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理「謝耳朵」:如何收穫一隻蘋果?

2021-01-10 上海新聞網

  中新上海網12月19日電(張智霖 陳啟帆 金鈺堯) 他是綜藝喜劇節目資深觀眾,酷愛延宕曲折的推理小說;他是二課堂上學生們的小老師,也是活躍在夏令營裡的志願者;除了徐匯食堂的紅燒肉,最愛的奉賢校區食堂裡的肥牛砂鍋……他喜歡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他那些有趣的學術『段子』,總能讓我產生共鳴。」除了學霸身份,吳趙龍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活家。

  結緣物理,始於「巧合」

  今年,華東理工大學2013級應用物理學專業學生吳趙龍摘得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寶鋼獎學金是面向全國高校的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獎學金之一,每年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們爭相角逐——而眼前的這位獲獎者,居然是從實驗室出來,蹬著球鞋、穿著格子襯衫去參加獎學金答辯的。

  「一隻蘋果敲醒了牛頓,我也想把物理學習比作一隻蘋果的收穫。」理學院「朋輩講堂」上,吳趙龍和學弟學妹們侃侃而談。

  在這之前,他已經在校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USRP實踐創新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物理學術競賽全場最佳選手、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上海市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預賽非數學類一等獎……數不清的獎牌獎狀也被他收入囊中。截至目前,他已經在《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ScientificReports》等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

  說到當初是如何與物理結緣,卻不得不說是一場美麗的「巧合」。

  剛入校園的吳趙龍和眾多新生一樣,對學院的學生會和社團組織充滿了熱情。只是面試中自我感覺還不錯的他,因為和社團的「氣質不和」而屢屢碰壁。這一來二去,吳趙龍就決定放下學生組織的活動,去競賽場上看看。他感嘆,「現在想起來,有遺憾,也有思考,如果當時身處社團中,今天的我是否又會有所不同?」

  誰又曾想,他會對物理「一見傾心」。第一次參加學術競賽,他感到驚奇、震撼。也是從第一次參賽開始,他確定了自己要走學術道路的決心。

  「偏執」少年,學術之路步步生花

  為什麼衣服上沾了水,看起來顏色會變深?為什麼口袋裡融化了的巧克力再放進冰箱,熔點會改變?

  競賽課的小組課題讓他的興趣在不斷的研究中深深地紮下了根。有一次,可樂瓶球透鏡實驗讓他在烈日下足足曬了十幾天,他卻不以為然。那段堅持「靠天吃飯」的時光,並沒有嚇退他的腳步,反而讓他萌生了探索的興趣。

  第一次讓他「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事件,是在物理學術競賽中遇到的「罐中罐冰箱」實驗。本應呈指數下降的散熱曲線,和他的實驗數據總是對不上號。

  「比賽的第一個月完全獻給了這個實驗。」他感慨道:「當時還是有些死腦筋,實驗重複做了很多次。當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最終,經過指導老師和同組參賽的前輩的提點,他突然恍悟物理的具體問題要從實驗出發,回歸理論,接受物理中的「不完美」。

  但是這種「謝耳朵式的偏執」,並不因為一次實驗就被完全的「消滅」。

  一次下午6點開始的分光計實驗,吳趙龍總是對自己的實驗數據不滿意。力求數據的精確,他一次又一次地微調物目鏡、一遍又一遍地計算,一個小小的基礎實驗足足做到了晚上10點。皎潔的月光,努力擺弄儀器的學生,錯過了最後一班校車的老師……這些構成了吳趙龍最初在實驗室裡的記憶。

  飲水思源,志願服務成績斐然

  除了自己的專業課平均績點達到3.82,吳趙龍也沒有忘記理學院的「傳幫帶」優良傳統,輔導員蔡海雲老師說,「他平時笑嘻嘻的,做正事的時候十分靠譜」。

  吳趙龍走上理學院「第二課堂」,成為小老師,每周日風雨無阻,帶著同專業的學生們一起面對量子力學和電動力學「攔路虎」,創造了專業課程優良率從34%提升到91%的奇蹟。

  在參賽隊伍裡,他成為了組織團隊,點播後輩的學長。他自己也樂在其中:「我一直記得是學姐學長帶領著我進入實驗室,從什麼都不會的小白到現在能帶著學弟學妹做實驗,我要延續理學院這種優秀的傳統。」

  除此之外,我們的「未來科學家」也活躍在社會科普志願者的隊伍裡。星火消防隊、金山嘴小學……印象最深的是在高校科學營裡為高中生們上課,「讓他們看到物理這麼有趣,或許能對他們的想法有所啟迪。對消防官兵們而言,對於物理書本知識的學習,更加有意義。當他們有所收穫的時候,我也有滿滿的成就感。」他欣喜地說道。

  沒有「謝耳朵」的稚氣,卻有著「謝耳朵」的才情。「華理給我了堅實的探索物理學的基礎,讓我看清了努力的方向,感謝母校,也感謝幫助我、啟蒙我的恩師和學姐學長。」最終他選擇了北京大學凝聚態生物物理專業,將會在本科階段的學習結束後對「冷凍電鏡的後期成像處理」課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如何收穫一隻蘋果?除了自己灌溉,讓果樹生根發芽,還要不忘留下樹陰,遮蔽一片陰涼——吳趙龍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

相關焦點

  • 華理戈15 | 華麗回歸
    戈15是華理戈賽新的十年開端,經過多年的蟄伏沉寂,戈15承載了華理EMBA所有人的心血和激情,戈15終於用行動和和成績兌現了出徵日的諾言—「低調出徵、高調回歸」。從嗷嗷待哺弱不禁風的雛鳥,成長為擁有鋼鐵意志的沙漠雄鷹,戈15完成了從「團夥」到 「團隊」的蛻變。
  • 原來,做謝耳朵……的家人那麼辛苦!
    也因為太受歡迎,《生活大爆炸》的拍攝影棚被時代華納列為遊客到訪必去的景點之一,同時,講述謝耳朵童年故事的衍生劇《小謝爾頓》也應運而出,讓大家看到天才是如何養成的,以及、原來,做天才……的家人那麼辛苦!智商高達187的謝耳朵,15歲就拿到博士學位,但他從小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怪咖。你還記得《生活大爆炸》裡他如何折騰朋友們的吧?
  • 謝耳朵果然從小就是奇葩!
    故事發生在德州,謝耳朵剛進入高中,那時他只有9歲。嗯,謝耳朵這個奇葩果然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但意料之外的是,謝耳朵的家庭成員都是放人堆裡就找不到的普通人。媽媽是忠實的基督教徒,爸爸是挺著大啤酒肚的橄欖球教練。
  • 終於等到謝耳朵結婚了,但對象不是Amy
    上周五最新的《生活大爆炸》中,從來不敢坐計程車,不敢坐飛機的謝耳朵,輾轉一天來到Amy的城市,簡單粗暴的求了婚。
  • 「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上市!已送到抗疫一線人員手中
    「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上市!日前,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王利民教授帶著「化學與藝術」課程的學生團隊,研發出「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這款新型防疫產品以校名來命名,現已投產面市,並送到了抗疫一線人員手中。王利民教授是華東理工大學網紅課「「化學與藝術」系列課程的主講教師。「十二花神——香文化與化學」等主題課堂深受同學歡迎,也在網上成為「爆款」大學課堂。
  • 《生活大爆炸》編劇:不排除下季還有謝耳朵床戲
    此外,節目執行製作人Steve Molaro表示,對旗幟有著深入了解的「謝耳朵」吉姆-帕森斯在下一季中終於有機會參加「旗幟展覽會」。針對「謝耳朵」在上季中終於「破處」的情節,製片Molaro也說這早在計劃中,只是醞釀了很久,生怕粉絲對此有任何不滿,他說:「比我自己破處還重要,簡直是全季最令人擔憂的一個情節。」且他表示下季中不排除還會有「謝耳朵」的床戲內容。
  • 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為何齊聚華理
    正值華東理工大學建校65周年,3位諾獎大咖齊聚華理開展學術訪問和交流,使該校的學術校慶更加濃墨重彩,颳起了一起「科學旋風」,引來眾多異常興奮的師生求籤名、求合影,他們的學術報告更是場場爆滿。10月21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杜慧芳、校長曲景平、副校長劉昌勝、副校長胡寶國以及田禾院士與3位教授進行了會見交流。
  • 華理校長軒福貞一行赴上海大學調研
    劉昌勝對軒福貞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華理一直以來給予上海大學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劉昌勝指出,華理和上大作為同城的211大學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師生間一直互通友好,結下了深厚友誼。希望兩校繼續相互支持,共同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軒福貞表示,上海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近幾年發展迅猛。
  • 整治華理"黑街"讓學生吃得安心 將開闢合法餐飲場所-餐飲店,校區...
    雖然「黑街」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但是周邊大學如華理、應技大的部分學生對它的拆除感到擔憂。「華理只有一個食堂,一到中午湧向食堂的人就特別多。」社會學專業的楊韻告訴記者,「黑街」距離華理最近,吃飯的選擇也較多,「現在被拆了,恐怕外賣難叫了。」
  • 美劇《生活大爆炸》:其實在一開始的劇本中,男主角不叫謝耳朵
    只要一提到「謝耳朵」 (Sheldon Cooper),劇粉們絕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美劇《生活大爆炸》。不過根據《太陽報》2月28日的報導,其實劇本一開始可完全不是那樣一回事。其實在一開始的劇本中,男主角不叫謝耳朵。
  • 戲裡戲外都婚到圓滿,謝耳朵的5月是大寫的甜!
    在這一季最後一集,我們看到那個喜歡火車不太喜歡飛機的謝耳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謝耳朵已經是他的一部分。謝耳朵的設定是科學宅男,有奇奇怪怪的愛好和邏輯,但這樣的謝耳朵敏感毒舌又很可愛,有人一本正經提問,為什麼謝耳朵那麼刻薄還招人喜歡?
  • 我不是謝耳朵,我是謝爾頓
    如果你是《生活大爆炸》的忠實粉絲,那麼你或許聽說過「謝耳朵」的原型是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格拉肖(Sheldon Glashow)。真正的謝爾頓與那個穿著漫畫人物、有潔癖、每次敲門要敲滿三次的謝耳朵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即將對謝爾頓·格拉肖進行專訪,那麼就讓我們提前來看看真正的謝爾頓到底和謝耳朵有什麼區別!
  •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的小怪癖,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一直是整個系列的靈魂人物,謝耳朵本名叫Sheldon Lee Cooper,謝耳朵是粉絲對他的暱稱。對於謝耳朵這樣的小可愛(是真的小可愛),簡直是傲嬌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聊聊謝耳朵的這些小怪癖,你知道的有幾個呢?
  • 少年版「謝耳朵」再度回歸,第四季強勢來襲,網友:爺青回
    對於熱愛美劇的朋友來說,可能作為經典之作的《生活大爆炸》和《老友記》都是有過耳聞的吧,一部《生活大爆炸》捧紅了「大謝爾頓」吉姆·帕森斯,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天才的孤獨,為了滿足觀眾的眼癮,2017年《小謝爾頓》這條支線也被安排的妥妥噹噹,並且由美國兒童演員伊恩·阿米蒂奇扮演小時候的謝耳朵。
  • 華理工理學兩位學霸一同保研上清華!他們來自嘉興同一所中學
    四年前,他們一起從嘉興市第一中學創新實驗班考入華理,四年後,他們又一起踏上探究學術之路。從大一到大四,兩位學霸參加的所有數學建模比賽都在一個隊,兩人共同完成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共同發表過論文,共同管理數學與智能科技協會的日常事務,還共同走上理學院「朋輩講堂」,為低年級學生分享學習心得與競賽收穫。
  • 11年過去了,謝耳朵和艾米終於結婚了! 大結局真的是甜蜜暴擊!
    不知不覺距離2007年《生活大爆炸》首播已經過去了11年……在剛剛播完的第十一季大結局裡
  • 華理科研成果又雙叒叕「上新」了!快來康康吧~
    華理科研成果又雙叒叕「上新」了!快來康康吧~時間:2021/1/6 14:39:16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最新進展 近期,華理化工學院段學志教授、曹約強博士等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 謝耳朵失去了霍金和斯坦李,而我們也將迎來《生活大爆炸》的結局
    11月12日,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被稱為漫威之父的斯坦·李去世,享年95歲,在國內外漫畫迷們傷感的時候,沒想到一條熱搜悄悄的爬到了榜單「斯坦·李去世謝耳朵一定很難過」,一瞬間許多《生活大爆炸》的劇迷們眼淚盈滿了眼眶。
  • 豆瓣9.5,再見了「謝耳朵」,美劇圈從此再無《生活大爆炸》
    每次生病難受,謝耳朵都一定要聽《Soft Kitty》。最煩人的是,經常會要求對方用普通話唱。別人需要安慰的時候,謝爾頓又暴露出毒舌的屬性,不分時間、地點和場合……最可怕的是,他極其的自負,拒絕相信世界上有比他聰明的人。
  • 「小謝耳朵」成名之路,試鏡居然震撼了《生活大爆炸》吉姆帕森斯
    在宣傳《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少年謝爾頓》期間,印著「小謝耳朵」伊恩·阿米蒂奇(Iain Armitage)的海報幾乎貼滿了美國大大小小的所有公交車。《少年謝爾頓》基本上算得上是《生活大爆炸》的前傳,講的是「謝耳朵」謝爾頓·庫珀小時候的故事。《生活大爆炸》裡的成年謝耳朵由吉姆·帕森斯出演,是個可愛但是不大會和人交流的天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