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再測「身高」,8844.43的記憶會被改寫嗎?|珠穆朗瑪峰|珠峰高程...

2020-11-26 騰訊網

前一陣子,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推出的5G直播看珠穆朗瑪峰,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看到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不用出門就能近距離感受珠穆朗瑪峰的風採。看它千姿百態、威武雄壯、昂首天外,不禁令人讚嘆:「珠穆朗瑪峰簡直美哭了!」

先來幾張美圖大家感受下~

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全球最高峰。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也是地質調查、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研究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國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測繪工作者將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定珠峰高度,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 4月20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附近,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測試雪深雷達儀器。(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 5月3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測試重力儀。(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

△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 5月6日,登山隊員們離開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進發。(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由於攀登路線積雪過深,有流雪危險,登山隊推遲了原定的攀登計劃,9日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下撤休整。5月1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經過休整後,在珠峰大本營召開動員大會,重振雄風,準備再次向珠峰頂峰進發。

△ 5月1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珠峰大本營出發現場。(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 5月1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前往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途中。(新華社特約記者 拉巴 攝)

5月18日,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召開攻頂動員會,公布攻頂隊員名單,其中包括陳剛、王偉兩名國測一大隊測繪人員。若兩人中任何一人成功登頂,都將創造中國專業測繪人員首登珠峰測量高程的紀錄。

據了解,如果天氣條件允許,衝頂隊員將於22日登頂,並在峰頂立覘標,進行重力、GNSS、氣象、冰雪深度等方面的測量。

△ 5月18日,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拍攝的公布2020珠峰高程測量12人衝頂隊員名單現場。(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 5月18日,國測一大隊衝頂隊員陳剛(右)在練習使用氧氣面罩。(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今天,據最新消息,因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雪深過米,為保障隊員安全,珠峰測量登山隊決定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珠峰的「身高」有無變化?8844.43的記憶是否會改寫?我們拭目以待……

歷史上中國人怎樣測量珠峰?

歷史上,我國從300多年前便已邁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那麼,他們都是用什麼方法測量的呢?

在有史料可查的歷史中,世界上首次對珠峰進行測繪的是中國人。故宮博物院館內現藏的四遊標半圓儀、銅質御製方矩象限儀等儀器,都曾用於當時對珠峰高度的測量,也代表了當時世界領先的測量技術。

△ 四遊標半圓儀(左),銅質御製方矩象限儀(右)

多份史料證明,公元1715年前後,清政府從北京派出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專程進入西藏測繪地圖,其成果體現於我國首次用現代技術對國土進行測量並繪製的地圖——《皇輿全覽圖》中。在這幅地圖上,珠峰以山形符號被標出,並定名為「朱母郎馬阿林」。繼康熙《皇輿全覽圖》之後,雍正和乾隆兩個皇帝繼續補充未測繪的國土,分別繪製成《雍正十排》、《乾隆十三排》。

△ 左圖1719年銅版《皇輿全覽圖》地圖局部,珠峰的位置已經確定,但標註是滿文的;右圖為《雍正十排》地圖局部,珠峰還是用滿文標註的。(圖源:中國國家地理網站 供圖:張江齊)

△ 1760-1770年《乾隆十三排》地圖局部,這張地圖全部用漢文標註,「珠穆朗瑪阿林」的字樣出現在了珠峰的位置上。三張地圖中珠峰的位置沒有改變。(圖源:中國國家地理網站 供圖:張江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測繪局(總局)、總參測繪局等單位,在上世紀60至90年代,對珠峰峰頂海拔高程進行了多次測量。

1966年,我國測繪工作者第一次對珠峰進行了實地測量;1968年,我國對珠峰進行補充測量。經過兩次的測量,測繪工作者獲得了完整的測量數據,經過室內計算和各種改正,求得了中國第一次從北坡測得的珠峰海拔高程。但這兩次測量未在峰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 1966-1968年布測的高程測量示意圖

△ 1968年珠峰測量

1975年3月,我國第三次對珠峰進行測量。此次在1966年、1968年兩次測量的基礎上,綜合利用三角、導線、水準、天文、重力、三角高程、天文水準測量及溫度垂直梯度測量方法進行測量。

△ 1975年5月27日,我國運動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北坡登上珠峰。(新華社圖)

△ 1975年5月27日,9位中國登山隊員登上頂峰,在珠峰頂部樹起了覘標。

△ 為了第一時間測量,測繪組各部門實時聯動。

野外測量完成後,在嚴密理論基礎上,工作人員計算出珠峰峰頂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當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正式對外發布,此結果獲得國際社會認可。自此,珠峰的這一數據成為這一代中國人深遠的記憶。而鮮為人知的是,8848這組數據的背後,是測繪隊員和登山隊員的艱辛付出。1992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義大利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複測,開展了平面控制測量、水準測量、天文重力測量,並在大本營、Ⅲ7點和珠穆朗瑪峰峰頂,用GPS接收機同步進行了珠峰交會測量。

1998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美國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過一次複測,開展了平面控制測量、水準測量、天文重力測量、GPS聯測。

△ 1998年珠峰測量,隊員通過儀器觀測。

這兩次測定均未對外公布珠峰的身高。2005年3月10日,國家測繪局組織的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隊(國測一大隊)從西安出發,標誌著我國再度啟動珠峰高程複測。此次測量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並且首次利用冰雪深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厚度,獲得了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

經過嚴密計算,珠峰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層以下巖面以上有1米厚不明物質,密度介於冰與巖石之間,估計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

△ 2005年珠峰複測,測量隊員在西戎布作業點。

△ 2005年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

△ 矗立在珠峰腳下的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2005年的測量是人類首次精確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高程和冰雪深度。

今年,中國測繪人員將再一次對這兩項數據進行測量。

資料、圖片來源 / 新華社、中國國家地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圖蟲創意等

編輯 / 曦嘉

相關焦點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
  • 8844.43米的「地球身高」要改寫嗎?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2019年10月13日,中國和尼泊爾共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其中提出:考慮到珠穆朗瑪峰是中尼兩國友誼的永恆象徵,雙方願推進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合作。雙方將共同宣布珠峰高程並開展科研合作。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8848還是8844,珠峰海拔到底是怎麼測出來的?
    那麼泰勒斯的利用日影的方法去測量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是不是依然可行呢?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給珠峰「量身高」呢?金字塔能用日影法「量身高」,珠峰為啥不行?要給珠峰「量身高」,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日影法。不過,使用日影法測量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精度的問題。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官方:中國從未放棄8844.43米珠峰海拔高度數據
    作為中國組織精確測定和受權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的法定部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原國家測繪局)發表聲明稱,中國從未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放棄2005年精確測定的8844.43米珠穆朗瑪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這一數據,經國務院授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的程序公布,作為全國統一採用的珠穆朗瑪峰巖石面海拔高程標準數據一直採用至今。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再出發為珠峰量「身高」
    據自然資源部公開消息,此次測量由國家測繪總局、總參測繪局組成49人的測量分隊,加入中國登山隊,對珠峰進行科考測量。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自此,珠峰的這一數據,成為一代中國人深遠的記憶,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 8848還是8844,珠峰海拔到底是多少米,是怎麼測出來的?
    要給珠峰「量身高」,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日影法。不過,使用日影法測量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精度的問題。通過測量小尺寸物件,然後按比例等價到大尺寸的測量,這種做法會人為的增大測量的誤差。實際的測量工作都是由多測段測回組成的,雖然會有誤差累積,但是通過進行平差計算,能將積累的誤差降到一個合理的範圍。
  • 珠穆朗瑪峰海拔多少米?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截至5月7日晚,隊員們已行進至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5月27日11點整,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全部登頂成功。這意味著,再經過2至3個月的周密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在藏語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瑪」代表「母象」,珠穆朗瑪則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確實,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被喻為世界第三極,是亞洲的水塔,也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珠穆朗瑪峰有多高?提及此問,不少國人可能會下意識地直接說出「8848.13」「8844.43」這兩個數字。今天,這一數字又進一步增長,達到「8848.86」。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珠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七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5月25日最新消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已陸續抵達7790米營地,隊員們在大風中艱難地搭起了帳篷。5月24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如果天氣等情況順利,隊伍計劃於5月27日攻頂,完成頂峰測量任務。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 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原來有這樣的區別
    昨天(5月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 我國曾在1975年和2005年分別對珠峰進行過精確的高程測量,兩次的數據分別是8848.13米和8844.43米。那麼為什麼兩次測量的數據會有4米的差距呢?為什麼珠峰有兩個身高?戳視頻↓漲知識!
  • 珠峰測量丨關於中國的珠峰高程測量
    早在1717年,清政府編制的《皇輿全覽圖》中就明確地標註了珠穆朗瑪峰的位置。從1852年開始,不同的國家開始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珠峰到底有多高?歷來引世人關注。回顧珠峰峰頂高程的測量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
  • 珠峰「身高」是咋測出來的?7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這是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 2020珠峰高程測量於4月30日正式啟動,由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 珠峰為什麼有兩個「身高」?精確數據怎麼量?「挺直腰」也要「站穩...
    昨天(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我國曾在1975年和2005年分別對珠峰進行過精確的高程測量,兩次的數據分別是8848.13米和8844.43米。那麼為什麼兩次測量的數據會有4米的差距呢?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測量,遊客如何遊珠穆朗瑪峰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7日上午,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並於5月28日安全返回珠峰登山大本營,成功完成對珠峰的高程測量,再經過幾個月周密計算以後,珠峰將會有新的「身高」。
  • 嗷夜|珠峰高度一測再測,多個「身高」背後有啥說頭
    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後,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1975年和2005年測定的數據都是科學且有效的,為啥要再次登頂測高?這次測高與以往有何不同,有何意義?如今科技這麼發達,珠峰測高還必須要人登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