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有8個颱風生成 登陸滬浙颱風為1949年以來最多

2021-01-21 人民網環保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施麟)27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對8月全國天氣情況進行解讀。今年8月共有8個颱風生成,有4個颱風在滬浙沿岸登陸,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今年以來颱風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生成和登陸颱風均偏多。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非常活躍,截止8月26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13.3個)偏多6.7個;8個颱風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4.2個)偏多3.8個。

其中今年8月共有8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5.7個)偏多2.3個;4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1.8個)偏多2.2個。

颱風登陸點偏北,登陸上海颱風異常偏多。常年在浙江至上海一帶沿海地區登陸的颱風年均只有1個,而在今年登陸的8個颱風中,有4個颱風在滬浙沿岸登陸,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其中,有3個颱風(「安比」、「雲雀」、「溫比亞」)登陸上海,為1949-2017年登陸上海颱風總數的一半(1949-2017總共有6個颱風登陸上海,包括二次登陸,直接登陸的僅有2個)。

登陸後北上颱風多,影響範圍廣。今年在華東地區登陸的「安比」、「摩羯」、「溫比亞」這3個颱風有一個共性,就是登陸後其減弱後的低壓或殘餘環流繼續北上,影響範圍廣。一個月內3個颱風沿華東地區北上,歷史罕見,給華東大部、華北東部、東北地區西部和南部等地帶來大範圍風雨影響。

颱風平均登陸強度偏弱,降水強度大。8個登陸我國的颱風中,僅有1個登陸時達強颱風級(「瑪莉亞」),其餘7個為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平均登陸強度為26米/秒(10級),比多年平均32.8米/秒(12級)偏弱。

今年登陸颱風雖然強度偏弱,但降水強度大,除上述登陸華東北上颱風給華東、華北東部和東北地區南部帶來較強降雨影響外,登陸華南沿海的颱風「艾雲尼」(熱帶風暴級)和「貝碧嘉」(熱帶風暴級)更是水汽十足,特別是「艾雲尼」,造成廣東中南部、海南島北部部分地區的降水量達250~450毫米,廣東江門、惠州、汕尾、雲浮、廣州等局地500~700毫米,廣東汕尾海豐縣達835毫米。「貝碧嘉」致海南島北部及廣東珠海出現600~700毫米的降水,海南海口達934毫米、臨高915毫米。

多颱風共舞,颱風路徑複雜多變。今年颱風生成較為集中,多次出現「雙臺共舞」、「三臺共舞」、甚至「四臺共舞」的現象,多颱風之間相互牽制,引導氣流複雜,導致颱風近海打轉徘徊,或曲折迴轉的複雜移動路徑。第4號颱風「艾雲尼」在華南沿海迴旋打轉,三次登陸華南(廣東2次、海南1次);12號颱風「雲雀」以「Ω」路徑移動,登陸日本後再登陸我國,並分別在日本南部海域和東海迴旋打轉兩次;16號颱風「貝碧嘉」在廣東西部近海迴旋2圈,先後在海南瓊海(熱帶低壓)、廣東陽江(熱帶低壓)和雷州(熱帶風暴)三次登陸。

(責編:施麟、賀迎春)

相關焦點

  • 今年颱風登陸偏多偏北 登陸時平均強度偏弱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中國大陸,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 中國氣象局:今年颱風登陸地點「偏北」
    中青在線北京8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其中8個登陸我國大陸。今天,中國氣象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專家解讀提到,今年颱風呈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登陸地點偏北、路徑複雜多變等特點。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
    2018年颱風在我國活動最頻繁,有12個颱風曾經登陸,包括了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相當於234公裡/小時)的颱風「山竹」。我國沿海地區常年受颱風影響,近年來廣東、福建、海南等省份都曾成為颱風登陸地。以廣東為例,2010年至2019年間曾有10個颱風登陸廣東,2018年是廣東最「吸風」的年份,曾有5個颱風登陸。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黑格比過境 8月或有4-6個颱風生成(附股)
    昨天(8月4日)凌晨3時30分,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在浙江樂清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上午9點減弱為「強熱帶風暴」。「黑格比」漸行漸遠,給多地帶來了一場雨,涼爽了昨夜,但在你一早醒來後,依然要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高溫將捲土重來。那麼今年8月還會有颱風嗎?
  • 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 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
    來源:天氣網   天氣網訊,自從12號生成之後,新一輪的颱風爆發季就算是結束,戰果還是相當豐富,7月生成了6個颱風。但是在短暫的修正之後,根據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未來10天內將會有1~2個颱風生成。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說不定還有第14號颱風會給我們驚喜。
  • 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與頻次歷史罕見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成成報導 8月3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共5個,較常年同期的平均2個明顯偏多,與1994年和1995年並列為歷史同期最多。
  • 8月扎堆來!或有3個颱風本月登陸
    經歷了罕見的7月「空臺」之後,剛進入8月,就有兩個颱風接連生成。連日來,東南沿海一些省份調高應急響應級別,部署防風防汛。氣象專家預計,雖然今年8月生成的颱風較常年偏少,但登陸中國的颱風偏多,要引起重視。颱風「森拉克」擦過海南三亞,瓊島出現強降雨天氣。圖為暴雨導致海口部分路段出現積水,外賣小哥冒險通過積水路段。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8月初或生成今年第3號颱風(附股)
    7月雖然還剩一天,但已基本可以確定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常年8月是一年中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根據目前預報,南海或在今年8月上旬迎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我國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顯示,2010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已經至少有80個。2018年颱風在我國活動最頻繁,有12個颱風曾經登陸,包括了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相當於234公裡/小時)的颱風「山竹」。
  • 數據新聞:3號颱風問世 8月或迎颱風暴發期
    >  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僅有2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隨後出現了1949年以來首個「7月空臺」, 颱風活動並不活躍。會登陸我國哪些省市?我們通過71年颱風大數據一起看看。  8月,颱風打卡最頻繁的月份  說到颱風打卡最多的月份,那非8月莫屬了。統計數據顯示,1949年至2019年71年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8月共生成403個颱風,平均每年8月有近6個颱風生成。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71年來颱風7月首次「缺席」8月將進入颱風活躍期
    劃重點,晴熱高溫、雷陣雨、颱風,是主角。來源 視覺中國總結上個月的天氣,今年7月,相比往年來說,有點特殊——差了颱風。據省氣象部門消息,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省。1949年至2019年,七月份登陸浙江省的颱風數總共有13個。而今年7月,颱風首次「缺席」,是1949年以來71年來首個沒有編號颱風生成的七月份。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8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 與往年相近(附股)
    剛過去的7月無颱風生成,是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眼下,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正給江浙滬地區帶來強風雨。8月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雨帶北抬後,北方會出現強降雨嗎?8月4日下午,多位專家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稱,8月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
  • 2020年8月颱風最新消息預報:幾個颱風會登陸我國
    中國天氣網訊 8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八月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薛建軍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分別介紹了今年1月至7月颱風偏少的原因,以及8月份颱風預測。  今年1月至7月共生成2個颱風,比常年同期的8個偏少6個;且7月份無颱風生成,成為1949年以來首次「空臺」的7月。
  • 「巴威」將至 或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最強颱風
    人民網瀋陽8月25日電 (孝媛)本網從遼寧省氣象臺了解到,受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影響,預計26~27日遼寧中東部地區有大雨到暴雨,部分縣(區)有大暴雨,過程最大降雨量可達100~200毫米;黃海北部偏北風轉西南風9~12級、陣風13~14級,將接近或超過歷史極值,其他海區偏北風7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6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平均每4.6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個年份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
  • 3號颱風生成,美發布4號颱風生成預警,可能登陸江浙滬
    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已經生成,這也是今年8月的第1個颱風,按照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最多可能出現8個颱風,並且這將可能是8月第1個登陸我國的颱風,2020年第2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號颱風「森拉克」的強度可能要大很多,92W如今的風速為30KT,中心氣壓值為1004hpa,美國聯合預警中心已經發布4號颱風生成預警,所以颱風是扎堆了。
  • 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我國颱風特點:登陸數偏多 登陸點偏北
    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據氣象部門專家介紹,今年颱風主要有五個特點: 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約平均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1日)下午,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生成,或將影響日本沿海。預計,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