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海豚酷學社「奇異海洋生物系列」
第 114 篇文章
大自然中生存著成千上萬的動物,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從生物學角度來講,每個生物都存在自己生存策略。同學們是否了解,動物界對於風險和成本的考慮,可以說一種生物本能。所以像獅子捕大象,虎鯨吃藍鯨等情況都相對的較少的發生,這也是各自的生存策略所決定的。但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尤其在廣袤的海洋世界,也確實會有一些物種令人驚奇,例如今天的主角「雪茄達摩鯊」就是其中之一。
雪茄達摩鯊,學名雪茄鮫,因為主要物種模式在巴西,所以也被稱作「巴西達摩鯊」。它們是一種深海的小型寄生性鯊魚,主要生活在溫暖海域的深水區域,體長一般在50釐米左右,在鯊魚家族裡基本上屬於發育未成熟的「小朋友」。它們的身體呈短圓柱形,眼睛大,兩個小小的背鰭和巨大的尾鰭。
雪茄達摩鯊雖然也是鯊魚,但體型和「龐大」二字基本沒啥關係。不過,大家千萬別被它們的身材迷惑,這些鯊魚中的小傢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悍鯊」了。它們生性兇猛,會用鋒利的下顎牙齒咬住獵物,再以身體迴轉的方式撕扯下來,從而在獵物身上留下類似雪茄般的坑洞,故也因此而得名。
雪茄達摩鯊的捕食策略並不是要殺死對方,相反,會偷偷地發動攻擊。它們的嘴唇吸吮能力很強,能吸附在大魚或鯨豚的身上,它們的攻擊力則依賴那兩排鋒利尖牙。與其它鯊魚相比,它們的下顎牙齒異常非常鋒利,因此它們捕食之後留下的傷口非常乾淨,它們的牙齒與身體體積之比,比其它所有鯊魚都大。
只要發現獵物,它們會堅決貫徹「快、準、狠」的原則,瞬間出擊,死死地吸住對方,然後用那三角形的牙齒直接咬住目標,並且原地360度轉圈,強行將獵物身上的皮與肉直接咬下來,等到嘴裡塞滿了食物,便快速離開遊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享受美味。整個過程往往只需要一兩秒的時間就能完成,所以雪茄達摩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伏擊掠食者的偷襲高手。
雪茄達摩鯊「悍鯊」稱號絕非浪得虛名,雖然個頭小,但發起脾氣來,比它體型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都不放過,比如鯨魚,其它類的大型鯊魚和大型魚類等,講簡單點就是:「只要雪茄達摩鯊想,就沒有它不敢幹的」。不僅是大型魚類和海洋生物,它們甚至會破壞海底電纜,最狠的是,有時連經過的潛水艇都不放過,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它們就多次撕咬了美國海軍潛艇上的橡膠質聲吶圓頂,使得聲吶導聲油洩露,進而影響到潛艇的航行。而美國人一開始覺得這是來自敵人的秘密武器,後來用玻璃纖維安裝在聲吶圓頂上才解決了這種情況。而到了下一個十年,大約又有30艘美國潛艇因為電纜表面的橡膠鞘被咬而受損,結果發現又是它們幹的,同樣慘遭毒手的還有海洋研究器械和通訊線纜。
雪茄達摩鯊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身體裡面自帶「發光器」,它們的腹部有發光器官可以發出螢光。在幽暗的深海中,這鐘螢光會吸引其它正在尋找獵物的傢伙,它們還以為那將是一頓可口的美味呢。結果,最後它們卻送了命,所以這也是雪茄達摩鯊捕食獵物的核心技能之一。這種綠色螢光主要來自皮膚中被稱為「發光器」的器官,至於是否發出螢光,則由皮膚中的載黑素細胞決定。
除了巴西,其實在世界各大洋都有它們的蹤跡,主要分布於南北緯30度間的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以及臺灣北部海域等。不過由於不是重要的食用對象,所以大多數人對它們知之甚少,能夠見到它們真容的機會也非常少,通常只有少數漁業的拖網捕撈才會偶有發現。
其實,像雪茄達摩鯊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行為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在複雜的海洋環境中不斷進化而成的,這些技能對於它們尋找食物和生存都有著重要意義。所以老話說的要有「一技之長」、「藝多不壓身」,還是非常重要的。
同學們是否知道,儘管海洋中的動物種類與數量看似很多,但是據相關資料顯示,許多動物都瀕臨生存危機。如果長期下去,或許地球上很快就會少很多動物,從而讓生物鏈遭到嚴重的破損,這也會讓大自然嚴重失衡,最後會導致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
但願我們能在許多生物徹底消失前找到它們,發現它們的生存奧秘,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是為了動物,也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
同學們,你知道有哪些海洋生物正處在瀕危邊緣嗎?請試著探索一下吧!
(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