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幾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光圈和焦距。想看的朋友我在文未放有文章連結。
而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是光圈和焦距之間的一些關係,其實並不複雜。認真往下看!
因為光圈的大小是控制進光量的多少,所以我們通過這種物理結構,就可以很輕鬆的調整進光量。
光圈調大一點,到達相機內部的光就多一些。光圈調小一點,光線就少。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進來的光,你吸收了多少?(真正到達底片位置的光)也就是說我的進光量假如是100的話,真正在你內部的光線還剩多少。
這就好像一個不會武術的跟一個武術高手打架一樣,我雖然不會武術,但我快速的亂揮拳,總有一兩拳會打到你。而人家武術大師只一招就可以把你放倒。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鏡頭到底片距離的關係。顯然鏡頭和底片離的越近,光線就越強。鏡頭和底片距離較遠,光線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了。
這就好像你在屋裡點了一個燈,房間整個是很亮。可是從外面很遠的地方來看的話,只不過是星光一點罷了。
所以當我們光圈大小調節的一樣的兩個鏡頭,進光量自然也是相同的。這時離底片的距離也是一樣的話,那進光量還是一樣。
但是如果他們離底片的距離不一樣,那就變成了一個進的多,一個進的少了。
怎麼樣,理解沒?
那麼有兩個鏡頭,一個是長焦鏡頭,一個是短焦鏡頭,由於短焦鏡頭離底片近,所以光線自然也就比長焦多了。
所以要想改變進光量的一個方法就是調整焦距,焦距短,光線進的多。
但是說到這裡,你有沒有想到另外一種方法呢?
對了,那就是改變光圈的大小對吧~ 把光圈調節的大一點,光線進來的也就多了。
如果我們真的拿起單反拍照,你又要想光圈多少,又要想焦距是多少,是不是很蒙啊?
學個單反怎麼這麼難?
好在已經有人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發明了f值的兄弟。
再複習一下光圈數值: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這個「f」數值就是綜合考慮了這兩個問題光圈大小與焦距之間的矛盾。
所以不管你用的是什麼品牌的相機,還是什麼鏡頭,如果你的數值一樣,那進光量也是一樣的。
當我們說一個f2.0的光圈進光量時,在別的相機上進光量也是這麼多。
這樣我們就可以自己偵測,或者讓相機自己偵測曝光量,從而開啟自己的攝影人生啦~
下一節打算圍繞著焦距再細講一下,歡迎點讚,收藏與分享~
掌握這三個原則,讓你一生都拍好照片,不再是夢想!
速度代表快,那單眼相機的鏡頭速度代表什麼?
三分鐘帶你了解,單眼相機鏡頭光圈變化的秘密!
三分鐘帶你了解,單眼相機鏡頭焦距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