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象較罕見 8月颱風或至廣東

2020-12-06 央廣網

歷經4輪「龍舟水」及1個颱風來襲之後,廣東高溫少雨天氣已持續了一個多月,接下來汛情發展形勢如何?應重點防範哪些安全風險?

筆者從7月29日召開的全省防汛救災暨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省22個縣(市)平均氣溫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預計8月份可能有兩個颱風影響我省。接下來,我省要做好防禦颱風及其次生災害的各項準備。

本月降水量較歷史同期偏少

今年以來,我省有力應對13輪強降雨,有效防禦首個登陸廣東的颱風「鸚鵡」,防汛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同時,今年的氣象條件歷史罕見。氣象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較歷史同期偏少19%。特別是7月以來(7月1日—25日),全省平均氣溫30℃,較歷史同期顯著偏高1.4℃,為同期最高;全省平均降水量較歷史同期(169毫米)顯著偏少75%,其中五華、雲浮、高要、三水、中山和開平6個縣(市、區)降水破歷史同期最少紀錄。7月份很可能沒有颱風登陸或影響我省,為1949年以來首次。

據氣象預測,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三防形勢嚴峻複雜,我省要做好防颱風及其次生災害的各項準備。中央氣象臺29日發布的中期天氣預報顯示,8月2日前後,南海北部將有熱帶低壓活動,並可能發展為颱風;受其影響,華南沿海地區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雨量預警逐時靶向發布到鎮村

據研判,後汛期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可能導致局地洪澇災害偏重,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現20年到50年一遇的洪水。

對此,會議提出,各地要採取超常規措施,加強對颱風的預判、預測和預報。今年以來,在多輪強降雨應對過程中,廣東探索實施逐時將未來1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到相關鎮村,為人員轉移贏得了黃金時間。接下來,我省將繼續加強短臨精細化預報預警項目攻關,不斷提高預報預警精準度和時效性。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查明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5444個,全部納入信息系統管理;1.88萬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人員相關信息已全部納入信息系統管理,確保一有情況點上人員找得到、災險情信息迅速報得出。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粵應宣

相關焦點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與頻次歷史罕見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成成報導 8月3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共5個,較常年同期的平均2個明顯偏多,與1994年和1995年並列為歷史同期最多。
  • 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原標題: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颱風都去哪兒了  今年8月異常寧靜,至今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  9月,颱風會大爆發嗎  往年的8今年的8月卻異常寧靜,西北太平洋波瀾不驚,8月以來至今,還沒有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說:「這個8月颱風少得吝嗇,少得罕見,創1949年以來最少紀錄。」
  • 大暑時節廣東多地氣象紀錄被「熱破」!緩解高溫或靠8月上旬颱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7月22日是我國傳統「大暑」節氣,廣東省和廣州市兩級氣象部門當日均對外大發「熱聞」。據悉,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已把廣東多地的氣象紀錄給「熱破」。對於高溫的緩解,兩級氣象部門紛紛「盼」起了8月上旬可能到來的颱風。
  • 「啟德」即將登陸 今年8月登陸颱風數逼近歷史記錄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13號颱風「啟德」將於17日中午前後在廣東電白到徐聞一帶沿海登陸。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長安在接受天氣網採訪時表示,如果「啟德」登陸,將接近8月份登陸我國熱帶氣旋5個的最高紀錄,以颱風強度登陸,將創下8月以颱風強度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最多的紀錄。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 8月或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近年來颱風相關數據,告訴你今年7月「空臺」到底有多罕見,8月颱風是否會如期而至。2018年12個颱風登陸我國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於高溫、高溼和其它氣象條件適宜的熱帶洋面。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雖說颱風「胚胎」醞釀中,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和2號颱風「鸚鵡」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近年來颱風相關數據,告訴你今年7月「空臺」到底有多罕見,8月颱風是否會如期而至。
  • 7月「空臺」成真,進入8月颱風高發期!
    7月「空臺」  今年以來(1-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平均(8.2個)明顯偏少6.2個,為1951年以來同期生成颱風數第二少。,7月零颱風不罕見  今年以來,登陸廣東的颱風只有寥寥1個「鸚鵡」,比常年同期(1.47個)偏少,翻看1951年以來的同期紀錄,最少登陸0個,最多有5個。
  • 今年7月歷史上首次無颱風,重要原因是……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中新網9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2日表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資料圖:山西太原市市民冒著大雨出行。
  • 8月扎堆來!或有3個颱風本月登陸
    經歷了罕見的7月「空臺」之後,剛進入8月,就有兩個颱風接連生成。連日來,東南沿海一些省份調高應急響應級別,部署防風防汛。氣象專家預計,雖然今年8月生成的颱風較常年偏少,但登陸中國的颱風偏多,要引起重視。颱風「森拉克」擦過海南三亞,瓊島出現強降雨天氣。圖為暴雨導致海口部分路段出現積水,外賣小哥冒險通過積水路段。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 氣象數據統計顯示:8月登陸颱風偏愛廣東臺灣福建
    中國天氣網訊 8月伊始,颱風「妮妲」來襲。氣象數據統計顯示,8月份登陸我國的颱風具有數量第二多、強度第二強、登陸面廣、路徑多樣的特點。我國除河北、天津以外的沿海省(市、區),從廣西一直到遼寧,都有可能成為8月颱風的登陸地。
  • 數據新聞:3號颱風問世 8月或迎颱風暴發期
    >  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僅有2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隨後出現了1949年以來首個「7月空臺」, 颱風活動並不活躍。  然而,剛進入8月,颱風就已經按捺不住了。此前的南海熱帶低壓已於今天(8月1日)下午2時加強為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熱帶風暴級)。它的問世打破了沉寂近50天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的寧靜,這是否意味著颱風將進入集中暴發期?根據預報,8月上旬和中旬,隨著大氣環流的調整,可能還將有1到2個熱帶氣旋生成,不排除8月下旬或將迎來颱風暴發活躍期。歷史上8月有多少颱風?強度強嗎?
  • 今年後汛期或有4—5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
    近日廣東雷雨頻頻,前汛期即將在5月下旬進入降雨密集的「龍舟水」階段,而從7月開始的後汛期,又會將廣東拉進颱風頻繁影響的時節。5月12日20時,今年第1號颱風「黃蜂」已經在菲律賓東部洋面生成,省氣象臺專家提醒,雖然其可能對廣東無直接影響,但防風意識需要提升起來了。  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氣象部門全力以赴迎戰今年首個登陸我國颱風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 苗豔麗 黃彬 通訊員王新 袁迎蕾 李佳穎 楊群娜報導 6月14日8時50分,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
  • 2020年7月為何現史上首次零颱風?
    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但今年颱風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且「出勤率」很低。颱風究竟怎麼了?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對於盛產颱風的7月來說,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無颱風生成的情況屬非常罕見。
  • 7號颱風登陸廣東!中央氣象臺與粵港澳氣象部門舉行今年首次視頻會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9日電(張宏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颱風級)的中心已於8月19日6時前後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
  • 今年颱風不尋常:7月「空臺」,8月超標,9月預計偏多
    2020年颱風不按常理出牌,7月「空臺」,8月超標,9月預計較常年偏多。史無前例 7月「空臺」今年7月出現了自1949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今年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沃克環流上升支西移,盛夏副高強度偏強、面積偏大、西伸顯著,副熱帶高壓一直控制著西太平洋面及華南大部,抑制了西太平洋颱風的生成發展,所以出現了罕見的7月「空臺」現象。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1949年來共有16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平均每4.6年國慶期間就有颱風登陸我國一次,最近一個年份是在2015年10月4日,颱風「彩虹」登陸廣東湛江沿海。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