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假說:我們生活的宇宙是眾多宇宙中的一種

2020-12-05 論科學時代

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還是非常淺薄的,僅僅只知道宇宙是非常浩瀚的,科學家們研究出來了,天文望遠鏡,也是為了更好的去研究宇宙,天文望遠鏡的射程雖然是非常遠的,但是一直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緣。關於宇宙,科學家們對此有很多的猜想。比如說,平行宇宙說以及多重宇宙假說。

對於多重宇宙假說,大體的意思就是,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現如今生存的宇宙,不過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那麼對於這一個觀點是非常有爭議性的,而他的一個邏輯源頭,也只是一些自然景象,是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對於這一個假說,到底是怎樣推論出來的?宇宙當中是真空的,那麼真空的環境中就瀰漫著非常多的還有一些微量,還有一些沒有辦法取名的一些能量,它們被統稱為真空能量、還有一些暗能量,以及宇宙學常數。我們打個比方來說,一立方米空間內的真空能量只能夠一個燈泡亮1萬億分之一秒。這樣的時間已經不是我們人類所能理解的了,不過也考慮到,期間的所有物質場還有能量場,所以說真空能量至少應該會比現在高出萬億倍。但是宇宙當中是非常寂靜的,也不知道這些能量場是怎樣全部抵消的。

真空為什麼會這麼空曠呢?這也就是非常著名的「宇宙學常數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一直是非常致力於去探究,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謎底,一直是沒有答案的。我們人類能夠存在在宇宙當中,其實跟著一種真空的虛空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在這種空間裡,反引力作用非常的重要,也是相當關鍵的。若這一種作用力再強一點,整個空間的膨脹速度就會過快,從而導致一些星系、行星以及人類的構造是沒有辦法形成的,而這種恰到好處,正好就反應了,宇宙或許有無數個,而且它們的真空能量都是不相同的,然而我們人類正好是生活在一個非常低能量的宇宙當中,而且我們根本不可能存在於其他的宇宙裡。

有的科學家對於多重宇宙假說是非常不贊同的,因為它根本就無從驗證。還有那些不排斥這種觀點的人,對於宇宙學常數問題也是不能理解,也不希望從這個問題上去探討,然後去尋找別的途徑。但是從目前來看的話,如果說拋開多重宇宙假說這個問題的話,我就沒有辦法解決。拿暗能量問題來說,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很棘手,人類沒有辦法拿出解決方案來。

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其中的原因的話,我們可以換個方向來思考,這種真空能量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對論裡說,物質跟能量是決定時空怎樣彎曲的,而時空彎曲就決定了物質跟能量的運動形式,這是一個等式,而這個等式也帶出了一個推論,那就是說,時空是可以擁有自己的能量的,也就是說,排除了其他的一切,然而最後只剩下了一個常量,愛因斯坦把這個常量稱之為宇宙學常數。這麼多年以來,宇宙學家們將這一個常數一直默認為是零,原因就是因為宇宙的膨脹速度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但是至於宇宙為何如此穩定,他們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原因。而在後來,直到1998年,有天文學家發現,這是宇宙的膨脹速度,是呈緩慢加速狀態的,那麼這一個理論也就意味著,太空中有可能會存在著一種排斥力,而這種能量就叫做暗能量,而且,他也就差不多等於宇宙學常數。而他的存在,也就導致了宇宙膨脹的加速,也是因為宇宙膨脹,能夠形成新的一個空間,而這種排斥力的總量也就慢慢在增加了。

真空能量的作用,其一就是引力,它可以抵消掉真空能量,但是需要一種引力機制。曾經有一位物理學家說,早期的一個宇宙環境裡,一個以力反饋機制要精確的調真空能量。而根據以上很多的一些難點,量子場論計算表示說,在大爆炸發生後不久的時間,宇宙開始慢慢冷卻,真空能量值就發生了階段性的轉變。但是如果這種完全抵消真空能量的機制到底是出現在什麼時候?是轉變發生之前還是之後呢?作用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還有非常多的障礙存在,多重宇宙假說真空之空就沒有辦法得到解釋,如果說宇宙不源於一場大爆炸的話,而是早期的一次收縮,我重新再開始反彈。我在處於收縮階段的時候,遠古時期的宇宙肯定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充斥著真空能量。可能在盈利機制的作用下,隨著時間的流逝,其自然稀釋。但是這個稀釋過程是怎樣進行的?還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解釋。

宇宙是非常神秘的,科學家們,天文學家們也一直都提出了很多的假說,對於這些小說,現在也無從求證,相信在未來,科技不斷的發展,人類也不在不斷的進步,會對這些問題做出一個解釋吧!

相關焦點

  • 「多重宇宙」理論新發現
    起源好似沸騰的氣泡 宇宙不可能只有一個  7月17日,安大略周邊論物理研究所在其官網(www.perimeterinstitute.ca)上報導說,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提出的這個「氣泡海」多重宇宙的理論,基於「宇宙起源於真空」的推斷。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可以證實多重宇宙理論,因為宇宙中有大量的真空,而真空中蘊含能源,如各種暗能量,真空能量等。
  • 宇宙五大奇異現象多重宇宙假說和平行宇宙
    在大多數對於宇宙的時間描述中,我們稱宇宙的大概念為宇宙時空的氣泡,宇宙就像是漂浮在時間長河中的泡泡。而身為渺小的我們,卻在一如既往的所尋著作為智慧生物唯心的宇宙的邊緣,時間的盡頭 ,以及多重宇宙的世界。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和多重宇宙有何區別?
    嚴格的講,在天文學名詞中並沒有「平行宇宙」一詞,它被叫做「多重宇宙」。多重宇宙中的不同宇宙可被稱為「平行宇宙」。目前這種理論在物理學裡只是尚未被證實的一種假說,但量子論中的一些方程式可以描述它,如薛丁格貓。本文將粗略講解下多重宇宙。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我們只是多重宇宙中的一個
    ­  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如果你沿著一個方向前進足夠長的距離,你最終會回到你出發的地方。但天體物理學家們了解到宇宙正處於加速膨脹的過程之中,因此這趟漫長旅程只會花去越來越多的時間。那麼既然宇宙在膨脹,它究竟最終將變成什麼模樣?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這三種多重宇宙每一種都讓你腦洞大開!
    你可能進了北京大學,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在科學中,如此令人神往的景象真的存在嗎?如果「宇宙」是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它就不可能有兩個版本,否則,這一對傢伙就應該是真正的「一切」,這是個術語上的問題。物理學家們所說的「宇宙」,通常是對「可觀測宇宙」這個詞的一種不正式的說法,也就是說整個宇宙中我們目前為止所能看得見的部分,而談論多個不同的可觀測宇宙是沒有問題的。
  • 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我們還存在於另一個世界之中嗎?
    每一個遙遠的宇宙都可能存在不一樣的物理定律。麻省理工學院的Allan Guth構想了「宇宙膨脹」來解釋一些我們的宇宙中存在的宇宙學問題。圖解:從大爆炸形成的宇宙演化圖解(左)。在這幅圖中宇宙以二維呈現,第三維度是時間,向右是時間流動的方向。
  • 某些科學家宣傳的多重宇宙論是一種迷信嗎?
    多重宇宙出現的原因和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本文將帶領讀者探討這些話題。人們在科幻小說等類似的文學作品中會經常聽到「多重宇宙」這個名詞,有部分科學家也相信我們這個宇宙之外還存在著無數多個宇宙,甚至有人想像這些宇宙之間由眾多「時空隧道」(也就是所謂的「蟲洞」)彼此連接起來。
  • 找不到證據的多重宇宙,對科學有害?
    如今,物理學家仍然缺乏證據證實其他宇宙的存在,甚至缺乏獲得證據的有效方法。儘管如此,許多人堅持認為,我們的宇宙實際上只是浩瀚的「多重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是一位精於雄辯且富有激情的多重宇宙理論研究者,他對多重宇宙的信仰源於量子力學,他認為後者是對現實最好的詮釋。
  • 多重宇宙理論: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只是「母宇宙」中的黑洞
    多重宇宙理論: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只是「母宇宙」中的黑洞所謂多重宇宙理論,也就是說,我們存在的宇宙,可能只是許多宇宙當中的一個普通的個體。當然這些宇宙之間的關係也不一定是「並列」的,有可能是存在「嵌套」關係的層級: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環,有比我們「等級」更低的宇宙,也有比我們等級更高的宇宙,當然也有和我們同一等級的宇宙,這些都是很有可能存在的。而根據多重宇宙理論和黑洞宇宙理論的結合,則認為我們的宇宙是比我們等級更高的「母宇宙」當中的一個黑洞;而相應地,我們所在的宇宙空間當中,每一個黑洞都是一個「子宇宙」。
  • 睡眠是進入平行宇宙的通道,夢境來自於多重宇宙的真實生活?
    按照科學的說法,夢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人睡著之後見到的影像、聽到的聲音,以及進行的思考和感受到的感覺的總合,通常來源於大腦的記憶和潛意識所產生的幻想。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時候人們做的夢確實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對於現實生活的影射。但很多時候,我們做的夢千奇百怪,針織光怪陸離,讓人很難將其與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景聯繫到一起。
  • 宇宙常數所引發的多重宇宙觀,世界上可能存在多個重疊的時空宇宙
    宇宙學常數問題如此重要和緊迫,以至於很多物理學家甚至開始考慮一些駭人聽聞的假說去解釋它。其中最具有想像力,且被最多人接受的假說就是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宇宙。如果是這樣,以及如果其他宇宙中的宇宙學常數由於某種原因取值和我們宇宙中的值不一樣,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測量到任意宇宙學常數的值。
  • 宇宙之外,宇宙之外還是宇宙?是我們只在一個盒子裡?
    科幻家阿西莫夫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可供思考的方向,我們只是一個生活在一個巨大石丘上的具有高智慧的螞蟻,身為螞蟻中的高智慧旅行家,已經在上面走過了一遍又一遍,此時我們可以把石丘命名為「地球」。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石丘之外的其他石丘,一個你從未見過的世界,命名為「太陽系」。
  • 宇宙之外,宇宙之外還是宇宙?是我們只在一個盒子裡?
    關於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幻家阿西莫夫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可供思考的方向,我們只是一個生活在一個巨大石丘上的具有高智慧的螞蟻,身為螞蟻中的高智慧旅行家,已經在上面走過了一遍又一遍,此時我們可以把石丘命名為&34;。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不是一個宇宙,而是多重宇宙。在《科學美國人》的文章、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的新書《隱藏的真實》(Hidden Reality)等報導和書籍中,頂級科學家正在談論一場超越哥白尼「日心說」的革命。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僅地球只不過是眾多行星中的一員,就連我們的宇宙在大尺度上也無足輕重。它只不過是各自為營的無數宇宙中的一個。
  • 多重宇宙是科學嗎?
    今天,許多科學家也在用相似的態度嘲諷著一個觀點——我們所見的宇宙並非單獨存在,它只是多重宇宙「泡泡」中的一個。多重宇宙理論的反對者認為,我們無法看到其他的宇宙,因此這個理論無法被證明。此外,他們還認為用多重宇宙理論來解釋現實,明顯違背了奧卡姆剃刀理論(Occam's razor)。奧卡姆剃刀理論認為簡單的解釋優於複雜的解釋。但馬赫對原子的看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 多重宇宙是科學嗎
    今天,許多科學家也在用相似的態度嘲諷著一個觀點——我們所見的宇宙並非單獨存在,它只是多重宇宙「泡泡」中的一個。多重宇宙理論的反對者認為,我們無法看到其他的宇宙,因此這個理論無法被證明。此外,他們還認為用多重宇宙理論來解釋現實,明顯違背了奧卡姆剃刀理論(Occam's razor)。奧卡姆剃刀理論認為簡單的解釋優於複雜的解釋。但馬赫對原子的看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 多重宇宙的「痕跡」在哪裡?在我們這個宇宙裡能否找到蛛絲馬跡?
    你是否曾經想過,曾經的某個決定如果做了另一種選擇,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些「假如」有沒有可能在其他地方上演?在過去的幾年中,多重宇宙的想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根據這個假設,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無數宇宙中的一個。那麼,多重宇宙是如何產生呢?其中的宇宙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相似性或者差異呢?
  • 多重宇宙或許真的存在?
    生活中很多現象看來,多重宇宙是極大可能真實存在的,而物理學界也正在努力的研究它、證實它。如果它真的被證實,那麼人類的世界觀將被又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對於宇宙又該重新定義,對宇宙的研究又該刷新,重新審視。在某一個瞬間,你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感覺此時此刻的情景、話語、人物、動作等,很是似曾相識。這種奇怪的現象,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它不是什麼錯覺,正有極大可能是由於多重宇宙的現象,時空微小的錯位,導致了記憶的錯亂。多重宇宙,其原理,就是指宇宙有很多個,它們產生的時間先後不同,有的在產生,有的在湮滅。
  • 宇宙在不斷分裂?它可能只是量子多重宇宙的一支!
    在這個理論描繪的圖景中,同時存在著眾多宇宙,而我們奉為基本自然規律的物理定律在每個宇宙中都是不同的,例如,不同宇宙中基本粒子的種類和性質都是各不相同的。多重宇宙的想法源於一個認為極早期宇宙經歷過指數式膨脹的理論。
  • 多重宇宙、人擇宇宙、唯一宇宙及虛擬宇宙.
    ——盧梭人類的想像力有多大,宇宙便有多大!人類想像力的極限便是宇宙的極限!以下窮盡人類想像力極限,總結出的幾種不同宇宙模型。一,多重宇宙。多重宇宙理論並非無稽之談;20世紀50年代,有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量子組成了宇宙時空的所有物質;既然量子在相同時間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極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甚至無限個類似或不類似的宇宙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