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就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達到1萬米以上,而在這個海溝旁邊就是日本列島。而且很多科學家都在說,日本在不斷的向馬裡亞納海溝移動。如果日本列島真的移動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列島沉沒在馬裡亞納海溝簡直太容易了。日本列島真的會沉沒在馬裡亞納海溝裡面嗎?
其實這件事發生的概率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列島是因為大陸板塊受到擠壓之後隆起形成的島嶼。日本列島的位置是在太平洋板塊以及亞歐板塊的交接部。從板塊運動學來說,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在不斷的擠壓,亞歐板塊向上抬升隆起,形成了現在的日本列島。
其實在全世界各地,這種板塊運動現象是非多的。所有陸地板塊相交的地方,大部分情況都是都的在向上抬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就是因為受到印度板塊的俯衝和亞歐板塊擠壓,導致亞歐板塊的迅速向上抬升,最後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也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峰都在這裡,所以日本列島的形成其實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一樣的。
另外,日本列島的東面面臨著三條海溝。分別是日本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和衝繩海槽。前面兩個其實是一條海溝的不同部分,也可以說他們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其實他們也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斷裂帶。一般來說,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碰撞的時候,因為海洋板塊的巖石密度比較大,所以海洋板塊的位置相對就比較低,就非常容易插入大陸板塊之下,同時就會對大陸板塊產生一種向上抬升的作用力,這是陸地構造學的一種很常見的方式。
這些年來,日本和美國的地質學家一直在研究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以及菲律賓板塊三者之間碰撞所形成的地理地質現象。而且他們也發表過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很多的地質學家都認為只要這三個板塊的擠壓現象依然存在,那麼日本的到就有機會繼續向上抬升,所以他們就不會被淹沒在太平洋裡面。
如果三個大陸板塊依然按照科學家們的預測那樣繼續擠壓,那麼日本列島的面積可能會持續不斷的增大。其實從日本列島的地質演變史來看,日本列島一直在不斷的擴大面積。只要亞歐大陸和太平洋板塊時間不再擠壓碰撞,而是兩個板塊而開始分開,太平板塊離開亞歐板塊的下方,亞歐板塊東部區域下沉,日本列島才會慢慢的沉入太平洋海底。
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更小。雖然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日本列島正在向東移動,逐漸靠近日本海溝,表現出了一種日本列島正在向馬裡亞納海溝靠近的跡象,但是其實這種現象的發生是無法讓人預測的。而且就算日本列島真的在向馬裡亞納海溝移動,要想讓整個日本列島沉入馬裡亞納海溝,需要數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的時間。
而且如果日本列島沉入馬裡亞納海溝,這也就說明整個亞歐板塊的東部都在下沉。到時候東亞地區都會跟隨日本列島下沉,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也將有部分地方沉入海底。所以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情的話,不僅會對日本造成嚴重打擊,而且「最先受影響的便是中國等周邊國家」。不過就目前為止,這種現象還沒有表現出來,因此人們大可不必擔心這種事情發生。
地球自身的能量是巨大的,地球上的大陸板塊運動是人們難以阻止的,這種大陸運動的力量是人類所無法觸及的,因此人類也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現象。不過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人類正在探索未來。沒有人能夠知道人類以後的科技水平有多高,說不定有一天人類就有能力改變地球板塊運動,就可以避免一些災難性的後果。