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自然會評:評審會透露出來的資助特點和新變化

2020-08-02 青椒科研
國自然會評:評審會透露出來的資助特點和新變化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了優青、傑青、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評審會議。


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會上:謝心澄院士介紹了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要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形成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學術高地;並對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評審專家組公正、公平、科學地遴選出優秀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高瑞平研究員介紹了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計劃情況,通過調整結構、降強度來保證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格局不受影響,同時介紹了受疫情影響下基金評審工作相應調整和變化,要求確保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的質量和水平。


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上:謝心澄副主任介紹了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定位,要求會議評審破除「四唯」,公平、公正地遴選出優秀的創新團隊,並要求評審專家重點關注申請人學術水平和團隊領導能力,鼓勵創新群體成員的有機合作,避免「拼盤」現象。


在「優青」項目評審會上:數理科學部副主任孟慶國研究員介紹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定位,明確了評審會議的任務和要求,特別說明了與國家其他人才支持計劃的統籌銜接,以及對研究成果作者署名和標註的規範性審核的情況,進一步強調了會議評審監督的重要性。


在「傑青」項目評審會上:謝心澄副主任強調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受到高度關注,要求與會專家通過聽取申請人匯報、結合申請材料和通訊評審情況遴選出優秀的項目,並要求專家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要求,確保會議評審的公平公正。


數理科學部副主任孟慶國研究員介紹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定位,強調了與國家其他人才支持計劃的統籌銜接以及研究成果署名和標註規範性問題,明確了評審會議的具體任務、相關迴避保密政策和會議紀律要求。駐會監督工作組組長蘇先樾教授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議評審監督工作具體要求,強調了評審紀律。


在化學科學部召開2020年度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議上:謝心澄副主任代表自然科學基金委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2020年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量再次達到新高,因此項目評審應更加慎重、更加嚴格,確保優秀項目得到資助。對於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應圍繞該類項目定位要求,在遵循「原創導向、交叉融合、開放合作、穩定支持、動態調整」的評審原則基礎上,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項目負責人的學術水平和組織能力,團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及成員之間的融合性、合作性和互補性。


化學科學部楊學明主任指出,自然科學基金委於2016年設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旨在集中國內優勢資源,瞄準學科前沿,發揮科學基金優勢,依靠高水平學科帶頭人,穩定支持優秀的人才隊伍,佔領國際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對於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除了重點考察學術帶頭人和研究骨幹是否共同圍繞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合作開展創新研究這一重要因素外,還應考察群體擬開展研究工作是否符合「原創、獨特、需求、交叉」的特點。


本文來源:科獎中心整理自基金委網站,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或修改!

相關焦點

  • 關於國自然的一些簡答
    01.目前是什麼類型會評,具體有什麼區別?目前是學科會評,屬於會議評審的一種,它包括申請量最大的面上、青年、地區基金,但是不是會評就是學科會評,還包括此前答辯類的項目:群體、傑出青年、優秀青年、重點等也屬於集中申請期會評的部分。慣例均為答辯類項目先進行,但今年個別學部有變化,因為化學部努力探索新的學科基金管理模式。02.本年度什麼時候會議評審整體結束?
  • 「中國蜂蜜之鄉」評審會將在西雙版納舉辦
    10月29日至11月1日,「中國蜂蜜之鄉」評審會蜂蜜感官審評專家主要組成人員從全國蜂產品感官專家庫中選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具有較高感官審評技能,比賽現場公布審評專家名單。由蜂蜜感官審評專家對參賽樣品的色澤、滋味、氣味、狀態等進行綜合評價,並通過打分確定獎項。目前,已收到70多份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參評蜂蜜,所有參賽樣品都將經過重新分裝,盲樣品評。
  • 【地評線】視評:在國慶新民俗中讀懂家國情懷
    中秋國慶喜相逢——「國」的生日、家的團圓,雙重樂曲交織出最澎湃最歡快的樂章。山河無恙,家國夢圓。在這「遲來的春節」裡,體驗著國慶新民俗,感受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團圓。  國慶新民俗,文化唱主角。近日,中宣部部署在全國城鄉廣泛深入開展「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活動。
  • 關注:國自然基金評審方式或將迎來大變革
    來源:國家自然基金委,青塔近日,國基金化學科學部公布了傑青、優青、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的評審情況: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學科學部推出系列改革舉措,更加強調項目的「原創、獨特、需求和交叉」,不斷優化和改進評審工作,旨在推動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一貫遵循「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的評審原則,因此項目評審的「尺子」掌握在各位評審專家手中,希望與會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嚴格把關、堅守底線,幫助學部把真正具有創新性的優秀項目遴選出來。
  • 80個空間科學任務「種子」通過遴選 「悟空號」「墨子號」的新兄弟...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記者 佘惠敏) 中國科學院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已完成我國空間科學任務概念徵集工作,80個應徵項目通過了遴選。  此前,我國空間科學任務首批衛星中的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號」和量子衛星「墨子號」等,已經發射升空並順利開展科研工作。本次通過遴選的80個「種子」項目,亦將通過進一步研究,從中挑選產生新一批空間科學衛星項目。  本次徵集活動2016年12月1日啟動。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放射線科張惠茅教授團隊獲國自然新型冠狀病毒...
    近日,國自然公布新型冠狀病毒中德合作研究應急專項立項名單,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張惠茅教授與德國科隆大學Persigehl教授聯合申請的「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基於CT的深度學習算法在COVID-19診斷和評估中的應用」項目喜獲批准。
  • 醫工院2019級全日制研究生開題報告評審會順利舉行
    本站訊(通訊員 郭冬月)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開題報告環節的管理,保障和提高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質量,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2019級全日制研究生開題報告評審會於近期順利舉行。醫工院及醫工交叉平臺的開題研究生導師、開題報告評審小組專家、相關學科導師,以及98名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共計112名開題人參加本次評審會。
  • 2018國自然基金評審結果正式公布!具體查詢時間看這裡
    導語:2018年國自然評審結果正式公布了!來源:整理自NSFC、科學網今天上午,2018年國自然評審結果正式公布了!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早在2018年末,學霸姐姐就已經小小的預測過2019國自然新風向,其中包括腸道菌群、外泌體、單細胞測序等大熱的方向,另外還有一個就是——CRISPR/Cas9技術,學霸姐姐一直是非常看好的,4月29日,國自然基金的初審結果已經公布了,
  • 有誰和我一樣,國自然五個評委意見中只有一個不贊同,但最後卻還是...
    ----/ START /----今天上午國自然正式放榜了,很遺憾沒有中。下午收到了評審意見,發現五個評委中只有一個持反對意見,但看出來項目是上會之後被X的,很遺憾,也很可惜!這次五位評委其實並沒有否定我的研究基礎和整體設計,雖然是上會被否了,但是我覺得從研究基礎、方案設計和實力上自己還是會被認可的,所以我也不太覺得沮喪。我當然很希望這次可以獲得資助,因為按照法定年齡(身份證年齡比我實際的大一歲)這是我最後一次可以申請青年基金的機會了。
  • 基金委發布2017資助進展:已批4萬餘項目 近200億資金
    2017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具體情況及主要特點如下:  一、聚焦基礎前沿,夯實創新基礎  堅持穩定支持基礎研究自由探索,在總資助體量提高的背景下,保持自由探索項目的經費佔比,保障科研人員自主選題大膽探索,推動學科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
  • 最新消息 | 國自然基金批准了36個項目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聯合資助合作交流項目批准通知2020年09月14日 作者: 國際合作局 發布 : 國際合作局經中韓基礎科學聯合委員會第24次會議批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2020年度將共同資助36項合作項目,包括26項合作交流項目(執行期限: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和10項雙邊學術研討會。
  • 國自然基金醫學部昨日放榜!點擊查看查詢辦法——
    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向相關依託單位寄發紙質項目資助結果通知,並附資助項目清單和不予資助項目清單;還將以電子郵件形式向申請人發送申請項目批准資助通知、不予資助通知以及專家評審意見,發送使用的電子郵箱地址為report@pro.nsfc.gov.cn,發送時間為 2020 年 9 月 27 日—30 日。
  • 地球與環境學院召開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會
    12月8日上午,地球與環境學院在靜遠樓414會議室召開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評審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桂建教授,學校教務處處長方賢文教授,地環學院吳基文、劉啟蒙、吳榮新等教授組成評審組對學院申報的基金項目進行了評審。
  • 2017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終期評審會暨頒獎典禮在CNCC期間舉辦
    2017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共收到來自海內外5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4分有效申請,其中14個項目獲得科研基金資助,24個項目獲得創意基金資助。經過一年的項目合作,共計發表有相關性的學術論文115篇,申請聯合專利38項。
  • 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嘉興召開
    近期,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嘉興學院承辦的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嘉興召開。他指出,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會的召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科技支撐的生動實踐。他希望與會領導、專家學者藉助此次評審會增進對嘉興的了解,為嘉興產業發展會診把脈、建言獻策。
  • 國基金資助數達101項!國家獎獲獎項目基金資助情況公布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附錄統計了2019年度國家獎獲獎團隊的國基金資助情況。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獲獎人均不同程度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 評"哈佛校訓":透露出文化弱勢心理
    評"哈佛校訓":透露出文化弱勢心理   在部分國人眼裡,似乎著作入選西方大學課本才是好著作,有資格「落戶」國外校園的雕塑人物才稱得上世界級名人;反過來,哈佛校訓自然也就比中國格言值錢,這種看法儘管並不一定就是「崇洋媚外」,但其所透露的「文化弱勢心理」卻值得重視。  說實話,即便以格言標準衡量,這些「哈佛校訓」也並沒有太多出彩之處。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而在這個過程中,III期試驗將耗費大量時間,其試驗難度和複雜性相比於I期和II期有了巨量的提升,這是由於疫苗特性所決定的,疫苗的特點註定其臨床終點難以把控,特別是預防性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