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僅剩餘的半個月,5G這個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網絡新形態,已然成為了各家手機產商分秒必爭想要推出的一記殺手鐧,無奈受限於技術以及7nm製程的前期產能爬坡比較困難,不管是最新推出5G集成基帶的華為,還是高通驍龍目前採用的外掛式基帶,都足以證明就目前5G網絡想要大面積普及的確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不管是5G網絡普及難度較大還是5G手機價格有所下降,都無法避開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戶都還在使用4G手機的現狀,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這些用戶同樣可以使用到5G網絡呢,或許這才是華為5G隨身WIFI得以誕生的真正原因。
4G手機使用5G網絡,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可以想到,那就是使用5G外設,再通過外設將5G網絡轉化為4G手機可以連接的WIFI網絡。華為5G隨行WiFi支持NSA/SA 5G雙模組網,支持國內5G/4G全網通,覆蓋全球150+國家主流5G/4G頻段,5G峰值下載/上傳速度高達1.65Gbps/250Mbps。這主要得益於華為5G隨行WiFi採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7nm巴龍5000外掛基帶。這相當於直接將用於手機外掛的5G基帶移植到華為5G隨行WiFi上面。
華為5G隨行WiFi可以通過WIFI和USB 3.0 Type-C兩種方式接入網絡,WIFI連接作為日常常用的網絡形態,大家肯定比較熟悉,而USB 3.0 Type-C連接網絡這種方式小編在之前只在IPhone手機上使用過類似功能,直接利用華為5G隨行WiFi上自帶的USB 3.0 Type-C接口連接筆記本即可直接使用。作為隨身使用的5G WiFi,華為5G隨行WiFi配置了4000毫安時大電池。
40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在筆者單臺設備連入網絡的情況下,滿電狀態下一天正常使用還能剩餘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電量,這可是基本都在滿負荷情況下使用,測速、刷劇、玩遊戲多場景,而5G網速都可以都可以輕鬆應對,下載應用、歌曲等小文件可以做到無進度條的狀況,刷劇則是表現最為明顯的地方,可以做到和緩存好的狀態一樣,隨意拖動,都可以流暢播放。
華為5G隨行WiFi,外觀採用賽車跑道式設計,有陶瓷白、典雅黑雙色可選,不過個人更加喜歡陶瓷白的百搭風格。除此以外,華為5G隨行WIFI還搭載了一塊1.45英寸LCD屏幕,加上華為專門定製的UI, 掃碼連接WIFI、切換WIFI頻段、實時查看5G信號通過隨行WIFI就可以設置。不過在使用過程中小編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蘋果手機可以直接用自帶相機掃描即可直接連接,不知,這可是華為針對信號較差的蘋果手機的特殊通道。
都說到網速了,不實際測試一下,好像都表現不出作為5G外設的優越性,在小編所在的昆明,目前僅僅一環內有5G信號的覆蓋,總體來說覆蓋範圍目前來說還是非常有限的。而苦於囊中羞澀小編也僅僅開了一個最低128元的5G套餐來進行測試,實際測試最高速度在320Mbs/s的速度,確實秒殺目前所使用的三大運營商的4G速度,不過流量消耗也確實非常感人,測試網速一次1G流量就不見了,128元套餐30G流量也僅只夠我點擊30次,這種暢快體驗,只有輕身體驗才可以感受到的質的提升,面對目前大多數用戶所能接觸到的4K視頻都可以輕鬆即開即播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那麼這麼快的網速都有哪些使用場景呢,經過幾天的使用,個人認為在小型網絡會議或者旅遊團建網絡分享,再或者是需要網絡的臨時活動場地這些地方華為5G隨行WiFi都非常實用,畢竟支持16臺設備同時連入,加上5G的吞吐量,就算大型遊戲開黑現場都可以直接將網絡延遲降到最低,這也將是5G網絡在電競發展迅速的今天所帶來的先天優勢之一。
不僅僅如此,除了發揮WIFI基礎使用場景功能以外,華為5G隨行WiFi還加入了針對新媒體人——跨作業系統、無損、零流量大文件互傳,這個功能對於當下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來說使用非常方便,每天在內景或者外景採集到的大量素材,通過華為5G隨行WiFi作為傳輸中介即可實現無損、不消耗流量、快速的跨系統傳輸文件,這個功能需要在APP華為指揮生活客戶端文件互傳功能中實現,是一個偏向每天傳輸大量文件用戶群的功能,在出差或者不方便的時候手機即可傳輸大文件。
面對當下還是4G手機佔據絕大多數份額的情況下,華為5G隨行WiFi通過外掛基帶的方式實現了4G手機使用5G網絡的可能。豐富的使用場景以及超高的便攜性讓華為5G隨行WiFi保證隨時隨地享受5G的暢快感,特別是在今年5G手機一直處於PPT狀態的情況下,5G外設也是當下不可多得的完美方案。對於一直處於信號不夠好的IPhone用戶來說,馬上更換5G已然是不可能,最早的5G蘋果手機也得等到明年9月。綜合來說華為5G隨行WiFi是當下4G手機享受5G網絡的唯一解決方式,在豐富的使用場景以及針對各類人群的特殊場景都有包含,是當下嘗鮮5G網絡不可多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