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攝影新手都不重視鏡頭放大倍率?

2020-11-23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學攝影其實難不難?』『不難,搞清楚光圈快門焦距ISO就已經懂得絕大部分了。』」相信許多攝影老手在給攝影新手灌輸攝影教學的時候都喜歡這樣做介紹。是的,正是由於大部分攝影老司機都只注重拍攝的效果環節,忽略機身或鏡頭的體驗與操作環節,導致大部分開始學攝影的朋友也跟著這個路子深入研究。攝影追求畫質效果是首要這個沒錯,但設備上面設計參數我們也應該重視——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鏡頭放大倍率。

  對於攝影器材裡的鏡頭,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朋友來說,在他們印象裡應該就是等於望遠鏡。只不過民用望遠鏡、軍用望遠鏡也好,天文望遠鏡也罷,它們都是為觀察或觀賞而設計,不像攝影器材裡面的鏡頭那樣為拍攝而設計。並且,它們按倍率上來說,有目鏡和物鏡的倍率疊加,常常可以到達過千毫米的焦距,而我們玩的攝影鏡頭常常最大只有幾百毫米。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也用不著像觀測星球一般的去拍攝事物,能做到在拍攝時有一比一的放大倍率已經很足夠。那麼問題來了,一比一的放大倍率又是什麼概念呢?

  每個鏡頭在設計生產時,都有它本身固定的光學物理特性。不管是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在使用的時候都有一個最近對焦距離限定。有的鏡頭原生可以達到0.163米的「變態級」最近對焦距離,而有的鏡頭卻只能達到1.4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如果你對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認識不清楚,在使用的時候就會常常碰壁,老是無法快速準確對焦來達到「放大」被拍攝物的目的。

  沒錯,放大被拍攝物,正是許多攝友追求的「微拍攝」內容之一。這裡開始引入「最大放大倍率」的含義。最大放大倍率,意思就是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把物體原尺寸按倍率還原到傳感器裡的影像尺寸。最簡單的闡述就是,使用如騰龍的微距鏡頭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在最近0.3m對焦距離拍攝直徑2cm的硬幣,它就會在傳感器上呈現等大2cm直徑的硬幣影像。若只有0.5倍的最大放大倍率,那麼在傳感器上出現1cm直徑的硬幣影像。

  但問題是只有微距鏡頭才能做到一比一的最大放大倍率。每個鏡頭最大放大倍率都不一樣,但都幾乎毫不例外的遠遠小於1倍——以常見的50mm F/1.8定焦鏡頭來說,佳能的有0.21倍,尼康的有0.15倍;套機鏡頭18-55mm F/3.5-5.6來說,佳能的有0.36倍,尼康的是0.31倍。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別人推薦你購買了入門單反套機之後,你卻死活拍攝不出漂亮的「微距作品」來。以為有虛化就代表有微距,這是最多初學者易陷入的誤區。


微距鏡頭拍攝的人像作品(來自太平洋攝影部落)

  那麼很多同學會問,既然微距鏡頭可以做到迷人的一比一等比放大拍攝,我們為什麼不只使用一支微距定焦鏡頭就兼顧除風景外的拍攝題材?很多玩家一開始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每個焦段都追求一枚定焦的話估計個人金庫很快就被掏空。於是就有不少人直接購買幾個經典焦段(40mm、60mm或90mm、105mm)的微距鏡頭來兼顧人像和微距。實際上這種玩法是可行的,但筆者並不推薦。


騰龍90微拍攝樣張

  一比一的最大放大倍率雖然說能迷倒玩千萬玩家,但並不是所有題材都要超虛化超微距才好看。一方面微距鏡頭本身對焦行程較長,當你用來拍攝人像的時候並不能做到爽快凌厲的對焦速度,另一方面就是在同等焦段情況下微距鏡頭會比一般鏡頭銳利程度更高,進入微距拍攝範圍時才應該是它的強項,而不應該浪費在距離較大的人像構圖之中。效果上微距鏡頭也由專業人像鏡頭的八九成效果,但使用時的感覺跟專業人像頭就完全兩碼事了。不應該讓人像攝影的熱情毀在微距鏡頭上。

  微距鏡頭雖然都有一比一的放大比率,但不同焦距的微距定焦鏡頭帶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在選購的時候不妨也多留心一下它們的「最近對焦距離」。舉個例子,如尼康的40微與60微,都有著1.6cm和1.8cm的最近對焦距離,對於花卉的零距離微距拍攝都非常合適。但如果說要拍攝距離較遠一些的昆蟲的話,105mm的百微才是最佳選擇。


尼康「百微」官方樣張

  所以,相機廠商或第三方鏡頭廠商專門製造出不同畫幅不同焦距的變焦或定焦鏡頭,全都是有它特定使用含義。沒有哪支鏡頭可以通殺全部拍攝場合,也沒有哪支鏡頭不適合拍攝何種題材。說到底,當你專注於追求大光圈的同時,別忘了要知道鏡頭本身的定位,是適合人像還是風光還是微距。

總結:

  一支鏡頭在最大光圈時,焦距越長,虛化效果越明顯,同時拍攝距離越近,效果也越明顯。為了追求虛化,往往很多朋友拿起自己的鏡頭都不明白為什麼不能無限接近被拍攝物,去獲得最美的虛化。當你知道每一款鏡頭都有它自身最大放大倍率屬性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鏡頭竟然可以設計出這麼多的款式。只有清楚自己鏡頭的屬性,才能拍攝到最想要的畫面。

相關焦點

  • 在微距攝影中,鏡頭的放大倍率,和距離、感光之間有微妙的關係
    微距攝影是對微小的世界進行放大,可以把細小的螞蟻放大,小巧的蜘蛛放大,想要將它們拍攝清晰就需要專業的微距攝影鏡頭,那麼來看看微距攝影都會使用什麼樣的專業鏡頭吧微距鏡頭屬於特殊鏡頭,在拍攝微距的時候,如果使用其他類型的鏡頭,無論是定焦還是變焦,
  • 放大倍率1:1 佳能明年發布防抖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可以提供較大的放大倍率,能近距離拍攝微小的景物。近日有消息稱,佳能有可能在明年發布變焦微距鏡頭,以及新一代EF 180mm f/3.5L USM。該變焦微距鏡頭可提供1:1攝影放大倍率,最大光圈f/4,並支持IS防抖功能,不過消息並未提及焦距參數。
  • 2X放大倍率 三千元價位國產百微鏡頭評測
    整個鏡頭長125m,直徑為72mm大小適中,單手即可輕鬆掌控,638g的鏡頭重量對於一款百微鏡頭來說也不算重。帶你進入微距的世界  微距鏡頭在靜物拍攝、花卉攝影上都有著很好的表現力,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鏡頭的實拍照片。
  • 1:1放大倍率 索尼發布FE 90mm F2.8鏡頭
    這波索尼發布的新鏡頭中,包含了索尼FE系列鏡頭中的第一款微距鏡頭FE 90mm F2.8 Macro G OSS。這款90mm的微距鏡頭擁有1:1的放大倍率,非常適合微距攝影使用,以下是新鏡頭的詳細參數信息:圖為:FE 90mm F2.8
  • 1:1放大倍率 佳能100mmf/2.8L IS微距鏡頭
    佳能100mm f2.8L IS USM鏡頭搭載了能夠在微距攝影時發揮出良好效果的雙重IS影像穩定器。因此,EF 100mm f/2.8L IS USM鏡頭能夠在通常的拍攝距離下實現約相當於4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
  • 等效的焦距、放大倍率、光圈
    非微距鏡頭一般都不太提放大倍率,而對微距鏡頭來說,放大倍率則是關鍵參數。放大倍率越大,就能拍出更加微觀的照片。我們以Zuiko digital 50mm 定焦微距鏡頭為例,因為諸位看到的大部分Soomal產品照都出自這款鏡頭。它在24釐米對焦時,可實現最大放大倍率為0.52倍。        這個倍率怎麼算?很簡單,被攝物體和其在感光器上投影面積為1:1時,放大倍率即為1倍。
  • 放大倍率1:1 佳能100mm F2.8L微距鏡頭
    佳能100mm f2.8L IS USM鏡頭搭載了能夠在微距攝影時發揮出良好效果的雙重IS影像穩定器。因此,EF 100mm f/2.8L IS USM鏡頭能夠在通常的拍攝距離下實現約相當於4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
  • P&E 2019:老蛙展示高放大倍率微距鏡頭
    老蛙在這兩年業績應該很出色,因為連續幾年在日本CP+展會和北京P&E展會上都能夠看到老蛙的身影,而且展臺面積比一般的國產鏡頭廠商都要大很多。今天在老蛙的展臺中,可謂人山人海,擠進去給大家拍鏡頭真的很困難。
  • 等效2.5x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30微鏡頭曝光
    鏡頭的部分參數已經在頁面上曝光,以下是新鏡頭的部分參數信息:曝光的鏡頭參數頁面    1.25x放大倍率(曝光的鏡頭拍攝樣張(圖片引自:43rumors)    編輯短評:又一枚實際放大倍率大於1的新款微距鏡頭出現了,這款全新的奧林巴斯30mm微距鏡頭有著等效60mm的焦距,可以說是M4/3系統下的又一款微距拍攝利器。
  • 實現5X放大倍率 老蛙25mm F2.8正式發布
    近日,國產鏡頭製造商長庚光學正式發布了其新款微距鏡頭——老蛙FF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X。這款鏡頭具備了將被攝物體放大約2.5倍至5倍的能力,從而比一般微距鏡頭更能捕捉到難以想像的微觀世界,因此也被稱為超級微距鏡頭。
  • 新手怎麼選?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
    對於攝影的新人來說,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很多人還是分不清楚。攝影新人應該優先考慮購買哪一種鏡頭?如果第一支買了變焦鏡頭,第二支一定要買定焦鏡頭嗎?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定焦鏡頭,什麼是變焦鏡頭,它們之間應該如何進行選購。新手怎麼選?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什麼是定焦鏡頭?
  • 探索未知世界,內窺式廣角微距攝影鏡頭解析
    相信大家都看過《動物世界》,裡面有不少的鏡頭都會探入到地底動物巢穴進行拍攝,而它使用的就是內窺鏡系統,如果有去醫院做過胃鏡腸鏡的朋友對這個應該也不陌生。但應用到民用攝影領域,老蛙FF 24mm F14 2X Macro Probe的似乎是第一家,它的外形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硬性管道鏡設計,在工業檢測領域相當常見。金屬鏡身質感很不錯,還附帶了一個專用的手提箱方便攜帶,想得還是挺周到。
  • 16.6X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發布M4/3系統鏡頭
    F3.5-6.3鏡頭    奧林巴斯稱這顆鏡頭也具備了防塵和防水濺的設計。鏡頭實拍樣片    編輯看法:對於M4/3系統而言,這顆鏡頭的等效焦距達到了24-400mm,無疑是一顆非常強悍的超長倍率變焦鏡頭
  • 2498元2X放大倍率 老蛙65mm F2.8微距鏡頭評測
    01 外觀:做工優秀 手動操控老蛙CF 65mm F2.8 CA-Dreamer Macro 2X的鏡頭鏡身和遮光罩都是金屬材質設計,整體堅固耐用。不論是整體來看,還是只關注鏡頭的細節做工,這款產品都有很出色的工藝水準。
  • 認識鏡頭:什麼是變焦鏡頭,有什麼效果?常見的分類有哪些?
    為什麼有些鏡頭可以伸縮,有些又不能伸縮呢?這種可以伸縮的鏡頭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攝影新手必須要了解關於變焦鏡頭的知識,只有明白它的原理和優缺點以後,今後在購買時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鏡頭。本文帶大家了解變焦鏡頭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 微距到底有多微,一張圖教你搞懂放大倍率
    不少人都會有拍微距或者買一隻微距鏡頭的想法,但是你知道放大倍率這個東西是什麼意思嗎?這裡有一幅超簡圖,讓你快速了解微距鏡頭的不同放大率,實際上有什麼效果。放大倍率指在鏡頭的近攝端時(即最近對焦距離處),被攝物的大小與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影像的比例。通常以「x」或是比率表示。
  • 什麼是突破攝影瓶頸最好的方法?擁有一支微距鏡頭,微距攝影全解
    「微距攝影」是區別於常規攝影的一種特殊的攝影方法,微距攝影是在近距離拍攝有關物體,並可以得到比原實物大的影像,放大倍率是1以上。微距鏡頭具有從無限遠到1:1放大倍率對焦的能力,這意味著現實生活中圖像的大小與傳感器上的圖像大小相同。放大倍率告訴您投影在相機傳感器上的圖像如何與拍攝對象的實際尺寸進行比較,因此1:2比例的鏡頭在傳感器上的圖像只有主體尺寸的一半,而5:1比率可以將圖像投影到主題大小的五倍。微距鏡頭具有比普通鏡頭更近的對焦距離。
  • 1.2倍超級放大倍率 佳能EF-M 28/3.5 IS STM 微距發布
    1.2倍超級放大倍率 佳能EF-M 28/3.5 IS STM 微距發布發布時間: 2016-05-31 09:25 | 來源: 影像中國 [ 原創 ] | 作者: 楊炤龍 | 責任編輯: 路雪揚 2016年5月11日,佳能EF-M28mm f/3.5 IS STM 微距鏡頭正式發布。
  • 0.82x的放大倍率 佳能公布光學取景器專利
    近日,佳能在日本公布了新款光學取景器專利,該取景器的主要特點是能夠提供0.82x的放大倍率。目前,佳能單眼相機所使用光學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並不統一,例如EOS 1D X Mark II相機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為0.76x,而EOS 5D Mark IV取景器的放大倍率則為0.71x。
  • 外國光學公司推出2:1倍率常規微距鏡頭
    最近CES新品發布非常火爆,說點CES之外的事情,外國Venus光學公司近日推出了首款常規全畫幅2:1微距鏡頭,這支鏡頭焦距為60mm,最大光圈f/2.8,放大倍率達2:1(以前雖然有例如5:1倍率鏡頭,但是屬於醫療行業,並不具備常規拍攝能力),新鏡頭支持全幅相機,支持尼康、佳能、索尼、賓得等多個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