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記者 佘惠敏) 中國科學院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已完成我國空間科學任務概念徵集工作,80個應徵項目通過了遴選。
此前,我國空間科學任務首批衛星中的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號」和量子衛星「墨子號」等,已經發射升空並順利開展科研工作。本次通過遴選的80個「種子」項目,亦將通過進一步研究,從中挑選產生新一批空間科學衛星項目。
本次徵集活動2016年12月1日啟動。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航天科技集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54家單位的科技工作者提交了應徵建議136份,涵蓋了空間科學全部學科領域。
2017年1月,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邀請了30位院士和專家對形式審查合格的120份建議書進行為期3周的函評。2月27日,組織召開了評審會,評審專家15人。經過嚴謹、客觀、公正的遴選,39家單位的80份科學任務建議脫穎而出,其中51份來自中國科學院,25份來自高等院校,4份來自行業部門。入選任務概念建議瞄準未來在太空中開展探索和實驗,普遍具有創新思想,其中有一些已經具有比較完善的任務設計。
本次徵集會議評審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歐陽自遠院士稱「這是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非常支持這樣的徵集成為常態化的工作」。與會評審專家也對徵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此次徵集全面調動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為釋放我國空間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和潛能開闢了新通道。
下一步,中國科學院將在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中,對入選建議進行為期6個月的概念研究資助。研究結束後,通過遴選的建議將有機會進一步獲得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預先研究項目和背景型號研究項目的支持,為新的空間科學任務部署及在基礎科學前沿取得重大原創突破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