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炭河千古情》舞臺背後的故事

2020-12-06 紅網

近200名演職人員早出晚歸堅持排練。

《炭河千古情》擁有先進的聲、光、電等科技手段。

舞臺後,道具組、服裝組、舞美組、機械組等團隊也在默默奮戰。

紅網寧鄉6月2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楊烊)再過不到10天,7月3日,全國唯一以西周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歌舞秀、湖南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旅遊演藝秀《炭河千古情》將在寧鄉宋城炭河古城掀開神秘面紗,一臺美輪美奐的舞臺精品即將呈現。

為此,近200名演職人員不畏辛勞,早出晚歸堅持排練,就是為了向觀眾呈現最好的舞臺表演。帷幕之後,沒有掌聲,沒有聚光燈,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默默工作,這些「無名英雄「都有些什麼故事?

眾志成城,成就《炭河千古情》

在創作《炭河千古情》過程中,從作品主題的確立,到藝術表現手法的把握,乃至無數個細節的處理、道具的使用、服裝的選擇等等,宋城藝術總團常務副團長張凱帶領著整個編創團隊,在千古情系列總導演黃巧靈的總體把控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此次《炭河千古情》所表現的內容以西周時代為背景,以國之重器「四羊方尊」的傳奇故事為主線。主線確定了,藝術上如何表現又是個不小的難題。要把西周王朝這幅宏偉的長篇歷史畫卷濃縮在一方小小的舞臺上,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流於呆板單調,無法打動觀眾。

從2016年開始,編創團隊就開始研究這個難題,像科研人員攻關一般擬訂了幾個方案。大家多次來到湖南採風,心懷敬畏感悟西周文化和青銅器文化的歷史底蘊,並查閱了大量文字、圖片、電影、電視劇等相關資料。

為了使劇情更加貼近歷史,整場演出的人物都進行了考證。而女主角寧兒則是通過神話故事的描述加以再創造,著力突出了她心懷大愛、敢於犧牲的奉獻精神,浪漫的風格、詩性的表達、深徹的感悟,使劇本讀來酣暢淋漓又情意濃濃。

除了劇本,整場演出的音樂也幾乎全部是原創,別具一格的編曲與劇本對接得絲絲入扣;為強化演出的視覺效果,編創團隊與專業的特效公司進行合作,在《牧野之戰》一幕中通過紗幕投影、LED影像等形式,打造出了絢麗恢弘的舞臺效果,實現真人演員與虛擬影像的互動表演。

除了這些,還有道具組、服裝組、舞美組、機械組……整個團隊都使出渾身解數,力求把《炭河千古情》打造成一臺震撼人心的演出。

在宋城工作了20年的藝術總團服裝部總助洪雁笑著說:「每次千古情作品公演前,我們整個團隊都像是在打戰。比如這次《炭河千古情》的演出服,足足有503套,後期隨劇情的調整還在不斷增加,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重達10多斤的燈服,LED燈全部需要手工一顆顆接到裙子上;60多套士兵盔甲,經過改良後,全部用發泡料製作,保證牢固的同時又最大限度降低了重量。

精益求精,最後的衝刺階段

宋城演藝的編創團隊在一臺臺千古情作品的錘鍊中,早已形成一整套獨特的運作模式,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大家就如箭上弦,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程序都環環緊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5月31日演職人員入駐湖南寧鄉後,劇院內舞臺機械和道具的安裝也在爭分奪秒地進行。

在測試道具時,為了保證安全,宋城藝術總團副團長單晨煒每次都是扯著嗓子大喊:「道具從舞臺下面升上來的時候,不準有人上去,兩邊必須要有保安給我看好!」

「剛來湖南沒幾天,由於水土不服,編創團隊大部分人上吐下瀉並伴隨感冒,辦公室一直備著藥。」宋城藝術總團行政主管杜姍姍說。

特別是機械組負責人餘文星,由於工程量比較大,從2016年年底開始,每個月有一半時間待在劇院現場,期間還要兼顧其他事務。剛開始,身體有點不舒服,他沒在意,到了今年5月,情況愈發嚴重,醫生診斷為疝氣,建議馬上動手術。

但是由於景區開業時間越來越近,餘文星與現場的工作人員交接完才趕回杭州動手術,過了約10天,醫生剛拆完線,他顧不上休養,馬上趕到寧鄉現場投入工作中了。

這樣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但大家都習以為常,並不會刻意張揚。它所折射的是宋城人特有的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精神品質,正是有著這些幕後英雄的堅持與付出,正是有著這種精神的支撐與激勵,宋城才得以一步步成長壯大,創造了世界演藝第一的驕人業績。

7月3日,《炭河千古情》將正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將成為提升寧鄉文化自信、打造寧鄉文化新名片的力作。

相關焦點

  • 放馬寧鄉逐夢西周 揭秘《炭河千古情》的幕後故事
    《炭河千古情》排練現場。現場指揮和調整。紅網寧鄉6月22日訊(通訊員 鄭黃河)「站偏了,小倩往裡一點!」「幾個男生排成三角形。」宋城藝術總團副團長單晨煒站在場下,拿著話筒不停喊話。千古情系列總導演黃巧靈和宋城藝術總團常務副團長張凱全神貫注緊盯舞臺,不時對演員的動作、表演的結構作出調整。
  • 西周主題大型旅遊演藝秀《炭河千古情》7月2日寧鄉首演
    以宋城炭河古城、炭河裡青銅博物館為核心,再現炭河裡瑰麗文明。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炭河千古情》講述西周愛恨情仇。更令人期待的是,開園當天,全國唯一以西周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歌舞秀,也是迄今為止湖南科技含量最高的大型旅遊演藝秀《炭河千古情》也將首演,全景再現三千年前商末周初的愛恨情仇。那麼,這段夢回西周的時空穿越之旅如何開啟?本報記者親臨現場,第一時間為你揭秘。
  • 桂林千古情 假如你能抵達
    用完中餐,租了一輛電瓶車前往桂林千古情景區。去年路過這裡時還是一個工地,今年8月就橫空出世了一大景觀,這條小路也由此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陽朔縣千古情大道。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由於來得晚,顧不上觀景,穿過歌仙廣場、城門,直接奔千古情大劇院。「大魚兒」先我一步落座,我剛坐定,演出就開始了。我是下午3:30的,晚上8:00還有一場演出。一生必看的演出《桂林千古情》大型歌舞是整個景區的精髓,共分五幕,每一幕都扣人心弦,帶來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心靈震撼!
  • 揭秘花開天下燈光師團隊背後的故事
    要知道整個舞美舞臺可是經過5*24小時的無停歇搭建才最終呈現出令人震撼的效果這無疑是0到1的巨大突破(現場圖)本次花開的突破可不僅僅是舞臺現場還採用無吊點燈光安置方法使用2200多臺國內外一線品牌電腦燈及各種特效設備燈組成晚會燈光設備嘻嘻小夥伴們猜到今天胖達要講什麼了嗎
  • 一站到底河森堡微博資料揭秘 格鬥男神自信爆棚還要出書
    《一站到底》本周迎來一位自信爆棚的格鬥男神,河森堡!雖然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但現實生活中河森堡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格鬥男神,他練習格鬥有十二年了!在答題過程中,河森堡一邊答題一邊拳擊的場景也令人看呆!
  • 【鄉村振興】陳小平:顧母千古情旅遊項目策劃書
    顧母千古情旅遊項目 策劃書 著名的傳說故事有:神龍穿石回首顧母,黃巢練兵插筷子盟誓長成方竹林,浣溪砍腦墟乜角和尚開頭刀。
  • 成語「管鮑之交」背後千古傳誦的故事
    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否定的,但是有一個人願意,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對好朋友,成語「管鮑之交」背後的主人公管仲與鮑叔牙。管仲年輕的時候時運不濟,喝涼水都塞牙,非常倒黴,一路走來,全憑鮑叔牙的不離不棄。面對這樣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為自己說話的好友,管仲留下了千古名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正如鮑叔牙所說才華斐然,在政治,軍事,文化上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幫助齊桓公成就了千秋霸業。
  • 北河三·福祿壽樂隊 「摩登日記」第三期歸來
    北河三·福祿壽樂隊 「摩登日記」第三期歸來 福祿壽樂隊在2019昆明草莓音樂節 從試探性地上傳單曲 到草莓音樂節舞臺的驚豔首秀
  • 《千古馬頌》久別重逢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日電(記者賈立君)靜謐的舞臺,音樂驟然響起,一道星火從遙遠的天際閃過,白色的神馬一聲嘶鳴由天而降,隨後又騰空躍起。大型舞劇《千古馬頌》1日在呼和浩特進行了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首場演出。該劇以民族馬術、馬背雜技、舞馬表演、蒙古族歌舞樂等藝術元素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合聲光電、裸眼3D等技術,再現了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歷程,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
  • 中秋晚會舞臺史上最大 「超級月亮」直徑達24米
    25日,本次中秋晚會的舞臺搭建工作已全部完成。記者來到晚會現場實地探訪,為大家提前揭秘晚會舞美看點。【專題:福州月 中華情】 【進入微博話題互動】看點一:直徑24米的「超級大月亮」中秋晚會,月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揭秘最八卦的人類野史
    這裡又有不可不說的故事……文物從來不僅僅是文物本身的價值,而是其背後蘊含著的藝術、歷史、科研、社會、學術價值,當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逛博物館遠比逛商城有意思。想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一個好的講解員,一個好的領路人,這個人非河森堡莫屬了~點擊下方藍字,查看更多人類野史↓→點我,揭秘最八卦的人類野史會講段子的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在國博工作了6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專職講解員。
  • 和巴黎紅磨坊並列世界三大名秀的宋城千古情,難怪老外都要跑來看
    對於沒有去看過人生必看的演出杭州宋城千古情一直有種遺憾,第一次來到宋城竟看到很多老外,千裡迢迢的來杭州竟然還專道來宋城看千古情,這又究竟是什麼魅力?好奇打聽下,一個外國朋友說「聽說你們的千古情與巴黎的紅磨坊齊名,我特意來看看。」那你覺得怎麼樣?「不錯不錯,美女多跳的好,中國味道很足,和紅磨坊有的一比,果然是世界三大名秀之一。」
  • 揭秘合影背後的故事
    29日,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試驗隊員,揭秘地月合影背後的故事。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交相輝映,引發人們對於太空和宇宙的無限遐想,不少網友紛紛在網上留言抒發感受。
  • 河森堡《中華好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百年興衰"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節目。與「局座」張召忠、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蒙曼等人,以「分享故事」的形式像觀眾娓娓道來中華歷史,講述百年中國的滄桑巨變。   舞臺上的河森堡儀容整潔帥氣,侃侃而談。作為講述嘉賓,河森堡引用了光緒初年山西地區的一段災荒歷史——「丁戊奇荒」這一血淋淋的歷史性案例,闡述了自己對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的獨特見解。
  • NASA繪製黑洞圖像 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
    NASA繪製黑洞圖像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人類歷史上第一幅黑洞照片的誕生,是科學史上的一次壯舉,但是實現難度極大,最後得到的圖像解析度相對較低。科學和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科學家預計,未來我們可能看到黑洞的直接圖像質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改善。
  • 生物學家揭秘令人震驚的「河中巨怪」
    原標題:生物學家揭秘令人震驚的「河中巨怪」    地球生物千奇百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總會有許許多多的生物讓你感到震驚!我們先看看水裡遊的——英國有個《河中巨怪》的熱門電視節目,其主持人為傑裡米·維德,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及生物學家,該節目常常來到陰暗潮溼或遠古氣息濃厚的水域,對水下的生物進行解密,一起去看看那些誇張的「河中巨怪」吧!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
    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一、科普解疑釋惑,揭秘中國開啟火星探測的意義和價值。
  • 「弘揚蒙古馬精神」《千古馬頌》久別重逢
    千古馬頌★★★★★★★★★★靜謐的舞臺,音樂驟然響起,一道星火從遙遠的天際閃過,白色的神馬一聲嘶鳴由天而降,隨後又騰空躍起。大型舞劇《千古馬頌》1日在呼和浩特進行了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首場演出。全劇由序《遷徙》、上篇《馬背家園》、下篇《馬背傳奇》、尾聲《千古馬頌》四部分組成,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故事。該劇參演馬匹60%是蒙古馬,它是世界四大古老馬種之一,雖然體型較小,但體質強壯,抗病耐勞,不畏寒冷,善於長途奔跑,生命力極強。
  • 獨家揭秘中國火星探測幕後故事
    火星探測器和「胖五」背後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科研人員怎樣工作、生活?「天問一號」工程如何打開中國行星探測的大門?CCTV-9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每集5分鐘,獨家揭秘中國火星探測的幕後故事。精彩內容,7月25日起播出,敬請期待!
  • 魔術揭秘:世界上11個著名的魔術表演背後,所存在鮮為人知的真相
    魔術是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看的一種娛樂表演,它的歷史非常悠久,也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魔術師,以及那些經典魔術表演,給觀眾帶來了難以想像的視覺體驗,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想去破解這些魔術的奧秘,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當然,一般的情況下,想要獲取這些表演背後的秘密是很難的,但是今天小編可以給大家帶來魔術的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