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額下降業績報喜,蘋果高利潤的核心是什麼?

2020-11-22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藍科技

在經歷連續四個季度淨利潤下滑之後,蘋果終於迎來了增長。

近日,蘋果公司發布了2020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顯示:蘋果公司淨營收為918.19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為222.36億美元,同比增長11%。並且,蘋果2020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按照產品來劃分的話,本季度iphone的營收為559.57億美元,同比增長7.65%,營收佔比為61%。從中也可以看出,蘋果公司業績的增長也與iphone業務的增長有極大的關係。

iphone業務雖然在財報中呈現出業績迴轉的趨勢,但是其手機出貨量與市場份額卻呈現另一番光景。

根據IDC發布的全球手機市場季度根據報告顯示,2019年蘋果公司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91億臺,同比下降8.5%,年度出貨量首次被華為超越位居全球第三。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為13.9%,落後於華為的17.6%。

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蘋果的銷量以及市場份額在下降。但是,其營收依舊保持增長。因此,藍科技認為,蘋果公司正在樹立自己高端化、奢侈化的定位。雖然iphone的市場份額及銷量在下滑,但是憑藉其高利潤以及高溢價能力,仍然能為自己帶來良好的財報數字。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利潤情況的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利潤為120億美元,同比下降11%。不過蘋果還是佔據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66%的行業利潤,約80億美元,而第二名的三星才擁有17%的利潤,由此可以看出蘋果超高的利潤。

蘋果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並非只是因為其定價昂貴,其對於核心技術的掌握、公司品牌度的打造等等方面都是能夠獲得足夠高利潤的關鍵因素。

全球第一手機品牌

2008年12月,當時的手機王者諾基亞發布了全新的N系列智能S60旗艦—N97。此款手機也是諾基亞歷史上首款採用全觸屏+QWERTY全鍵盤S60智慧型手機,這不僅預示著諾基亞將全面進駐觸控手機行業,同時也透露出諾基亞將要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的決心。

但萬萬沒想到,在人們將N97成為機皇的時候,這也是諾基亞最後的輝煌。

早在前一年,美國舊金山的馬士孔尼會展中心的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2007中,史蒂夫·賈伯斯推出了第一代iphone,當時大多數人不會想到,從這一刻起,iphone這個名字統治了以後十年的手機市場。

蘋果憑藉自己出色的設計以及理念實現新王登基,逐步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價值。第一款無法拆卸電池的手機、超前的搭載視網膜顯示屏、16:9屏幕尺寸的革新等等的一系列操作都讓消費者無不驚嘆iphone的創造。而iphone也成為了眾多手機廠商模仿的方向以及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核心技術也是溢價權

當然在iphone在除了不斷創新以外,其自身的ios系統也是能讓iphone保持高溢價的關鍵。

對於系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流暢度上的體驗。而蘋果的ios系統採用優先響應屏幕的處理方式,能極大的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同時,蘋果的ios系統是閉源運行,市場上的手機軟體必須經過蘋果公司的認可才可以上架。

這樣一來,就可以對軟體形成很好的監管,控制了流氓軟體以及對手機系統契合度不佳的軟體,保證系統純淨的同時,大大增加了手機的使用壽命。從而讓iphone在常年使用中,仍然能夠保持最初的流暢度。

並且,在iphone發布至今,其售價就一直高於行業平均價格。因此,對於iphone的使用,從心理上就帶給消費者一種虛榮心的滿足。這也是為什麼當蘋果發布高價iphone以後,人們依舊會趨之若鶩,而國產手機價格稍高就會遭到消費者的吐槽。這其中的原因,除了蘋果的品牌價值以及核心技術的掌握外,也與蘋果常年的高端形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蘋果的崛起是因為每一次都抓住了時代的先機,從而樹立起如今的品牌。如今,蘋果銷量下跌,市場份額不在,創新又泯然眾人矣之後,單單憑藉獨有的系統以及聲望還能保持多久的高利潤?這是擺在蘋果面前的一個難題。

相關焦點

  •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
    摘要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近日,有部分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上市公司能否受益?」《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市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發現,減稅降費確實推動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 豫股一季報:半數「報喜」,疫情下開工不足成影響業績主因
    其解釋稱,儘管目前養殖場、屠宰場等雖已陸續復工,但養殖積極性不高,鴨苗銷售價格同比出現大幅下跌。 02同樣是捐款:他們把捐款寫入業績影響因素疫情之下開工不足、上下遊產業鏈無法配套,成為拖累很多企業一季度業績的原因。
  • 蘋果三巨頭接受《商業周刊》專訪談戰略、市場份額及新手機
    憑藉著Google免費的作業系統及微薄的利潤空間,那裡到處都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這種廉價智慧型手機引發的價格崩塌其影響絕不僅限於中國。1年以來,蘋果股價下挫了33%。 只做高端市場 但庫克對股價變化反應平和,不以升喜,不以降憂。稱過山車自己已經坐得太多了。至於廉價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崛起,他認為不足為奇。
  • 如果蘋果開放iOS系統,讓其它手機使用,對蘋果會有什麼好處?
    如果蘋果允許其他手機使用iOS,對蘋果公司會有什麼好處?也許很多人會回答:「這樣做,百害而無一利,會給蘋果公司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安卓系統相對於蘋果的ios系統,在流暢性和易用性上要差很多,遭到眾多安卓用戶的吐槽,如果此時蘋果ios系統開放給所有手機品牌使用,為了贏得用戶的青睞,其它手機品牌會快速上線ios版手機,到那時,ios系統市場份額會大幅提升,甚至會快速超越安卓系統,這對於蘋果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好。2、蘋果app應用商店消費會幾何倍數增長。
  • 賺走全球9%的利潤,華為望塵莫及
    根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5G智慧型手機型號的收益份額Top 5圖表,三星在5個型號中佔3個,前3個是三星S20、三星S20 Ultra和三星S20。第四、第五個加盟模式由華為旗下的華為P40 Pro、華為Mate 30 5G佔據。
  • 業績持續復甦,三大行業展現「韌性」,掘金這些潛力股!
    電解鋁則將繼續維持高利潤。需求方面,國務院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汽車產銷量將在未來保持攀升節奏,光伏產業及城軌交通穩步發展,為用鋁需求提供支撐強勁。整體而言,電解鋁利潤或將繼續維持高位。建議關注紫金礦業、江西銅業、雲鋁股份、神火股份。其他細分領域中,民生證券分析師方馭濤表示看好通脹上行帶來的金價上行。
  • ...電子(00285)三季報點評:主業拐點趨勢確認,蘋果「成品+結構件...
    公司在電話會議中展望全年營收700-750億區間,盈利50-55億區間,意味全年以及Q4單季營收及利潤均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從環比角度,預測區間中值意味著Q4營收略有增長,而盈利會環比有所下降;但考慮口罩業務在Q4營收和盈利貢獻將環比大幅下降,公司Q4主業表現並不差,或者意味著業務新趨勢的開始。
  • 華盛通:15項業績指標創新高!為何還有機構看空小米有20%下跌空間?
    2、實現經調整利潤為41.28億元,同比增長18.9%,超出彭博預期的34.3億元。3、小米營收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歷史最高的季度業績記錄。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情況,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3.536億部,同比下降1.3%。數據顯示,三星重奪冠軍寶座,華為跌幅最大,而小米更是超越蘋果,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第三名,這是蘋果自加入榜單以來第一次跌出前三名。
  • 酷評65:華為重啟4g手機;小米業績創新高;蘋果12成本曝光
    毫無疑問,這份業績非常亮眼,尤其是智能機業務的發展。考慮到華為繼續讓渡市場以及蘋果供應短缺,小米相對有競爭優勢,應該會繼續保持良好業績。這裡再談蘋果成本多低掙有多暴利,沒有意義,畢竟不能年年都拿這個說事。
  • 普路通:上市三年業績變臉 靠「炒外匯」維持利潤
    隨著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漸次披露,普路通的業績也將呈現在投資人面前。三年來,普路通交給市場的答卷如何?公司營收雖然有所萎縮,但淨利潤穩步上漲,招股說明書對此解釋為公司交易類收入佔比下降,服務類業務佔比上升所致。上市首年(2015年),公司營收37.11億元,淨利潤1.71億元,2016年至2018年三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為35.95億元、53.81億元、45.4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91億元、0.68億元、1.00億元。
  • 1729股中報業績預告掃描:創業板增速提升明顯
    同樣作為上半年單邊行情階段的大牛股,暴風科技披露的中期業績下降的公告亦再度施壓公司股價。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在343.32萬元-801.08萬元,比去年同期2288.80萬元的盈利額下降65%-85%。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高價股暴風科技(300431.SZ)自7月13日復牌以來,股價連續一字跌停。
  • 知名度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年利潤超70億,連續2年拿下全球第一
    而據5月20日最新消息來看,這位知名度比肩華為的科技巨頭,剛剛公布其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9/20財年全年和第四財季業績報告。數據顯示:聯想全年拿下3531億的人民幣的總營收,這也是聯想連續第兩年創下營業額突破3500億人民幣的成績;而另一方面,其稅前高達70.9億人民幣的利潤,也因為同比增長19%的關係,創下歷史新高。
  • iPhone12大陸零部件僅佔4.7%,蘋果產業鏈含金量還有幾成?
    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前三季度蘋果產品發布延遲,但是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內地果鏈公司產品技術門檻低,所佔份額小,毛利不高,後續增長前景不明等原因。過去10年,大陸蘋果產業鏈公司取得高速發展。統計得出,2011年以來,大陸蘋果產業鏈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取得快速增長。
  • 1月25日新三板開盤必讀:已有126家企業去年業績報喜
    新鴻運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  雄匯醫療由協議轉讓變更為做市轉讓  加入做市  新鴻運、雄匯醫療、旭成科技、皓華網絡有做市商加入   市場要聞  126家新三板企業去年業績報喜仍有多家公司業績不佳  截至1月24日,已有135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
  • 蘋果和Facebook怎麼選?|2019Q3財報數據分析
    蘋果2019Q3業績蘋果2019Q3主要財務數據:總收入640.4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毛利為243.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運營利潤為156.25億美元,同比下降3.1%。毛利為983.92億美元,同比下降3.4%。運營利潤為639.30億美元,同比下降9.8%。淨利潤為552.56億美元,同比下降7.2%。稀釋每股收益為11.85美元,同比下降0.2%。
  • 蘋果硬體利潤攤薄,其軟體能否續寫利潤神話?
    iPhone7/8的雙攝像頭,防水功能,雖然不是爆款的硬體,但情緒穩定的果粉們向來不吝金錢來購買最新式的硬體,蘋果也因此保有一些利潤。硬體之殤,利潤卒於品質過剩地球人都知道蘋果硬體品質過硬,卻鮮有人知道,這種品質過硬或者說叫品質過剩,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的。
  • 從業績預告看2021年六大板塊景氣方向:食品板塊高增長 高端酒增速...
    一般公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需要對應三種情況:①淨利潤為負,②淨利潤相比於前一年同期上升或下降了50%以上,③淨利潤相比於前一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從市值角度來看,以2021年1月13日收盤價計算,市值低於100億元以下的公司共計399家披露了業績快報。
  • 高高在上的蘋果公司,終於向價格屈服了?
    而從2015年開始,蘋果在中國的出貨量與份額佔比就已經在逐漸遞減了。2019年的蘋果與鼎盛時期的2015年相比,在國內的出貨量下降了53%,份額腰斬了一半。橫向比較2015-2020年第一季度的淨營收,雖然蘋果公司的淨營收趨勢大體平穩向好,但是蘋果手機業務在淨營收中的佔比已經從15年的69.4%下降到了20年的49.7%,收入金額下降了113.2億美元。 這固然與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事件有關,據蘋果官方給出的數據,蘋果在全球的銷量因此暴跌70%。但觀察蘋果手機業務近兩年的成績單,手機業務的疲勢已經不僅僅只是疫情單方面的原因了。
  • 歌爾股份,蘋果產業鏈明星企業,未來依然可期!
    歌爾股份但是,最近股價有些鬆動,近幾個交易日股價下跌了近20%,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最近股價暴跌呢,我想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由於疫情影響,今年消費電子消費增速放緩,同時全球空運系統大幅度下降,表現在歌爾股份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大幅度攀升,截止最新的財報顯示,歌爾股份的存貨已經高達122.62億元,而應收帳款也是高達110.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