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LSI執行副總裁Yongin Park在官網發表的最新文章中披露,三星正準備研製6億像素(600MP)傳感器產品,而網絡流傳普遍的人眼像素極限是5.76億,所以搭載這塊6億像素傳感器的攝像頭將會超越人眼!
看到這樣的消息,大家可能感嘆科技發展是如此迅速,人眼都不如機械眼了。但仔細想想,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這5.76億像素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人眼有像素嗎?
▎回想2010年發售的Iphone4屏幕就已超越人眼極限。
按當時的說法是「視網膜顯示屏」,Iphone4的顯示屏是3.5英寸的,像素則是960×640,像素密度達到326像素/英寸(ppi),超過了人的眼睛在正常看手機時能分辨的最高像素密度,所以這塊屏幕被稱為視網膜顯示屏。
ppi(pixels per inch)就是圖像解析度的單位,表示每英寸長度能排列的像素點數量,ppi值越高越清晰。
雖然300ppi已經是人眼極限,但是更高解析度的手機屏幕還是被不停的升級換代,4K屏幕都已出現在手機上,而且人眼還是能分辨出區別。就像60Hz是人眼可分辨的刷新率極限一樣,屏幕的刷新率也一直在升級。
▎那麼人眼5.76億像素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數據來源於影像專家 Roger Clark 在他的論文 Visual Astronomy of the Deep Sky 中介紹的計算方法,他將人的視角水平寬度設定為120°,垂直高度設定為60°,解析力(也就是解析度)設定為0.59角分,然後在水平120°垂直60°的這張視覺大幕上按0.59角分的解析力排列像素,經過計算他得出了可排列的像素總數是5.76億這個結果。
Roger Clark 在計算時是按人眼解析力均等來計算像素值的,然而人眼解析力是不平均的。大家可以試試用餘光看東西,肯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眼睛只有中間那塊區域是清晰的,這塊區域被稱為視覺黃斑。可想而知人眼的像素可能遠遠沒有5.76億那麼多,保守估計都不到千萬像素。
▎人眼被攝像頭超越了嗎?
人眼的像素只有千萬級別,所以你手上拿的手機攝像頭可能都比眼睛像素要高,其實人眼像素早已被攝像頭超越。視網膜顯示屏和高像素攝像頭讓我們產生了我們的眼睛不如機械的想法,但話說回來,人並不是機械,所以不能拿在一起對比,棋王柯潔輸給了阿爾法也不代表人腦就不如電腦。
攝像頭看世界的方式很簡單,CMOS傳感器感受光線的變化產生圖像數據,最終這些數據都會被寫入到存儲卡中保存,而人的視覺要比攝像頭的工作方式複雜的多,畢竟它還帶著我們的感受和經歷。總而言之,雖然人眼的像素被超越,但人眼絕不僅僅只有像素這一方面,而這些先進的科技永遠都是服務於我們,為我們創造便利的技術。
所以各位朋友覺得人眼被攝像頭超越了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