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日電(記者賈立君)靜謐的舞臺,音樂驟然響起,一道星火從遙遠的天際閃過,白色的神馬一聲嘶鳴由天而降,隨後又騰空躍起。
大型舞劇《千古馬頌》1日在呼和浩特進行了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首場演出。
該劇以民族馬術、馬背雜技、舞馬表演、蒙古族歌舞樂等藝術元素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合聲光電、裸眼3D等技術,再現了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歷程,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
全劇由序《遷徙》、上篇《馬背家園》、下篇《馬背傳奇》、尾聲《千古馬頌》四部分組成,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故事。
該劇參演馬匹60%是蒙古馬,它是世界四大古老馬種之一,雖然體型較小,但體質強壯,抗病耐勞,不畏寒冷,善於長途奔跑,生命力極強。此外,還有產自土庫曼斯坦的汗血寶馬、荷蘭的弗裡斯蘭馬、葡萄牙的盧西塔諾馬、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馬,以及我國廣西的德保矮馬和部分改良馬。
短短一個小時裡,舞臺上載歌載舞、長調悠揚,沙場裡駿馬馳騁、呼麥蕩漾。既有金戈鐵馬的雄奇,又有一人一馬的溫情;既有忠肝義膽的赤誠,也有盛裝舞步的優雅。
該劇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打造出品,2014年在錫林浩特首演,2017年落地呼和浩特,已累計演出350多場。往年5月1日之後每天上演,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劇組暫定8月每周末上演兩場。
責任編輯: 周楚卿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