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城市奮鬥者
晨起,環衛工人用辛勤勞動換來城市整潔。
一輛三輪車,一把掃帚,一個簸箕,「刷刷刷」的清掃之音叫醒了城市的每個角落。條條道路隨著他們的腳步漸漸熱鬧,在盛夏清晨奏響了勞動樂章的第一個音符。
捻露掬曦去,披星戴月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掃去塵土,除去頑漬,撿起菸頭,清走垃圾。一張黝黑的笑臉,一身橘紅色的工作服,在晨暉下格外顯眼美麗。
「看到自己清掃過的街道、小區乾淨整潔,我覺得很滿足。」負責銀河北路保潔工作的趙雲瑞從事環衛工作已經11年,她感慨地說,「創城以來,市民素質有了提高,綠化帶裡的菸頭減少了。時常會有市民拿著廢品,主動扔到垃圾車上,還向我們打招呼,每到這時會倍感欣慰。」
作為城市環境守衛者,他們用雙腳丈量著城市道路,用雙手裝扮著城市容顏,與此同時,也用一雙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文明之變——公共設施更加完善,文明素養正在提升,生活環境愈加美麗。
晨起,農貿市場熙熙攘攘,一派祥和。
民以食為天。遠望,廊坊北方農貿批發市場外觀環境煥然一新,購物通道寬敞整潔;近聽,叫賣聲、詢價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瓜熟瓤甜、蜜桃甘美、番茄猩紅、葉青莖白……晨光熹微,瓜果蔬香早已瀰漫其中,市場內外已是車水馬龍。道路兩側文明主題的宣傳欄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的宣傳圖畫,格外醒目。
「以前這裡,貨物堆積,車輛擁堵,你看如今,到處貼有創城標語和宣傳圖畫,市場井然有序,心裡也舒坦敞亮。」攤主王先生感嘆道。
環境變美固然讓人欣喜,更吸引消費者的是「內在」之美——市場改造更提標,管理制度更嚴格,特色服務更優質,消費環境更安全。
文明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種力量。她代表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衡量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顯著一座城市的不渝追求。
逐夢路上,霞光滿天。看今日廊坊,文明之風正如夏日晨曦,在無聲的流動浸潤中,讓這顆京畿明珠愈加璀璨奪目、明豔動人。
走過繁華萬千,最後終究要成為過眼雲煙,賞過風景無數,最終都會拋在身後。唯有一處品質人居,安置的了肉體,也承載的下靈魂,那精雕細琢的細枝末節,才能匹配追求完美的人生。
廊坊孔雀城從98年起至今在廊坊累計開發了20多個社區,已入住的業主就有5萬戶,15萬人,以創造美好生活為我們的開發理念,深耕廊坊21年,贏得了很好的品牌口碑。
【免責:相關數據資料來自網絡,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