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是多少你知道嗎?

2021-01-17 大視覺

其實眼睛和相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瞳孔相當於鏡頭的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大小;晶狀體就當於鏡片,光線通過這裡進入眼球;視網膜就像相機的感光元件,在這裡接收透進來的光信號。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


一、人眼的光圈

眼球的光學成像部分非常複雜,難以通過簡單的分析或者計算來獲取相應的參數。根據科學調查,得知平時分析眼球的時候經常會使用一種叫做「高爾斯特蘭簡化眼」的模型。通過這種模型的計算,可以得知眼球光學部分相當於5.7mm焦距的相機鏡頭。乘以2.9x的「焦距轉換倍率」,我們可以得到答案為16.53mm。也就是說人眼的實際視角如果折算成全畫幅鏡頭,應該是一支16mm的超廣角鏡。

  

一般人地瞳孔最大的物理尺寸約6-7mm,因此由計算得出,人眼的光圈值在強光的情況下大約f/8.3,而低光的情況下則達f/2.1,但目前還是存在疑問,因為如果根據入射光來計算,即我們真正的視覺,眼球會變長,最小f值應為3.2。儘管相似,但眼球與相機還是不同,因為眼球內充滿液體,光線穿過眼睛與穿過相機是有分別的。

看到這些數字,是否代表如果你的相機有ISO 102,400,鏡頭有F/1.8就會比眼睛強呢?當然不是啦,因為眼睛有超強的工具去處理信息,就是大腦,由分析、過濾、辨別到更高層次的鑑賞,都只有大腦才做得到嘛。



二、人眼的ISO

推測出眼球的光圈,我們接下來看看人眼的ISO,在討論這個參數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眼睛的工作原理:


(1)控制通光量:瞳孔和光圈葉片
瞳孔可以對明暗作出反應,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就如鏡頭的光圈一樣!但瞳孔的最大通光量是不如標準鏡頭的,用藥物縮細瞳孔或擴大瞳孔時,最小可到0.5mm,最大可到8mm。


(2)晶狀體、玻璃體和鏡片
這個人眼比較厲害,可以靠睫狀肌可以改變晶狀體的形狀改變焦點位置,而且速度超快,市面上無一部相機可及,但是鏡頭有變焦的,人眼就沒有辦法了。


(3)黃斑和感光介質
人眼的視網膜上,其實只有很小的區域可以用來感光。這個區域叫做黃斑,其直徑大約6-7mm,相對於膠片和數碼單反的CCD和CMOS而言是非常非常小的,但是其感光能力和分辨力卻非常強,無論是在明暗、灰度還是色彩的動態範圍上都遠遠超過與之面積相當的感光元件。這些細胞能感應相差1-2萬倍的明暗信號,和多達上千級的灰度信號!我們的眼睛在黑暗中可以比白天時敏感多600多倍,可想而知人眼眼有多厲害了!

說了這麼多,到底人眼的最大ISO有多少呢?

  

在黑夜中,人眼的ISO會達到最大值約15000,這是科學家(這麼權威準確的數字當然不會是筆者亂說的,嘿嘿)根據市面上有售的最低的ISO 25的膠片,乘以人眼最亮和最暗時感敏度相差600倍的係數而計算出來的!如果拿時下數位相機以100起跳來計,那這數值就是60000了!

其實在自然界,人眼的ISO還不算很強,貓頭鷹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都能發現遠處的田鼠!現在尼康家的旗艦D5的ISO達到了令人恐怖的3280000,相比起來人眼還是弱了很多。



三、人眼的像素

像素是攝影器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那能不能計算出人肉眼的像素?
測量電子產品的像素是非常容易,但是人眼的圖像形成並不那麼簡單,像素受到感光元件大小、感光度等影響,相機只是捕捉單一畫面,人眼卻是不停地活動。

有趣的是,當人眼不停活動時,我們實際清楚看到的東西只有一個點,而那地方就只有約700萬到1000萬像素。人眼除了眼前畫面外,還同時看到我們自己的鼻子和眼鏡,但因為這種東西並不重要,大腦會選擇性的將它無視。



人的眼睛(應該說大腦視覺系統)也不像相機那像能夠機械的儲存圖像,所以如果要把兩者比較,還是有點困難。但如果只是想要一個數字,把人眼模擬成電子器材的話,大概為5億7600萬像素。(本文娛樂成分大於科學成分,部分數據並不科學嚴謹,請各位讀者謹慎對待~)

往期精彩

跟著阿步去旅行 | 越南峴港4晚5天親子之旅特輯

杭州名攝 | 這位攝影師的軍旅大片張張精彩!

大視覺網

WWW.XSEE.CC

杭州圖庫

hzphoto.xsee.cc

杭州日報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誠意出品!

監製:慈宏

素材來源 蜂鳥網



大視覺是杭州日報旗下的微信號

微博:大視覺 | 微信:xshijue

網站:www.xsee.cc

QQ群:164958108

合作推廣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是多少?
    其實眼睛和相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瞳孔相當於鏡頭的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大小;晶狀體就當於鏡片,光線通過這裡進入眼球;視網膜就像相機的感光元件,在這裡接收透進來的光信號。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
  • 你知道人眼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是多少
    其實眼睛和相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瞳孔相當於鏡頭的光圈,控制進光量的大小;晶狀體就當於鏡片,光線通過這裡進入眼球;視網膜就像相機的感光元件,在這裡接收透進來的光信號。既然它們的原理如此相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一下眼睛的光圈,像素和ISO到底有多少吧!
  • 人眼的像素是多少?
    人眼是對光起反應,並有多種用途的一種器官。作為意識感覺器官,眼睛擁有視覺。在視網膜的杆細胞和錐細胞擁有包括色彩分化和深度意識的光感和視覺。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顏色。人眼的像素是多少?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拿它和相機作為比較。
  • 光圈、快門、ISO怎麼用,超詳細簡單易懂教你了解攝影基礎
    只有在不惜犧牲畫質都要拍得到照片的情況下才會用,例如狗仔隊在深夜偷拍,就很經常提高iso值,就是寧可畫面很差,都比拍不到要好。不同的相機,都有各自主打的功能,即時同樣價格的單反,有的主打像素高(拍商業產品),有的主打對焦和連拍速度(運動攝影),有點可能就主打ISO。有些相機ISO1600可能畫質就很差,而有點可能ISO6400畫質也很好。這個要看相機性能。
  • 你知道攝影師嘴裡常說的光圈、快門、ISO是什麼意思嗎?
    ,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無論我們在這個攝影課程裡面講到了多少技巧,多少技術?你要知道所有的技巧都是為創作服務的,在學習相機的曝光之前呢,我們要知道一個物理原理,就是小孔成像。關於小孔成像呢,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已經被咱們中國的麼已經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他發現如果有一個發光的光源,透過一個小孔,在他的另一段會出現一個倒立的影像,這個是咱們人類第一次發現這個小孔成像的這個光學現象。
  • 太嚇人了,你知道人眼是幾百萬像素的嗎?
    用你的閃光眼閃瞎我用你的閃光眼閃瞎我你知道我已經無處可藏你知道我一無所有對,我一無所有——《閃光眼》我們經常會聽到「解析度」這個字眼——高解析度的電視機、DVD、藍光光碟、手機攝像頭……那麼,人眼有解析度嗎?
  • 深度解析: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之後就有不少人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算法,得出的結論少的有500萬,多的有100億,當然還有一個5.76億這麼一個看起來超級標準的數字。不過今天筆者也想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到底人眼有多少像素。從某些角度上來講,這個時候1隻眼睛和2隻眼睛的區別僅僅在立體感的呈現上,看的是否清楚毫無區別。5、實際情況測一測 各種歡樂多實際情況測一測 各種歡樂多講述了那麼多理論情況,實際算出來的像素會有多少呢?大約是單次成像500萬—1000萬之間的數字。
  • 旅途中如何快速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門、ISO如何運用
    我們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一般都會配備一臺相機,記錄旅途中發現的美好,當你拿到相機的那一刻,一定會有很多人不太會使用數位相機,一般只是使用P檔拍攝,那麼相機裡的P檔表示是什麼?P檔,表示自動曝光模式,相機會自動調整曝光,不需要手動設置,但容易出現曝光不準確的現象,此外如果使用小光圈鏡頭,可能導致畫面模糊。
  • 人眼的像素有多大?
    用人眼和相機或者顯示器來對比,多少是有些不合適的。
  • 最高超10億 實測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不過今天筆者也想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到底人眼有多少像素。實際上這也是5.76億這個數字的出處,其實他只用了2個數據,那就是第1個(人眼最小解析度角度為0.59角分,約等於0.6角分,也就是0.3角分1個像素)和第4個(折算為人眼的視角為124°,約等於120°),只要你學過角度的換算,5.76億這樣的數字顯然是很容易得出來的。    不過現在的你是不是覺得5.76億這個數字太不靠譜了?最起碼筆者給出的那麼多條件,就用了倆,未免太簡單了。
  • 科普|人眼到底有多少像素?
    如果硬要把人眼像素數取值的話,只能取人眼中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數了,不過這又不太科學,因為並不是一個細胞就能代表一個像素點的。關於5.76億這個略顯誇張的像素值,計算過程是這樣的:先了解一下人眼解析度這個概念。
  • 你知道人類眼睛的像素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但是你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帶你探索自己的身體秘密。1、你知道自己的頭髮有多少根嗎?人類的頭髮依種族和發色的不同,數量也略有差異。我們的舌頭源上布滿味蕾,但你知道我們的舌頭有多少味覺,布滿了多少味蕾嗎?有醫生說,人類的舌頭有500種不同的味覺,舌頭上的味蕾有10000個,每個味蕾帶有50個味細胞。人在品嘗食物時,會動用到舌頭上的9000個味蕾。
  • 人的眼睛有多少像素 人的眼睛像素是多少
    一般在購買數位相機和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會關注一個像素的問題。那麼,人的眼睛有多少像素呢?  用人眼和照相機或顯示器對比,多少有些不合適。人眼內的感光細胞分布在球面上,視野中心區域對細節的辨認能力和視野邊緣相差很大,再加上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眼和大腦早就適應了對視覺做出修正和補償。
  • 一個電子眼一年罰款2500萬,你知道成本是多少嗎?說出來可能不信
    為了更好的管制交通秩序,近年來,道路上的電子眼越來越多,車主們在平常開車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失足踩錯油門。電子眼又被稱為「電子警察」,它可通過對車輛檢測、光電成像、自動控制等多種技術,再對車輛的各種違章進行24小時監控,捕捉到車輛違章圖文信息,並根據違章信息進行事後處理。
  • 如何理解 ISO、快門、光圈、曝光這幾個概念?
    閃光燈可以救急,但閃燈會破壞現場氣氛,人會臉色不自然,而且相機內的小閃光燈有效距離不會超過四米,稍遠的人物和景物就無法照亮了。更何況有些地方是不準使用閃光燈的,如博物館劇院。我們沒有辦法只有提高數位相機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 5000萬像素單反來襲 超越人眼還有多遠?
    在上一篇關於像素之爭的文章中,筆者曾經提到過,當相機像素達到1800萬後,即可完全覆蓋5K顯示器;對於使用而言,日常的網絡圖片傳輸通常使用500K以下的圖片,對於照片輸出和新聞傳播,日常中像素需求也不會超過1200萬(文章可參見《顯示器邁入5K時代 你相機像素還夠用嗎?》)。
  • 攝影技術課:光圈,快門,ISO之「光圈」篇
    這一課,四月綿羊給攝影初學者普及下攝影入門的最核心的三要素,你理解了這三個的作用,你算是會使用單反了,這三個就相當於你小學時學的乘法口訣表一樣重要,對你以後的攝影有深遠的影響,掌握了,你以後攝影技術會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穩步提高,最後進入到大法師行列,如果這基礎的三點都沒有掌握,
  • 你知道嗎?f值的誕生,統一了光圈和焦距的秘密!
    前面的幾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光圈和焦距。想看的朋友我在文未放有文章連結。而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是光圈和焦距之間的一些關係,其實並不複雜。認真往下看!因為光圈的大小是控制進光量的多少,所以我們通過這種物理結構,就可以很輕鬆的調整進光量。光圈調大一點,到達相機內部的光就多一些。光圈調小一點,光線就少。
  • 等效焦距與等效光圈 傳感器小了的時候,你會失去什麼
    昨天在B站、抖音(這兩個平臺請搜索攝影筆記)以及一直播(微博搜索寧思瀟瀟)上面做了個直播。
  • 5.76億像素的人眼被6億像素的攝像頭超越是怎樣一種體驗?
    看到這樣的消息,大家可能感嘆科技發展是如此迅速,人眼都不如機械眼了。但仔細想想,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這5.76億像素的數據是怎麼算出來的?人眼有像素嗎?▎回想2010年發售的Iphone4屏幕就已超越人眼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