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評65:華為重啟4g手機;小米業績創新高;蘋果12成本曝光

2020-12-06 騰訊網

01

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為了讓手機業務活下去無可厚非。畢竟形勢嚴峻,5g手機零部件供應短缺,轉向4g未必不是一條生路。凡事有但是:

一來5g浪潮發展如此快速迅猛,背後也有華為的一份力,如今退回4g確實有些可惜;

二來轉向生產4g手機,消費者是否會買帳是個問號;

三來沒有自研晶片加持,轉向高通聯發科,與友商競爭,怎麼保持特色、差異化以及技術優勢,是個問題;四來老美發放4g許可,以及28nm以下非高端工藝,本身就是為了延緩我們的技術發展,華為轉向4g可以說正和他意。

總體來說,看到這個消息,內心比較矛盾,比較複雜,既不想華為手機業務倒下,又不想華為妥協轉向4g,但是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只能說尊重華為的選擇。

02

2020年Q3,小米營收722億,同比增長34.5%,其中:

智能機營收476億,同比增長47.5%,佔比66%;

AIot業務181億,增長16.1%,佔比25%;

網際網路業務58億,增長8.7%,佔比9%。

按區域算,國內營收334億,佔比46%;海外營收398億,佔比54%,增長52.1%;

另外,miui月活躍用戶3.68億,其中國內活躍用戶1.09億,佔比29.6%。

毫無疑問,這份業績非常亮眼,尤其是智能機業務的發展。就當前來看:

1.華為讓渡市場,小米機會抓住機會,搶佔份額,國內市場和歐洲市場是增長動力;

2.網際網路業務增速放緩,個人認為兩方面原因,一是yq原因,廣告主對廣告投入比較謹慎;二是小米廣告變成可以關閉,變現能力變弱,可以說有舍有得;

3.看形勢,海外發展良好,miui在海外很受歡迎;

考慮到華為繼續讓渡市場以及蘋果供應短缺,小米相對有競爭優勢,應該會繼續保持良好業績。總體來說,比較看好Q4小米發展。

03

華為重申不造整車,誰再建言造車,直接調崗。同時,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歸口到消費者業務委員會,重組消費者BG跟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歸口到智能終端和智能汽車零部件IRB,餘承東任主任。這個文件有效期三年。

簡單來說:1.為了業務之間的協調,將智能汽車相關業務統統整合到消費者業務口上去;2.為了避免扯皮拉勾,權責明確劃分下;3.先試點個三年,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2010年以前,華為堅決不做手機,誰做誰下崗,結果還是做手機了,並且做到第一。那麼有沒有可能華為後面會改弦更張,造整車呢?

我覺得可能性很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華為的目標很明確,下定決心就是要搞鴻蒙生態,搞萬物互聯,智能汽車是1+8+N的一塊。如果華為下場造車,跟其他車廠競爭,就沒誰跟他玩了,萬物互聯就是空話。華為不會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

04

蘋果12pro 成本約406美元,其中韓國零部件佔比26.8%,美國21.9%,日本13.6%,灣灣11.1%,大陸4.6%。這裡再談蘋果成本多低掙有多暴利,沒有意義,畢竟不能年年都拿這個說事。聊點其他的:

1.這個比例很正常,手機三大件晶片、屏幕、存儲價格高,不是韓系就是美系,所以他倆佔比高,放到其他手機上也成立;

2.高通的刀子最狠,不算晶片組,只算通信基帶,竟然比三星屏幕還貴;

3.國產供應商附加值比較低,賺的都是辛苦錢;

4.得強調下,蘋果是國內組裝(這點還是越南好,直接標明越南組裝),按照官方定義國內生產的都算國產,但是你懂的,實際上不是全國產,當然不能否認,蘋果對國產供應鏈貢獻也很大;

5.全國產化很難,國外品牌全國產化更難,但不能指望著市場能換技術,自研核心技術是不能放鬆的。

05

美團推出「風雨同舟」計劃,增加外賣小哥評價商戶功能,提升外賣小哥話語權。此前,外賣小哥深陷算法困境被曝光後,人們對他們的生存生活越來越關注。在這個背景下,美團從工作保障、職業發展、體驗提升、生活關懷四個方面提升外賣小哥體驗,是個好苗頭,是值得稱讚的。

但是,增加外賣小哥在商家那裡的話語權能有多大改善仍是未知。

第一,外賣小哥的困境根源不在於商家,之前提到過外賣的不可能三角,不再贅述;

第二,外賣小哥跟商家沒有直接利益關係,評價商家,是否能讓商家改善,不得而知。這個不像客戶點評商家,打差評影響他生意,你外賣小哥打差評說商家出餐慢,美團難道打電話讓商家換廚師?

在此基礎上,我倒是我有個想法:外賣小哥在騎手app打差評可以在美團app上聯動,比如客戶可以看到出餐慢的評價,或者根據出餐慢評價動態調整客戶看到的預計到達時間,讓客戶有個心理預期。

06

華為鯤鵬生態已經聚合12家OEM合作夥伴,1000+行業合作夥伴,30萬鯤鵬開發者,並在全國開設21個鯤鵬應用創新中心。由於鯤鵬生態是面向行業客戶的,所以知名度沒有鴻蒙生態那麼高,但是意義同樣重大。

鯤鵬生態主要降低對基於x86架構的依賴,轉向arm架構,一方面可以藉助arm架構形成平衡,避免出現x86過度壟斷支配,進而被卡脖子窒息;另一方面,通過基於arm自研晶片,藉助國產化替代浪潮,帶動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培養晶片相關的技術人才。

目前,鯤鵬生態已經跟高校合作搞科研培養人才,跟當地軟體企業合作搞創新,跟當地政府合作搞應用遷移場景落地,相當於形成產學研用一條龍合作鏈,重走微軟成功之路。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京東物流考慮明年...
    (第一財經)2.華為手機部回應 Mate 40 系列 12 月 16 日可優先升級鴻蒙系統 :我們沒說過今天早些時候有媒體稱:華為軟體部副總裁毛玉敏預告,12 月 16 日鴻蒙手機開發者 Beta 版將採用全新設計語言,而 Mate40 系列優先升級。
  • 華為手機Q2中國市場佔有率再創新高 但最暢銷手機還是蘋果X
    華為手機Q2中國市場佔有率再創新高 但最暢銷手機還是蘋果X
  • 華盛通:15項業績指標創新高!為何還有機構看空小米有20%下跌空間?
    3、小米營收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歷史最高的季度業績記錄。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情況,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3.536億部,同比下降1.3%。數據顯示,三星重奪冠軍寶座,華為跌幅最大,而小米更是超越蘋果,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第三名,這是蘋果自加入榜單以來第一次跌出前三名。
  •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華為、小米等或將推出新機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華為、小米等或將推出新機 智物科技評論 發表於 2020-12-03 16:56:48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最初的幾批摺疊屏手機賣的不錯
  • 部分機型無限重啟!小米華為紛紛中招!
    涉及到的機型,包括了華為P30、榮耀V10等十餘款熱門機型。在2月底,華為在其官方也發布了兩者安全預警,即「 安全預警 - 涉及某些華為手機的內存寫越界漏洞」。然而,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些出現無故重啟的手機,都是在更新了華為最新系統版本後出現的,即EMUI10。近日,有一家手機品牌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華為手機的質量問題或設計缺陷。
  • 份額下降業績報喜,蘋果高利潤的核心是什麼?
    其中按照產品來劃分的話,本季度iphone的營收為559.57億美元,同比增長7.65%,營收佔比為61%。從中也可以看出,蘋果公司業績的增長也與iphone業務的增長有極大的關係。iphone業務雖然在財報中呈現出業績迴轉的趨勢,但是其手機出貨量與市場份額卻呈現另一番光景。
  • 我的手機歷史,華為、蘋果、三星、小米
    最早用的一部智慧型手機是華為8600,當時還是運營商合作機,最深的印象就是沒有GPU加速,3D小遊戲都玩不了;因為必須用電信卡的原因,早期一直沒有好的手機,一直到小米1S的出現,終於有了一部高配置的電信手機,這部手機我用了3年,除了電源鍵摔得沒有彈性,沒有其他問題。
  • 小米拿下全球「最佳」遠攝,畫質超越華為蘋果,實力不容低調!
    其中華為Mate 40 Pro系列當屬最強王者,因為這款手機奪得了最佳拍照、最佳視頻、最佳夜攝、最佳散景等四項最佳,確實是實至名歸,畢竟這款手機被打出了139分的總成績,目前位居第一。至於最佳遠攝和最佳廣角,這兩項名單則被小米10至尊紀念版拿下了。同樣是拍照實力強大的一款旗艦,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DXOMARK上的總成績為133分,目前排名第三。
  • 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有望曲線上市
    【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最快明年上半年上市】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華為供應商對記者表示,4G新的手機訂單已經陸續開始備貨。從時間點判斷,最快將會在一季度上市。華為方面則對上述消息不予回應。(第一財經) 解讀 華為重啟4G手機,主要還是對局勢的無奈,5G晶片用一顆少一顆,用4G更多的是爭取時間,手機不能斷檔。從蘋果4G手機銷量看,目前也還有市場。
  • 小米的蝴蝶效應
    從小米成長歷史來看,或許包括華為手機、榮耀手機、OPPO、蘋果等這些傳統對手,都低估了小米的戰略能力和戰鬥意志。但硬幣的另外一面是被忽略的,周掌柜團隊觀察,「衝上市」 對常規運營的躍進式推動,多少體現出小米背後的美元基金對國際環境的擔憂和急切心情,上市後小米大概率需要用較長時間消化之前的庫存,甚至出現業績下滑。據統計:2018 年小米已經推出了 12-13 款手機,目的是激活市場做銷量,但很多經銷商還在賣 2017 年的產品,也不符合 OPPO 這樣廠家單一旗艦放量分攤成本的行業規律。
  • 小米黑科技好嚇人!小米太陽能電池手機曝光:再不怕沒電了?
    很多人啊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說到小米,就嘲笑它是組裝廠商,不像華為那樣有自己的研發技術。實際上小米雖然的確不如華為,但在黑科技領域也在苦苦探索,時不時的給我們一些腦洞大開的創新。而近日,國外科技媒體XZP又扒出了小米新申請的一個專利。
  • 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
    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或為應對美禁令的無奈之舉據多家媒體報導,華為正在積極向供應商訂購4G手機相關零部件,意欲重啟4G手機生產。有受訪供應商表示,華為4G新的訂單已陸續開始備貨,現階段訂單成品預計明年上市,從時間點判斷,最快將會在一季度。部分組件製造商已經收到通知,華為恢復購買主板和鏡頭等其他部件產品。
  • 一文讀懂5G手機發展格局|5G|小米|蘋果|華為-智通財經網
    不過,蘋果的結構光軟硬體方案技術壁壘非常高,處於壟斷地位,除蘋果外的第三方供應鏈目前精度還相差甚遠。而TOF方案相對簡單,產業鏈發展得比較成熟(見表6:TOF產業鏈),如LGInnotek、Sunnyoptics、O-Film等一線模組廠都能夠提供高質量模組。
  • 你公司的年會獎品是蘋果iPhone還是華為手機?
    但是,根據目前筆者了解到的消息來看,今年很多公司的年會獎品已經由蘋果iPhone切換成了國產品牌,比如華為手機、小米手機,或者是iPhone與華為等國產手機都有。很顯然,這在往年諸多公司的年會上是比較少見的現象。
  • 深度長文:小米的蝴蝶效應
    (歷史上,小米每次融資之後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低谷期,或許這和衝業績融資有關)從小米成長歷史來看,或許包括華為手機、榮耀手機、OPPO、蘋果等這些傳統對手,都低估了小米的戰略能力和戰鬥意志。背後也有著他的邏輯:其一,小米是創業體制,決策效率高且不可預判,這和三星與華為、蘋果的龐大組織架構有本質區別;其二,小米更願意破壞式創新,也可以叫做顛覆式創新,不按常理出牌有時候很難跟進;其三,小米在中國、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國,甚至歐洲的葡萄牙、義大利等經濟欠發達國家有大批粉絲,全球經濟不景氣背景下小米有特定市場,特別是年輕人。
  • 華為手機強勢增長 42%,蘋果小米OV出貨量暴跌
    10月31日消息,近日第三方數據調查公司 Canalys 發布消息顯示,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在國內市場出貨量達到了 4150 萬部,市場份額增至 42%,佔據國內手機廠商首位,而第二至第五名的分別是 vivo、oppo、小米、蘋果,最重要的是第二至第五名的市場份額總和也僅達到 50%。
  • 超越蘋果,領先華為?小米野心顯露,這次並不是說說而已
    隨著2020年即將落下帷幕,也就意味著今年手機市場大戰也告一段落。今年不管是國產廠商還是國外企業,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正實力。華為掏出了自己的麒麟9000晶片,蘋果也擁有了5G,OPPO、VIVO今年的旗艦機表現也屢獲稱讚,甚至小米都開始正式進軍高端路線,準備與巨頭們分得一杯羹。
  • 2015 Q2全球智慧型手機排行:華為/小米逆天
    調研機構TrendForce送出了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報告,讓人驚喜的是,華為和小米超越LG,緊隨三星和蘋果之後,位列全球智慧型手機的第三和第四位。報告中提到,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3.04億部,華為出貨量為7.6%,而小米則是5.9%,比後面的LG高出了0.1%,相比三星和蘋果,兩家公司還要繼續努力,兩者的出貨量分別是26.8%和16.4%。此外,報告還給出了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排名情況,華為Q2繼續登頂,緊隨其後的是小米,而OPPO也上升到了第五。
  • 萬字長文深度解讀:小米的蝴蝶效應
    (歷史上,小米每次融資之後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低谷期,或許這和衝業績融資有關)   從小米成長歷史來看,或許包括華為手機、榮耀手機、OPPO、蘋果等這些傳統對手,都低估了小米的戰略能力和戰鬥意志。背後也有著他的邏輯:其一,小米是創業體制,決策效率高且不可預判,這和三星與華為、蘋果的龐大組織架構有本質區別;其二,小米更願意破壞式創新,也可以叫做顛覆式創新,不按常理出牌有時候很難跟進;其三,小米在中國、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國,甚至歐洲的葡萄牙、義大利等經濟欠發達國家有大批粉絲,全球經濟不景氣背景下小米有特定市場,特別是年輕人。
  • 五大洲智慧型手機佔比分析,三星、華為、蘋果三分天下,小米亮點
    5G智慧型手機的份額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1%增長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7%以上。5G可能有助於2020年下半年的恢復速度。根據該報告可以看出,當前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依舊是三星、華為、蘋果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大手機廠商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51%,頭部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