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像素單反來襲 超越人眼還有多遠?

2020-12-15 中關村在線

    像素之爭無論是膠片時代還是數碼時代,都是一場無比激烈的戰爭,在去年蘋果發布5K顯示屏的iMac之後,民用數位相機第一次在解析度上感受到了危機感。如今,單眼相機已經正式邁入了5000萬像素的時代,似乎我們不必再擔心解析度不足的問題了。筆者今天這片文章,就帶大家看一下5000萬像素的照片,究竟可以做什麼,而我們「超越人眼」的終極目標,要如何才能實現。

·高像素不是神話 終極目標還原人眼

     在2015年,高像素又一次成了影像界最熱門的話題,無論是佳能5DS/5DSR的5060萬像素,還是奧林巴斯E-M5II的合成6370萬像素,都讓民用級別相機的照片解析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在邁上5000萬這一大關後,我們的輸出列印尺寸有了更大的提升,而顯示器的解析度也再一次被相機秒殺,可以說高像素已經不在是神話,那麼我們到底需要多高的像素,高像素又能帶來什麼呢?


佳能5DS使得135相機像素真正趕上了主流中畫幅(左:佳能5DS 5060萬;右:賓得645Z 5140萬)

    在上一篇關於像素之爭的文章中,筆者曾經提到過,當相機像素達到1800萬後,即可完全覆蓋5K顯示器;對於使用而言,日常的網絡圖片傳輸通常使用500K以下的圖片,對於照片輸出和新聞傳播,日常中像素需求也不會超過1200萬(文章可參見《顯示器邁入5K時代 你相機像素還夠用嗎?》)。這一次,當相機像素邁上5000萬後,我們可以聽到很多聲音,例如:「5000萬拍風光更有用」,「5000萬可以後期空間更大」,雖然我們都知道高像素可以提升列印輸出,可以讓照片更清晰,但是具體對日常生活有何幫助可能很難說清楚。


佳能的5000萬像素,看似僅是對拍風光和輸出有幫助,但其實有著更大的意義

    高像素最直接的作用,是提升列印的輸出,特別是商業圖像輸出,但是這種僅僅是最顯而易見的層面,對於每一個數碼影像設備的研發者來說,高像素的終極目標永遠都是還原最真實的現實場景,更直白更宏大的目標,就是還原人眼的視覺呈現效果。那麼,到底多少萬像素才能真正還原人眼,影像科技的未來又究竟是怎樣的,今天筆者和大家一起探討一番。

·5000萬仍然太低 還原人眼困難重重

    正如筆者所說,影像產品的最終極目標是還原現實,也就是還原人眼的呈現效果。雖然單純的單幀採集上,我們更傾向於創作層面,並不追求絕對的逼真感,但是當我們上升至整體層面來看,人類一直在力求最大限度的記錄現實環境,這裡我們就來看一下還原人眼究竟需要多少像素。


還原人眼一直是相機廠商的終極目標,例如索尼路線圖就打出了「2017年超越人眼」的宏偉目標

    單純從像素角度來看,在之前測試中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從數碼像素的理解來看,人眼的像素值最高可高達十億(詳情參見文章《最高超10億  實測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因此5000萬像素相比起人眼來還是非常渺小的。但是,還原人眼不一定要達到人眼,我們首先來簡單看一下人眼的成像效果。

    人類的眼鏡,其實是「泛焦鏡頭」,我們的眼球只負責記錄,而大腦這臺超級計算機可以將所有光線信息匯總成一幅「畫面」,因此人眼雖然像素極高,但是觀察到的大部分區域是模糊的。因此,雖然人眼的雙眼視角為124度,實際清晰的「焦內」大約只有43度。由此換算,人眼的實際清晰成像像素只有10億的1/9,因此,實際上人眼的清晰像素值僅有1.1億左右。


人眼的清晰視野,或者說「景深」內,其實只有總體視角的1/9左右

    就數值上看,5000萬與1.1億似乎相差並不大,而且目前量產相機中,哈蘇H5D-200C的像素值已經達到了1.2億,而老一代哈蘇的抖動合成像素可達2億!但這就能說明相機已經可以完全實現人眼效果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人會觀看照片時感到完整地現實感,原因共有三點:

    一、景深控制。人眼是「攝像機」而不是「照相機」,人眼是解析度極度不平均的攝像機系統,所以視覺獲取有連續的視差,這種視差可以產生非常靈活多變的景深變化。

    二、純淨度。人眼的信號採集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大腦會屏蔽掉所有不相關的信息,因此目前相機的純淨度達不到人眼的效果。

    三、色彩與寬容度。人眼另一個變態的屬性是可以識別連續的色彩與亮度變化,人類對色彩與明暗的辨識是連續的,而且適應力極強,但數位相機的數據是非線性的,範圍和連續程度無法匹敵人眼。


人眼最難還原的,是景深變換和明暗適應性

    目前,讓視覺設備最貼合人眼、讓人們最直接的感受到畫面「實時感」的方法,就是把顯示設備做的更大,然後把像素密度做的更高,讓所有顯示區域覆蓋人眼的視覺範圍但又不會被察覺出顆粒感。


目前,對於顯示而言,像素雖然不斷提升,但是其他方面提升不夠

    但雖然我們可以通過3D效果模擬景深來保證視野的真實感,但是現有設備中能達到近似人眼解析度的採集設備僅有70毫米電影膠片(數碼設備中,連續採集還無法達到5000萬像素級別),但是這類設備的純淨度遠達不到要求。因此,目前想要完全還原人眼,無論採集設別還是顯示設備現階段都是難以實現的。(容易混淆的概念:所謂Retina屏,是指顯示細膩度極高,而並非指可以呈現完整的人眼視覺效果。)

·影像科技需創新 提升畫質才是本質

    既然我們發現,在現有的採集設備條件下,單純提升像素是無法滿足人眼需要的,那麼我們要完全實現人眼的視覺效果,需要如何做呢?其實,方法並不是單純的集中在採集設備上,而更多依賴於採集與顯示的集成化。

    由於人眼的視覺不平衡性,加上大腦這臺超級處理器的協助,一般的影像設備無法真實模擬人眼的記錄方法,即便是目前最宏大的IMAX放映系統(IMAX是前期與後期相結合的一套放映體系,並非單純的影院系統,詳細內容參見「從《星際穿越》解析IMAX商業妥協之路」),也只能依靠大來獲取更接近真實的顯示效果。


IMAX是比較成功的實現最大視野化的系統,但是還達不到完整的真實顯示效果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達到人眼需要有兩個條件:連續的景深控制(目前多採用3D效果實現)和高清無噪點的信號源。目前人類投入商業生產的設備中,最難達到的便是畫面純淨度與畫面色彩的控制,因此,雖然實現人眼的視覺效果依賴於採集與顯示的協同發展,但是目前的瓶頸依然在於圖像採集,我們無法獲取具有億萬像素的100%純淨的動態畫面。

    另外筆者想說,雖然高像素看上去非常驚豔,但是人眼可以通過大腦控制來進行「變焦」,目前,通過一次拍攝後,照片放大能夠達到人眼精細度的,可能也只有哈蘇的合成2億像素,但對於民用級別,達到這一級別還需要幾年時間。


奧林巴斯合成樣張,E-M5II的合成,去除噪點的表現比像素提升更驚豔

    在純淨度方和寬容度方面,目前我們可以從奧林巴斯E-M5II的抖動合成上已經可以看到了一些端倪,抖動合成不僅可以提升畫面的解析度,更能夠降低畫面的噪點!不過在色彩與寬容度方面,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傳感器的採集能力,另一方面則是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我們相機需要更好的文件格式支持。


普通RAW文件具有12/14Bit的色彩深度(軟體中顯示為16bit)


實際上PS支持32bit的色彩深度,但實際上大文件處理起來會很慢,而且文件非常大,如果在動態影響中使用更加困難

    對於色彩與亮度,雖然我們可以無限提升色彩的深度來改善圖片或者視頻的寬容度,但是有兩個問題:大位深對於文件大小是非常苛刻的要求,即便是目前最頂級的民用工作站,也很難處理大尺寸的32位圖片,何況是大規格的視頻文件了。另外,我們設備的採集信號並不是無限的,目前可以獲得儘可能高的寬容度的方法同樣是合成,但這樣的文件純淨度非常難以保證。


光場相機看似僅僅可以先拍照後對焦,但是未來可以創造出更符合人眼的景深變換

    最後,雖然3D可以解決景深問題,但其實有一項新興的技術非常適合還原人眼成像,那就是光場相機技術。不過這一技術目前解析度還非常欠缺,因此只能在空間感覺上還原人眼,並不能在視覺解析度上達到人眼效果。 

   

·單純像素既無用 提升像素究竟為何

    通過我們長達兩頁的論述,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有些困擾了。既然我們單純依靠提高像素,不能夠實現真正的人眼視角,那麼為何我們還要提升像素呢?答案是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內容,為了輸出!


列印輸出!才是攝影最終的表現形式

    人們總希望能夠輸出更大畫幅的照片,來進行印刷或者製作商業廣告,而大尺寸印刷需要更大的照片解析度,目前使用尼康D810,能夠實現約30寸照片的300DPI超精細印刷,而佳能5DS的解析度為8688*5792,可以實現35寸照片的列印輸出。看似多出來的5寸似乎不大,不過在印刷排版上會是非常大的改善。同時,更大尺寸可以保證用於更大尺寸的商業印刷,並且能提供更多的裁剪空間,以適應不同的畫幅。


雖然看似數據相差不大,但是實際大小差異還是很大的

    對於日常生活,還有一個非常便捷的就是大尺寸可以適應更多的裁剪尺寸。日常生活中,裁剪照片可能是很多人非常熱衷的事情,其實對於商業攝影,裁剪也是必不可少,因為很多大幅輸出的畫幅都不是標準的相機畫幅,因此我們需要對照片進行很大的裁剪,才能保證商業印刷的正常顯示。

國內攝影師4K延時作品,在2015年,我們會見到8K延時!(作者:王宗源)

    當然,換一個輸出形式的話,或許效果更加明顯,那就是延時攝影。隨著這幾年延時攝影的興起,更多用戶已經不滿足使用1920*1080的畫幅來進行延時製作,4K延時已經成了主流,那麼假如我們使用5DS進行拍攝,可以得到什麼呢,最直接的就是,8K延時!(D810解析度為7360*4912,無法製作8K延時)

    輸出一直是攝影的王道,如果您是簡單的網絡分享用戶,哪怕5DS的畫質再出色,其實對於您拍攝分享來說提升也是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您要列印照片,特別需要大幅輸出,那麼5DS是不二的選擇。尤其是風光攝影中,5DS將展現現有單反難以實現的清晰視界。

·超越中畫幅尚早 高像素好壞看用途

    關於這次5DS推出,有很多種聲音,其中一種聲音認為,5DS的推出再一次撼動了中畫幅的定位,甚至一些攝影網站也驚呼這一次佳能會超越中畫幅。不過請各位相信,在現階段,數位相機中依然是畫幅為王。雖然筆者本身也為5DS點了32個贊,但是135畫幅下的5000萬像素距離中畫幅的5000萬還有一定差距的。


很多人都知道中畫幅好,但除了畫幅大,中畫幅好在哪裡不是每個人都說得清的 

    不管怎麼說,佳能5DS這一次算是第一次真正追上了中畫幅像素值(D800推出時,同時段中畫幅像素最低值為4000萬),目前採用索尼傳感器的賓得645Z、飛思IQ250和利圖Leaf Credo 50,有效像素均為5140萬。而且,從官方樣張來看,佳能5DS的解析度的確是非常震撼,那麼同是5000萬級別,佳能5DS和中畫幅比有多大差距呢。


賓得645Z實拍100%截圖(ISO 1000)


佳能5DS樣張100%截圖(ISO 800)

    實際來看,佳能5DS比起645Z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645Z是最便宜的中畫幅,使用的是14位的RAW文件,而其餘中畫幅均為16位RAW文件。為何135相機與中畫幅始終會有很大差距呢?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畫幅差異,像素密度越低,照片的噪點越少,畫面越乾淨,細節越豐富。但是同為CMOS,同位ISO100,純淨度上的差異非常小,這時,中畫幅領先的地方在於兩點:

    1、文件記錄格式。在之前筆者說過,我們要提升照片質量,很大程度上要改善文件格式。中畫幅普遍採用16bit的RAW文件,因此對於135相機來說,中畫幅在色彩與寬容度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

    2、電路設計。不評價CCD與CMOS的優劣,即便同為CMOS傳感器,中畫幅在信號採集上還是和單反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對數據信號的處理上,中畫幅更為強大。


不光是畫幅,中畫幅在電路設計和文件存儲上和135單反也有很大差別

    不過,不管如何,佳能的5DS都是2015年上半年最為驚豔的一臺135相機,這會進一步刺激傳感器研發市場,我們也非常期待尼康和索尼在未來會如何接招。同時,筆者可以料想,目前飛思和哈蘇的中畫幅非合成最高像素為8000萬像素,相信在這一年也會有進一步的提升,在2015年,註定會是民用相機站上5000萬像素大關、專業相機突破一億像素的一年。

·總結 如何看到高像素,全看如何使用照片

    雖然像素不是越高越好,但高像素終究是未來的潮流,超越人眼的目標,也離不開像素的再次飛越,未來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事情,或許以後我們人人都可以是大尺寸照片的締造者,2015年還有很多未知。對於佳能5DS,目前的言論有很多,但是筆者認為5DS是一臺針對性非常強的相機,但相機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事論事,筆者來分析一下佳能5DS的5000萬像素,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高像素解決了解析度問題,但目前無論135相機還是大中畫幅,都沒有在畫質純淨度和寬容度上取得質的突破。(中畫幅寬容度好,是相對135而言,本身寬容度和純淨度已經很久沒有質的提升了)

    二、日常生活中,網絡傳輸和圖像顯示還不適合5000萬級別的完整顯示。特別是國內網絡分享傳輸,對大尺寸照片支持還有很大欠缺。

    三、對於商業用戶來說,5000萬像素提供了一個廉價解決高輸出的方案,因為不考慮純淨度,室內拍攝時5DS足以匹敵入門級中畫幅。但是室外大場景拍攝時,還有很大差距。

    

6佳能5Ds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三星欲突破人眼極限 研發6億像素圖像傳感
    三星欲突破人眼極限 研發6億像素圖像傳感 2020-04-21 15:31:13 來源 : IT之家 繼發布全球首款1億800萬像素手機傳感器之後,IT之家了解到,三星傳感器業務團隊負責人、執行副總裁Yongin Park今日發文稱,三星目標是研發6億像素(600MP)傳感器,突破人眼極限。
  • 三星欲研發6億像素圖像傳感:突破人眼極限
    IT之家4月21日消息 繼發布全球首款1億800萬像素手機傳感器之後,IT之家了解到,三星傳感器業務團隊負責人、執行副總裁Yongin Park今日發文稱,三星目標是研發6億像素(600MP)傳感器,突破人眼極限。
  • 5000萬像素的飛躍 佳能EOS 5DS系機身評測
    「軍備競賽」令無數佳能粉絲期待能有一款像素更高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推出,以抗衡其他廠商3600萬像素級別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拓展閱讀:最高像素來襲 佳能5DS系單反上市前瞻升級後服務5DS?
  • 5.76億像素的人眼被6億像素的攝像頭超越是怎樣一種體驗?
    三星LSI執行副總裁Yongin Park在官網發表的最新文章中披露,三星正準備研製6億像素(600MP)傳感器產品,而網絡流傳普遍的人眼像素極限是5.76億,所以搭載這塊6億像素傳感器的攝像頭將會超越人眼!
  • 有了1億像素拍照手機,外出旅遊還需要帶入門單眼相機嗎?
    小編就把小米1億像素拍照手機同尼康入門單反來一次實拍對比,看看能不能找出答案。小米CC9Pro是去年底推出的一款拍照旗艦手機,搭載了1/1.33〃超大傳感器、1.08億像素主攝鏡頭,以及1200萬像素人像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2000萬像素廣角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在當時國際權威機構DXO評測中,小米CC9Pro手機相機獲得121分,總分排名第一,可見其拍攝能力相當強悍。
  • 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是多少?
    (2)晶狀體、玻璃體和鏡片  這個人眼比較厲害,可以靠睫狀肌可以改變晶狀體的形狀改變焦點位置,而且速度超快,市面上無一部相機可及,但是鏡頭有變焦的,人眼就沒有辦法了。(3)黃斑和感光介質  人眼的視網膜上,其實只有很小的區域可以用來感光。
  • 人眼的像素是多少?
    人眼是對光起反應,並有多種用途的一種器官。作為意識感覺器官,眼睛擁有視覺。在視網膜的杆細胞和錐細胞擁有包括色彩分化和深度意識的光感和視覺。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顏色。人眼的像素是多少?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拿它和相機作為比較。
  • 深度解析: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之後就有不少人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算法,得出的結論少的有500萬,多的有100億,當然還有一個5.76億這麼一個看起來超級標準的數字。不過今天筆者也想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到底人眼有多少像素。2、理論文獻多又多 我們來看看理論文獻多又多 我們來看看既然這是一篇出發點還是希望是嚴謹的文章,我們肯定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來尋找一下目前已有的資料進行考證,關於人眼生理結構的資料可以說非常完善了,這裡邊筆者大概給大家提供以下幾個點出來: No.1 人眼能夠解析度的最小細節折合0.59角分 No.2
  • 三星一圖詳解一億像素傳感器:更加接近人眼的5.76億像素
    IT之家11月14日消息 今天下午,三星ISOCELL芯課堂用一張圖詳解了之前發布的亮 HMX 圖像傳感器,稱它更加接近人眼的5.76億像素水平。三星表示,人眼的像素水平約5.76億像素,為了接近「所見即所得」的效果,目前單眼相機的像素早已超過千萬,三星亮 HMX 圖像傳感器的像素也來到了1億級別。三星亮 HMX 圖像傳感器的像素數達到了1億800萬,傳感器尺寸達到了1/1.33英寸,像素尺寸達到了0.8微米。
  • 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是多少你知道嗎?
    這個區域叫做黃斑,其直徑大約6-7mm,相對於膠片和數碼單反的CCD和CMOS而言是非常非常小的,但是其感光能力和分辨力卻非常強,無論是在明暗、灰度還是色彩的動態範圍上都遠遠超過與之面積相當的感光元件。這些細胞能感應相差1-2萬倍的明暗信號,和多達上千級的灰度信號!我們的眼睛在黑暗中可以比白天時敏感多600多倍,可想而知人眼眼有多厲害了!
  • 6億像素鏡頭來了,三星表示比人眼的解析度還要高
    近日,三星傳來一條重磅消息,對外界表示將研發6億像素的相機傳感器。要知道我們人類肉眼大約有著5億像素的解析度,但是目前大多數的單眼相機都只有4000萬的像素,而智慧型手機上的單顆攝像頭的像素普遍也只有1200萬像素左右,想要達到我們人類可感知的解析度像素還是相差甚遠。
  • 最高超10億 實測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從數位相機出現的那一天起,就有無數人提這個問題,誰讓數位相機把視覺效果以Pixel像素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表現出來了呢。之後就有不少人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算法,得出的結論少的有500萬,多的有100億,當然還有一個5.76億這麼一個看起來超級標準的數字。
  • 1億像素的手機還沒用上,6億像素的鏡頭又要來了,突破人眼的極限
    正因如此,最近幾年的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數量才會越來越多,單顆鏡頭的像素也越來越高。繼2019年下半年的6400萬像素之後,2020年開年,三星和小米便為全球市場帶來的像素高達1.08億的鏡頭。眾所周知,鏡頭像素越高,所拍攝出的照片細節越清晰,而搭載1.08億鏡頭的手機拍照實力如何,不言而喻。
  • 超越人眼極限!蘋果iPhone 4屏幕深入評測
    從老舊的480x320像素提高了四倍,達到了960x640像素。雖說像素之高並沒有達到手機屏幕的最巔峰,但是不要忘記,蘋果iPhone 4的屏幕仍然維持了iPhone 3GS的3.5英寸,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它幾乎超越了人眼的極限解析度。
  • 人眼有多強大?5.76億像素,秒殺一眾相機
    我們經常看到,新出的手機動輒幾千萬像素,甚至有些手機的像素高達一億像素。雙攝三攝四攝浴霸一樣的攝像頭。讓人感嘆科技的進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人眼有多強?首先來計算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計算公式如下:在良好的光線下人眼可以將兩條間隔0.01度的細線分辨出來。將這兩條細線比作是像素。也就是0.005度一像素,而人眼橫向視野是120°橫向就是24000像素,假設視野是正方形的話,縱向也是24000像素。總的像素就是24000*24000也就是5.76億像素。目前單反的像素在幾千萬左右。
  • 大多數人的選擇 佳能、尼康入門單反推薦
    目前佳能和尼康共有五款入門機型在市場上銷售,價格範圍在3000-5000元之間。為了方便廣大消費者在年底選購入門級單反,筆者會將它們的主要性能和價格一一列出,以為大家提供參考。這臺單反採用了全新的有效像素約1220萬像素的APS-C CMOS傳感器。與之前一代1000D上的那塊千萬像素級傳感器相比,雖然僅有約200萬像素的提升,但是由於採用了全新的微透鏡技術,所以可以保證更好的通光量,從而提高單個像素點的成像質量。  63區雙層測光感應器最早應用在佳能中端單反7D上,隨後該技術被逐級下放,直到現在的1100D也開始應用了這一技術。
  • 單眼相機什麼牌子好 單眼相機十大品牌推薦
    尼康相機的「黑斑 門 」讓很多喜歡攝影的人以及對攝影感興趣的人都把目光轉到相機上面來,現在的相機品牌價格等都存在很大區別,那單眼相機什麼牌子好?2016單眼相機十大品牌排名是怎樣?對數碼單眼相機來說,性能的提高是伴隨著價格的急劇上升的。  5、看快門壽命  一般單眼相機快門壽命為五萬次,中高檔單眼相機的壽命可達8-10萬次,專業單眼相機壽命最長可達15萬次以上。實際使用中,如果經常使用高速連拍功能,快門壽命將會降低。  6、看機身可靠性  高級的相機會做防塵、防水處理,而且能抗撞擊(衝擊)。
  • 手機進入6400萬像素時代,紅米發布首張6400萬樣張,逼近人眼極限
    隨著手機的不斷發展,其拍照能力也在不斷發展,像素也越來越高,從前兩年主流的1300萬像素到近年的4800萬像素,如今手機影像又迎來一次新的突破。7月22日上午,紅米官微發布了首張6400萬像素的拍照樣張,並且配文「手機正式進入6400萬像素時代」。
  • 我國研發5億像素雲相機系統 遠超人眼解析度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智慧型手機將用上1億像素的相機,像素要比目前的單眼相機都要高。不過跟專業相機一比,1億像素就不算什麼了,我國復旦大學與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日前研發成功5億像素的雲相機系統。據報導,日前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教授曾曉洋領導團隊成功自主研發五億級像素雲相機系統。這套系統是跟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發的,後者是國內最強大的光學系統研發中心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光刻機物鏡系統也是長春光機所的目標之一。
  • 太嚇人了,你知道人眼是幾百萬像素的嗎?
    假設我們用一臺照相機拍攝一張長方形的照片,有序排列的像素點在照片上排成1600列、1200行,那麼解析度就是這張照片上所有的這些像素點的數量。所以,我們可以把縱橫的數字相乘(1600×1200),會得到1920000,即192萬像素(平時我們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也就這麼多像素,對我們來說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