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20年度重點項目暨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此次會議的評審亮點如下:
1. 公正評審,確保真正工作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家獲得資助。
2. 避免「四唯」傾向,更多關注沒有「頭銜」但踏實工作的項目申請人。
3. 大膽支持青年科研人員,重點項目對年輕科學家成長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 重點關注擬開展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創新性思路、是否採用獨特的或新穎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能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是否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是否具有學科交叉性。
5. 資助定位,應更加側重「需求牽引」和「前沿導向」。
6. 研究思路,應充分體現「獨闢蹊徑」,側重科學研究新範式的變革。
7. 課題設置,應體現真正的交叉互補,避免非實質性合作。
會議評審
會議評審
2020年8月2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了2020年度重點項目暨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評審專家、項目申請人、駐會監督工作組及計劃局、國際合作局和化學科學部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謝心澄院士和化學科學部主任楊學明院士出席會議,化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陳擁軍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謝心澄副主任代表自然科學基金委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並就會議評審提出三點要求:
最後,謝心澄副主任對化學科學部為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和不利影響、全力確保本年度科學基金評審工作順利進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
化學科學部楊學明主任指出,重點項目是自然科學基金探索項目系列中非常重要的一類項目,旨在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針對已有較好基礎的研究方向或學科生長點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若干重要領域或科學前沿取得突破,未來學部將進一步關注重點項目研究質量的實質性提升。他認為,重點項目評審除了考察申請項目已有工作基礎,還應重點關注擬開展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創新性思路、是否採用獨特的或新穎的研究方法、是否可能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是否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是否具有學科交叉性。
化學科學部陳擁軍常務副主任介紹了2020年度化學科學部重點項目暨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的指南發布、申請受理、資助計劃、評審原則、評審紀律等。對於重點項目評審,他提醒專家注意考察:
他同時強調,學部在2006年提出的重點項目「四個轉變」的評價標準基礎上,經過認真審視和重新梳理,進一步明確會評對函評的「確認-糾偏-擇優」功能。
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委員李真真研究員就會議評審駐會監督工作向各位專家進行了說明,倡導共同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
評審組專家在認真聽取申請人匯報和討論評議的基礎上,投票遴選重點項目70項和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6項,順利完成本年度評審任務。
(來源:銳動源 WXID:stdaily-r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