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勒岡州計劃在5年內殺掉500~800頭海獅,因為它們每年吃掉了大量的鮭魚,而這些鮭魚是養活一個瀕危虎鯨氏族的主要食物。為了保護那個數量不斷減少的虎鯨氏族,也為了提高鮭魚的數量,當地政府下決定對海獅出手了。
01海獅入侵,鮭魚遭殃
哥倫比亞河是北美地區的主要河流之一,它的下遊盛產鮭魚。哥倫比亞河發源於加拿大,穿過加拿大,來到美國,分隔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最後在俄勒岡州的普吉特海灣匯入太平洋。
普吉特海灣附近是沒有那麼多海獅出沒的,1916年,美國陸軍工程兵團開鑿了一條人工通道,連接普吉特海灣和華盛頓湖,讓船隻可以在這之間往返。
同時因為普吉特海灣是鮭魚產卵必經的回溯通道之一,於是他們改造了這裡的入海口,將淡水和鹽水分開,給鮭魚留下一條狹窄但安全的專門通道,防止它們因為船隻來往的影響而無法洄遊產卵。
大約在這條通道建立之後,就不斷有海獅被豐富的鮭魚資源吸引,闖入普吉特海灣,但當時美國沒有保護動物的條款,這些海獅被當地人理所應當地射殺了,它們的肉、皮、油都是極具經濟價值的商品。這些商業獵人讓海獅們一度不敢輕易前往普吉特海灣。
但到了1972年,聯邦政府出臺了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針對海獅的捕獵只得停止,與此同時,海獅們在普吉特海灣的出現變得更加頻繁。
上世紀80年代,一頭綽號為赫歇爾(Herschel)的海獅帶著自己的親戚朋友前來大吃特吃,並且在這裡大膽地常駐下來。當時這裡的漁民還很喜歡這頭海獅,很快赫歇爾就成了當地所有海獅的代名詞。
但與此同時,鮭魚們卻開始倒黴了。
在普吉特海灣洄遊的鮭魚品種是奇努克鮭魚,也被稱為「王鮭」,本就是瀕臨滅絕的品種。而海獅吞食鮭魚的效率十分驚人,讓瀕危的鮭魚雪上加霜。
根據1985年一份新聞報導:著名的海獅赫歇爾能在1小時20分鐘內,殺掉13條鮭魚,平均每6分鐘幹掉一條鮭魚。
而且這傢伙相當惡劣,即使吃飽了,還要繼續禍害鮭魚。它會把鮭魚卵從鮭魚身上剝下來吃掉,剩下的部分則隨意丟回大海裡……想想數千頭肥碩的海獅,都學赫歇爾這種吃法,守在海灣對著鮭魚們開自助餐……
02鮭魚減少,虎鯨餓了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盤踞在哥倫比亞河支流、普吉特海灣、及支流上的各大壩附近的海獅超過4000頭,這些海獅每年能吃掉奇努克鮭魚總數的40%。尤其是像普吉特海灣這種鮭魚洄遊產卵的地點,以海獅們這種斷子絕孫式的吃法,鮭魚用不了幾十年,就得讓它們給吃滅絕了。
先不說這裡的鮭魚有多少供給人類食用,在不遠的海域,還有一群虎鯨指望著靠這些鮭魚生活呢!
在普吉特海灣靠北邊一些的太平洋海域裡,生活著由三個虎鯨群落組成的一個虎鯨氏族,它們被稱為「Southern resident killer whales」,通常被翻譯為南方居留型虎鯨。
目前這個虎鯨氏族大概有73頭虎鯨,它們是常年居住在這片海域的。虎鯨一般以母系社會群居生活,生活在不同海域,不同群體的虎鯨,外觀上也有微妙的不同。這群南方居留型虎鯨的生存狀況比較嚴苛,數量也是野外虎鯨群落中較少的,已經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和保護。
南方居留型虎鯨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鮭魚,佔到70%以上。鮭魚的數量大幅減少,對這些虎鯨的生存極為不利。
03海獅和虎鯨的恩怨,終要有個了結
除了鮭魚,被海獅們瘋狂捕食的還有北美虹鱒,七鰓鰻,鱘魚。這幾種魚的數量都不多,人們在各地保護還來不及,這群海獅卻蹲守在河流入海口大吃特吃,用暴殄天物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說到底海獅還是很無辜的,它們只不過看到哪裡食物充足,就過去定居。壞就壞在這片海域缺少海獅的天敵,所以它們的數量才增長得如此迅速。
有趣的是,海獅的天敵主要是北極熊和虎鯨。根據地理位置,這些海獅泛濫的地區不太可能有北極熊分布,但是按照正常情況來說,聚集大量海獅的地方,應該會吸引虎鯨中的過客型群體前來捕獵。
那麼為什麼普吉特海灣沒有過客鯨呢?
答案讓人哭笑不得,過客鯨在經過南方居留型虎鯨的地盤時,會遭到這些居留鯨的攻擊,要麼逃跑,要麼被打散。
南方居留型虎鯨保護領地的行為,反而為這群海獅製造了天然屏障,而海獅們「報答恩情」的方式就是把虎鯨們的鮭魚吃光光……emmmm……
目前在普吉特海灣「作惡」的海獅有斯特勒海獅和加利佛尼亞海獅兩種,很不幸的是這兩種海獅在總數上來說也並不樂觀,只是它們不小心在鮭魚洄遊的河流入海口聚集了太多,造成了危害。
當地政府曾試圖用驅趕的方式,想讓海獅離開這些河流入海口,但效果並不好。他們也嘗試過捕捉海獅,並用飛機將它們送到較遠的地方去,但這樣做效率太低,成本很高,且同樣收效甚微。
這次他們終於痛下決心,通過了正式法案,對這些海獅進行有計劃捕殺,在不影響種群繁衍生息的情況下,用投餵藥物的方式,消滅大概10%的海獅。
為了讓瀕危的虎鯨氏族有足夠多的瀕危鮭魚可以吃,人們不得不消滅一群瀕危的海獅,在這場針對海獅的捕殺行動中,沒有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