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新的研究表明,除了迥異的性格驅使之外,想要獲得「靈光一閃的瞬間」,最佳途徑包括從枯燥無味的日常生活中抽身出來──不論你是做白日夢歇一歇、下班回來後小酌一兩杯還是光盯著綠色的東西看什麼都不幹。
試想,為什麼有些人為了獲得新想法絞盡腦汁,頭腦中卻仍是空空如也,而有些人看起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生出奇思妙想?
性格
2010年發表在《創造力研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在性格測試中對新生事物的開放度上得分高的人可能也會有更大的好奇心,也更易分心。這項由英國工作人員進行的研究還表明,在158名大學生中,那些不那麼拘謹、更易接受眾多刺激的學生也會比其他人產生更多的想法。
從問題中「抽身」
不過,研究人員也說,性格並非是通向靈感的唯一途徑。2012年發表在《心理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從問題中抽身出來、去做一些簡單的日常工作,讓思緒在此過程中「自由遊蕩」,這樣可以使人們在解決困境時產生一些具有創造力的新聯想、新思路。
《最新心理科學指南》2012年一項研究綜述的首席作者、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心理學教授詹妮弗•威利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偉大的想法都誕生在輾轉過渡期」,像人們醒來或睡去、泡澡淋浴或慢跑的時刻。
內科醫生、疼痛研究者艾米•巴克斯特多年來都在尋找使用冷凍來緩解兒童疫苗接種疼痛感的方法。但她的靈光一刻遲遲沒有出現,直到有一次下了急診室夜班,疲憊不堪的巴克斯特駕車回家,途中她突然開竅了。
由於四個車輪排列不齊,巴克斯特的汽車方向盤一直在擺動震顫,她注意到,當她將車駛進自己的車道時,這種震顫感令她雙手發麻。在丈夫路易斯的幫助下,巴克斯特產生了這樣一種聯想:將震顫和冷凍結合起來使用可能會消除打針時的疼痛感。巴克斯特醫生說,「在上了一整夜的班後,你的思路拓展了。這些聯想不會在其他情況下產生。」
巴克斯特先將振動按摩器和一包冷凍青豆在她7歲兒子馬克斯(Max)的手臂上進行試用,然後她將神經病學家專用的小金屬輪在兒子的皮膚上滾動以檢測靈敏度。馬克斯對此毫無感覺。這個發現促成了「Buzzy」的研發,這是一種裝有一個小冰袋、形似震動蜜蜂玩具的物件。在2008年獲得聯邦政府的資金支持後,巴克斯特生產了這種設備並開始在網上進行推廣銷售。亞特蘭大MMJ實驗室首席執行長巴克斯特醫生說,目前,有500家醫院都在使用Buzzy以消除患者在注射和輸液時的疼痛感。
低潮期
巴克斯特醫生在凌晨疲憊之時的頓悟並非僥倖。2011年發表在《思考與推理》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更多的學生往往在一天的低潮期中解決了更多需要全新視角才能解決的問題。早起人的低潮期在晚上,夜貓子的低潮期則在早上。
這樣的建議與「解決問題需要聚精會神、驅散幹擾、摒除雜念」的傳統觀點背道而馳。威利博士說,「當你努力試著集中精神的時候,你將錯過那些新想法。」
綠色
《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通報》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看看綠色的東西可能會有助於讓那些新想法變得更明晰。當學生們在參加創造力測驗時,與那些試卷封面為白色、藍色、紅色或灰色的同學相比,那些分到綠色封面的同學給出的答案更具創造性。該研究稱,許多人將綠色視為孕育、生長和重生的象徵,這激發了人的積極情緒、使其不斷追尋進步,而這些都促進、強化了創造力。該項研究是由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帶頭完成的。(2009年曾有一項研究表明:藍色與增強創造力息息相關。但執行最新研究的工作人員在解釋這兩個不同的結論時說,考慮到所用顏色的深淺和鮮明度,他們在研究結果的控制上更為審慎了。)
「走神」
2012年發表在《心理科學》期刊上的那項研究還表明,常常被人們視作白日夢的走神行為能讓大腦針對老問題醞釀出新辦法,它是「創造性靈感的基石」。在一項創造力測試中,研究人員要求145名學生針對像磚頭、牙籤這樣的常見物品想出儘可能多的不同尋常的用法,然後又將學生們隨機分成了四組。其中有三組人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務並都獲得了12分鐘的休息,而第四組人卻一直在不停歇地工作。該研究發現,當所有學生在第二次被要求解決完全相同的問題時,那組在休息時被分配了簡單枯燥任務的學生萌生了更多創造性的想法,他們勝過了在休息時被分配了一項艱深難題的一組、單純休息的一組或是完全沒有休息的一組。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心理學教授喬納森·斯庫勒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
另一種方法:安排專門的時間走神,並將其納入日常生活中。從需要聚精會神的工作任務中抽身出來去散散步或者跑跑步、看看窗外或者做一些放鬆身體的常規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