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這兩天大量關於生物專業的微博和文章。
需要提前聲明的是,我以下觀點並不是針對本科畢業就希望就業的。如果希望本科畢業即在國內找到收入頗豐的工作,可能計算機專業是很好的選擇。
生物行業有前途嗎?
美國生物行業是大有前途的,美國的生物技術向臨床應用轉化做得極好,大量產能高的生物技術最後都能向應用輸出。
而國內也在這個領域也大步前進,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會迎頭趕上。如果不信,則可以想想COVID-19期間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COVID-19疫情早期,診斷試劑開發至關重要;而現在這個階段,疫苗開發是國家核心競爭力,這些都依賴生物技術。近年全球大藥廠的利潤來源普遍從傳統的化合物chemicals轉化為了生物產品biologics,這些都依靠分子克隆和蛋白質生化技術;藥物靶點和biomarker篩選對診斷和治療越來越關鍵,這些更需要測序,qPCR,蛋白質生化和流式細胞術,因此製藥業現在對生物的嚴重依賴程度早已超過了對化學的依賴。
PD-1的發現和CRISPR-Cas9及CAR-T的研製等讓人意識到生物原理不僅可以發表CNS甚至拿諾獎,也可以實現每年上千億美元產值。生物的前途尤其是體現在某些領域,比如抗體工程,腫瘤免疫,疫苗開發,藥物和biomarker篩選,動物疫苗和獸用診斷試劑等等。
基於結構生物學和CADD發明的Sofosbuvir第一次治癒了一種病毒病HCV感染;
增效T細胞免疫的抗體藥Keytruda治癒了十幾年前還是絕症的惡性黑色素瘤;
基於CRISPR技術的SHERLOCK檢測SARS-CoV-2具有超常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而目前效果最顯著的COVID-19疫苗BNT162b1/2和mRNA-1273所基於的mRNA疫苗技術是一個剛剛出現4年的全新生物技術。
未來腫瘤和HIV的治癒都將來源於生物技術的革新。如果你身處美國麻省Cambridge和加州Palo Alto,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上述如火如荼的生物產業極速發展。
長期訓練是生物專業成功的基石
誠然生物專業需要向高端發展,需要讀完博士並最好做博士後,需要有海外經歷,確實不適合很多本科畢業就希望就業的學生;但這些受教育或者海外培訓的經曆本身就是巨大的價值提升和財富,而不是浪費時間。
同時,博士學位本身也越來越成為很多高端工作的敲門磚。生物專業博士不僅免費,在國內國外還都有獎學金。
雖然許多人刻意避而不談,但誠懇地說做生物博士後是許多人能夠直接移民國外的毫無成本的手段(通過讀計算機碩士移民要花近百萬人民幣,讀本科則加倍)。這些現實因素也需要考慮。
興趣是專業選擇的核心
專業選擇的核心問題其實還是在於是否有興趣,感興趣則會目標堅定並有主觀動力。
這些年,我幾乎認識的每一個執著想當生物faculty的都做成了生物faculty,而想去藥廠的都去成了藥廠,一心想去華爾街做生物ER的基本都做成了行研專家,甚至利用本科醫學學位去考U行醫的也基本都match上了。
所以我反反覆覆跟PhD的學弟學妹強調,啟動OPT前一定要想清自己將來要幹什麼,千萬別自欺欺人,別騙自己說自己喜歡科研,OPT階段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付出矢志不渝的努力。
總之,選擇了生物後最忌沒有明確目標,時而想去發CNS,時而想去學計算機改善生活,意志不堅定有牆頭草心裡的其實學什麼專業都會把該專業學成天坑。
解讀:
總結心得,有三條:
1,如果你對生物醫學研究有興趣,這是一個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行業;
2,選擇生物專業,需要做好長期訓練的準備;
3,以興趣和堅持為基石,你會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