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2021-01-15 光學人生

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從數位相機出現的那一天起,就有無數人提這個問題,誰讓數位相機把視覺效果以Pixel像素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表現出來了呢。之後就有不少人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算法,得出的結論少的有500萬,多的有100億,當然還有一個5.76億這麼一個看起來超級標準的數字。不過今天筆者也想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到底人眼有多少像素。

人眼究竟多清楚 誰也不知道

其實像素並不是一個足夠客觀的數字,因為像素本身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每個像素的尺寸是一樣的,而且像素對應出來的解析度是均勻的。簡單來說,像素這種東西只適合顯示器(類顯示設備)的平面產品,用來描繪人眼這種高、精、尖的「設備」實在是太過於簡單粗暴了。


人眼的結構非常非常的複雜 所以我們很難以傳統相機的標準來考量

當然像素依舊是可以說明問題的,最起碼他可以描繪一個很理論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這樣的一個前提條件:眼睛無論什麼角度什麼位置看什麼東西都是一樣清晰的。好吧,這樣的人鐵定是不存在的,但是按照人類的觀察習慣來講,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事情,如果我們真的用這麼高像素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我們用盡所有力氣也是看不到顆粒的。

好了廢話說了這麼多,下面馬上進入我們的論(che)證(dan)環節,讓我們一起看看人眼究竟能相當於多少像素的數位相機。

2、理論文獻多又多 我們來看看

理論文獻多又多 我們來看看

既然這是一篇出發點還是希望是嚴謹的文章,我們肯定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來尋找一下目前已有的資料進行考證,關於人眼生理結構的資料可以說非常完善了,這裡邊筆者大概給大家提供以下幾個點出來:

No.1 人眼能夠解析度的最小細節折合0.59角分
No.2 人眼擁有大概650萬個視錐細胞
No.3 人眼用歐大概1.2億個視杆細胞
No.4 人眼的事業大概為向外95° 向內60° 向上60° 向下75°
No.5 人眼只能夠清晰的分辨出中央10°範圍的物體
No.6 人眼的解析度越往外越低
No.7 人眼看到低於24幀的物體時會有明顯的卡頓感
No.8 人眼最高大約可以分辨到75幀的高速度物體

如此繁雜的結論是不是讓你開始頭疼了,在這裡筆者特別感謝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果殼網、科學松鼠會的大大們,沒有你們筆者可整理不出來如此多頭疼的東西,那麼擁有這些數據我們應該如何計算解析度呢?其實可以說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就來看看筆者首先按照一個比較流行的範兒給大家來一套:


5.76像素的由來 是不是太過於簡單了

看看,5.76億就這麼算出來了,是不是超級簡單?實際上這也是5.76億這個數字的出處,其實他只用了2個數據,那就是第1個(人眼最小解析度角度為0.59角分,約等於0.6角分,也就是0.3角分1個像素)和第4個(折算為人眼的視角為124°,約等於120°),只要你學過角度的換算,5.76億這樣的數字顯然是很容易得出來的。

不過現在的你是不是覺得5.76億這個數字太不靠譜了?最起碼筆者給出的那麼多條件,就用了倆,未免太簡單了。所以說筆者就要緊接著把剩餘的條件全部用上來,看看我們繼續走下去能夠得到什麼樣子的答案。

3、像素到底怎麼算 其實很矛盾

像素到底怎麼算 其實很矛盾

要明確像素怎麼算,我們首先要明確「人眼只能夠清晰的分辨出中央10°範圍的物體」以及「人眼的解析度越往外越低」這2句話,簡單來講就是作為人類的我們,只有瞪哪裡,哪裡看起來才是清楚的,我們不瞪的地方基本都是模糊看不清楚的,當然這種話說起來簡單,實際看起來是個什麼效果呢?自然請大家看圖為快。

這4張圖按照順序看下來就是人腦一個正常的處理效果 也是我們為什麼看東西不會不清楚的原因

以上的4張圖相信基本給大家解釋清了人眼的解析度結構,他的情況非常類似於我們測試鏡頭時常說的一句話:「相場不夠平坦,邊緣畫質下降較多」,所以說直接按照人眼角度分辨極限以及視角來判斷人眼解析度(也就是5.76億的算法)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們經常會發現斜眼看東西沒有正眼看得清楚 而怎麼斜都不可能看清楚的區域就是餘光區域

不過為什麼我們看東西從來都不會覺得不清晰呢?這主要要歸結於我們眼球的快速動作以及快速掃描能力,這裡邊就要把「No.8 人眼最高大約可以分辨到75幀的高速度物體」這個條件放在這裡,剩下的我們只需要參考以上那張圖。相信這張圖足以幫助你理解2件事情,一個是為什麼我們看東西不會覺得模糊,另一個則是餘光到底是什麼東西。

4、拼接畫面幾無縫 雙眼神配合

拼接畫面幾無縫 雙眼神配合

當然這些還不夠,這個假設仍然有著極大的局限性,那就是2隻眼睛所觀察的範圍是完全一致的,實際上絕非如此,人(或者說絕大多數動物)能擁有如此廣闊的視角,2隻眼睛在裡邊的作用是非常龐大的,2隻眼睛一方面讓我們看物體看的更立體,擁有更多距離信息,另一方面則是讓我們左右可以看的更多更遠(等同於擴展了解析度和像素數)。


人眼的視野大概如上圖所示 正眼既是黑色 側面既是藍色 紅色就是我們斜眼到極限能看到的東西

那麼2隻人眼是怎麼工作的呢,那首先就要來說說一隻眼睛,單眼最小工作視角為25°,最大工作視角為156°(注意這種變化的原因可不是「變焦」,而是人眼的最大掃描與最小掃描),而雙眼重合目前認為的普遍數字為124°(這個我們在上文中已經提到過一次)而在極限狀態下人眼可以分離出188°的視角(但是同時也基本看不清楚任何東西)。這個情況我們依舊是以一張圖來給大家表述出來。
人眼擁有如此廣闊的視域 實際上與2隻眼睛協同工作有著莫大的關聯

也就是說,只有在124°範圍內的東西,人可以用2隻眼睛一起看,而當人2隻眼睛一起聚精會神看一個小型物體的時候,實際上2隻眼睛的視角是基本相同的。從某些角度上來講,這個時候1隻眼睛和2隻眼睛的區別僅僅在立體感的呈現上,看的是否清楚毫無區別。

5、實際情況測一測 各種歡樂多

實際情況測一測 各種歡樂多

講述了那麼多理論情況,實際算出來的像素會有多少呢?大約是單次成像500萬—1000萬之間的數字。這個數字可能會低於很多人的想像,而且如果就這麼終結豈不是太沒勁了,所以這一次筆者就給大家玩點新鮮的,我們使用ISO 12233和一把尺子來量一量大家多遠能看清楚4000線的位置,進而換算出結果,那麼趕緊來看看結果如何吧。

實測視力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由於眼鏡的差異 導致大家的解析度各不相同 其中最高的陳亮突破了10億

其實這個測試仍然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他假定我們每個人的視力都沒有缺陷,足以支撐我們看清楚解析度板。而事實上這個測試從某些角度上來講成了間接近視測試。不過事實也是如此,每個人的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再加上很多人眼鏡配的不合適或者時間久遠,所以解析度絕對是各不相同的。


上圖為視網膜結構 實際上像素代表的是視網膜的分辨能力 我們測算的卻是視網膜+眼球的

從結果上來看,基本上可以確定的視力好的人解析度一定高,一個比較厲害的近視(遠視)患者雖然視網膜(傳感器)解析度沒有太大損失,但是由於眼球等(鏡頭)部分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所以像素數量非常之低。而視力良好的同學,自然是無比清晰,這與我們的感官相比還是很一致的。而如果配到合適的眼鏡,其分辨能力與視力良好的同學並無區別。

6、為何像素差距大 每人各不同

為何像素差距大 每人各不同

那麼這種差異化數字是否合理呢?筆者認為這反而是符合現狀的情況。我相信我們從很小歲數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我們每個人看物體的能力千差萬別,更不要說是測試數據了。而且我們測試出的像素數字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像素,而是所謂的視同像素,他並不代表你一定看不清楚,而是你的人眼整體+校正設備(眼鏡等等)的綜合數據,也許你換換眼鏡(一般來說隱形眼鏡效果更好)就能看的更加清楚。


由於隱形眼鏡可以很好的貼合眼球 所以其成像效果往往比普通眼鏡要好

當然測試其實很不嚴肅,因為這裡邊有一個非常大的硬傷,那就是我們每個人之間的對於清晰的理解並不相同,因為我們的感官不相通,所以我們對於清晰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這就導致2個視力完全相同的人,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結果。正是因為視力+感官的雙重差異,才讓我們的測試數據能有如此大的差距。


人腦之間對於感官並不相同

總的來說,人的單眼靜態解析度的確不太高,起碼從我們的觀察結果上來看,5.76億其實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數字。視力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解析度,一個人如果視力好,不僅能代表他能看的更遠,也代表著他能看的更細。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數據是多次採樣結合的結果,要知道我們的人眼如果只有650萬個視錐細胞,那麼一次成像的像素絕不可能超過這個數量,能得到如此的結果,不的不說人腦的強大之處。

7、像素的商業反映 視網膜屏幕

像素的商業反映 視網膜屏幕

提到人眼像素數量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質疑這個像素到底有什麼用處,雖然目前我們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界定人眼像素的數字,但是諸多消費電子廠商也用了一個比較模糊但是好聽的概念來解釋人眼像素的問題,那就是Retina視網膜屏幕,始作俑者就是我們最「偉大」的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推出的Retina系列筆記本其實已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PPI 但是其效果仍然是出眾的

狡猾的蘋果公司在剛開始的時候拿出來了PPI超過300才算視網膜平這個概念,稍後又隨著自己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修改了多次標準。當然在這裡筆者必須要說蘋果其實做的並沒有錯,事實上這也隱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那就是對於人來說,單純的屏幕PPI並沒有意義,以最小解析度角來討論才是最實在的東西。


人眼的分辨能力的確很高 但是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屏幕更高 可以說超越了人的極限

目前智慧型手機的PPI已經高達577,總像素數量已經超過410萬,投射到人眼的視角甚至可以以0.1角分來計算,對於最多只能分辨0.3角分的我們來說實在是沒有意義。考慮到以上數據,我們也可以確信未來手機的屏幕解析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提升,畢竟目前2560的屏幕已經受到了非常大的良品率限制,再提升也只是帳面數字好看,實際效果並沒有提高。

人們可以從高品質的4K電視身上感受到莫大的畫質提高 這點頗為不易

所以說在這個時間上像素數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講,如果有一天我們製作的所有設備顯示精度都能超越人眼的像素數字,那麼肯定就無比清晰。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我們還是應該更多的考量觀察距離,同時筆者也希望對於電視和顯示器廠商能夠更快速的提高解析度,手機廠商們還是歇歇吧。

8、10億隻是小數字 大腦是關鍵

10億隻是小數字 大腦是關鍵

好了,寫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把想知道的東西都知道了,相信大家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基本上相信,如果人眼非常用力的只看一個點,那麼他的像素數量實際上非常非常的低,要遠遠低過我們的數位相機。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視網膜屏能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人眼在觀察固定物體(很少有人看手機會前後左右切換著看吧?)的時候像素並不高。


大腦相對於我們的計算機 其實最大的優勢並不是運算快 而是能夠處理

而為什麼我們的視覺效果要遠遠超過一般相機呢?其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因為我們的眼睛每秒鐘可以收集70-80張照片,2隻眼睛可以根據需求分別運動,大腦會把這些所有數據有機的結合起來,極大程度擴展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所以說我們的視覺效果如此之好,其實人眼不是關鍵,大腦才是關鍵。


圖形學的進步 其實更多依賴於人們對於算法的不斷改進 而不是如何提高硬體性能

整篇文章就到此為止了,筆者只想說人眼的最大神奇之處還是在於收集海量信息和合成,而並非看一眼就能紀錄下什麼, 從相機(攝像機)的角度上來講並非成像部分性能有多高,而在於處理器的處理性能極高,算法極強。當然這裡邊處理器性能是一個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自然提高的東西,而算法的積累卻需要我們一輩一輩去積攢,甚微不易。


視力是我們天賜最寶貴的財富 想要讓你眼睛的像素一點點丟失嗎 還是好好保護眼睛吧

關於人眼與像素的話題暫時就說到這裡了,其實從這些性能來看,製作類似人眼性能的電子眼已經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了,畢竟最大的困難已經被人腦解決了,我們只需要搞明白人眼與大腦的具體通訊形式,就能讓無數失明患者再看到世界。



人眼有多少像素是一個非常讓人琢磨不透的問題,畢竟我們並沒有一個足夠客觀的算法來衡量這一問題,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就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最高超10億 實測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從數位相機出現的那一天起,就有無數人提這個問題,誰讓數位相機把視覺效果以Pixel像素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表現出來了呢。之後就有不少人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算法,得出的結論少的有500萬,多的有100億,當然還有一個5.76億這麼一個看起來超級標準的數字。
  • 人眼的像素是多少?
    人眼是對光起反應,並有多種用途的一種器官。作為意識感覺器官,眼睛擁有視覺。在視網膜的杆細胞和錐細胞擁有包括色彩分化和深度意識的光感和視覺。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顏色。人眼的像素是多少?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拿它和相機作為比較。
  • 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是多少?
    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2)晶狀體、玻璃體和鏡片  這個人眼比較厲害,可以靠睫狀肌可以改變晶狀體的形狀改變焦點位置,而且速度超快,市面上無一部相機可及,但是鏡頭有變焦的,人眼就沒有辦法了。(3)黃斑和感光介質  人眼的視網膜上,其實只有很小的區域可以用來感光。
  • 5000萬像素單反來襲 超越人眼還有多遠?
    在邁上5000萬這一大關後,我們的輸出列印尺寸有了更大的提升,而顯示器的解析度也再一次被相機秒殺,可以說高像素已經不在是神話,那麼我們到底需要多高的像素,高像素又能帶來什麼呢?那麼,到底多少萬像素才能真正還原人眼,影像科技的未來又究竟是怎樣的,今天筆者和大家一起探討一番。·5000萬仍然太低 還原人眼困難重重    正如筆者所說,影像產品的最終極目標是還原現實,也就是還原人眼的呈現效果。
  • 科普|人眼到底有多少像素?
    如果硬要把人眼像素數取值的話,只能取人眼中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數了,不過這又不太科學,因為並不是一個細胞就能代表一個像素點的。關於5.76億這個略顯誇張的像素值,計算過程是這樣的:先了解一下人眼解析度這個概念。
  • 你知道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是多少
    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   一般人地瞳孔最大的物理尺寸約6-7mm,因此由計算得出,人眼的光圈值在強光的情況下大約f/8.3,而低光的情況下則達f/2.1,但目前還是存在疑問,因為如果根據入射光來計算
  • 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是多少你知道嗎?
    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說了這麼多,到底人眼的最大ISO有多少呢?三、人眼的像素像素是攝影器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那能不能計算出人肉眼的像素?
  • 人的眼睛有多少像素 人的眼睛像素是多少
    一般在購買數位相機和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會關注一個像素的問題。那麼,人的眼睛有多少像素呢?  用人眼和照相機或顯示器對比,多少有些不合適。人眼內的感光細胞分布在球面上,視野中心區域對細節的辨認能力和視野邊緣相差很大,再加上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眼和大腦早就適應了對視覺做出修正和補償。
  • 人眼的解析度是多少?
    人眼是一個光學模擬結構,無法通過像數位相機那樣來精確測量像素。大腦的視覺皮層無法直接感知從眼睛傳輸的的信息,它是通過視網膜解析光信息並生成圖像。根據從眼睛傳輸到大腦的神經細胞傳輸頻率刷圖像。根據科學家和攝影師羅傑·克拉克博士的說法,人眼的解析度為5.76億像素。我們的自然界圖像解析度為5.76億像素,在垂直方向上約為18,000像素這一數值非常大,至少目前沒有這樣的相機具有接近人眼的解析度。
  • 人眼的像素有多大?
    像素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在相機上指的是底片上單獨的感光顆粒或者感光器件上的單個感光單元,在顯示器上則指能夠顯示的最小的染色點。對於相機或者顯示器來說,像素是固定大小的,而且平鋪在一個平面上,每一個角落裡的任何一個像素都沒有太大區別。而人眼並非如此。
  • 人眼高達5.76億像素,能分辨1000萬種顏色,更厲害的是對焦功能
    我們都是用眼睛來看世界的,睜開眼睛,眼前的情景就有光有色,以畫面的方式被我們的眼睛接收,我們都知道拍攝的照片畫面都是可以分成多少像素的?相機和手機的拍攝設備也都標註著可以達到多少多少萬像素,目前有的相機或手機拍照功能甚至高達1億像素,那麼我們的眼睛的視覺功能又是多少像素的呢?
  • 人眼有多強大?5.76億像素,秒殺一眾相機
    我們經常看到,新出的手機動輒幾千萬像素,甚至有些手機的像素高達一億像素。雙攝三攝四攝浴霸一樣的攝像頭。讓人感嘆科技的進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人眼有多強?首先來計算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計算公式如下:在良好的光線下人眼可以將兩條間隔0.01度的細線分辨出來。將這兩條細線比作是像素。也就是0.005度一像素,而人眼橫向視野是120°橫向就是24000像素,假設視野是正方形的話,縱向也是24000像素。總的像素就是24000*24000也就是5.76億像素。目前單反的像素在幾千萬左右。
  • 小米1.08億像素已是極限?三星即將發布6億像素,有望突破人眼極限
    像素,是組成一張圖片的最小單位,表面上看,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小方格,當無數個不同色彩的小方塊拼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張五顏六色的圖片,也就說一個小方格等於一個像素。通常我們說的600萬(解析度3000×2000),就是由600萬個不可再分的小方格組成。
  • 手機進入6400萬像素時代,紅米發布首張6400萬樣張,逼近人眼極限
    隨著手機的不斷發展,其拍照能力也在不斷發展,像素也越來越高,從前兩年主流的1300萬像素到近年的4800萬像素,如今手機影像又迎來一次新的突破。7月22日上午,紅米官微發布了首張6400萬像素的拍照樣張,並且配文「手機正式進入6400萬像素時代」。
  • 像素多等於拍照好?理論+實拍解密像素的真相
    今天,小黑就來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像素到底是什麼?  像素作為現在大家都熟知的一個概念,使用範圍基本僅限於數碼圖像中。除了在顯示器、數碼攝影攝像領域,其他時候,我們幾乎都用不上這個詞。  我們都知道,人眼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了光線映入人眼的結果,而圖像傳感器的成像也運用了這一原理。  當我們使用相機拍攝物體時,物體反射的光線會通過鏡頭透射到圖像傳感器上,圖像傳感器再將其收集,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步驟將這些光線轉換成數位訊號,最後經過色彩校正等調整,再存儲為圖像的。
  • 習題解析之矩陣與像素大小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您。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不多說了,今天討論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A.像素大小=視野大小/矩陣大小B.像素大小=矩陣大小/視野大小C.矩陣大小=像素大小/視野大小D.矩陣大小=視野大小/像素大小E.視野大小=像素大小/矩陣大小【習題解析】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
  • 5.76億像素的人眼被6億像素的攝像頭超越是怎樣一種體驗?
    看到這樣的消息,大家可能感嘆科技發展是如此迅速,人眼都不如機械眼了。但仔細想想,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這5.76億像素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人眼有像素嗎?▎回想2010年發售的Iphone4屏幕就已超越人眼極限。
  • ●腦洞大開︱說說人眼的「解析度」有多高
    歡迎關注「中國眼鏡科技雜誌」最新服務號:glassesfw人眼的解析度到底有多高?1280×720、1920×1080、10000×7000?先前我討論過人眼的幀率,但人眼解析度與相機、屏幕、雷射盤、DVD、藍光或者IMAX相比,到底有什麼區別?解析度在於區分細節,這數百萬像素實際編碼的情況反映了物體的遠近。也就是說,當某一圖片放大到最大時,只能看見一格一格的方塊,遠看時才能看到這幅圖片的整體!更驚人的是,從遠處看一塊足夠小的屏幕,無論解析度是高是低,它們被人眼的解析方式都相同。
  • 人眼「像素」5.76億?
    信時  據國外媒體近日消息,普通人的視網膜擁有500萬個錐形細胞,這些錐形細胞是用來感受視覺色彩的,可以把人的眼睛想像成等同於500萬像素。但是,在眼睛裡面還有1億個棒狀細胞,它們是用來感受單色對比度、明暗的,在你眼睛所示畫面的銳利程度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太嚇人了,你知道人眼是幾百萬像素的嗎?
    人眼有像素嗎?首先,讓我們先弄清楚人眼大致的工作過程:光線穿過我們的角膜,然後穿透我們的瞳孔(瞳孔會根據眼球接受光線的強弱自行收縮或放大)和眼球晶狀體(晶狀體有點像照相機的鏡頭,它可以調節遠近物體的形象,然後把物像反映在視網膜上)。最終的圖像會形成於視網膜上,視網膜位於眼球最內部,類似於屏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