop Journal 互引較多的期刊包括: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Crop Journal,INT J MOL SCI 等期刊,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了解下這些期刊哦!

Cited journals

Citing journals

9 投稿心得

網友1評價:

MedSci:

總的來說,Crop Journal 認可度高,發展前景好,不著急畢業的小夥伴可以投資一下哦!

以上分析,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敬請指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BMC植物學農學領域精選期刊
    作為開放獲取出版的先驅,BMC擁有不斷發展的高質量同行評議期刊,涵蓋了廣泛的研究領域:如BMC Biology和BMC Medicine
  • 中科院1區topSCI期刊,發文量大,影響因子穩定上升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Fuel是能源領域的一本優質期刊,是著名出版商ELSEVIER旗下的期刊。
  • 植物學期刊JIPB的SCI影響因子上升至2.534
    2012年6月28日,據美國湯森路透發布的2011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的影響因子由2010年的1.603上升到2011年的2.534,在植物科學領域的190種刊物中名列第49位,在中國的154種 SCI刊物中,名列第8位。
  • 國產綜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漲勢迅猛,影響因子破9
    今天我們就來按照我們最新升級的推文形式來給大家介紹一本國產綜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1 期刊介紹Science Bulletin 是由中國科學院(CAS)監督,由CAS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C)共同發起的多學科學術期刊,是一本半月刊的國際期刊,根據其原創性,科學意義以及它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出版了有關自然科學和高科技領域的高水平同行評審研究。
  • 2018植物科學和農學SCI期刊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PLANTSCIENCE領域SCI期刊總體排名和預想的基本一致,但是和2017年公布的數據相比,該領域收錄的SCI期刊總數增加了11個,由211個增長到222個,平均影響因子有所下降。在222中期刊中,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有3個,在5-10之間的有12個期刊,4-5之間的有3個期刊,3-4之間的有23個期刊,其他期刊影響因子均在3以下;因此,在植物科學領域在3以上期刊上發表文章也很不錯了。
  • 農業領域的國產期刊,審稿周期長達1年半,自引率高達32%!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一本農業領域的國產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這本1分+國產期刊,國人佔比七成五,審稿速度快!)。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本農學相關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Fuel是能源領域的一本優質期刊,是著名出版商ELSEVIER旗下的期刊。
  • 2017年SCI影響因子公布,17個中國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
    ,來自中國的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響因子 9.408,排名綜合類第 6 。其中 5 本刊物超過 4 分,多來自醫藥生物學領域和納米科學領域。其中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藥學會主辦的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初次登場,影響因子就達到了 6.014;此外,CELL RESEARCH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也達到了 4.462。
  • 新晉國產期刊NRR,旨在報告國際神經再生領域研究
    昨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本國產期刊(獲卓越行動計劃大力資助的國產SCI),今天推薦一本新晉國產期刊,同樣獲卓越行動計劃大力資助——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1 期刊介紹
  • 2019最新材料化學影響因子對比,國產期刊再創新高!
    影響因子方面,整體來看IF值基本都在上漲,影響因子前幾的期刊中(如下圖)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繼續以IF=223.679保持在影響因子第一位,比較亮眼的是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超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Lancet兩大醫學神刊以IF=74.449上升至第二位。
  • 影響因子進入Q1區的中國科技期刊增至50種
    今年值得關注的一個變化是,2018年進入本學科世界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有明顯增加。據2019《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的影響因子平均值為0.689,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5.8%,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均值為1410次,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11.6%。
  • 一區國產《中國科學》系列期刊之一,涵蓋生命科學領域的廣泛主題
    ,涵蓋生命科學領域的廣泛主題,包括生物學,醫學以及農業和生態學。 4 影響因子和分區目前實時影響因子為1318/443= 2.975,考慮到今年還有1個月結束,2020年的IF大概率還是可以突破3分的。
  • JCR最新排名:Wiley優秀OA期刊影響因子及名次匯總 | 文末有驚喜
    ,保持了其在期刊數量,文章出版量和文章被引用量上排名第三的位置。Wiley 被收錄的期刊中有 56 種是開放獲取期刊,其中 37 期刊的影響因子較去年有所上漲;26 本期刊位列 JCR 分區排名 1 區;4 本期刊 CLINICAL &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ESC HEART FAILURE, ASIA &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VETERINARY MEDICINE
  •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原標題: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導讀] 這一業務包括了世界知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以及定期發布的《期刊引證報告》,其中的期刊影響因子是一本學術期刊影響力的重要參考。   這是一個以標準衡量的世界。
  • 地球科學領域429本期刊的最新即時影響因子
    2020影響因子的情況,本期對地球科學領域429本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採集時間2021.01.20)。完成度超過200%的有四本,和物理類大漲的期刊一樣,這四本期刊的發文量都很小,這也側面證明了影響因子需要謹慎參考。所有期刊的平均完成度為104.55%,總體已經超過2019 IF。同樣地,這個平均完成度高於物理領域的102.80%,但低於其他領域110%左右的平均完成度。
  • 這本期刊發文量大、審稿快,影響因子穩定上升,國際認可度高!
    美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本有影響力的環境科學和技術研究期刊,創刊於1967年,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2019年影響因子為7.864。主編 Julie B. Zimmerman 是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
  • 獨家解讀 | 2019 期刊影響因子發布:國產期刊趕英超美(附完整名單...
    昨天,廣受科研股民關注的2018 年 SCI 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終於發布了!學霸菌整理了今年的影響因子,用一句話總結今年的趨勢:牛刊依然牛,國產趕英超美,OA 日子不好過。牛刊依然牛,國產趕英超美影響因子在 10 以上的期刊目前有 200 多本,首先來看排名四強的牛刊:《臨床腫瘤雜誌(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以223.679的影響因子高居榜首
  • 愛思唯爾期刊影響因子提高
    本報訊 《2006年期刊引用報告》顯示,2006年,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旗下超過65%的期刊影響因子顯著增長,其中53種期刊影響因子位居相關領域首位。 勵德愛思唯爾中國區董事長梅山說:「期刊影響因子的上升是全體愛思唯爾作者、審稿人和編輯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