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傳謠?不!他在自保

2020-08-29 透明心魔

天下苦謠言久矣。

更苦的是什麼?是你面對一個人孜孜不倦向你傳謠你又躲不開的時候。我一個來訪者說過一件事,當時他忙工作忙的焦頭爛額,他爸又連續打來電話,讓他按老爺子發來的養生小文喝什麼,他當時幾近崩潰。



當然了,長輩都是好心。只不過是被誤導了。我們好奇的是,為什么正常的醫學知識他們不願意接受,非要去朋友圈轉載一些明顯是謠言的東西。當你給他講解,他會自動屏蔽你的話。

其實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規律:當一個人認為對一件事情無能為力的時候,他會把這件事情的價值貶低,以求得心理平衡。

這就是自己告訴自己,那件我做不到的事情一點也不重要。而我能做到的才是最重要的。於是獲得了對世界的把控感。



任何生物,或者說任何神經系統比較發達的生物(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算)都需要對環境的掌控感,不然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概念呢就是這個概念,下面舉例說明:

我還是用中醫粉吧。

為什麼他們會對明顯的謠言或者錯誤理念深信不疑而且努力維護呢?因為這可以滿足他們兩方面的掌控感。這兩方面的掌控感對人類來說都至關重要。

第一個方面:對自己能力的掌控。人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當一個人失去自信,幾乎與行屍走肉無異。同時,人會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判斷。越是和自己切身相關緊密的能力,人越是重視。比如我不是工科專業,你說我不懂強電我一點也不在乎,但是你說我不懂本專業,我肯定很生氣。同理,人對自己的身體比對自己的專業更加重視。那麼在這方面,他就需要足夠的自信了。



什麼叫足夠的自信呢?即他得覺得自己有能力了解自己的身體。一旦你給予的關於他身體的知識超出他的認知能力,他很大可能選擇不相信,反過來,你給予的知識讓他很容易理解,他就會欣然接受。

我翻譯一下這句話:比如一個人胃疼,他來到醫院,醫生告訴他這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病。他不知道細菌知識,也不知道這樣的細菌能不能殺滅,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影響,也不知道會不會傳染家人。這個時候他會怎麼樣?焦慮!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科學素養,醫生可以通過普及知識,消除他的焦慮。但是如果一個人科學素養不夠怎麼辦?醫生的普及他聽不懂怎麼辦?這個時候他的焦慮從醫生那裡無法消除,就得自我消除。

怎麼消除呢?告訴自己沒病?當然有這樣的人。但是更多的人,是去找他能聽懂的安慰。這時候中醫出場了。告訴他沒關係,什麼細菌不在話下,你這就是某種風寒暑溼熱,吃我點藥一定好。這他可以接受:我胃疼,因為我喝了涼水。涼水放進容器裡,容器不是也會變涼嗎?何況人的胃,變涼了當然感覺不舒服啊。



這是他在生活中直觀能感受到的,自然很容易理解。

當你和與你相同水平的人相處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舒服。

一個小學生和研究生談不到一塊去。所以研究生班主任總是讓小學生不舒服,但是小學生和小學生們,極其有共同語言。

所以這樣的人和中醫極其有共同語言。患者不知道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沒關係,中醫也不知道呀;患者不知道怎麼對付細菌,沒關係,中醫也不知道呀。

但是中醫可以通過日常現象給你做比喻,告訴你他可以治癒你。

溝通無障礙,還能給你打包票,患者自然更喜歡中醫。

所以能力比較差的人,更容易被謠言帶跑偏。



第二種:對社交的掌控。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有社交需求,長時間的獨處會令人發瘋的。那麼人社交有規律嗎?有,而且還很多呢。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人更喜歡和認同自己的人交往。同樣在社交中,誰都想成為重要的那個對吧。

那麼社交是團體行為對吧。小的團體,可能幾個人,最大的團體是什麼呢?國家。剛才說了,任何人在任何社交團體中,都希望自己是重要的那個。但是如果你在團體中不重要怎麼辦?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團體自然無所謂,如果你喜歡這個團體,你在其中越是不重要,就越是要表現出對這個團體的熱愛以及貢獻。

同時我們想一想,假設你對一個團體的貢獻特別大,團體怎麼會不重視你呢?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能力對團體做出和一般人一樣的貢獻,而又想團體重視你,那麼你大概率會通過對團體表達狂熱的熱愛,來引起團體重視。

比如我們都愛國,我們都願意為國家作貢獻。有的人貢獻大,有的人貢獻小。鍾南山先生受到我們全國人民的愛戴和重視,那是因為他有功於國於民。另一個人,甲,也想受到和鍾先生一樣的愛戴和重視,又沒有他的能力,那麼他可能就會通過表達熱愛我國的某種傳統文化,來表明自己的身份,企圖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重視。比如中醫。

能力不夠,熱情來湊!



這裡我澄清一下,我非常贊同大家熱愛祖國,我也是愛國的人,我絕不認為愛國不對。我只是說,愛國要通過為國家做貢獻達成,而不是無條件的擁護傳統文化達成。

前面說的兩種掌控能力都比較弱小的人,非常容易擁護中醫傳武風水八卦周易之類。謠言在這些領域也最多。下次我們遇到這種人,不用認為他們有多壞,很多都是很好的人,只是能力方面有欠缺。我想隨著教育的普及,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少的。

相關焦點

  • 科幻小說:他為求自保,走上一條利用科技對抗超自然的離奇道路!
    或許坎坷,但他一路不悔!第二本:《金屬核心》點擊下方卡片免費閱讀小說↓ ↓ ↓陳駿說完之後王志國走到卡魯邊上一把將他拽了起來把綁在他身上的繩子解開,好奇的打量了幾眼卡魯問道:「頭兒,這個扎魯星人是不是嚇傻了?怎麼來到之後一句話也不說啊?」陳駿抬手打斷了王志國的話。
  • 遇事等三秒:不信謠不傳謠,給真相一個轉身的機會
    真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那麼喜歡無中生有紅口白牙的造謠呢?還傳的煞有介事有鼻子有眼呢?《半月談》裡說:謠言像百米賽跑,真相卻像馬拉松。有了網絡,謠言的傳播效應更是千倍萬倍地提高。謠言止於智者,造謠的人確實很可惡,但是信謠傳謠的人也是幫兇。
  • 你傳謠的樣子真醜
    期間聊到一個共同的朋友,同學說她最近因為傳謠,被人指著鼻子教訓了很久。原來這個朋友聽別人說,她鄰居家孩子在外面因為信用卡欠了不少錢,逾期很多次,無力償還被銀行起訴拘留,鄰居急壞了,到處找人湊錢。當時情況比較危機,較之中山國,魏國顯得羸弱,面對敵強我弱的情形,樂羊沒有著急出兵,他結合兩國形勢,分析戰況,準備以計謀勝之。魏國某些大臣聽說樂羊並未發兵,便對國君魏文侯進言,誣告樂羊按兵不動,必有通敵之嫌。
  • 樹木的自保
    自保是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其實動植物也有自保系統。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後天慢慢培養起來的。比如大葉榕的氣根就是最好的範例。圖中樹旁邊有許多「木棒」支撐樹幹本身上圖可以看出那不是另外加上去的支撐木棒,而是樹自身長出來的自保根系
  • 關於疫情擴散時期「不信謠、不傳謠」的倡議書
    1、凡未經核實的關於疫情的敏感話題,如短文、視頻、錄音、圖片等只看不轉了解,防範,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並相信國家、政府和中國的醫護人員!3、凡事要有判斷力,做一個有主見的人。對有些敏感信息不推波助瀾,不以訛傳訛。4、不論是抵抗病毒、抵抗謠言還是抵抗恐慌,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一道防線,由此成為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5、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上網,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 戰「疫」之下,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善護張嘴,禪定閉嘴!
    疫情之下,龍港一男子網上散布謠言被拘留,樂清一男子因傳謠被查處,因造謠傳謠,8人散布武漢肺炎不實消息被依法處理,常州2名男子在微信群中造謠傳謠,已被警方依法查處,等等,唯恐天下不亂,搞得得讓人招之不清,搞得人心惶惶,然唯對比官方媒體網站才得以明了真正的信息,把握自己可信的信息正確方向。災難面前,最能見人心,辨人心善惡。災難面前,家底掏空,也要幫你,共克難艱,感天動地。
  • 李元嬰明明又荒唐又無賴,為什麼武則天不殺他?
    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叫李元嬰,雖然是親王,但名聲很不好,常常幹些不著調的事情,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睜隻眼閉隻眼,到了李治這裡,常常被皇叔氣死,卻一點辦法都沒有,等到武則天上位,直接不管這個小叔子了。李元嬰封滕王,修建了著名的滕王閣。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近日,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重慶市的王某某、劉某、王某3人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自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各類信息更新極快,內容頗為蕪雜,疫情相關謠言四起。
  • 你只知道他太爺爺是馮國璋,不知道他爺爺更牛
    並且在袁世凱去世之後,他還擔任過民國時期的總統一任,可以說是混地風生水起了。那個時候,擁有著數十萬將領的馮國璋可以說是獨大的一個人。其實這個人啊,十分狡詐,在袁世凱當道的時候,他是袁世凱的愛將,但是後來因為袁世凱失勢了,他又開始帶頭反對袁世凱以便自保,最大化的保障了自己的利益。除了見風使舵的本事很高超之外,他還十分喜歡斂財。
  • 專家發視頻闢謠卻變「被傳謠」
    我們採訪了「被傳謠」的專家……  原視頻是呼籲「切勿盲從」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新年伊始,醫學科普大咖「胸外科喬貴賓醫生」沒想到自己「爆紅」了——各種時長的小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內容全都是他在說「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明明原視頻喬醫生是質疑該研究並呼籲「切勿盲從」的啊!
  • 六翅雞背後微信傳謠利益鏈:越聳人聽聞越好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體,已成為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放大器」。這些謠言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產生的危害遠遠超過所謂風險對人們健康的損害。  面對流言的屢次侵襲,4月起,娃哈哈、康師傅、肯德基等巨頭,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後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新京報記者統計,此次各大食品企業共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也是近年來網絡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
  • 贊皇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提醒:不造謠、不傳謠...
    贊皇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提醒: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2021-01-0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湯姆森:哈登的垃圾話讓我很氣憤,哈登:對他我是真說不出口!
    湯姆森:哈登的垃圾話讓我很氣憤,哈登:對他我是真說不出口!結果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句話在庫裡打完比賽回家之後遭到了母親的,並且還告訴他該去好好的洗洗自己的嘴巴了,其實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當中成長的庫裡也難免會有說那句話的時候,那麼對於那些街頭打救出生的球員則不言而喻,雖然在現役聯盟當中的那句話也早已不如之前盛行,但是在比賽當中依舊會有一些球員利用垃圾話來刺激對手,讓對手在比賽當中心態發生扭曲。
  • 調查:「六翅雞」背後微信傳謠利益鏈調查
    ,「隨手轉發」借謠生利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體,已成為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放大器」。  面對流言的屢次侵襲,4月起,娃哈哈、康師傅、肯德基等巨頭,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後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新京報記者統計,此次各大食品企業共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也是近年來網絡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
  • 可惜朱棣的有備無患,後人不重視,他的方法真的可以保住明朝嗎?
    只不過在後來朱棣上位的時候,發動了一些戰役,在他當上皇帝以後,就拿北邊倭寇為患的理由選擇了將都城搬遷到了北京這裡。其實在這個時候的朱棣也並沒有徹底就是放棄了南京這個都城。但是為了削減敵人的實力,也為不將他自己爹多年打下來的江山就此浪費掉,就在那裡留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行政機構。這樣以來就能夠使建立在南京的皇城不被荒廢掉。
  • 這麼巧,我家的掃帚昨天就能直立不倒,所以不要信謠傳謠
    今天朋友圈各種有關掃帚屹立不倒的話題,據說是因為今天地球引力比較特殊所致,我突然想到昨天我掃完地不經意間把掃帚立在地上也沒有倒,當時奇怪,竟然被沒什麼文化的老媽一語道破:掃帚下邊是平的,放準了自然不到。把老媽的話翻譯成物理語言就是:找到掃帚的平衡點,就可以讓掃帚直立不倒。
  • 不傳謠不信謠:看此次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的一波三折
    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最新、最全、最一手的資料信息,也沒有相關專業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唯一能信的就是官方發布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要轉發網上未經證實的信息,不要成為別有用心者推波助瀾的工具,造謠是違法行為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 火星救援落難者,在火星上種植求自保,隊友這樣救他!
    根據計算,他發現下次來研究我新的隊員將在四年後,而在四年間,他要統計有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生存下去。他開始獨自在研究戰中給自己錄像,目的是為人類多留下一些遺產,也為了自己能夠緩解壓力。可以說天無絕人之路,馬克在這個研究站中發現了不少的食物,足足可以維持生存400天。
  • 故事:「聊齋」中的一場人狐姐弟戀,他無情她偽善,一點也不浪漫
    誰知半路得了重病,咳血不止,他的僕人也偷了他的錢跑了。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一位40多歲的穿著華麗的女子,女子對他說:「你本來就有病根,現在魂已出竅,遊走於墳墓之間。」石某聽後大哭,女子給了他一枚藥丸:「吃了可以起死回生,但你若好了,可不能忘了我。」吃下藥丸之後,石某果然漸漸好起來,女子日夜照顧他,非常盡心。
  • 汶川大地震時,丟下學生第一個跑出教室的範美忠,他現在怎麼樣?
    有人在災難中逆行,展現人性的偉大與可貴之處,就有人會在相同的遭遇中展現人性軟弱的一面,他們罔顧他人的生死,在危難之中只求自保。 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髮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此言論一出頓時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人們對他口誅筆伐,網民們戲稱他為「範跑跑」。 範美忠文章裡所傳達出的核心思想是自保是人類的本性,但同時也反映出了他對自我與他人生命孰為重的權衡。不能說他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