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再出發為珠峰量「身高」

2020-12-03 半島網官網

記者剛剛從前線獲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5月6日中午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後,按計劃已於5月6日晚上順利抵達5800米營地。

今天上午,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正按計劃向6500米營地挺進。目前,珠峰地區天氣狀況晴好,較有利於登山。

出徵!向著珠穆朗瑪峰!

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作為喜馬拉雅山主峰、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到底有多高,一直受世人關注。

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線上,其北坡位於我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境內。北坡每年春季的最佳登頂天氣窗口多在5月來臨

自從1852年英國人用大地測量的方法從印度測得珠峰高度為8840米,並首次確定珠峰為世界最高峰,給珠峰「量身高」這一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就再也停不下來。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記者從珠峰大本營現場指揮部獲悉,此前中國測繪工作者分別於1966年、1968年、1975年、1992年、1998年、2005年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

據自然資源部的公開消息,百餘年來,珠峰的高程一直沿用國外測定的數據。為了填補這一空白,1966年和1968年,國家測繪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兩次組隊首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但這兩次測量未在峰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1975年3月,我國第三次對珠峰進行測量。據自然資源部公開消息,此次測量由國家測繪總局、總參測繪局組成49人的測量分隊,加入中國登山隊,對珠峰進行科考測量。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自此,珠峰的這一數據,成為一代中國人深遠的記憶,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1992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義大利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複測,開展了平面控制測量、水準測量、天文重力測量,並在大本營、Ⅲ7點和珠穆朗瑪峰峰頂,用GPS接收機同步進行了珠峰交會測量。1998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美國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峰高程進行過一次複測,開展了平面控制測量、水準測量、天文重力測量、GPS聯測。珠峰交會測量由於美國登山隊登頂失敗未能進行覘標交會,只採用常規三角測量方法對珠峰峰頂進行了交會。這兩次測定均未對外公布珠峰的身高。

2005年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當年10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並授權,國家測繪局正式公布2005珠峰高程測量獲得的新數據: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我國於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

45年前的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45年後的當下,我國將再次進行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出徵!向著珠穆朗瑪峰!

為什麼要為珠峰「量身高」?

今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2019年10月13日,中國和尼泊爾共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其中提出:考慮到珠穆朗瑪峰是中尼兩國友誼的永恆象徵,雙方願推進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合作。雙方將共同宣布珠峰高程並開展科研合作。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正值中國和尼泊爾建交65周年之際,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

此外,回顧我國珠峰高程測定的歷史,每一次對珠峰身高的測量,都體現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

據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GNSS測量、水準測量、重力測量的成果結合以前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準確地分析目前地殼運動變化影響情況,同時也可為後續的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建立提供準確的重力異常數據。重力測量成果可用於珠峰地區區域地球重力場模型的建立和冰川變化、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的研究。

如何為珠峰「量身高」?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測繪工作者們是如何測出釐米級甚至毫米級的精準數據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姚堯介紹,從地面到太空都可進行高度測量。「測繪人員在地上通過水準儀一步一步進行精密測量,也可以用飛機進行航拍測量,或者利用太空的衛星雷達進行測量。」姚堯表示,一般來說,地面測量最為辛苦,但精度最高,結果也最可靠。因此,珠峰測量中,通過地面測量高程數據是最核心的,其他方式獲取的數據則可以作為交叉驗證的依據。

「測量高度,首先得確定水準原點,也就是說海拔為0的起始點,我國以青島驗潮站的黃海海水面為海拔零起點。」姚堯解釋,這個對珠峰的「身高」也有很大影響,2005年珠峰測高確定的水準原點比1975年有一點偏移,又因為測繪具有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測出來也就矮了一些。

姚堯說,測繪人員已取得西藏拉孜縣相對青島水準原點的精確高程,因此他們只需要從拉孜起測。「前半程採用的是水準測量法,也就是說,在前後2個地點之間分別豎立水準尺,通過兩端高度差,一站一站地將高差累加起來就可得出準確數字,這樣一直傳遞到珠峰腳下的6個珠峰高程測量交會點。」

當來到珠峰高程測量交會點後,再通過在峰頂豎立的測量覘標,運用勾股定理,推算出峰頂相對於這幾個點的高程差。最後,通過進行重力、大氣等多方面的改正計算,確定珠峰高程。

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氣、地理地勢和個人身體反應的困難,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任務。為珠峰「量身高」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是否可以用無人機或機器人代替?相關測繪專家表示,人,尤其是專業測繪隊員登頂,可使測量數據更可靠、更具說服力。而目前的技術手段尚無法確保測量型無人機或機器人在峰頂作業。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副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副總指揮張慶濤說,早期進行的珠峰測繪多無人登頂,傳統的交會和三角高程測量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偏差。

覘標必須由人帶上峰頂,有了它,我們在山腳下布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峰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張慶濤說,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覘標的使用解決了這一問題。

現在,珠峰高程測量已實現了由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說,在這種背景下,專業測繪人員登頂,有助於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多種測量技術更準確地獲得數據。

據了解,2020珠峰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技術。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

「專業測繪人員對這些設備更熟悉,獲得的數據更可靠、嚴謹,也更有說服力。」 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說,「另外,珠峰頂峰缺氧、氣溫低,人若長時間停留容易發生危險。專業測繪人員操作儀器更熟練,可減少人員在頂峰停留時間。」

李國鵬還表示,珠峰峰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尚無法在峰頂飛行,也尚無機器人頂峰作業經歷。「不過,這在以後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

這些山東人曾登頂珠峰

2008年,當熊熊奧運聖火在白雪皚皚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盡情揮灑自己的光芒時,山東淄博的張志堅作為登山隊新聞官也登上了珠峰。

2009年5月,3名山東人:邢開新、大濤、徐志衛一起登頂珠峰。

2016年4月,煙臺姑娘畢明霞向珠峰發起衝擊,5月20日,上午9時許,從珠峰登山隊駐守大本營傳回好消息:成功登上海拔8844.43米珠峰的頂峰,成為煙臺市乃至山東省女子登峰第一人。

2019年5月20日上午9點12分,43歲的訾新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點。訾新生表示,他可能是濟南市第一個從尼泊爾南坡成功登頂珠峰的人,為了這一刻,他曾連續進行了一年「痛苦而無聊」的鍛鍊。關於成功登頂,訾新生並沒有「徵服」的快感,而是滿懷著對高山的敬畏。他坦言,「不是我徵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納了我。」

2019年5月21日尼泊爾時間晚8點,山東泰安人範波所在中國登山隊從海拔7900米左右的C4營地出發,最終成功登頂。

2019年5月22日6時52分、北京時間9時07分,唐峰成功登頂珠峰,成為淄博市第一位成功登頂珠峰的人。

……

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人不斷探索,為什麼明知艱難險阻,依舊勇往無前?因為人類註定要走向未來,只有不斷探索那些未知領域,才能尋求到前進的新希望,中國需要這樣的攀登者!

外媒關注中國派隊考察珠峰:「量身高」、測數據、撿垃圾

英媒稱,在珠穆朗瑪峰關閉商業登山之際,中國派出了一隊科學家前去考察,並完成多項任務。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由於中國和尼泊爾3月取消了春季登山探險活動以防止新冠病毒在登山者中傳播,珠峰幾乎空無一人。這支科學家隊伍將是僅有的兩支攀登珠峰的隊伍之一。這兩支隊伍都是中國的,與去年混亂的春季登山季相比——由於長期的過度擁擠導致11人死亡——他們將獨享這座山峰。

報導指出,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競爭對手——將被用來確定珠峰的精確高度。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稱,科學家還將收集有關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英媒介紹,考察小組還將清理珠峰北坡的大量垃圾,這是中國和尼泊爾聯合清理世界上最高垃圾堆行動的一部分。幾十年的商業登山毀掉了珠峰曾經原始的山坡。南北坡的幾個主要營地散落著廢棄的帳篷、空氧氣瓶和成堆的冰凍排洩物。

在上個月獲得特別登山許可的中國登山者將陪伴這些科學家。這是自1960年珠峰北坡首次被徵服以來,中國登山者首次獨享這條線路。為迎接徵服北坡60周年,北京一直在增加在珠峰的足跡,上個月在那裡建成了5G基站。

綜合整理;素材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西藏頻道、人民網、閃電新聞、新華社、參考消息等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5月27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衝頂珠峰。 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登山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登上珠峰測量到底需要幾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登山隊由珠峰海拔5200米位置的大本營出發,直至最終登頂測量,一共劃分為7個步驟。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新一輪衝頂隊員名單,8名隊員今日衝頂
    新華社圖據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26日電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26日公布了新一輪8人衝頂隊員名單。8人目前已從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計劃當日攀登至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次仁桑珠介紹,衝頂隊員在25日的攀登過程中克服了極大困難。他說:「隊員行進至海拔7500米『大風口』路段時風力變大,隊員們只能趴在路線上慢慢前進。抵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後,隊員花了一個小時也沒能把帳篷搭起來,只能抱著石頭趴下,躲避大風。」大風直至26日5時才減弱。
  • 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給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 解惑:為何給珠峰量身高?珠峰的「頭」和「腳」如何確定?
    今晨2時10分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向著頂峰挺進!5月24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部分人員從前進營地出發,前往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這支由專業登山運動員和專業測繪人員組成的隊伍攜帶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重力儀、雪深雷達和覘標等測量設備,登頂珠峰測定珠峰高度。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之巔,一直為世人所矚目。攀登珠峰是勇敢者的挑戰,測量珠峰更是難上加難。
  • 焦點訪談:他們如何為珠峰量身高?有哪些高科技手段?
    焦點訪談:他們如何為珠峰量身高?有哪些高科技手段?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前兩天,珠峰再次傳來好消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五星紅旗再一次飄揚在世界之...
  • 珠峰再測「身高」,8844.43的記憶會被改寫嗎?|珠穆朗瑪峰|珠峰高程...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5月6日,登山隊員們離開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進發。
  • 首批珠峰高程測量登頂隊員從前進營地出發(圖)
    5月19日下午,2005年珠峰登山高程測量隊、中日女子聯合登山隊A組22名隊員離開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前往海拔7028米的營地。他(她)們將於5月22日突擊珠穆朗瑪頂峰,並在頂峰架設高程測量儀器。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
    張浪 攝  歷史性的探索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宣布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 獨家照片: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圖)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抵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5月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進駐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新華社特約記者拉巴攝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7日電 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了解到,7日17時左右,登山隊30餘人安全抵達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全體隊員身體狀態良好,將在此營地進行至少一天的休整,並繼續調試測高設備。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向海拔8300米進發
    5月26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最新」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從海拔7790米的C2營地出發,今日將抵達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預計5月27日凌晨攻頂。接應組副組長旺多及隊員索朗多傑將在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負責接應。
  • 我為珠峰量身高(深度觀察)
    我為珠峰量身高(深度觀察)  他們標註珠峰,歷史則標註他們。  2020年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
  • 珠峰「身高」是咋測出來的?7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5月27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衝頂珠峰。 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登山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預計9時30分到10時之間衝頂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5月27日凌晨2時10分許,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向峰頂挺近。  華商報記者上午9時許得到的最新消息是,預計上午9時30至10時之間,測量登山隊將到達珠峰頂峰,開始測量。
  • 中國珠峰登山隊登頂了!珠峰身高水準原點是青島這座小石屋,就在...
    從1960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到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再到2005年我國對珠峰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峰頂,珠峰海拔高程重新確定為8844.43米,給珠峰「量身高」這一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從未停下
  • 2020珠峰高程測量衝頂隊員名單公布(圖)
    >    這是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拍攝的公布2020珠峰高程測量12人衝頂隊員名單現場(5月18日攝)。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    當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公布12人衝頂隊員名單,其中包括陳剛、王偉兩名國測一大隊測繪人員。若兩人中有任何一人登頂成功,都將創中國專業測繪人員首登珠峰測量高程的紀錄。如果天氣條件允許,衝頂隊員將於22日登頂。測量登山隊同時確定了接應組和支援組名單。
  • 一文回顧,2020珠峰高程測量
    當時有個小分隊剛在西藏完成其他任務,隊員們主動推遲收隊時間,立即投入珠峰周邊的基礎測量工作。」國測一大隊副隊長張慶濤說。 「1月初,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就開始集訓。隊員們訓練十分刻苦,國測一大隊選拔的技術人員和我們的專業登山隊員融為了一體。光體能拉練這一項,每個人就累計跑了近600公裡。」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說。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頂著嚴寒與風雪,憑藉纜繩和鋼梯,5月27日11時,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5月27日11點整,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全部登頂成功。這意味著,再經過2至3個月的周密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在藏語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瑪」代表「母象」,珠穆朗瑪則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確實,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被喻為世界第三極,是亞洲的水塔,也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