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福州市2020年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州的颱風個數為6~8個,數量較常年略多,其中1~2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市,影響程度重於2019年。
今夏高溫天數略偏多市防汛部門通報,今年受颱風影響,福州梅溪可能發生10年一遇的一般洪水;大樟溪、敖江可能發生5年一遇的一般洪水。今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市氣象部門在會上通報,今年夏季(7月~9月),預測福州平均氣溫為25℃~28℃,大於等於35℃的高溫天數略偏多,極端最高氣溫略高。夏季雨量介於500~700毫米,總體偏多。颱風影響的月份分布為:7月2個,8月2~3個,9月1~2個,10月及以後1個。氣象部門提醒,今年夏季福州氣溫偏高,可能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降水分布不均,雨量較常年偏多,各地要注意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汛期疫情防控不放鬆市防汛部門表示,今年汛期到來,但疫情還沒過去。為此,我市制定了《福州市應急避災點疫情防控工作導則》,確保出現災情時轉移群眾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相關人士介紹,工作導則已在前期的強降水過程中得到運用。比如安置地點要求具備良好通風、供水和臨時廁所等條件,設置基本生活保障區、物資保障供應區、醫務人員工作區、異常情況觀察區,分區標誌清晰明確,同時安置地點配備配齊防疫物資,醫護人員按規範開展防疫工作,發現異常按相關程序處理。
今年為何冰雹次數增多?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通報,我市今年已經出現了7次強對流天氣,其中有5次出現冰雹過程。會上,有記者提問,為何今年以來福州冰雹次數明顯增多?
市氣象局相關人士解釋,福建在全國屬於少雹區,冰雹相對活躍區域在閩西與閩中大山夾持的地帶,閩清-閩侯-福州市區一帶是相對多發區。數據顯示,1960年到2019年,福州國家氣象觀測站(烏山站)共觀測到14次冰雹,而今年該站已觀測到3次冰雹,次數明顯偏多。
氣象部門分析,從大氣環流形勢上看,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強,位置偏西,高空冷渦位置相對偏南且長時間停留在安徽、魯南、江蘇和浙北一帶,使得冷暖空氣持續在福州附近交匯,易產生強對流天氣和冰雹。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