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與頻次歷史罕見

2020-12-0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成成報導 8月3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共5個,較常年同期的平均2個明顯偏多,與1994年和1995年並列為歷史同期最多。其中,雙颱風「蘇拉」「達維」在24小時內接連登陸我國,時間間隔不到10個小時,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雙颱風風雨影響尚未結束,颱風「海葵」又在浙江登陸,7天內3個颱風接連正面襲擊我國,登陸頻次創近17年來新高,而今年颱風登陸時間之密集也為歷史罕見。

  「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生成,比歷史同期的14.3個多0.7個。其中,有7個颱風在我國登陸,比歷史同期的4.3個偏多2.7個。8月有『蘇拉』『達維』『海葵』『啟德』和『天秤』5個颱風登陸我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高拴柱介紹。

  8月份以來,登陸我國的颱風不僅個數多,登陸時間集中,而且還具有強度較強、影響範圍廣、雨量大和風力強的特點。「8月份登陸我國的颱風登陸時風力均達到12級以上,平均登陸強度為40.4米每秒,而常年同期平均為33.6米每秒,為1949年來歷史同期罕見。」高拴柱說。

  在8月登陸的5個颱風中,「蘇拉」「海葵」「天秤」以強颱風強度登陸,風力達14級,為42至45米每秒;其中「達維」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長江以北地區的最強颱風,也是近10年來影響北方地區最嚴重的一個颱風。登陸的颱風相繼影響了吉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18個省(區、市),遼寧、河北東北部、浙江、上海、蘇皖南部、江西東北部、廣東和廣西南部等地出現區域性大暴雨。其中,遼寧本溪、浙江北侖和江蘇金壇局地日降水量為213.3毫米、257.1毫米和316.5毫米,均突破歷史極值。

  (責任編輯:賴敏)

  

相關焦點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啟德」即將登陸 今年8月登陸颱風數逼近歷史記錄
    (左)接受採訪(攝影:李菁)  進入8月,已有3個熱帶氣旋「光臨」我國,超過常年2個的數量。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13號颱風「啟德」將於17日中午前後在廣東電白到徐聞一帶沿海登陸。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長安在接受天氣網採訪時表示,如果「啟德」登陸,將接近8月份登陸我國熱帶氣旋5個的最高紀錄,以颱風強度登陸,將創下8月以颱風強度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最多的紀錄。
  • 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原標題:今年8月無颱風歷史罕見 或換來9月颱風大爆發   颱風都去哪兒了  今年8月異常寧靜,至今西北太平洋沒有颱風生成  9月,颱風會大爆發嗎  往年的8今年的8月卻異常寧靜,西北太平洋波瀾不驚,8月以來至今,還沒有颱風生成。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說:「這個8月颱風少得吝嗇,少得罕見,創1949年以來最少紀錄。」
  • 歷史罕見,颱風「納沙」「海棠」雙雙登陸我國
    隨著6號颱風「玫瑰」、7號颱風「洛克」、8號「桑卡」的相繼離去,第九號颱風「納沙」終於在7月30日登錄我國福建沿海地區,給沿海地區帶去大風大雨的同時,也為南方高溫的緩解著實下了一份力,隨後颱風胚胎99W迅速成型發展成今年第10個颱風「海棠」,緊跟「納沙」的腳步同樣在福建沿海地區登錄。
  • 今年8月颱風偏多 9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或影響我國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9月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8月共生成7個颱風,較常年同期(5.8個)偏多;預計9月颱風仍較常年同期偏多,有2~3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雖說颱風「胚胎」醞釀中,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和2號颱風「鸚鵡」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近年來颱風相關數據,告訴你今年7月「空臺」到底有多罕見,8月颱風是否會如期而至。
  • 7月歷史首次「空臺「8月颱風連續北上影響東北
    2020年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颱風生成數偏少強度偏弱;登陸颱風略偏少登陸強度持平;7月「空臺」創歷史;8月颱風活躍近海快速增強,盛夏期颱風活動由「異常安靜」轉為活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特別是三個颱風連續北上影響東北歷史罕見的特點
  • 8月有8個颱風生成 登陸滬浙颱風為1949年以來最多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施麟)27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對8月全國天氣情況進行解讀。今年8月共有8個颱風生成,有4個颱風在滬浙沿岸登陸,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今年以來颱風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生成和登陸颱風均偏多。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今年1號至10號颱風盤點。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生成數和登陸數偏少、盛夏期颱風活動由「異常安靜」轉為活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等特點。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約平均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今年1號至10號颱風盤點。
  • 8月份,將有2-3個颱風會登陸我國
    進入 8 月以來大連地區不斷有降雨光顧,跟少雨的 7 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為什麼今年 7 月少雨,為什麼出現了罕見的 7 月"空臺",8 月大連的天氣到底是個什麼樣?8 月 5 日,國家級首席預報員梁軍為您一一解答。為何入汛以來降水偏少?
  • 中央氣象臺:2012年登陸我國颱風創下多項紀錄
    截至8月22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含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生成,比歷史同期(12.8個)偏多2.2個;其中有6個颱風在我國登陸,比歷史同期(3.9個)偏多2.1個。    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歷史極值為5個(1994年8月、1995年8月均有5個颱風登陸我國)。
  • 10月上旬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約每4.2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今年1號至10號颱風盤點。
  • 數據新聞:今年颱風有點個性 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
    未來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今年颱風偏少與暴雨偏多有何關係? 我們找專家來一探究竟。今年颱風偏少強度偏弱 要麼不來要麼亂來截至10月20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7個颱風,比多年同期偏少,其中有5個颱風在我國登陸,也比多年同期偏少。今年颱風生成位置整體較常年平均偏西10個經度左右,極值強度整體偏弱,出現多個近海快速加強颱風。
  • 歷史首個無颱風7月,就是你啦
    01 歷史罕見! 7月無颱風創造歷史 從常年來看,7月屬於颱風活躍期,甚至已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如2019年7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劉辰瑤)記者22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截至目前登陸中國的颱風已破多項歷史記錄,無論是從登陸數量、登陸時的強度以及對登陸地造成影響都可謂「史無前例」。  據統計,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含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生成,比歷史同期(12.8個)偏多2.2個;其中有6個颱風在中國登陸,比歷史同期(3.9個)偏多2.1個。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8月登陸中國颱風個數歷史極值為5個(1994年8月、1995年8月均有5個颱風登陸中國)。
  • 8月扎堆來!或有3個颱風本月登陸
    經歷了罕見的7月「空臺」之後,剛進入8月,就有兩個颱風接連生成。連日來,東南沿海一些省份調高應急響應級別,部署防風防汛。氣象專家預計,雖然今年8月生成的颱風較常年偏少,但登陸中國的颱風偏多,要引起重視。颱風「森拉克」擦過海南三亞,瓊島出現強降雨天氣。圖為暴雨導致海口部分路段出現積水,外賣小哥冒險通過積水路段。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我國 強度增加防災不可大意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我國,其中5個颱風登陸廣東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冷解釋,颱風是發展強盛的熱帶氣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熱帶海洋上均有生成。按照強度不同,依次可分為6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就全球平均而言,北半球檯風頻發,約佔七成多,而南半球不足三成。
  • 今年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中國氣象局專家釋疑
    今年颱風生成位置整體較常年平均偏西10個經度左右,極值強度整體偏弱,出現多個近海快速加強颱風。圖/中國氣象局  進入汛期以來,西北太平洋的南海颱風生成的時間分布很不均勻。5月、6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均有1個颱風生成;7月沒有颱風生成,造成歷史上的首次7月空臺事件;8月,沉寂了近50天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進入颱風暴發期,接連生成了6個;9月生成5個颱風,10月生成4個颱風。
  • 上海終迎無颱風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原標題:終於迎來沒有颱風的周末 9月還將有兩三個颱風登陸我國  送走颱風「魔羯」,又一個周末來臨之際,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微信公眾號「上海防汛」的「颱風路徑」圖上終於出現了「當前無颱風」字樣。不過,仍需警醒的是,根據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最新預測,預計9月,在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4.9個)偏多,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1.8個)偏多。  今年的颱風,給人的一個感受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