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的焦距、放大倍率、光圈

2021-01-19 器材庫

器材庫

您身邊的器材專家!

QQ群:457661598

回復關鍵詞「八爪魚」,了解免費領取活動!




        「畫幅」是各種「等效」之說的源頭。行業習慣膠片時代佔絕對統治地位的35毫米膠片尺寸作為標準量,即1倍。它的尺寸是36X24毫米,膠片上下方有卡孔,上下卡孔之間的距離是35毫米,這也是35毫米膠片稱呼的來源。35毫米膠片也被稱為135膠捲,是因為柯達公司賦予這個尺寸規格的型號叫135,使用135膠捲的相機也被稱為135相機。到了數位相機時代,36X24毫米的規格被稱為全幅或者全畫幅。

         全幅對應的概念是「殘幅」。所謂殘幅,指的是APS以及APS衍生規格、4/3[等同於Micro 4/3]、1/1、1/1.7、1/2.3等等,手機感光器尺寸通常更小,有1/2.6、1/3.0、1/4等。關於畫幅,可以閱讀[Doc]Link=00002472[/Doc]一文。







全畫幅標準下鏡頭焦距與視野範圍對照圖




        焦距是指的鏡頭光學中心到感光器的距離。焦距長度和視野寬度正相關,焦距短則視野寬,反之亦然。

        所有鏡頭包括手機的,都遵循統一的標準標註焦距。在不同的感光器的配合下,視野並不相同。







        SONY 索尼 α7 [ILCE-7]全畫幅微型可換鏡頭數位相機-實拍-頤和園西堤豳風橋

        製造商=SONY;型號=ILCE-7;鏡頭=FE 28-70mm F3.5-5.6 OSS;焦距=28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測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動;對比度=標準;飽和度=標準;銳度=標準;曝光補償=0.0EV;曝光時間=1/400秒;曝光程序=光圈優先;場景類型=標準;日期=2013.12.05 13:56:48



        SONY 索尼 α6000 [ILCE-6000]微型可換鏡頭數位相機-實拍-頤和園豳風橋

        製造商=SONY;型號=ILCE-6000;鏡頭=E 19mm F2.8;焦距=19毫米;等效焦距=28毫米;光圈=F6.3;測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動;對比度=標準;飽和度=標準;銳度=標準;曝光補償=0.0EV;曝光時間=1/500秒;曝光程序=光圈優先;場景類型=標準;日期=2014.06.12 15:15:47

        這兩張照片拍攝於分別使用全畫幅的索尼α7 [ILCE-7]和APS-C畫幅的索尼α6000拍攝。分別使用28毫米焦距和19毫米焦距,得到了視野相當的成像範圍,原因來自感光器面積的差異。全畫幅對角線長度是APS-C的1.5倍[是佳能的APS-C規格的1.6倍],而28/19也約等於1.5倍。這個1.5 就是等效係數。你可以簡單的理解APS-C是全幅裁剪得到的中間的一塊,裁剪過程會損失視野,如果希望保持視野不變[所謂的等效],就需要使用更短的焦距,而焦距的倍差,就是等效係數。

        Micro 4/3相對全幅的等效係數是2,那麼使用這個系統拍攝等效全幅28毫米的視野,需要使用14毫米焦距的鏡頭。




        等效焦距並不是光學概念,但它被眾多廠商和消費者接受。等效焦距讓我們清楚的知道對應設備可以拍攝多大的視野。它對應消費指導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焦距」本身,感光器越小的設備,提等效焦距就更多,而手機攝像頭,幾乎沒有提焦距的,因為毫無意義。公開說的「26毫米大廣角」之類的,都指的是等效焦距。








        奧林巴斯 Olympus E-1 數碼單眼相機-安裝了Zuiko digital 50mm 定焦微距鏡頭

        非微距鏡頭一般都不太提放大倍率,而對微距鏡頭來說,放大倍率則是關鍵參數。放大倍率越大,就能拍出更加微觀的照片。我們以Zuiko digital 50mm 定焦微距鏡頭為例,因為諸位看到的大部分Soomal產品照都出自這款鏡頭。它在24釐米對焦時,可實現最大放大倍率為0.52倍。

        這個倍率怎麼算?很簡單,被攝物體和其在感光器上投影面積為1:1時,放大倍率即為1倍。嚴謹的微距鏡頭參數表,都會標註放大倍率,而在網站宣傳文案中就未必了,可能會冒出一個等效放大倍率。例如「等效全幅鏡頭1.04倍」。這種表述經常出現在Micro 4/3的鏡頭文案當中,這種表述方法存在誤導,放大比並不需要去等效,也沒必要,搞出「等效放大倍率」這個概念,純粹是為了讓這個參數變得更好看一點。如果這個概念是科學的,小卡片機的微距等效放大倍率就能上天了。










Canon 佳能 EFS 18-55mm IS 鏡頭 - 光圈模塊

        相機鏡頭中通常有一個可收縮的裝置,用於控制通光孔徑,這個就是光圈機構。手機鏡頭通常沒有這個部分,其鏡筒內徑就是最大不可變的通光孔徑。這個孔徑需要多大,拍攝者和消費者都不需要了解到具體值。有個更直觀的參數就是光圈係數。




        例如,鏡頭焦距50毫米,通光孔徑25毫米,光圈係數就是2,記錄為f/2,偷懶的寫法是f2。這個值又被稱為F值,它簡單明了的體現了鏡頭的通光量能力。這種標註方法與畫幅無關,相機手機乃至監控設備的統統如此。

        為什麼需要大光圈?大光圈毫無疑問的會增加鏡頭直徑,讓鏡頭變得更粗更沉,但愛好者樂此不疲。因為大光圈能夠提供更短的曝光時間。大光圈鏡頭最初被稱為高速鏡頭。大光圈還能帶來更淺的景深效果。

        等效光圈是一群老法師提出來的概念,其理論依據是在相同的等效焦距和F值下,小感光器的機型虛化不如大感光器機型。舉例:Micro 4/3 25mm F2的虛化能力是 全幅50mm F4的虛化相當。這個例子是成立的。

        但大光圈帶來的更高速的快門時間是實實在在的,沒法等效。大光圈能提升弱光下的拍攝成功率,這些道理很多手機用戶都懂,但鍵攝大師們通常給忽視了。

        「等效光圈」僅在用於對比等效焦距下虛化差異時有用,不如叫做「等效虛化」?叫做「等效光圈」具有誤導性。




         所謂「等效」,它需要有跨設備的普遍參考性,否則「等個什麼效」,它適應於相機手機等一切可拍攝設備。「等效焦距」具有這種通用性,從全幅機型到手機鏡頭,鏡頭參數更具可比性,簡單明了。而「等效放大倍率」和「等效光圈」則不具備這樣的通用價值,支持這樣概念的人,請描述一下iPhone 7的「等效放大倍率」和「等效光圈」是個什麼情況?


註:本文轉自大師教你單反攝影,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章魚三腳架免費領

相關焦點

  •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
    根據感光元件尺寸,將鏡頭焦距乘以折合係數可得到等效於全幅相機的等效焦距,這已為許多攝影者熟知。同樣,代表鏡頭光圈的 f 值乘以這個係數就得到等效 f 值(等效光圈)。鏡頭視角取決於等效焦距,景深取決於等效光圈。另一方面,進入鏡頭的光強度則由實際光圈而不是等效光圈決定,所以曝光參數取決於實際光圈。
  • 等效2.5x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30微鏡頭曝光
    鏡頭的部分參數已經在頁面上曝光,以下是新鏡頭的部分參數信息:曝光的鏡頭參數頁面    1.25x放大倍率(35mm等效下為2.5x)    鏡頭結構:6組7片    最近對焦距離:0.095m    鏡頭視角:40°    鏡頭光圈範圍:f/3.5-22
  • 等效焦距與等效光圈 傳感器小了的時候,你會失去什麼
    但是基於和滕飛老師多年的兄弟情分,以及對於他專業的信任,在他第一次和我說了之後,雖然過程中我也在反駁,但是後來不管什麼場合有人問我,我的回答都是,我相信滕飛老師的專業度,所以我相信有這麼回事。但是具體,您問他。
  • 放大倍率1:1 佳能明年發布防抖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可以提供較大的放大倍率,能近距離拍攝微小的景物。近日有消息稱,佳能有可能在明年發布變焦微距鏡頭,以及新一代EF 180mm f/3.5L USM。該變焦微距鏡頭可提供1:1攝影放大倍率,最大光圈f/4,並支持IS防抖功能,不過消息並未提及焦距參數。
  • 為什麼攝影新手都不重視鏡頭放大倍率?
    『不難,搞清楚光圈快門焦距ISO就已經懂得絕大部分了。』」相信許多攝影老手在給攝影新手灌輸攝影教學的時候都喜歡這樣做介紹。是的,正是由於大部分攝影老司機都只注重拍攝的效果環節,忽略機身或鏡頭的體驗與操作環節,導致大部分開始學攝影的朋友也跟著這個路子深入研究。攝影追求畫質效果是首要這個沒錯,但設備上面設計參數我們也應該重視——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鏡頭放大倍率。
  • 2498元2X放大倍率 老蛙65mm F2.8微距鏡頭評測
    搭配索尼A6300微單相機之後,它的等效焦距為97.5mm,也就是這支鏡頭實際使用類似於百微鏡頭。01 外觀:做工優秀 手動操控老蛙CF 65mm F2.8 CA-Dreamer Macro 2X的鏡頭鏡身和遮光罩都是金屬材質設計,整體堅固耐用。
  • 1:1放大倍率 索尼發布FE 90mm F2.8鏡頭
    這款90mm的微距鏡頭擁有1:1的放大倍率,非常適合微距攝影使用,以下是新鏡頭的詳細參數信息:圖為:FE 90mm F2.8圖為:FE 90mm F2.8 Macro G OSS鏡頭    鏡頭焦距:90mm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光圈葉片數:9片    鏡頭結構:11組15片(包含1片非球面鏡片、一片ED鏡片、一片Super ED鏡片)    最近對焦距離:0.28m    放大倍率:1x    全時手動:支持    濾鏡尺寸:62mm
  • 外國光學公司推出2:1倍率常規微距鏡頭
    最近CES新品發布非常火爆,說點CES之外的事情,外國Venus光學公司近日推出了首款常規全畫幅2:1微距鏡頭,這支鏡頭焦距為60mm,最大光圈f/2.8,放大倍率達2:1(以前雖然有例如5:1倍率鏡頭,但是屬於醫療行業,並不具備常規拍攝能力),新鏡頭支持全幅相機,支持尼康、佳能、索尼、賓得等多個卡口。
  • 老蛙首款自動光圈鏡頭 FF 100mmf/2.8Macro評測
    對比度方面,特別是在放大倍率1:1的時候,這支鏡頭表現最優,而在放大倍率為2:1的時,雖然和1:1有一點差距,但這種差距微乎其微;而在解析度方面,這支鏡頭在真箇對焦範圍內都保持著不錯的成像質量。另外,這支鏡頭的售價據說不會超過3000元,在我看來喜歡微距拍攝的朋友們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 1.2倍超級放大倍率 佳能EF-M 28/3.5 IS STM 微距發布
    1.2倍超級放大倍率 佳能EF-M 28/3.5 IS STM 微距發布發布時間: 2016-05-31 09:25 | 來源: 影像中國 [ 原創 ] | 作者: 楊炤龍 | 責任編輯: 路雪揚 2016年5月11日,佳能EF-M28mm f/3.5 IS STM 微距鏡頭正式發布。
  • 拓展資料--工業鏡頭倍率及視場範圍、焦距的計算方法
    工業鏡頭倍率及視場範圍、焦距的計算方法一、機器視覺工業鏡頭光學放大倍率的計算方法光學放大倍數
  • 富士首款1.0放大倍率鏡頭XF80/2.8上市
    富士龍XF80mmF2.8 R LM OIS WR Macro 微距鏡頭具有相當於122mm(35mm格式)的焦距,最大光圈為F2.8,是首支用於X 系列數位相機、擁有1.0 倍放大倍率的微距可換鏡頭。
  • 攝影:光圈怎麼使用?8句攝影口訣教你用好光圈
    光圈,作為相機參數的關鍵參數,用好光圈對學習攝影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今天Tony分享8句攝影口訣,教大家用好光圈,拍出好照片。光圈決定曝光量,數值越小孔徑大。對這八句攝影口訣進行詳細解析:一、光圈決定曝光量,數值越小孔徑大。光圈,是曝光三要素之一,是控制曝光的重要參數,用F表示。具體怎麼控制曝光呢?光圈=鏡頭焦距÷等效孔徑大小。
  • 16.6X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發布M4/3系統鏡頭
    >鏡頭實拍樣片鏡頭實拍樣片    編輯看法:對於M4/3系統而言,這顆鏡頭的等效焦距達到了24-400mm,無疑是一顆非常強悍的超長倍率變焦鏡頭,是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16.6X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發布M4/3系統鏡頭http://dcdv.zol.com.cn/710/7103171.html
  • 2X放大倍率 三千元價位國產百微鏡頭評測
    分別有佳能EF、尼康F和索尼E卡口三個版本,這枚微距鏡頭的特色功能是可以實現高達兩倍的放大倍率,還配置了有助於消除色差的「復消色差APO技術」有助於實現更好的成像畫質。  在佳能EF卡口版本中具備電子觸點,可以實現自動光圈以及光圈信息同步等功能,此次我們測試的老蛙百微鏡頭就是EF卡口版本,搭載的是佳能全畫幅單眼相機EOS 5D Mark IV機型。
  • 在微距攝影中,鏡頭的放大倍率,和距離、感光之間有微妙的關係
    正常的1倍率百微鏡頭是由自動對焦功能的,只不過效果也不明顯,但是鏡頭倍率超過1倍的時候,任何一個鏡頭廠家都沒法去製造出一個能自動對焦的鏡頭,所以就要手動對焦。圖片中液晶屏顯示的光圈是0,因為是全金屬的手動鏡頭,所以就不會顯示光圈值,而在鏡頭身上,有專門的光圈刻度,此時的光圈值達到了f16。
  • 0.82x的放大倍率 佳能公布光學取景器專利
    近日,佳能在日本公布了新款光學取景器專利,該取景器的主要特點是能夠提供0.82x的放大倍率。目前,佳能單眼相機所使用光學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並不統一,例如EOS 1D X Mark II相機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為0.76x,而EOS 5D Mark IV取景器的放大倍率則為0.71x。
  • P&E 2019:老蛙展示高放大倍率微距鏡頭
    這顆鏡頭是100mm的微距,它的特色就是可以實現2倍的放大倍率,比一般的百微可以拍的更細微。這支鏡頭我們後續也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評測,敬請期待。老蛙60mm F2.8 2X II微距鏡頭    這顆鏡頭是老蛙的60mm微距鏡頭,第二代的產品,同樣可以實現2倍的放大倍率
  • 帶你認識彌散圓,深層次解析光圈、焦距、物距對照片景深的影響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照片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照片背景越清晰。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照片背景越模糊;拍攝距離越遠,景深越大,照片背景越清晰。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模糊;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