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在健身房或者戶外運動中使用手機或者MP3來聽音樂,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運動中的枯燥感,而且那些節奏較強的音樂還能夠進一步激發人們的運動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音樂傳遞的橋梁,一款佩戴舒適的運動耳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於不同運動的愛好者來說,選擇出一款適合自己的運動耳機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畢竟戶外運動型耳機相比普通耳機來說,在重量、便攜、材質、操控等方面的不同設計,都會為處於運動狀態中的人們帶來不同的使用體驗。尤其對於那些經常跑步的人來說,耳機佩戴的牢固性是最先要考慮的因素。本篇文章筆者使用四款有著不同結構設計、工作原理和佩戴方式的戶外運動耳機(耳塞、入耳式、掛耳式等,後文中將統稱戶外運動耳機)來進行詳細的對比和闡述。希望可以為那些打算入手,但又不知如何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耳機的人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先來讓我們看下四款產品的基本參數,由於使用了不同結構設計,這四款產品在功能上可以被分成耳掛式、和入耳式兩大種類,而發聲單元也包含了時下流行的入耳、耳塞、骨傳導三個種類。
基本參數 | |||
原理 | 連接方式 | 固定方式 | |
AFTERSHOKZ AS330 | 骨傳導振動 | 藍牙 | 耳掛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 | 入耳式動圈 | 藍牙 | 輔助耳翼 |
森海塞爾 PMX680 | 開放式動圈 | 有線 | 耳掛 |
捷波朗 ROX | 入耳式動圈 | 藍牙 | 輔助耳翼 |
AFTERSHOKZ AS330
AFTERSHOKZ AS330是一款藍牙立體聲骨傳導耳機,不同於傳統震圈發生單元,推動空氣產生聲壓,並通過空氣將聲音傳至人的骨膜等等的工作方式,AfterShokz骨傳導耳機的骨傳導揚聲器內部並無空氣振膜,而是通過金屬塊本身的振動來將聲音信號直接傳遞給耳朵前方的顳骨,通過骨骼進入聽覺神經。跳過了外耳道和鼓膜這一步。在功能上,AS330除了可以當做藍牙立體聲耳機來使用之外,還內置了通話功能,整個耳機使用塑料材質打造而成,後部充電接口配有防水橡膠塞,讓整個耳機具備一定的防水和防汗能力。
繽特力(Plantronics) BackBeat GO 2
繽特力BackBeat GO 2同樣是一款藍牙立體聲耳機,具備聽歌和接打電話的基本功能,相對小巧的耳塞腔體內部配有鋰電池,官方標稱聽歌續航時間為5小時。除了相對較小的機身之外,繽特力BackBeat GO 2的線材設計也非常柔軟,整個耳機腔體、線材均使用了Pi2納米防汗設計,同樣可以在運動中使用。
捷波朗(Jabra)ROX
捷波朗ROX同樣是一款藍牙立體聲耳機,除了具備聽歌和接打電話功能之外,在線控內部還集成了NFC功能,在需要與手機配對時,我們只需要將其貼近自帶NFC功能的手機,就可以讓手機自動開啟藍牙並與其進行配對,省去了傳統藍牙設備配對的麻煩。另外,在兩個耳塞腔體金屬側內部還自帶了磁力吸附開關,當兩個耳塞吸附到一起時,耳機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在使用時更加方便。
森海塞爾 PMX680
森海塞爾PMX680是一款傳統有線耳掛式運動耳機,無論是功能還是外觀,都讓這款較早時期的耳機有著十足的運動範兒,除了有線設計之外,它還配有一個音量調節線控和固定夾子。在細節方面,位於耳掛後方的反光條也可以讓那些喜歡夜跑或者夜騎的人們有著更多的安全保障。雖然這款傳統有線耳機在功能上無法與現如今各種無線運動耳機進行比較,但是對於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影響眾多的運動耳機來說,傳統有線耳機的表現未必就比那些無線產品差。
不同於坐在家中或者乘坐公共運輸等相對靜止的聽歌環境,那些在健身房進行跑步、騎行或者其他運動的人們需要耳機有著較高的佩戴舒適度,畢竟在劇烈運動狀態下,即使音質再好的耳機,也會因為佩戴舒適度低而在體驗上大打折扣的情況,所以,佩戴的舒適度和牢固程度是我們需要最先去考慮的。
重量對比:
AS330:44g BackBeat GO 2 : 16g
ROX : 21g PMX680 : 30g
四款耳機中,重量最輕的為BackBeat GO 2,僅為16g,最重的是AS330,相比其他三個耳機來說,一體耳掛式的結構設計雖然讓內部電池空間會更大,但是在重量上的犧牲也是無法避免的。而ROX僅比BackBeat GO 2重5g的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PMX680使用了有線設計,但是其線材和線控上的夾子可以在使用時進一步減輕耳機的整體重量。
材質對比:
AS330:矽膠/塑料 PMX680:矽膠/塑料
BackBeat GO 2:矽膠/塑料 ROX:金屬/矽膠/塑料
兩款入耳耳塞耳翼對比:
兩個耳塞均配有輔助固定用耳翼
不同於耳掛式結構設計,BackBeat GO 2和ROX兩款入耳式耳塞為了提升固定效果,隨機都配備了可拆卸的耳翼,其中BackBeat GO 2耳翼固定位置為耳廓中部,而ROX則為耳廓上方,為了滿足不同人的使用需求,ROX隨機共配備了三種大小不同的可拆卸、旋轉的耳翼,在配件方面比BackBeat GO 2的可拆卸、旋轉耳翼更加人性。
實際佩戴效果:
AS330及PMX680佩戴效果
BackBeat GO 2及ROX佩戴效果
舒適度及固定效果 | ||
舒適度 | 固定效果 | |
AFTERSHOKZ AS330 | 一般 | 好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 | 好 | 一般 |
森海塞爾 PMX680 | 好 | 好 |
捷波朗 ROX | 一般 | 好 |
在佩戴舒適度上,四款產品中最舒適的為PMX680,由於使用了非入耳式輕量化耳掛設計,讓其在四款產品佩戴方面有著最好的表現。而AS330由於使用了骨傳導設計,在佩戴時耳機末端矽膠模塊需要緊貼皮膚,加上較粗的機身,較為敏感的人佩戴時間長了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疲勞感。BackBeat GO 2得益於較輕的機身和柔軟的固定耳翼,在兩款入耳式耳塞中有著更好的舒適感。最後,擁有比BackBeat GO 2更大機身的ROX,對於那些耳廓較小的人來說,在佩戴上則有著更高的要求,不過其舒適度仍然僅次於BackBeat GO 2。
PMX680耳掛處使用人體工程學設計
另外,PMX680在耳掛的細節處設計也比較到位,為了進一步提升固定效果,在與皮膚接觸區域使用了能夠增大摩擦的突起設計,可以讓耳掛更加牢固的掛在耳朵上。同時更加柔軟的材質也進一步提升了佩戴舒適度。
舒適度總結:四款產品中雖然佩戴最舒適的為PMX680,但是與AS330一樣,這種耳掛式耳機最大的弊端就是對於戴眼鏡的人士來說,而掛會與鏡腿出現「打架」的情況,而另外兩款入耳式耳機雖然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但是為了帶來更好的固定效果,都會為我們的耳廓帶來更大的承重和固定壓力,加上內置鋰電池的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在體積上比傳統耳塞都更大,如果你耳廓較小的話,在固定效果和舒適度上需要更長的適應時間。
另外,通過多個人在不同運動中的實際測試來看,在佩戴舒適度上,四款產品表現最好的仍然是PMX680,雖然與AS330使用了相同的耳掛固定方式,但是得益於更好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和更輕的機身,在佩戴舒適度上還是要優於其他三個產品。
眾所周知,人們在戶外進行各種運動之前,都需要有一個熱身過程,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到位的熱身運動可以有效避免我們在運動中身體受到的各種傷害。然而相比自身健康安全相比,環境安全也是每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們需要注意的,除了健身房之外,我們在運動中需要時刻保持對周圍環境清晰的認知,尤其在公共道路上的跑步、騎行環境下,所以安全性也是運動耳機在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的因素。
專用場地或健身房不需要考慮周圍環境問題
隔音太好和佩戴方式比較另類的耳機不適合在運動中使用
然而目前多數耳塞式耳機為了獲得更好的聽感和細節,都會使用入耳式的結構設計,將耳機前端直接放入人的耳道,屏蔽掉部分環境噪音,然而對於戶外運動人士來說,入耳式的耳機是一個比較難以取捨的雙刃劍,畢竟不能兼得隔音和安全。
BackBeat GO 2 隨機附帶三副入耳耳套
ROX 隨機附帶三副耳翼、四種尺寸耳套(內含一副雙節套)
除了太好的隔音能力會影響我們在戶外的安全之外,還會帶來一個更為讓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聽診器效應。無論是耳機線與衣物還是空氣產生的摩擦震動,都會直接傳導至我們的內耳,出現各種讓人抓狂的聲音,嚴重情況下,在跑步過程中自己的呼吸、心跳甚至腳掌觸地的聲音都會非常清晰的傳至耳內。
隔音及聽診器效應 | ||
隔音 | 聽診器效應 | |
AFTERSHOKZ AS330 | 無 | 無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 | 一般 | 一般 |
森海塞爾 PMX680 | 一般 | 無 |
捷波朗 ROX | 好 | 明顯 |
經過室內外跑步和騎行兩種運動的實際測試之後我們發現,在隔音方面,兩款入耳式耳塞有著先天的優勢,其中ROX憑藉更寬的耳塞腔體,在隔音上略優於BackBeat GO 2,不過較為明顯的聽診器效應也是無法忽略的。
相反,使用開放式骨傳導原理的AS330比半開放式的PMX680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的了解身邊環境變化,也就是說如果你比較熱衷於室外運動,尤其是騎行這種需要時刻注意安全因素的話,那麼AS330則是不二的選擇。另外,通過更換小一號的入耳耳套和適當的音量調節等方法,另外三款也可以適當的在戶外使用,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仍然不推薦在戶外使用入耳式耳機。
在了解四款產品在佩戴、舒適度等方面的表現之後,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實際聽感,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耳機的聽感除了音源等因素的影響之外,人們的主觀因素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在本篇橫評文章中我們不談這四款產品的具體素質表現,只對其聽感進行主觀對比。雖然這些產品的設計初衷就是在一些劇烈運動下使用的,沒有必要過於苛刻的去追求其素質表現,但是畢竟對於耳機來說,聽感還是非常主要的一項性能參數。
三款產品使用藍牙無線連接方式
聽感對比 | ||
聲場寬度 | 風格特點 | |
AFTERSHOKZ AS330 | 小 | 聲音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 | 中 | 清淡 |
森海塞爾 PMX680 | 中 | 雜食 |
捷波朗 ROX | 大 | 雜食 |
四款耳機在實際測試中,不考慮隔音和來安全問題的話,聽感表現最好的為捷波朗ROX,其次為森海塞爾PMX680,相比風格清淡的繽特力BackBeat GO 2來說,聲音更加討人喜歡。在聲場橫向寬度上,捷波朗ROX則要優於PMX680。
而AS330由於使用了骨傳導原理,在聲音的表現上相對較為中庸,經過多人測試後反饋的結果就是:可以聽清,但是聽感卻非常一般。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對於那些喜愛騎行的人們來說,AS330卻能讓你在戶外騎行等運動中,找到安全和聽歌兼具的一個平衡點。
當下多數耳機產品都已經內置了麥克風,讓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不會錯過任何來電,對於戶外運動耳機來說同樣也不例外,無論是在跑步還是騎行過程中,可以方便的接聽來電也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所以在戶外運動耳機的附加功能對比上,我們加入了耳機的通話質量這一項。
BackBeat GO 2(下)麥克風位於線控內
ROX線控位於左側機身前部
AS330 麥克風同樣為左側機身前部
四款產品中,只有SennheiserPMX680不帶通話功能,所以本項測試環節我們對其他三款產品進行對比。整個對比著重考慮產品的通話質量,包括內置麥克風清晰度和耳機清晰度兩方面,分別在室內、戶外靜止和戶外嘈雜三種環境下進行測試。
通話質量 | |||
室內 | 室外 | 室外嘈雜 | |
AFTERSHOKZ AS330 | 好 | 一般 | 差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 | 好 | 好 | 一般 |
森海塞爾 PMX680 | / | / | / |
捷波朗 ROX | 好 | 一般 | 差 |
三款帶通話功能的運動耳機在室內辦公室等環境下,通話質量的表現都比較不錯,只需與平時使用手機時的音量就可以讓對方清晰的聽到聲音,而在室外空曠和嘈雜兩種環境下,表現最優的為繽特力BackBeat GO 2,由於麥克風位於線控上,所以比另外兩款產品的送話更加清晰。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下四款產品的各方面表現對比匯總:
聲音 | 舒適度 | 影響體驗 | 推薦 | 續航時間 | 多設備 | 室外通話 | |
AS330 | 一般 | 一般 | 眼鏡 | 室外 | 6小時 | 不支持 | 一般 |
BackBeat GO 2 | 清淡 | 一般 | 安全 | 室內 | 3.5小時 | 支持 | 好 |
PMX680 | 渾厚 | 好 | 線纜 | 室內外 | / | / | / |
ROX | 雜食 | 一般 | 安全 | 室內 | 5小時 | 支持 | 一般 |
總結:與那些非運動耳機不同的是,戶外運動耳機需要比傳統耳機考慮更多的因素,除了聲音的表現之外,在處於不同運動、不同環境下的其他主觀和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到一款戶外運動耳機的實際使用體驗,無論是室內外的運動環境,還是每個人對產品的佩戴感受,還是對聲音風格的喜好,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不同。所以,我們本篇橫評文章並沒有在它們中選擇出一款表現最優的產品,畢竟受到影響的因素太多了。不過在文章的最後,我們還是可以將這四款擁有眾多不同設計和不同表現的產品進行一個大致的總結:
● AFTERSHOKZ AS330:四款產品中,AS330是最適合騎行時使用的,全開放的設計不會讓你在危險的公共道路上成為聾子,雖然漏音現象比較嚴重,但是安全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較長的續航表現也比較適合長途騎行。缺點就是會死死的夾住你的眼鏡腿,時間長了會不舒服,聲音方面就別要求太多了,畢竟與傳統動圈耳機的傳音方式不一樣。
● 繽特力 BackBeat GO 2:優點就是重量非常輕,實測僅16g,體積在無線藍牙耳機裡算是比較小的,舒適感也不錯,不過也讓腔體內部電池空間有些侷促,續航方面表現一般。雖然使用了特別柔軟的耳翼設計,但是在跑步時仍然會時不時的掉下來。比較清淡的聲音表現容易讓人冷靜下來,或許讓它更適合在其他環境下使用。
● 森海塞爾 PMX680:不得不說,除了在跑步時會出現線纜被扯掉的情況之外,PMX680這種傳統運動耳機在其他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無論是舒適度、聽感、安全因素還是便攜都讓它適合多種室內外運動。目前新版已經支持通話功能,如果你並不是十分需要無線設計的話,這種耳機的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 捷波朗 ROX:ROX的聽感在四款產品中表現是最好的,雖然稍大的腔體和略硬的耳翼對於一些耳廓較小的人來說不會很舒適,但是即使是跑步等劇烈運動,它也不會從你耳朵上脫落,而更長的續航時間和NFC、磁力休眠和金屬材質等設計也進一步提升了使用體驗,當然這些功能也需要我們花掉更多銀子。總的來說,除了運動時使用,ROX也能夠勝任日常乘坐公共運輸時的聽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