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止步熱帶低壓 7月「空臺」創紀錄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截至8月1日中午12時,該熱帶低壓仍未達到颱風級別。
颱風(英語:Typhoon)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按照其強度,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六個等級。而在氣象部門那裡,熱帶氣旋就分為熱帶低壓和颱風。換言之,儘管7月最後一天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不過離成為颱風還有一步之遙,因為能被命名入颱風家族族譜的需至少達到熱帶風暴級別。按照這個標準7月真的「空臺」了。
一般來說,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平均每年生成約4個颱風,最多的年份多達8個,相當於平均每4天冒出一個,而最少的年份,也有1個颱風生成。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如2019年7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所以說,今年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整整一個月都沒有憋出1個颱風,這在有氣象記錄(1951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發生。
颱風登陸數偏少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
今年以來(1-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平均(8.2個)明顯偏少6.2個,為1951年以來同期生成颱風數第二少。最少的年份是1998年,有且僅有1個颱風生成。
今年以來,登陸廣東的颱風只有寥寥1個「鸚鵡」,比常年同期(1.47個)偏少,翻看1951年以來的同期紀錄,最少登陸0個,最多有5個。
不過,對於廣東而言,儘管今年以來颱風登陸數偏少,但7月零颱風不罕見。據了解,通常7月廣東進入後汛期,也開啟颱風活躍季,平均每年約有1個颱風登陸,歷年同期最多的年份(1980年),曾來過4個。
而沒有颱風光顧的年份有31年,佔比45%。過去30年中,這個比例高達47%,也就是說,7月廣東「空臺」不僅不罕見,反而還挺多發。
兩原因致7月「空臺」
廣東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胡婭敏解釋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今年7月首次出現沒有颱風的現象,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所致。
一是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大、偏西。通常7月上、中旬,副高脊線在北緯25-30°之間擺動;7月末至8月初,脊線跨越北緯30°。而今年7月,副高脊線位置比常年同期偏南5-10°,並且整體偏強、偏大、西伸脊點偏西,使得颱風生成源地——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對流活動受到極大抑制,使其缺少最關鍵的環境條件,擠壓了颱風生存空間。
而副高異常強盛,又與厄爾尼諾不無關聯。2019年秋季經歷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偏暖,導致副高偏強。
二是南半球越赤道氣流及南海季風偏弱。今年夏季,南半球澳大利亞冷空氣活動偏弱,導致其向北的越赤道氣流偏弱,「推動力」不足。5月下半月以來,南海季風異常偏弱,同時,由於副熱帶高壓異常導致其南側廣闊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為強勁的偏東風所控制,季風槽難以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形成。
因此,南海及菲律賓以東熱帶洋面對流雲團活動也較常年同期偏弱,不利於颱風生成。
「空臺」致多地少雨乾旱
據介紹,由於副高持續控制,沒有颱風「滅火解渴」,廣東經歷了一個異常高溫炎熱、雨水極度稀缺的7月。
全省來看,7月平均氣溫30.0℃,較歷史同期顯著偏高1.5℃,打破了1951年以來同期最熱紀錄;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5.1天,較歷史同期(6.9天)顯著偏多,為同期第二多(第一出現在2003年13.8天),其中羅定、鬱南月內共出現高溫日數全省最多,為27天,均刷新了當地歷史同期最多紀錄。
全省7月平均累計雨量僅69.9毫米,較常年同期(241毫米)偏少71%,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少的一年。其中包括中山、清遠、陽江在內有近兩成市縣都刷新了當地7月歷史最低雨量紀錄。
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
南海熱帶擾動能加強為熱帶低壓得益於副高北抬;高溫緩解甚至有些許涼爽得益於副高北抬和熱帶低壓環流帶來的風雨。更重要的是,副高北抬給了颱風生成、發展壯大的空間和機會。
副高北抬後,擺脫壓迫的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立馬「躁」了起來。
據了解,西南季風長驅直入,跟副高南側東風吸引纏繞,就跟許久未見的小情侶似的,纏纏綿綿繞出了一個個渦旋(其中就有備受關注的南海熱帶低壓),沉寂許久的熱帶輻合帶「復甦」,8月海上不會寂寞。
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我省,分別出現在上旬前期,中旬中期。由颱風等熱帶系統帶來的降水可能導致我省8月中南部降水接近常年,其他地區仍以偏少為主。
熱帶低壓發展為颱風
南海熱帶低壓已經發展為今年第3號颱風,並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一帶沿海。
8月1日中午前後,南海熱帶低壓外圍螺旋雨帶還在繼續影響廣東。截至12時25分,廣東沿海共有13個市縣生效暴雨黃色預警,6個市縣生效雷雨大風黃色預警。據了解,雖然這個颱風不正面襲擊廣東省,但由於它的雲系龐大,在移動過程中,其東側會拖拽季風氣流上岸帶來大量水汽。預計1-5日將會給我省帶來持續性降水,其中南部沿海市縣雨勢較強。
廣東省氣象臺預測,1日,粵東、粵西、珠江三角洲南部市縣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中雷陣雨局部暴雨,雷雨時伴有8級~9級短時大風;2日,粵東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粵西、珠江三角洲南部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中雨局部暴雨;3日,粵東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粵西、珠江三角洲南部市縣有大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有中雨局部暴雨;4日-5日,我省南部降水仍將持續。
溫馨提醒
廣東7月以來高溫少雨,未來幾天將轉受持續性降水影響,對我省當前旱情緩解有利,但在做好科學蓄水的同時,需高度關注旱澇急轉的風險:
1.需重點做好持續性降水及其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防禦。
2.需注意防禦局地雷擊和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及其帶來的災害。
3.海上過往船隻和海上作業人員要及時回港避風;海島旅遊和水上項目需注意安全;沿海市縣需做好防風加固工作。
文/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圖/信息時報記者 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